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了新作劇場版《美少女戰士Eternal》的預告片,畫風復古,不再是《美少女戰士 水晶》中那種美膩的畫風,而是仿佛回到了過去一般的感覺,眼睛更大更水靈,不經讓我想起了當年,自己追這個番的年代……
現在回顧自己看《美少女戰士》時代,那大概是一個我還在小學,還是正太的時代,看看《灌籃高手》,和《名偵探柯南》的時代,《美少女戰士》就是其中一部印象比較深刻的日漫。
具體來說,有哪些地方影響了我?
1、華美的少女漫畫風
當時看的日漫大都是80年代,90年代的漫畫改編的,例如《北鬥神拳》,《魔神壇鬥士》,《聖鬥士星矢》,之類的動畫片。
相對來說,這些有著硬派打鬥畫面的動畫片給兒時的我對日本動漫的印象就是如此,《灌籃高手》雖然有Q版畫風的時候,但是師承北條司的井上雄彥的畫風還是寫實派的,那時候也大都是寫實派的日本動畫。突然殺出一部《美少女戰士》這樣的女性作者的少女漫畫風。
水汪汪的大眼睛,飄逸的長髮,修長的身材,金髮,碧眼,超短的迷你裙,素裝的水手服,《美少女戰士》的人設確實讓那時候喜歡看打打殺殺的小男生眼前一亮……這白手套,長筒靴,大長腿,
這畫面對於小男生來說,太過刺激,說起來有一點那啥~那時候的我的居然……按這個套路,如果沒有收回來,再獲得一點特殊的能力的話,那就是下一個吉良吉影啊……
當然,那個時代的我,也根本不懂什麼是少女漫畫,也不懂少女心,也不知道戀愛為何物,只知道,異性相吸似乎是人類的本性,追求異性本身就是一種靦腆的,美好的感情,所以《美少女戰士》在這方面,也算得上有啟蒙。
然後就是華美的演出,例如變身畫面,還有一些招牌姿勢,每集都會出現,每集都會重複,加深了這些日系動畫的演出在自己腦海中的印象;也打開了自己接受這些日系動畫演出,而不是歐美動畫的那種風格的大門。
2、對「魔法少女」的初印象
我很喜歡「魔法少女」系列的動畫作品,包括《魔法少女伊莉雅》,《魔法少女奈葉》,《光之美少女》等等……喜歡這個系列的原因,很可能是在童年被《美少女戰士》植入了深刻的印象。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鏡頭,就是美少女戰士變身的場面。
《美少女戰士》一定不是引進國內最早的魔法少女題材動畫,但一定是早期影響最深刻的那個,至少對於80、90後來說,一定是如此。
漂亮的衣裝(現實裡穿的話就是恥度爆棚),魔法手杖,口頭的咒語,變身畫面,華麗的戰鬥畫面,固定的必殺技,這都是魔法少女系列動畫必備的要素,百看不厭,即便現在,也會為一個漂亮的魔法少女的誕生,而感到興奮。
3、腦洞大開的想像力
腦洞並不是《美少女戰士》的招牌亮點,對於魔法少女系列的動畫來說,腦洞也許沒有固定的套路重要,但在那個時代,國產動畫還在搞《舒克與貝塔》的時候,日本的動畫已經有什麼什麼火星、金星,都有招牌的臺詞,姿勢,到後期還有什麼四天王,輪迴,都玩起這些的時候,還是非常叫人折服的。
4、日系動漫的啟蒙
就如剛才說的,《美少女戰士》帶給了一個小正太很多新鮮的觀感,漂亮華麗的服飾(角色設計),浪漫的愛情故事(你可以說是俗套),還有招牌的演出(變身動畫),還有一些有趣的臺詞,「代表月亮懲罰你們」,都讓我開始接受了日本的文化,還有日本動畫帶來的與眾不同的風格。
對於如今非常喜歡日本動畫的我來說,《美少女戰士》並不是一部特別重要的作品,也算不上特別喜歡的作品,但毫無疑問,卻是對我日後深入挖掘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的一部作品。有的人說,日漫玩久了,也就這些套路,但是對於已經吃透一套套路的人來說,「套路」就變成了「王道」,換句話說,把俗套的故事給講好了,難道不是本事嗎?
如今,對動畫的幕後製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動畫也有更多的思考,我想如今的我再去重溫這部動畫,一定會收穫到,兒時截然不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