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們趁著天晴給屋頂補漏。
箬橫愛心聯盟志願隊已經開展「暖居行動」334次。本文配圖均由採訪對象提供
12月19日,連續的陰雨天結束,天終於放晴。下午2時,位於溫嶺市箬橫鎮北大街的電器修理店內,店主江國清正低頭修理顧客送來的家電。他的修理技術很好,很快就完成了手上的工作。
一切安排妥當後,江國清站起來活動了一下。當抬頭看到晴朗的天空,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天氣終於好起來,可以安排給附近村的老人修理房子了。」
1969年出生的江國清,除了是這家修理店的老闆,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箬橫愛心聯盟志願隊負責人。
據介紹,這是一支由溫嶺各行各業愛心人士組成的民間志願者隊伍,平時除了照顧結對的困難老人外,還常年免費上門為困難老人修繕房屋。
暖居
「喂!這幾天有時間嗎?」「最近忙嗎?有時間來給老人修理房子嗎?」……掏出手機,江國清給箬橫愛心聯盟志願隊的隊員們,挨個撥打電話。直到敲定活動時間,他才放下了手機。
「因為是公益項目,很多參與活動的泥瓦工、安裝工都是義務來幫忙的,得等到他們有空閒。」江國清解釋。
12月初,江國清領著志願者們,來到石橋頭鎮土坦新村橋浦片區的江領香老人家,整修了屋頂、更換了門窗、整理了房間。之後因為下雨,不得不暫停給其他老人修理房子。但這段時間,他的心裡一直記掛著老人們,「冬天天氣多冷,得早點把他們的房子修好,讓他們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這項志願活動是2011年開始的,我們管它叫『暖居』行動。」江國清介紹,「我們通過走訪或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哪些老人有修理房子的需求,再上門服務。」
至於為什麼開展這項活動,還要追溯到江國清年輕的時候。
19歲那年,江國清成為一名志願者。他經常參加各種活動,下鄉給村民修理電器。「剛開始的想法很簡單,就覺得做公益能夠幫助大家,很有意思。」他說,「後來下鄉的時候,看到很多老人的居住條件很差,房屋破舊,下雨天還會漏雨。那時候,我就動了心思想幫他們修理,但苦於自己能力有限,一直沒開始行動。」
2011年夏天,一場颱風颳倒了江國清結對照顧的老人家的房子。幫助老人將房子整修好後,他突然意識到,有些事情不能再拖了,「還有很多老人住的房子很破舊,一定要幫他們修好,不然下次刮颱風就危險了。」
彼時,江國清已經是箬橫陽光志願隊的負責人。在他的號召下,許多人加入這場「暖居」行動。
前行
「我們的志願者隊伍裡有泥水工、水電工,所以工人找起來比較方便。最困難的是資金問題。」江國清表示,因為沒有固定資金,早期的修理費用都由他個人支出,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所以我們幫助的對象也有限」。
為了能幫到更多的人,2013年,江國清在溫嶺市民政局註冊成立了箬橫愛心聯盟志願隊,申請「暖居」項目公益金。
多年來,在江國清的帶領下,這支愛心隊伍幫助了許多困難老人。
江國清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利奇馬」颱風來襲時,箬橫鎮下朱村有一位83歲的孤寡老人,獨自居住在一間低矮的老房子裡。老房子建造於上世紀60年代,屋頂一直漏雨,窗戶木框已經腐爛,用一些木條釘著,仍然很不安全。
颱風來襲前,志願者們來到該村排查危房,發現了這處房子。江國清回憶:「我們進入老房子後,發現原先用來封堵的油毛氈都已經破爛了,老人沒辦法修理,就這麼一直住著。」
為了趕在颱風前完成搶修,志願者們當天購買好窗戶及相應材料,隔日一早就來到老人家裡整修房子。
對於志願者的幫助,老人很是感激。
截至目前,箬橫愛心聯盟志願隊已經開展「暖居行動」334次。
「每年,箬橫鎮黨員志願者服務中心會給我們1萬元補貼。」這筆補貼加上「暖居」項目公益金,只能解決其中一些費用,大部分維修費用還是需要由志願者負擔。
江國清則表示:「我們會繼續努力,將這項公益事業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