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既要幫老年人適應數位化,也要為他們保留傳統服務

2020-12-27 騰訊網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多數人都在享受著數字時代帶來的便捷,但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年群體在數字資訊時代被逐漸邊緣化,才會出現老人交醫保被拒收現金,無健康碼乘坐地鐵受阻這樣的窘境。時代曾經的建設者不應該被時代所「拋棄」,要保障老年群體的基本權益,讓他們享受到應有的發展紅利。

突破信息圍牆,幫助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生活。拉近老年人與網絡的距離,首先必須打破現有的信息屏障。要通過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宣傳倡導老年大學、退休人員活動中心以及相應的公益組織;整合現有的社會資源,搭建公共學習平臺,為老齡化群體開展智能化設備培訓班,提供相應的操作指導和面對面幫助,消除老年群體的「恐新」情緒。在豐富他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讓他們有機會、有能力去享受到數位化生活所帶來的便利。

打造多元渠道,照顧到老年人的傳統服務需求。智能化發展不能拋棄老年人,我們應當完善相關政策,引導企業對軟體進行適老化改造,推出「老年模式」,使操作簡易化、內容通俗化,降低使用門檻,切實照顧到老年群體的業務需求。針對公共服務,要推崇「兩條腿」走路的理念,開展數位化便民改革的同時,也要保留相應的傳統服務形式,提供「非數位化」替代選項,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保障老年群體的基本權益。

開展政策宣傳,形成包容老年人的社會氛圍。跨越老齡化「數字鴻溝」,需要的不僅僅是硬體設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社會氛圍的營造。我們要讓社會治理的溫度向老年人延伸,開展惠民惠老政策宣傳,帶動廣大民眾攜手老齡群體融入數字社會中來,給予老人情感層面的鼓勵和幫助,推廣適老化的社會意識,將老齡化群體從「網絡留守」中解救出來。

數字社會的融入對於老年群體來說是可選項,而非必選項,基層建設必須要堅持「兩手抓」,既要給老年群體提供趕上數位化時代的高速通道,也要為他們留下享受傳統服務的公共基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應對老年人數位化生活問題!國務院明確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 要求...
    數字科技正在重塑整個社會發展形態及人類的生活方式,然則由「數字鴻溝」引發的老年人生活問題卻愈發突出。  針對上述問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並對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作出職責分工。在金融服務方面,方案指出,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
  • 網絡時代,如何幫助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生活」
    她爽朗的笑聲更是感染了很多人,「奶奶的晚年活出了所有人羨慕的模樣」「這是全網年紀最大的網紅小姐姐」「看哭了,想起自己的外婆」……  近幾年,在B站、抖音、快手、全民K歌等新媒體平臺湧現了「北海爺爺」「羅姑婆」「金香奶奶」「敏慈不老」等一大批老年網紅,既分享人生故事,也輸出熱辣觀點,既引領時尚潮流,也展示傳統文化,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偶像」。
  • 人民日報: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老齡化現象,一邊是飛速發展的數位化社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也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盡享科技進步的紅利?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哪些方面還需發力?
    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老齡化現象,一邊是飛速發展的數位化社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也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盡享科技進步的紅利?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誠兌:為老年人解除「數字鴻溝」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奔馳的數位化列車,能否等一等老年人?
    最近,國辦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充分保障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下一步將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上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引導基礎電信企業為老年人提供更大力度的資費優惠,並推動部分網站、手機App的適老化改造。
  • 數位化社會理應更好服務老人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2.54億,佔總人口18.4%。這些老年人口中,有近兩億人從未接觸過網絡。其實,即便是接觸過網絡的老年人,恐怕也多不熟練,不能應對數位化時代的社會生活。 鑑於此,民政部近期表示,將以老年人為中心,推動解決群眾在民政服務中遇到的智能技術困難,在服務中避免給不熟悉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人增加負擔。
  • 打車、掛號、坐公交、健康碼,國辦發文: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
    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 推出更多適老化數字產品和服務
    當「數位化」遇到「老齡化」,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因「數位化」而更便利,另一方面,跟不上「數位化」發展步伐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數。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是推動銀髮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眼下,一些地方正在加快探索,提供適老化產品、開設智能培訓班、開展個性化服務,讓老年人充分享受數字生活。
  • 從技術鴻溝到身份建構,數位化對老年人究竟意味著什麼?
    近期,輿論不斷爆料多起老年人在數位化時代的各種窘境,他們被認為是數位化時代的「弱勢群體」。爭議之餘,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2020年底前要「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
  • 文化場館和景區要保留傳統服務方式,老人甭愁「掃碼難」了
    昨天(24日),文化和旅遊部聯合國家文物局發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明確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要保留人工窗口、電話專線等傳統預約方式,存在問題的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要在本月31日前整改到位。
  •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
    她立即和同事在網上幫社區的空巢、孤寡老人等預約購買口罩,集中領取後再挨家挨戶分發到人。「手機買菜、手機買藥,這些智慧生活方式確實給一部分有能力的老人帶來了便利,但是對沒有能力或不能適應的老年人,我們也盡力提供線下服務。」
  • 國家衛健委:醫療衛生機構現場掛號等要保留人工服務窗口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1月26日電 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26日指出,醫療衛生機構的現場掛號、繳費、列印檢驗檢查結果等服務,一定要保留人工服務窗口,「這是老年人熟悉的服務方式。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老年人看病就醫的問題,特別是在智能技術面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創新服務方式「兩條腿」走路原則,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還要保留傳統的服務方式。 二是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籤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一定要保留這個渠道,還要暢通這個渠道。
  • 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四川住房保障有「溫度」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面對的卻是數字鴻溝的尷尬。如何幫助他們跨越這道「數字鴻溝」?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率先從住房保障領域入手,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細化了面向老年人的各項服務措施,著力提高住房保障「溫度」。
  • 【你好,警察節】出入境管理局推出「三幫」舉措 暖心為老年人提供...
    、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辦理業務,出入境管理局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並行、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結合的服務方式,針對有需求的老年人,推出老年人「我幫辦」、「我幫付」、「我幫登記」的「三幫「服務,通過完善的服務措施,為老年人提供了更直接、周全、貼心的便利化服務。
  • 更多地關愛老年人(多稜鏡)
    為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要求。
  • 為帶孫子背井離鄉 老年人隨遷既心甘情願又迫不得已
    數字鴻溝隨著科技的發展,老人進入大城市生活往往面臨「數字鴻溝」的問題,智慧型手機不會操作,微信支付記不住步驟,智能電器不會使用……這些「數位化」生活中的困難也造成了「老漂族」的不適應。3.緣何而「困」 社會、家庭、技術多重變革交織從「鄉裡鄉親」的熟人社會到城市社區的陌生環境,讓「老漂族」成為「社區隱形人」。
  • 數位化時代如何更好敬老愛老
    (作者單位: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委老幹部局) 用心改進智能服務 周榮光 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除了要在推行智能化服務時充分考慮老年人習慣,在線下渠道保留一定比例傳統人工服務方式,進一步優化流程、簡化手續,不斷改善老年人服務體驗之外
  • 丹徒稅務用溫情服務助老年人適應網上繳費新常態
    金山網訊  「太感謝你們了,這麼快就為我辦理好醫保繳費,雖然現在都網上辦理了,但我們這些老年人,總是記不住那些網絡操作步驟
  • 我們前進的同時,請不要丟下他們……
    「在數字時代,公共服務及社會治理層面往往過於追求效率和速度,沒有充分考慮到老年人這個龐大的群體,容易出現老年歧視、老年忽視等問題,造成老年人社會參與、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困難。」 如何幫助老年人適應數字社會?黃華建議,在數位化時代,要從自助、支持、關懷等角度,做實做細為老年人的各項服務,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