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東航包機的旅客在馬德裡機場接受體溫檢測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王慶玲 報導:東航歐洲營銷中心總經理、巴黎營業部總經理李妍在幾個月之前完全不會想到,自己和同事們精心準備、翹首以待的東航歷史上第一班「北京-巴黎」直飛航班,將以不搭載任何旅客的方式飛抵戴高樂機場。如果存在一個新冠疫情未曾爆發的平行時空,東航會在2020年3月29日,於北京大興機場開航第一班「北京-巴黎」國際客運航線;而在現實中,法國當地時間5月6日14:55,東航一架A330客機執行MU7051「客改貨」航班,在客艙和腹艙滿載口罩等物資,首度由北京首都機場直飛抵達焦灼抗疫的法國。
東航客機承運健康包抵達莫斯科機場
東航首班「北京-巴黎」直飛航班,仿佛是一個疫情之下、東航人在歐洲的精準剖面:新冠疫情對民航業是創紀錄的嚴峻挑戰,而東航歐洲營銷中心團隊在巴黎、在倫敦、在羅馬、在莫斯科、在法蘭克福、在馬德裡、在布拉格……他們為抗擊疫情,也正全力保障「創紀錄」的航班運行,踐行著「創紀錄」的堅守。
東航歐洲營銷中心工作人員保障「客改貨」的首個「北京-巴黎」航班
疫情突襲:一夜之間突發停航,力保空中聯繫
把時間前推到1月30日,那天,東航羅馬營業部場站站長周依明和同事們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就在剛送走一班「羅馬-上海」航班後,義大利政府臨時宣布,暫停中意之間的民航航班;幾乎一夜之間,對在歐洲的東航人來說,新冠疫情不再僅僅是為萬裡之外的祖國運輸防疫物資、為過站歐洲的空勤同事做好健康觀察,而是打斷正常航班運行的直接衝擊。
事發突然,東航歐洲營銷中心立即行動。
在羅馬、巴黎等地的聯動之下,東航迅速為後續旅客安排或是退票,或是通過改籤機票的形式取道巴黎等地轉機回國。
比起憑籤證在申根區內自由流動的旅客,機組回國是更棘手的問題,當時東航在義大利有兩套機組、共35名中方人員。東航歐洲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周成即刻前往羅馬,和周依明帶領的當地團隊一起協調,設法安排機組通過巴黎中轉;但中意之間有機組的免籤政策,中法之間卻沒有,東航巴黎營業部場站站長王耕在巴黎連續打了2個多小時電話,聯繫邊防警察和戴高樂機場相關負責人。終於,當地機場警方同意,在義大利的東航機組無條件一次性從巴黎過境。
羅馬之後,在馬德裡,在布拉格……隨著疫情發展和各國政策調整,歐洲各地航點陸續開始縮減或暫停航班,駐歐的東航團隊也一次次為旅客和空勤機組調整、安排回國之路。西班牙和捷克的當地營業部全力著手聯繫旅客、落實退改;從東航在歐洲大陸最大航點的巴黎,到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莫斯科等其他歐洲轉機樞紐,各地營業部設法為必須成行的客流設計新的路徑。最忙碌時,僅僅一個周末,東航歐洲呼叫中心就處理回復了4000多封涉及退改的郵件和大量諮詢電話。
趕赴米蘭包機保障一線的東航團隊用方便麵包裝箱支起辦公桌爭分奪秒
情牽萬裡:為祖國暢通防疫物資補給線
2020年2月8日,農曆元宵節的希思羅機場,東航倫敦營業部黨支部書記、機務經理李向力完成了當天「上海-倫敦」航班的飛機航線維護和技術放行工作,伴隨比家鄉晚了8個小時的圓月回到住處。他本該在月初就休假回國、和父母共度佳節,但考慮到疫情緊急、防疫運輸任務繁重,李向力放棄假期、留在倫敦保障航班。
從1月下旬到2月,是國內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階段。在歐洲的東航人更深知自己的責任所系--除了承運旅客之外,國內的疫情防控尤其亟待物資運輸。
「30萬件口罩、900件口罩,是羅馬尼亞和義大利的華人華僑募集的,希望運回國內,但沒有合適的航班可以選擇選擇,請求幫助!」2月的一天,東航歐洲營銷中心收到了這樣一則求助。經過多方研擬方案、溝通協調,最終,東航羅馬、布拉格的多地營業部與上航機組聯手接力,讓物資幾經輾轉後抵達匈牙利,登上東航旗下上海航空的FM870航班,從布達佩斯運抵浦東機場。
這樣的努力,在東航駐歐洲的每個營業部,每一次防疫運輸保障中,不斷呈現。「我們海外華僑的愛國之心通過莫斯科到上海的東方航空MU592,不斷湧向祖國母親,為你們付出的辛苦和愛心點讚!」俄羅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於二月寫給東航、致謝莫斯科營業部的這則感謝信,正代表了諸多旅歐華人華僑的共同敬意。
在歐洲的東航人自身也通過一切可能的途徑,為國內提供防疫物資,歐洲營銷中心客戶高級經理楊為益作為中心的防疫員,聯繫各方資源,為東航採購了近2萬個N95 防護口罩。與此同時,雖然當時的歐洲看似病例寥寥無幾,但他還是第一時間擬訂了《東航歐洲營銷中心巴黎營業部防疫期間管理規定》,圍繞員工的隔離防護時間和方式、員工關愛措施、黨員帶頭防疫等方面確立規範。歐洲的疫情將很快證明,這次及時反應的重要性。
留學生在倫敦登機
變身前沿:為防疫守門戶,為同胞護歸途
2月底3月初,全球防疫形勢驟變,歐洲多國告急。幾乎又是一夜之間,警報在駐歐的東航人身邊拉響。歐洲營銷中心迅速匯集各國站點的物資需求,東航總部也第一時間送來了手套、口罩、護目鏡、蓮花清瘟膠囊。而為祖國疫情的「外防輸入」站好第一道崗,讓搭乘航班的旅客平安成行,則成為駐歐東航站點首當其衝的任務。
「上海-巴黎」是東航中歐直飛航線的初試啼聲,已開航22年,航線兩頭是天合聯盟兩大重量級成員中國東方航空和法國航空的總部所在地,堪稱天合聯盟在亞歐大陸上最核心的洲際空中大動脈,不僅承運點對點旅客,更銜接由此輻射而去的諸多出行方向,受疫情影響,法航此時已經停航。東航作為法荷航的聯營戰略合作夥伴,承擔起保護旅客回國的責任,巴黎營業部銷售團隊每天花費大量時間與旅客、代理溝通航班取消保護事宜,努力讓換開的每一張票都能承載回國同胞成行。
3月29日起,民航局實施「一司一國一線一周一班」、客座率不超過75%的政策,東航在歐洲保留了巴黎、倫敦、阿姆斯特丹和法蘭克福4處航點的每周各一個航班。在繼續保留的航點上,東航各地營業部嚴格遵循要求,站好防輸入工作最前沿的門戶,同時按照國家部署,協助最急需的旅客出行。
根據國家安排,東航倫敦營業部於4月兩度保障臨時包機,接運300多名以小留學生為主的旅客,總經理範麗麗、站長郭瑞帶著同事們全員動員,從值機到登機,分工明確,有條不紊。5月3日,東航馬德裡營業部總經理祁東明又帶領團隊成員,保障了100多名留學生等中方人員,搭乘「馬德裡-南京」包機航班,回到祖國。
在布達佩斯機場旅歐華人華僑點讚東航打通了防疫物資回國之路
守望相助:兩千歲絲路開啟藍天抗疫新篇
當地時間3月12日22:25,中意航班停航41天之後,一架東航最新型的A350-900客機自上海飛抵羅馬。這是東航該機型迄今承運人數最少的航班--MU787防疫包機,將中國政府和中國紅十字會向義大利派遣的抗疫專家組一行9人與約9噸物資送抵當地。兩千歲的絲綢之路,用又一班創紀錄的航班,開啟了守望相助的戰「疫」新篇。
3月11日晚上9時許,東航接到民航局發來的中國赴義大利專家組和防疫物資緊急運輸任務。因為中意航線臨時停運,所以包機必須取得當地起落批覆;東航總部的運行控制等部門與羅馬營業部密切配合,最終在北京時間12日凌晨零點剛過,就獲得了意方批覆。
首班之後的援意任務更加艱巨。應意方要求,東航後續防疫包機改為直飛歐洲大陸當時的疫情「震中」、倫巴第大區首府米蘭,這是東航此前未曾執行過的新航點,更是感染率和死亡率最嚴峻的地方。但一聲令下,東航羅馬營業部團隊就兩度北上米蘭,全力保障包機。
5月3日,一架「客改貨」東航A330客機,在布拉格機場卸下防疫物資後,返回上海。至此,在客運航班停運之際,持續一個半月、先後執飛51班的「上海-布拉格」防疫物資運輸告一段落,寫下了東航在歐洲的非全貨機固定航點上,連續執行貨運航班的最高紀錄。從3月19日首班MU785防疫包機搭載110萬個口罩從上海啟程而來開始,東航布拉格營業部總經理邱捷帶領工作人員堅守現場,做好保障,直到整個運輸任務圓滿完成。
支援義大利的我國專家組和防疫物資隨東航包機抵達米蘭(本文圖片由東航提供)
而在俄羅斯,東航莫斯科營業部總經理強正禮與站長胡炅彥帶領團隊,則和巴黎的同事們一樣,於4月17日等來了既期待準備已久、卻又與曾經的預計大相逕庭的「首航」--當天東航執行了第一班「北京-莫斯科」直飛航班,在這條同樣籌備已久的航線上,出港地從大興變成了首都機場,承運的則是我國政府為旅俄華僑、留學生送來的18噸健康包。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強正禮還遇到了執飛航班的多年老友楊勇機長,兩人沒法聊上幾句,只能跟著防護服和口罩彼此用眼神鼓勵。
除了向當地運輸的防疫物資,從我國飛往歐洲多國的包機航班要飛越俄羅斯時,也都有著莫斯科營業部協助東航總部向俄羅斯民航局申請許可的默默努力。
當下,歐洲的疫情仍未散去。在巴黎,在倫敦,在阿姆斯特丹,在法蘭克福,東航人在瀰漫的消毒液氣味裡堅守崗位,值守機場,保障航班;在莫斯科,在馬德裡,在布拉格,東航人為因航班取消而改變行程的旅客做好退改服務;在米蘭、在柏林、在日內瓦……東航人還一次次臨危受命,為防疫運輸「解鎖」一處處新航點。不過,見證過祖國抗疫成果的所有東航人都深信,此時的努力終將功不唐捐,創紀錄的堅守之後,曙光正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