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成長助力!興國縣積極開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2020-12-16 大江網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周嵐峰、吳景祥報導:2016年以來,興國縣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積極探索建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的工作機制,開展了一系列主題工作。縣教科體局要求縣直各校及鄉下有條件的學校分別成立家長學校,把家校合作工作情況納入學校年度綜合考評當中,營造師生校家親密融合的良好教育生態。

  打造試點學校,樹立家校合作典型。集中力量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分別打造一所可複製的家校共育樣板校。如興國縣第一幼兒園、興國縣紅軍子弟小學、興國五中都已成為興國縣家校合作工作的先進典型。以紅軍子弟小學為例,該校家校共育工作形成了「模範志願者服務隊」、「模範家長學校」、「模範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五彩斑斕百科課堂」、「幸福教育課堂開放日」、「雷鋒紅娃愛心義賣」、「紅娃親子研學旅行」、「心繫紅娃訪千家」等八大特色,被江西省教育廳授予江西省「家校合作試點學校」稱號。

  專業培養師資,確保家庭教育品質。爭取縣婦聯的項目資金支持,成立興國縣模範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並以此為平臺,聘請8名骨幹老師組成了興國縣家校合作教研團隊,負責全縣家庭教育教研指導引領工作;聯合社會力量,組成全國、省、市專家指導團隊,依託深圳「幸福家」和贛師大的專業引領,助力興國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快速成長。

  積極開展活動,拓寬家庭教育途徑。近兩年,家校共育工作,興國縣外派學習10餘次,自主培訓4場次達500多人,縣級講師團舉辦家庭教育巡迴講座共計220餘場,受益家長20000多人。組織各級學校相繼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了「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 「經典家訓誦讀」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故事」「我愛我家」「小手拉大手」等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美德少年」「踐行家風家訓好少年」「中小學生書香之家」等評選學習活動,豐富了家校共育活動形式。各小學、初中教學點以「家校結合」為宗旨,以「我與孩子共成長」為主題,融入家教講座、親子活動、勵志教育、感恩教育等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比賽。自2013年起,關愛留守兒童的「相守計劃」項目連線「模範興國」,為20000多名留守兒童帶來了愛的牽掛、家的溫暖,鞏固家校合作的基礎。

相關焦點

  • 興國縣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探索與實踐助力孩子成長
    近年以來,興國縣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積極探索建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的工作機制,開展了一系列主題工作。縣教科體局要求縣直各校及鄉下有條件的學校分別成立家長學校,且把家校合作工作情況納入學校年度綜合考評當中。營造出師生校家親密融合的良好教育生態。
  • 在學生心中播灑愛國種子——江西省興國縣創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掠影
    近年來,該縣充分發揮獨特的紅色文化優勢,積極傳承紅色歷史傳統,推行「政府搭臺,學校唱戲」的全民參與推行新時代愛國主義實施綱要精神,積極探索出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在全縣中小學生心中播灑了一顆顆愛國種子。
  • 興國縣教科體系統開展「健康校園」建設行動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曹號桂、蘭國興報導: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健康意識,提升學生健康素養,增強學生體質,紮實落實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助力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有序推進,近日,興國縣教科體系統「健康校園」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正式出臺。
  • 興國縣持續開展「贛南新婦女」運動巡講活動
    客家新聞網訊 林慧珍 特約記者陳鵬報導:「哎呀嘞,爭當贛南新婦女,清潔家園主力軍……」12月13日,興國縣崇賢鄉三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歡歌笑語,熱鬧非凡。當日,興國縣婦聯新時代文明實踐「鄉風文明 家風建設」暨「贛南新婦女」運動巡講活動在高興鎮、崇賢鄉等地開演。
  • 興國縣教科體系統黨組織抓實黨建促引領
    今年,興國縣教科體系統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有事找書記」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書記的作用,為學校與教師、學生、家長架起了一座方便之橋,縮小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距離,構建了社會參與監督的體系,打造了素質過硬的隊伍,樹立了立德樹人的風向,建立了廉潔從教的環境,創設了學校管理的新模式。
  • 家園協同 和諧創生 ——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長
    建園八年,我們一直把家園協同教育作為重點工作來做。在這幾年的探索中感受到,在方向一致、內容協調、方式互補的家園協同共育活動中,幼兒始終處在一個統一的教育過程中,從而大大減少了成長中的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形成整個教育系統的整體功能和聯合作用,使整體功能大於幼兒園和家庭系統各個部分功能之和,而最終的落腳點都落到了孩子的身上,即1+1>2。一、明確了家園協同教育是幼兒園課程的需要和重要組成部分基於幾年來的實踐,我們提出,形成對話性、互動性、合作性的師、幼、親和諧創生的課程文化氛圍和機制,是家園協同教育的終極目標。
  • 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課題組赴興國縣考察調研
    12月11日至13日,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課題調研組一行赴江西省興國縣炁脈健康職業培訓學校開展為期三天的專題調研,深入了解炁脈健康職業培訓學校在創新中醫文化的背景下,開展職業教育扶貧、扶智又扶病的創新探索。
  • 興國縣開展「名師名家+示範校送經典」下基層活動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歐陽興報導:近日,由贛州市語委、贛州市教育局主辦,興國縣語委、縣教育科技體育局、傑村鄉人民政府、縣圖書館協辦,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興國縣蕭華紅軍小學、省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興國縣實驗小學承辦的「送經典下基層」系列活動在興國縣傑村鄉中心小學隆重舉行
  • ...外國語學院講好「四個課堂」 積極探索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
    西安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面對「00」後的大學生們,積極探索,多次召開黨政聯繫會議專題研究學院學生工作,完成了「專業教師班主任選聘制」和「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兩項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機制建設之後,按照十九屆五中精神要求「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提升教師教育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
  • 集美區開展「六一」主題活動 愛心滿集美護孩子成長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宗琴 通訊員 張倩瑩)今年的「六一」兒童節,集美區通過與「愛心扶幼」各成員單位通力合作,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廣大少年兒童感受到社會各界的溫暖。  「愛心扶幼」是踐行「愛心廈門」建設,落實「五大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集美區從愛心幫扶、成長環境淨化、心靈關愛等方面,加大實施系列關愛工程,為困難家庭兒童、孤兒健康成長護航。
  • 杜集區大莊小學開展家校社共育實踐探索活動
    為深化落實育人目標,全面提升家長育人水平,促進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陽光成長,真正達到家校社共同培養孩子的目標。12月5日上午,杜集區大莊小學集結三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到杜集區生涯規劃基地(光明路36號杜集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心),開展家校社共育實踐探索活動。
  • 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課題組赴江西省興國縣考察調研炁脈健康職業...
    12月11日至13日,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課題調研組一行赴江西省興國縣炁脈健康職業培訓學校開展為期三天的專題調研,深入了解炁脈健康職業培訓學校在創新中醫文化的背景下,開展職業教育扶貧、扶智又扶病的創新探索。
  • 「新國標」背景下民族高校博物館教育實踐探索
    民族高校博物館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教育教學實踐是博物館的主要職能之一。在新的歷史時期,探索和實踐博物館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對服務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需要、真正發揮民族高校博物館應有的教育價值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 【熱點關注】為興國好兒女點讚 《印象興國》為興國縣第五屆「十大傑出青年」 評選加油助力!
    上任伊始,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他積極探索和不斷創新稅收管理模式,實現了稅收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和精細化管理,2015年該局入庫地稅收入58613萬元,較去年增收2987萬元,增長5.37%,完成縣政府下達年度預期目標58338萬元的100.47%,超收275萬元,為實現興國振興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 百色市積極發揮兒童服務站作用 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服務涉及項目點周邊多個社區、鄉鎮,有效緩解留守兒童面臨的各類問題,助力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規範管理,夯實工作基礎。兒童服務站是基層開展兒童關愛服務的重要陣地。百色市民政局高度重視,認真謀劃,有序推進。結合本市實際,在實地考察,綜合評估的基礎上,最終確定隆林各族自治縣鶴城新區、靖西市康城社區、樂業縣諧裡村等6個兒童服務站項目點建設。
  • 為孩子的健康助力:來安縣汊河初中開展在校學生健康體檢工作
    據來安縣縣委、縣政府關於開展全縣2020年中小學生健康體檢工作會議精神,來安縣汊河初中黨支部積極部署開展全校學生健康體檢工作。為了不影響學生上課和方便學生體檢,校黨支部與來安縣第二人民醫院共同研究並決定,由來安縣第二人民醫院負責把健康體檢所需設備搬運到學校提供的場所內給學生進行體檢。
  • 延平梅山街道自強社區開展「科學育兒助力成長」活動
    為了提高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孩子注意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3月5日,延平區梅山街道自強社區依託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平臺,攜手南平微特潛能教育中心開展「科學育兒智腦訓練.助力兒童健康成長」科普益智活動。
  • 昌江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網絡 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昌江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將德育作為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內容,2017年以來,昌江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構建學校、社會和家庭「三結合」教育網絡,整治校園周邊環境,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今年11月19日,該縣榮獲「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榮譽稱號。
  • 開展健康教育實踐研究 促幼兒全面發展
    從2005年開始,在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基礎上,構建了「以體育活動為突破、以一日活動為依託、以家庭為合作夥伴」的健康教育實踐研究,最終目的在於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一、以戶外體育活動為突破口,開展健康教育  身體健康是人獲得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我們將健康教育的出發點落在「幼兒身體健康」層面上。
  • 河南省現代家庭教育研究院與青藍正心學院舉行戰略合作揭牌儀式
    他表示,希望與河南省現代家庭教育研究院尋找到更多的契合點,共同搭建組織構架,積極探索培訓領域,並結合社會資源,為河南家庭教育做出新的貢獻。她表示與河南省現代家庭教育研究院的戰略合作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希望通過線上線下更好地服務全省的孩子和家長,在關愛青少年成長,呵護希望的同時,積極承擔起護航者的這份責任,讓祖國的花朵盡情綻放。揭牌儀式結束後,雙方在師資培訓、科普進校園學生心理檔案建立等方面進行了廣泛交流,合作意向濃厚,並期待下一步深層交流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