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60歲農民不在家養老,卻搶著要出去打工?老農的話無奈又心酸

2021-01-11 農村小毛

說起農村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它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喧囂,但卻有著一份獨特的寧靜和質樸,生活在這裡的農民也都很熱情,每次碰到別人家有事,村裡的人都會前去幫忙,特別是以前幹農活的時候,因為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大型機器,所以大家都是聚在一起,幹完這家的再去幹那家的,最後農活也幹完了,鄰裡之間的關係也更加緊密了。

農活可是個消耗身體的體力活,所以很多農民到了五六十歲,就會選擇在家裡養老,可是最近這幾年,農村卻出現了一些60歲甚至60多歲的老人,還爭著搶著要出去打工的情況,按理說辛苦忙碌了一輩子,這個年齡應該在家裡頤養天年,可他們為什麼要搶著出去打工呢?老農說了以下一番話,讓人十分心酸。

一,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

父母永遠是最心疼孩子的,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很大,但是掙的錢卻不夠自己花,而這些老人們就算年紀再大,也爭著搶著出去打工的目的,就是想讓子女們過得更好一點。

二,經常幹活閒不下來

大家都知道很多農民,都是從年輕開始一直忙碌到五六十歲,這幾十年的時間他們一直在和土地打交道,就算是農閒時候也會在地裡忙碌著。這種長期勞動養成的生活習慣,一時半會很難改變,所以很多老人就算手裡有錢,也還是會出去外面打工,就是因為閒不下來了。

三,為了還債迫於無奈

最近這幾年,農村的彩禮價錢越來越高,很多農民為了給兒子討一門婚事,把自己家裡掏空了不說,甚至還在外面欠了一大筆錢。而這些欠的錢全部讓子女還的話,老人們又於心不忍,為了幫助子女減輕壓力,很多老人都是迫於無奈才出去打工的。

四,趁著身體硬朗多掙點養老錢

很多老人出去打工,並不是自己願意而是無奈之舉,比如說有的獨生自己女家庭,雙方父母年紀大了以後需要養老,而自己的孩子還小也需要照顧,這樣一來子女的壓力就不言而喻了,許多老人就是怕拖累子女,所以趁著身體硬朗,出去打工多賺點養老錢。

其實說來說去,老人這麼做都是為了孩子好,希望給孩子減輕負擔。作為子女的我們,要多賺一些錢來供養他們,好好孝敬他們,讓他們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待這件事。

相關焦點

  • 為何農村的「土雞土鴨」,城裡人不買了?老農的話心酸又無奈!
    最近表姐結婚,需要用到土雞,而且是需要活的,這個問題可是難住了大家,全部親戚朋友都出來城裡住了,在家一年到頭在外務工,沒有人在老家住。最後找到了以前的老鄰居,買了一隻4斤重的大公雞花了200塊錢,一開始報價給表姐的時候,表姐覺得太貴了,一斤50塊錢,哪有這麼貴的土雞?
  • 農村「留守婦男、偽寡婦」越來越多,為何不去打工?看老農怎麼說
    近些年雖然農村快速發展的背後,也凸顯出了不少新問題,比如現在農村中光棍越來越多的問題還沒解決,「留守男、偽寡婦」越來越多,為何他們不出門打工而甘願留在農村呢?下面就來看一下農村老農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 打工返鄉又外出,臨近年底為啥還有農民選擇外出打工?聽他們咋說
    導語:打工返鄉又外出,臨近年底為啥還有農民選擇外出打工?聽他們咋說。 然而今年不同的是有不少外出打工的農民,打工返鄉之後沒待幾天,就又選擇外出打工了,這相比往年又是一個新的變化,目前臨近年底了,為啥還有不少農民要選擇外出打工呢?
  • 為什麼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是缺錢還是閒不住?
    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是缺錢,還是閒不住?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不奇怪。他們缺錢,也會勞作。不缺錢,也會勞作。閒不住是他們的優良本色,缺錢是主要的。一、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他們缺錢嗎?肯定缺。如今的農村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以前農民種糧要交這費那稅的。現在什麼稅都沒有,反而還有補貼。60歲以上的農民,每月能有一百多的養老金。雖說遠遠不夠農民的生活開銷,但農民的心裡是暖暖的,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近幾年國家對農村大力扶持,農民的生活好了,人居環境改善了。農民的經濟壓力、思想壓力反而在加重。看著農村的年輕人,逃離式的紛紛離開農村。
  • 我國農村養老面臨哪3大問題?沒有退休金的農民如何養老?
    導讀:一直以來,我國農村的養老問題,一直受到各方面的疑問,無論是老人要不要享受同城市人一樣的待遇,獨生子女父母應不應該享受國家養老金待遇等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養老問題一:60歲以上農民和城市居民區別對待,每月88元不夠買一盒感冒藥雖然說當前我國各項民生補貼名目越來越多,但是關於農民的身份始終不能和城市工人相提並論。
  • 農村發放養老金,上漲到多少農民才滿意,聽聽老農怎麼說
    農民一輩子過得很辛苦,平時靠種地收入不高,掙的錢也花在了孩子教育、結婚、買房子等事情上,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後半生考慮過。而城裡人沒土地,掙的錢首先要考慮養老,到了退休就能領養老金,老了就有保障,活法也不一樣。
  • 農民繳納養老保險,為何不願意選擇高檔位繳費,有哪些原因呢?
    養老保險是企業出20%,個人只需承擔8%,用人單位出了一大部分,只有少數的部分是自己承擔,對於農民工來說划算。 但是農村地區並不是所有農民都外出打工,大多數的農民還是留在老家,平時種一點地,或者是出去打零工,沒有固定的工作,也就沒有企業能夠幫他們承擔養老保險的費用,全部的費用都得自己出。
  • 交了新農保,60歲沒到就去世了,還退錢嗎?別糾結了,不會虧農民
    新農保就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簡稱, 是國家推行的意在保障農民老年生活的一項保險。新農保主要針對的是在家務工的農民,以及一些外出打工,但是單位沒有給購買職工養老保險的農民工朋友。毫無疑問繳費檔次的提高,農民以後能拿到的養老金必然會高得多,例如基礎養老金每個月都是100元,但是一年繳費100元和一年繳費6000元,同樣是繳納了15年,一年繳費100元的,每個月也就能領取120元左右的養老金。但是年繳費6000的,以後一個月就能領取750元左右。起碼後者能夠保持農民的基本生活了。有的農民十分擔心一個問題,如果自己在60歲之前就去世了,那交的錢咋辦?
  • 養老補貼要變了,關係到養老,45歲以上的農民慎重考慮下這筆錢
    那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一些養老政策的出臺,對於45歲之後的農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案例: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打工,對於自己父母的贍養也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與義務,反而是將這些重擔和難題丟給了國家或者是社會。那麼對於這些留守在鄉村或者是家中的老人,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來給予他們最大程度的幫助,就打個比方說,我們現在出臺了很多新農村的政策,還有低保等。
  • 「老伴一去,子女們都嫌棄我」60歲老人的遭遇讓人心酸又無奈
    文|秘籍君經常聽身邊一些老人感慨:人老了不可怕,老而無用才可怕。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鄰居劉阿姨,今年60歲了,前段時間老伴突發疾病去世了。自從老伴走後,她天天無精打採,坐著發呆。後來,劉阿姨一生氣就回來了,逢人就說:「老伴一去,子女們都嫌棄我,嫌我麻煩,還嫌我不中用……」60歲老人的遭遇讓人心酸又無奈,但其實也是無數老人的晚年寫照。
  • 農村出外打工的70,80後,要等到年老了還能回到農村種地養老嗎?
    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人要回到農村種地養老。儘管這幾年農村城鎮化的步子在加快。農村有很多人己經在城市買了房子,安了家。也有很多人在打工中象城鎮職工一樣交納了養老保險,到六十歲一也可以拿到一份養老金。但是,在70後,80後的農民群體中。佔比還不是很高的。
  • 都說「養兒防老」,現在卻是「養老防兒」!老人的話,很無奈
    在以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家庭都有「養兒防老」的思想,在農村地區,因為沒有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很多家庭都想著多生幾個兒子,以後老了就不愁沒人養老,就算是在計生期間,還是有很多家庭為了生兒子不惜被罰款,當然,也有些家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自願生育一個男孩或一個女孩
  • 政協委員建議,65歲以上農民「洗腳上田」,農民的春天要到了?
    王學坤說,他的提案旨在讓65歲以上的農民可以「洗腳上田,老有所養」,充分享受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帶來的的成果。對於幾代人辛勤勞作的農民來說,退休曾經是他們無法企及的夢。如果他們65歲以後能「洗腳上田」,領取國家養老金,安享晚年生活,或許真的是中國農民的春天要來了。
  • 三四十年前農村很窮,為何很多農村人如今卻很懷念,聽聽老農咋說
    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出生的農村人來說,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七八十年代農村貧窮落後的境況,尤其是60後70後,他們更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現在他們已經四五十歲了,可能大部分人在城市裡面打工,但是卻對農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農村生活很懷念,這是為啥呢?
  • 解封潮來襲,著急出去打工的農民工都不走,是因這4件事已經發生
    摘要:解封潮來襲,著急出去打工的農民工都不走,是因這幾件事已經發生。文/田俊超白農民工急著出去掙錢,是因為農民工的手裡是真沒錢。有錢的農民,都不出去打工掙錢,給別人打工,並不容易。在家附近,就能賺到比工廠高很多的價格。農民自是先在家賺一筆錢,再出去打工。在家幹農活,只要天天能有活,一定是比遠處強。並且農民對農村的活都非常熟悉,他們不用重新學習就能幹得很好。再有生活的環境也相同,幹活會感覺非常舒服。
  • 農民工返城,為啥寧可在人手底下打工,也不願意當老闆做小生意?
    hello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農新鮮事,喜歡的可以關注小編農民工返城,為啥寧可在人手底下打工,也不願意當老闆做小生意?過完年,農民工朋友又陸陸續續的返回城市,開始一年的忙碌。很多農民工在城市都是以打零工為生,很多農民過完年就要重新開始找工作。
  • 專家提議:讓65歲以上農民「洗腳上田」,農民的春天要來了?
    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已經習慣了家鄉的一草一木,不願再搬到城市去住,孩子們由於有工作,很難抽出時間回家,這使老人的養老問題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事實上,許多老農半輩子都在深耕農活,根本沒有到企業去工作,養老金何來?
  • 我,今年50歲了,出去打工沒人要,怎麼辦?這2點講透!
    有網友提問:今年50了,出去打工沒人要,怎麼樣才能活好下輩子。老實說,50歲這年紀,如果不是混的太差,應該是有不錯的存款,起碼夠自己養老,或者,自己在某一領域,有一定名氣,又或者,有自己的人脈,哪怕重新出去找工作,應該會很多人搶著要的。
  • 農村60後的老人,存多少錢才夠養老?10萬夠嗎?農民有什麼好的養老方式
    60後按照出生年份來計算,最大的1960年有60歲,最小的1969年有51歲了,所以60後指的是現在處於51歲到60歲的這部分老人,要問農村60後,要問多少存款才不焦慮?其實也就是老年人面對的養老問題,農村老人你不像城市裡老人,有養老退休,農村裡老人沒有退休年齡,只有幹得動和幹不動。
  • 農民打工一年能掙多少錢?為何到頭來仍兩手空空?
    近些年來,農民外出打工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根據數據統計,全國有3億多的農民工。相對於在農村種地來說,農民外出打工可以獲得比較穩定的工作收入,能夠更好的維持家庭日常生活開銷。在建築工地上工作,做小工的話,一天150塊錢左右,有的高一點達到180,就已經非常不錯,能夠達到200塊錢以上的很少。而對於送快遞或者送外賣的農民工來說,起早貪黑,一個月不休息的情況下,也就是在6000塊錢到7000塊錢的樣子。當然,像快遞和外賣這樣需要靠數量來掙取工資的工作要根據地區來區分,在一個一線城市和一個三線城市完全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