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是南北鹹宜的小吃,不過不同的是有南北之分,北方的豆花是鹹的而南方的豆花是甜的,當然也有在鹹黨和甜黨之間獨闢蹊徑的比如八婆婆豆花。臺灣的豆花屬於南派甜黨,豆花細嫩爽口,豆花也是每個臺灣夜市必有的攤位了。
北方鹹豆花
臺北寧夏夜市有兩家老店是不可錯過的,也都是有五六十年歷史的老字號了,一家是鬍鬚張滷肉飯,另外一家就是豆花莊了。
寧夏夜市
寧夏夜市的豆花莊位於臺北大同區寧夏路和民生路的交口位置,路口一邊就是臺北四大夜市的寧夏夜市了。
路口對面的寧夏夜市
豆花莊的店面不大樓下是點餐檯和三四張桌椅,二樓也有,一般我點餐上二樓坐,一樓人來人往有些亂,而且服務生送餐也不需要等餐。
在排隊點餐
豆花莊是在臺北老式的騎樓建築裡,店面一如臺北城的觀感有些破舊,甚至於餐具也都有一些年代感,如果習慣了西式快餐店明亮整潔的環境還真有些恍惚。
紅豆豆花
豆花好不好吃除了豆花本身的嫩滑爽口外,合適的配料也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而往往被人忽視的碎冰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好的碎冰量不多不少不會喧賓奪主,入口即化又不失結晶體的質感,絲絲的冰涼更能襯託出豆花的滑嫩爽口。而豆花莊無疑是這個最佳搭配的典範了。
紅豆芋圓黑心白玉三式豆花
相對於豆花莊來說大概和他位於街口對角的鬍鬚張名氣更大一些,位於寧夏夜市的這家鬍鬚張是他的總店,同樣的不起眼的騎樓裡小小的門臉。
鬍鬚張
我到鬍鬚張一般也是點個小小的套餐,這個套餐是滷肉飯+竹筍絲+香菇辣椒雞湯,葷素搭配有湯有飯飲食均衡。也許很多人覺得太小了吃不飽,我的感覺是小吃吃的是口感,本來就不需要吃飽,而且這樣也更健康一些,你說是不是呢?
鬍鬚張小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