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系列作品,都有著其獨一無二的標籤。
提起《精靈寶可夢》,首先想到的總是皮卡丘;提起《紅色警戒》,首先想到的總是基洛夫飛艇;提起《星際爭霸》,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大主教(咳咳)。
而說起同樣經典的《遊戲王》系列,能夠想到的東西也不少:亂七八糟的髮型、隨心所欲的口胡、難以描述的顏藝、路人般的女主以及過分深厚的兄弟情誼……
雖然並非《遊戲王》的內核,但是哈尼真的會首先想到這些。
當然,真正能夠吸引我們的還是多變的玩法,包羅萬象的設定,還有背後蘊含的文化背景。
《遊戲王》動漫第一部曾經讓哈尼一度著迷於埃及文化
作為全世界銷量最高的集換式卡牌遊戲,遊戲王成為了包括哈尼在內很多朋友的童年回憶。
放學後的哈尼總是與同學們在商店擠成一團,挑選鍾意的卡包,組合成薄厚不一的卡組,然後席地而坐,準備決鬥到天亮。
得到一張好卡,要比現在抽到SSR高興許多,哪怕那些印著攻擊力/防禦力無限大的卡片明顯是假貨,也會當作書籤珍藏起來。
隨著成長,我們的精力終究有限,那些卡片已經很難找到,那些規則早已在腦中模糊,只有那份快樂很難忘記。
雖然保持關注,不過靈擺及其後的大師規則,哈尼硬是沒學會。
對於這部《遊戲王sevens》,哈尼最初並沒抱有多少期待,畢竟相比以往的作品,這部動漫完全是子供向的。
幼齡化的主角、過於簡易的遊戲規則、連髮型都比不過正在播出的《影之詩》,或許K社已經死心了?
然而,當我真的開始觀看的時候,再一次驗證了真香定律的正確性,女主實在太可愛了!
相比堪稱「遊基王」的前幾作,或許這部遊戲王真的開竅了!畢竟,雖然遊戲王動漫的受眾存在一定數量的cp粉,不過他們哪有正經牌佬消費多?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編劇吉田伸被換掉了。
既然這代主角叫做王道遊我,那麼王道徵程一定有在搞的吧?
由於手遊的普及,《遊戲王》卡牌的傳統市場正在收縮,相比《爐石傳說》與《影之詩》這樣的相似遊戲,《遊戲王》的線上模式同樣差距不小。
目前來看,子供向的確是一個合適的選擇,相比同類遊戲的年齡限制,《遊戲王》對年齡的要求只有9歲(給小孩子看這些真的好嗎?)。
卡祖拉蟲惑魔,效果:從卡組中拉另外一隻蟲惑魔(霧)
即便是子供向的作品,同樣可以兼顧劇情與深度,類比主線相似的《精靈寶可夢》與《數碼寶貝》,哪怕經過數十年的時間依然不會在我們的記憶中褪色。
對於前面幾部的劇本,哈尼比較滿意,再加上這麼可愛的女主,當然有動力一直看下去。
最近,同樣有一個好消息:遊戲王卡牌國行版獲得代理,先前囊中羞澀的哈尼沒準也能因此滿足一下收集癖。
目前,雖然還無法在B站直接觀看,不過可以在貼吧、微博以及B站上觀看大佬們的搬運,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試看一下。
這裡是哈尼次元說,期待大家的關注與指教,我們下期再見!
往期文章:
《公主連接》開服評價兩極分化,非酋能否保住人權?
網上直播是否需要打賞?一直白嫖一直爽!
《電擊文庫》雜誌版休刊,紙質媒體的使命即將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