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農村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它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喧囂,但卻有著一份獨特的寧靜和質樸,生活在這裡的農民也都很熱情,每次碰到別人家有事,村裡的人都會前去幫忙,特別是以前幹農活的時候,因為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大型機器,所以大家都是聚在一起,幹完這家的再去幹那家的,最後農活也幹完了,鄰裡之間的關係也更加緊密了。
農活可是個消耗身體的體力活,所以很多農民到了五六十歲,就會選擇在家裡養老,可是最近這幾年,農村卻出現了一些60歲甚至60多歲的老人,還爭著搶著要出去打工的情況,按理說辛苦忙碌了一輩子,這個年齡應該在家裡頤養天年,可他們為什麼要搶著出去打工呢?老農說了以下一番話,讓人十分心酸。
一,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
父母永遠是最心疼孩子的,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很大,但是掙的錢卻不夠自己花,而這些老人們就算年紀再大,也爭著搶著出去打工的目的,就是想讓子女們過得更好一點。
二,經常幹活閒不下來
大家都知道很多農民,都是從年輕開始一直忙碌到五六十歲,這幾十年的時間他們一直在和土地打交道,就算是農閒時候也會在地裡忙碌著。這種長期勞動養成的生活習慣,一時半會很難改變,所以很多老人就算手裡有錢,也還是會出去外面打工,就是因為閒不下來了。
三,為了還債迫於無奈
最近這幾年,農村的彩禮價錢越來越高,很多農民為了給兒子討一門婚事,把自己家裡掏空了不說,甚至還在外面欠了一大筆錢。而這些欠的錢全部讓子女還的話,老人們又於心不忍,為了幫助子女減輕壓力,很多老人都是迫於無奈才出去打工的。
四,趁著身體硬朗多掙點養老錢
很多老人出去打工,並不是自己願意而是無奈之舉,比如說有的獨生自己女家庭,雙方父母年紀大了以後需要養老,而自己的孩子還小也需要照顧,這樣一來子女的壓力就不言而喻了,許多老人就是怕拖累子女,所以趁著身體硬朗,出去打工多賺點養老錢。
其實說來說去,老人這麼做都是為了孩子好,希望給孩子減輕負擔。作為子女的我們,要多賺一些錢來供養他們,好好孝敬他們,讓他們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待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