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眩暈是不是頸椎不穩了?

2021-01-10 三秦網

年齡超過50歲以上的人,若出現眩暈,最常見的病因是腦供血不足,而50歲以下的人群,尤其是20-30歲的年輕人出現眩暈,很有可能是頸椎不穩定所致。因此,脊柱外科專家提醒,年輕人出現眩暈應首先查一查頸椎X光片,如果確診為頸性眩暈,治療比較簡單,僅服藥就能止暈。

年輕人

是不是頸椎不穩了?

眩暈

受訪專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 溫世鋒

專家教路

三大方法

有效預防眩暈發作

頸背肌肉鍛鍊:每天鍛鍊,遊泳、跑步、爬山、打羽毛球等均可使頸背肌得到較好的鍛鍊,增強肌肉力量及提高頸椎穩定性,緩解頸椎不穩症狀。

頸椎牽引:長時間在電腦前面工作學習,建議使用頸箍進行頸椎輕牽引,這對於小關節紊亂有明顯的預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辦法只在症狀較明顯無法進行體育鍛鍊時使用,用來緩解症狀。

熱敷:平時進行熱敷對於頸部肌肉韌帶恢復也有明顯效果,主要是保護頸部肌肉軟組織,避免因為疲勞等因素造成的勞損。

年輕人眩暈

應首查頸椎

28歲的劉小姐是一名出納,發生眩暈有小半年了。她說,時不時發生眩暈,發作時幾乎無法正常工作。她最近就一直在醫院看病,耳科、神經內科、眼科、骨科都看了一遍,卻找不到病因。做了一堆檢查,就連腦部的血管造影都做了,卻沒看出什麼問題。吃了十幾種擴張血管的藥,打過吊針幾十次,時好時壞。她告訴醫生,已經被折磨得吃不好睡不著,體重下降10多公斤。這讓原本瘦弱的她,看起來更加弱不禁風。

最後,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脊柱外科,接診的主任醫師溫世鋒建議其做一個頸椎X光片,發現其頸椎關節不穩定(頸椎過屈過伸位X線片上相鄰節段前後位移之和≥3mm或角位移之和≥11°)才導致眩暈,臨床上也稱作交感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或頸性眩暈。

由於眩暈的病因很複雜,涉及耳鼻喉科、眼科、神經內科、脊柱外科等相關疾病。但是大多數人認為,20-30歲的年輕人很少會患頸椎病,往往第一反應就是顱內腫瘤、血管狹窄等,趕緊做頭部CT或MRI檢查。實際上年輕人因為腦部血管狹窄而導致眩暈的可能性很小,而應該首先考慮查頸椎。

頸椎不穩可導致眩暈

「這兩年來,眩暈的病人有年輕化的趨勢。一般來說,頸性眩暈以40歲以上多見,但是近年來很多人熱衷於上網、打遊戲等,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坐車走路都不忘記玩手機,長期低頭保持同一種姿勢,肌肉僵持、疲勞導致頸椎活動過伸或過屈,容易發生勞損退變。」溫世鋒說。

頸椎不穩是年輕人發生眩暈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上頸椎不穩(又分為枕頸不穩、寰樞椎不穩)和下頸椎不穩。溫世鋒解釋說,當存在頸椎不穩定時,移動的椎關節刺激交感神經,引起動脈痙攣,比如裹樞關節不穩刺激第1、第2頸神經中的交感成分,直接或間接影響椎-基底動脈供血而出現眩暈症狀。

溫世鋒指出,如果是頸椎不穩引起眩暈,有幾個典型的特點:首先,由於久坐或者長期低頭等固定姿勢會引起頸肩肌肉酸脹,出現頸肩痛;其次,頸部在某一個特定位置時眩暈加重,比如平躺著不暈,但是側臥就不行。第三,突然扭頭會暈倒,曾經有一位被叫名字,扭頭應一聲,結果就暈倒了。

「米字操」鍛鍊頸部可預防眩暈

在眩暈的患者中,女性較為多見,尤其是脖子細長的女性,這些女性的脖子肌肉不發達,缺乏鍛鍊或者長期伏案工作。頸椎的X光檢查,發現頸椎過伸或過屈,說明頸椎不穩,其主要是頸椎局部軟組織韌帶鬆弛造成的。

溫世鋒說,找對了引起眩暈的病因,治療起來其實很簡單。首先有頸肩酸痛的患者,可以服用止暈藥、非甾體鎮痛消炎藥以及神經營養藥,大部分患者通過口服這些藥物眩暈就可以得到改善。

其次,這類病人還需要加強鍛鍊,加強關節的穩定是治療的核心。專家建議在沒有出現眩暈症狀的時候,就應該多做米字操。但需要強調的是,米字操不是我們通常想像的很輕鬆的米字操,而是一種具有對抗性的米字操,這種米字操最好兩個人一起做,比如頭偏向左邊時,另一人將手抱住頭部,對抗其向左偏,對抗持續30秒。做這樣的米字操很明顯會感覺脖子必須用力,這樣頸部肌肉就會得到充分的鍛鍊,久而久之甚至還可以獲得很好的頸部線條。(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黃月星)

相關焦點

  • 小心是頸椎不穩惹的禍
    很多人平時抬頭轉頭頸椎會咔咔作響,雖然不疼但也挺擔心;有的人還會故意扭動脖子讓頸椎咔咔響,覺得很舒服;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時間久了會讓你的頸椎韌帶鬆弛,頸椎失穩,進而頸椎很容易受傷。 頸椎不穩是年輕人發生眩暈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上頸椎不穩(又分為枕頸不穩、寰樞椎不穩)和下頸椎不穩。
  • 李國民:頸椎不穩、僵硬,該如何治療?
    為什麼這樣的治療是錯的1、你的治療方法不對如果你是頸椎不穩,你的治療一定不是單純的戴頸託,你應該需要對症的治療最有效的治療是應該訓練你頸椎的力量,因為你的不穩是頸椎的力量不足>3、你的症狀逐漸加重判斷一個治療是不是有效果,你的結局就知道,這個患者戴了頸託之後,他的併發症越來越多剛開始是僵硬,最後到失眠、麻木等等,所以你的治療是錯誤的。
  • 眩暈可能由頸椎引起
    我給他查體後,建議他做一個頸椎的X線檢查,檢查後發現他的寰樞椎半脫位,我馬上給予手法復位,他立刻感到眩暈明顯好轉。後來又治療了4次,他的所有症狀全部消失,頭不暈了,血壓和心率也恢復了正常。趙經理感覺非常神奇,詢問我到底是何原因。  我告訴他,生活中有許多的眩暈反覆治療效果都不理想,可是一拍X線片,就會發現頸椎有問題,多見的是寰樞椎的問題。
  • 帶你認識頸椎不穩
    說起頸椎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頸椎病」。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5年前我曾接診過一個患者,因為頭暈、走路不穩常年在神經內科治療,有時治療後緩解,但過段時間又復發。就這樣症狀反反覆覆30多年,發展到最後行走幾米就需要人來攙扶。
  • 頸椎疼痛,是肩胛骨不穩引起的?
    O 肩胛骨如何影響頸椎?而肩胛骨不穩,反過來也會加重周圍肌群緊繃無力,影響到頸椎功能,形成惡性循環。而不穩定的肩胛骨,會讓上肢動作變得非常耗能,增加頸椎的負荷。所以有些人在跑步之後,感覺到脖子不舒服,或者有頭暈的感覺,也有可能是因為肩胛骨不穩,引發的一系列症狀。
  • 大多數眩暈不是頸椎出毛病
    擅長眩暈、中風、失眠、頭痛、痴呆等中西醫結合診療。每周四上午腦病科專家門診兼眩暈門診、周二、周三下午腦病科專家門診(地點均在南京市中醫院門診二樓內科專家區域)。由頸椎病引發的眩暈不常見眩暈不是病,暈起來難受得「要命」。在王敬卿主任的眩暈門診,主訴眩暈的患者病情通常比較複雜。「引發眩暈的疾病多達幾十種,需要仔細分析。」
  • 眩暈和不穩這個專科可以看!——我院「眩暈康復」專科門診開診啦!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眩暈康復」專科門診於2020年8月份正式開診了,自開診以來,解決了很多患者的眩暈和不穩問題有些小夥伴們看到這個名字,反覆發作的眩暈、頭暈、頭昏、站立不穩、行走搖擺、易摔跤、漂浮感、視「動」物頭暈等前庭功能減退,非急性發作期的患者均可來診。
  • 多次提醒:頭暈≠頭昏≠眩暈!經常眩暈,恐是疾病前兆,別小看
    1,「暈」的具體分類在醫學界,眩暈其實是頭暈概念的其中一種情況,另外還有頭昏、平衡不穩、暈厥前狀態這三種,而這四種情況都是在意識清醒狀態下發生的。眩暈眩暈是一種動性或位置性錯覺,多為病理現象。平衡不穩平衡不穩會出現四肢姿勢異常、運動遲緩、胸悶、胸痛、臥立血壓壓差大的症狀。
  • 感到天旋地轉還想吐,小心頸椎錯位
    感到天旋地轉還想吐,小心頸椎錯位 2020-05-28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不瞞你說:眩暈很常見,醫生提醒警惕「中樞性眩暈」!重大疾病
    但如果是中樞神經造成的眩暈,就要特別注意,因為最危險的情況可能是中風的前兆,或是腦幹、小腦的病變。5~10%,跟內耳性眩暈不一樣的地方是,內耳性眩暈主要是耳朵、頭部感覺不舒服,但中樞性眩暈可能會有單側麻木、感覺異常,或是視力障礙、講話困難、意識不清等大腦病變的症狀,或是走路跌倒、持續性的頭痛跟嘔吐。
  • 提醒大家:眩暈很常見,醫生提醒警惕「中樞性眩暈」!重大疾病
    但如果是中樞神經造成的眩暈,就要特別注意,因為最危險的情況可能是中風的前兆,或是腦幹、小腦的病變。5~10%,跟內耳性眩暈不一樣的地方是,內耳性眩暈主要是耳朵、頭部感覺不舒服,但中樞性眩暈可能會有單側麻木、感覺異常,或是視力障礙、講話困難、意識不清等大腦病變的症狀,或是走路跌倒、持續性的頭痛跟嘔吐。
  • 醫生提醒:頭暈、耳鳴、走路不穩,可能是「眩暈症」惹的禍!
    「這種情況可能是耳石症引起的眩暈,不用害怕,放鬆,順著我手的方向躺下......」  長春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偉告訴記者,近日,前來諮詢眩暈症狀的患者較往日有所增加,而且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熬夜人群、「低頭一族」越來越多,大批年輕人也加入了眩暈症患者的行列。  記者就「眩暈症的具體表現」「引起眩暈的原因是什麼?」「哪類人容易患眩暈症?」
  • 又見「上吊式鍛鍊頸椎」,千萬不要隨意嘗試
    據孫大爺自己介紹,自己已經練了15年,自己有嚴重的頸椎病,便自製了這套牽引裝置,如今不僅擺脫了頸椎病的困擾,腦子清醒了,眼睛亮堂了……  看著這療效,是不是許多人也想自己去模仿。但其實這種鍛鍊十分危險,不建議大家嘗試!不推薦!  為什麼不推薦?
  • 脖子痛是怎麼回事,是不是頸椎病?若出現四個症狀,需要注意了
    頸椎病是由頸椎退行性的病變而引起的,這種疾病跟頸椎韌帶的增厚、長期勞損或者是椎間盤脫出等多種原因有關。在這些原因的影響下,神經、椎動脈以及頸脊髓等處會受壓,導致交感神經受刺激,出現一系列的功能障礙。1、眩暈眩暈也是該病的症狀,患者在活動的時候,就會出現這個症狀,有的時候甚至還會出現暈厥。這種症狀是因為頸椎病變使得椎動脈被壓迫了,導致腦部發生暫時性的血供不足而引起的。在眩暈的時候,患者可能還會有嘔吐、出汗、噁心、頭痛等症狀。
  • 頸椎已經反弓了,鍛鍊能讓頸椎恢復嗎?
    頸椎曲度變直或者反弓,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提示要注意改善生活習慣,加強頸部肌肉鍛鍊,讓肌肉強健起來,減輕頸椎承受的重力,避免病情加重。要強調的一點是,為了讓頸椎恢復正常的曲度,很多患者嘗試了各種辦法,比如睡特殊的枕頭等,其實原理都是通過向後仰脖子來達到目的的。但是,這種頸椎後伸訓練,也就是向後仰脖子,是不能盲目練的。
  • 鄰居的一個治頸椎的妙方,多年頸椎不疼了,頭暈手麻也都不見了!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們沉迷於玩電腦和手機,經常低頭對著手機電腦,容易引起頸椎疲勞,尤其是頸椎、頸椎肌群的疲勞。頸椎是脊柱的一部分,頸椎並不是直的,而是有著向前凸的弧度,也就是"頸椎生理曲度"。頸椎生理曲度的存在可以為頸椎提供保護,緩解頸椎受到的壓力。
  • 頸椎不好,拖累全身,關於損傷頸椎的這5個壞習慣,許多人不知道
    頸椎健康問題不容輕視,頸椎不好可能會引發眩暈、頭痛、高血壓、心絞痛、胃炎、吞咽困難,甚至可能會導致走路都不利索。頸椎不好拖累全身,這5個壞習慣最傷頸椎,許多人還不知道,還有人每天都在做。1.長時間低頭損傷頸椎的壞習慣包括很多,比如長時間低頭,我們的頸椎其實就像是一個塔吊一樣,如果長期低頭,時間又過長,肌肉就會疲勞損傷,特別容易引起頸椎不穩,或者是頸椎間盤突出等,所以平時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不要長時間低頭,特別是現在很多低頭族,不管走到哪裡都要低頭望著自己的手機,這是特別不好的習慣,非常傷害我們的頸椎健康。
  • 經常頭暈走路不穩,是腦梗死嗎?醫生說:這6種疾病都會導致
    如果血壓高於140/90,或者更高,那麼首先考慮是高血壓導致的頭暈走路不穩;當然就算不是高血壓導致的這些不舒服,我們也必須想辦法把血壓降到正常。如果血壓正常後,頭暈走路不穩消失,那說明就是高血壓導致的頭暈走路不穩,以後長期降壓就行。如果血壓正常後,仍出現頭暈走路不穩,那麼我們還需接著查。
  • 為什麼眩暈人群越來越多,得了眩暈症怎麼辦?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眩暈症眩暈是患者的一種主觀感受,是門、急診最常見的臨床症候群之一,絕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有過眩暈發作的經歷,最新臨床調查統計的結果顯示,眩暈發病率為8%,尤其在中老年人群多發,65歲以上的老人眩暈發病率女性為57%,男性為39%。
  • 頸椎壓迫神經手麻頭暈,治不好?按照中醫治療,一月甩掉頸椎病
    頸椎壓迫神經手麻頭暈,治不好?按照中醫治療,一月甩掉頸椎病很多人由於長期坐姿不當、低頭玩手機,或是睡覺姿勢不對等,引發頸椎病。頸椎病前期可以通過適當的休息得到緩解,但是到後期很難。尤其是頸椎壓迫神經後,如果得不到及時緩解,後果會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