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中國詩詞大會》是不容錯過的文化大餐。從大年初四到正月十六,共播出了10期。《中國詩詞大會》從第三季開始將第一現場「百人團」劃分為少兒團、青年團、百行團、家庭團四個團體,在第二現場由40人組成預備團。徐州市西苑小學學生、今年7歲的孫婉爾憑藉實打實的詩詞積澱成功入圍少兒團,並成為少兒團年齡最小的女生。
01
把詩詞與生活聯繫起來
兩年前的春節,五歲的婉爾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央視的節目《中國詩詞大會》,領略了中國古典詩詞的無窮魅力。「我也想去詩詞大會!」婉爾之後總是這樣對爸爸媽媽說。
婉爾的爸爸媽媽都是徐州市西苑中學的數學老師,對古詩詞的教學不是特長。但他們堅信一點: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她的認知規律,興趣和堅持是關鍵。
婉爾的爸爸孫濤告訴記者,背誦初期,為了培養婉爾的興趣,他們夫妻倆自編教材,把詩詞與生活聯繫起來,有文字、有圖、有生活場景;為了激發婉爾的學習動力,他們又堅持把孩子每一首詩詞的背誦都錄製了下來。
節目截圖
02
「慢」背誦是詩詞積累的關鍵
「剛開始,是一個耐心等待的過程,有時婉爾一周才背誦一首詩詞,但這種等待充滿了價值,畢竟語感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我們不催也不急,每一首詩等到她背得滾瓜爛熟再開始新的學習。」孫濤說,這樣的「慢」背誦對後面的積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婉爾的背誦逐漸提速,三天一首、兩天一首、一天一首,直到現在的一天兩三首。
進入小學後,每天作業不多,但老師會布置背誦詩詞的任務,這對婉爾的積累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錄製現場
03
每天學習三首詩詞
2019年的下半年,剛滿七歲的婉爾背誦已經到達提速的階段,積累量大幅提升。九月份,中國詩詞大會啟動全國海選,在家人和老師的鼓勵下,婉爾要報名試試。十月份,婉爾先後通過了電話面試和在南京的面試。十一月初,她終於獲得節目組的錄製邀請函。至此,婉爾已經達到三百首詩詞的積累量。
婉爾爸爸對婉爾說:「三百首詩詞的儲存量並不算多,但你是幸運的選手,《中國詩詞大會》看到了你的理想,欣賞你的堅持,所以給予這次機會,你一定要給其他小朋友做好榜樣。
婉爾很珍惜參加節目的機會,錄製期間利用化妝、吃飯、休息的時間,堅持每天學習三首詩詞,給自己充電。她每天保持高漲的情緒,時不時分享她的收穫和感動,而這一切都被爸爸記錄在了婉兒的「成長檔案」裡——
【民族英雄】
本季詩詞大會年齡最大的選手,是一位退役軍人,今年90歲,大家都親切地叫他:「爺爺!」爺爺是飛行員,戰功赫赫,每年都會來徐州祭掃淮塔。知道婉爾來自徐州,他總是親切地喊婉爾「小老鄉!」每次拍照,他都會挺直腰,用徐州話說:「我喜歡小孩!」爸爸對婉爾說:我們要感謝爺爺,他和戰友開飛機保衛祖國,別人才不敢欺負我們,咱們才有幸福的生活。這就是英雄,這就是民族的脊梁!
與飛行員英雄合影
【學者風範】
每個題目,嘉賓老師都會詳細地講解,能夠近距離聽康震、蒙曼、王立群等學者的精彩講解,讓婉爾獲益匪淺。婉爾常向家人描述康震、蒙曼等老師進場時的場景:導演、選手都會畢恭畢敬。爸爸鼓勵婉爾: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在知識面前,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很渺小,而恭敬謙遜,既是美德,也會讓你更美麗。
節目截圖
【越戰越勇】
中國詩詞大會的賽制非常嚴格,每一場百人團答題的最後一名選手去預備團。婉爾是少兒團裡最小的女生,所以每場都有所擔心。她在第三場發揮不好,掉進預備團後曾悶悶不樂,但家人鼓勵她「能來參加節目,已經是勝利者了,無論在百人團還是預備團,能以詩會友,結交那麼多好朋友,已經很幸運了,還有什麼不開心呢?」放鬆後的婉爾,終於在第五場拿到預備團少兒組第一名,重返百人團!
錄製詩詞大會的主題歌
【功夫與幸運】
每一次和彭敏等選手在場上比賽飛花令,都會令婉爾興奮不已。家人鼓勵她:「這就是功夫,三百首的積累,才能換來臺上的一句機會。」婉爾說:「當我積累到一千首時,我一定有機會衝出百人團,上臺去答題!」《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已經落下帷幕。三場預備團、七場百人團,這個成績讓家人很高興。難得的機會,讓婉爾更加堅信理想的力量,懂得努力的價值,讓熱愛詩詞的種子在心裡繼續生根發芽……
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徐報融媒在行動
動態新聞圖文直播間
讓你第一時間了解信息
徐報融媒記者 李小委
圖和視頻:受訪者提供
編輯 珊珊 校對 楊慶宇
責編 辛安然 總監 滕小笠
徐州資訊全覆蓋盡在快哉APP
剛剛!徐州25位醫護人員奔赴黃石!
普通發熱去醫院,會有感染風險嗎?看看徐州醫院是咋篩查的
「這是我見過最簡樸的升國旗儀式,但卻震撼人心。」
為徐州姑娘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