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周嵐峰、吳景祥報導:2016年以來,興國縣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積極探索建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的工作機制,開展了一系列主題工作。縣教科體局要求縣直各校及鄉下有條件的學校分別成立家長學校,把家校合作工作情況納入學校年度綜合考評當中,營造師生校家親密融合的良好教育生態。
打造試點學校,樹立家校合作典型。集中力量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分別打造一所可複製的家校共育樣板校。如興國縣第一幼兒園、興國縣紅軍子弟小學、興國五中都已成為興國縣家校合作工作的先進典型。以紅軍子弟小學為例,該校家校共育工作形成了「模範志願者服務隊」、「模範家長學校」、「模範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五彩斑斕百科課堂」、「幸福教育課堂開放日」、「雷鋒紅娃愛心義賣」、「紅娃親子研學旅行」、「心繫紅娃訪千家」等八大特色,被江西省教育廳授予江西省「家校合作試點學校」稱號。
專業培養師資,確保家庭教育品質。爭取縣婦聯的項目資金支持,成立興國縣模範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並以此為平臺,聘請8名骨幹老師組成了興國縣家校合作教研團隊,負責全縣家庭教育教研指導引領工作;聯合社會力量,組成全國、省、市專家指導團隊,依託深圳「幸福家」和贛師大的專業引領,助力興國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快速成長。
積極開展活動,拓寬家庭教育途徑。近兩年,家校共育工作,興國縣外派學習10餘次,自主培訓4場次達500多人,縣級講師團舉辦家庭教育巡迴講座共計220餘場,受益家長20000多人。組織各級學校相繼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了「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 「經典家訓誦讀」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故事」「我愛我家」「小手拉大手」等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美德少年」「踐行家風家訓好少年」「中小學生書香之家」等評選學習活動,豐富了家校共育活動形式。各小學、初中教學點以「家校結合」為宗旨,以「我與孩子共成長」為主題,融入家教講座、親子活動、勵志教育、感恩教育等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比賽。自2013年起,關愛留守兒童的「相守計劃」項目連線「模範興國」,為20000多名留守兒童帶來了愛的牽掛、家的溫暖,鞏固家校合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