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強大到什麼程度,才會讓周圍環境的一切瑕疵都被掩蓋?強如東決的老詹,在打滿48分鐘之後還能掛著莫裡斯打成2+1,或者與76人搶七的小卡,全場出手39次並投進壓哨絕殺?我們總是喜歡事後諸葛,就像去年猛龍與勇士總決賽的G5,在第四節猛龍打出進攻高潮,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內還領先6分時,納斯教練莫名地叫出暫停——結果暫停回來水花兄弟連續命中三分,進而收割比賽。毫無疑問這是比賽的轉折點,納斯對此的解釋是想讓球員們休息一下,聽上去也沒啥毛病,而當記者們問到小卡這個問題時,他的回答讓我幡然猛醒:「如果我們能贏下這場比賽,也就不會有『這個暫停到底該不該叫』這個問題了。」——引申一下,如果我們能贏得這場比賽,那麼這個暫停反而是一個好暫停。人們之所以質疑這個暫停叫的時機對不對,本質原因還是因為我們輸球了。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當一個人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周圍環境的一切瑕疵也都將被掩蓋。
簡單的一個回答,就一針見血地揭示出了競技體育的叢林法則。小卡的回答總是言簡意賅,直擊本質,在被問到「最後一球為什麼沒有選擇自己攻」的問題時,他的回答是「當時有兩個人夾擊我,所以我把球傳出來了。」聽完這個回答,總感覺這個問題問得非常沒必要。是啊,雖然我是球隊的進攻核心,但如果隊友有更好的進攻機會,那麼為什麼不把球傳給隊友呢?或許記者認為,既然你是核心,是超巨,那麼最後的致勝球你就應該責無旁貸。但在小卡看來,這只是無數進攻回合中的一個,即使是最後一攻,也要打得合理。一切都這麼自然,順理成章,不存在英雄球,只有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勝利。這也是小卡吸引我的地方,總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總是那麼純粹,純粹的像一個一根筋的機器人,絲毫不摻雜個人情感,總是那麼冷靜,眼中只有對勝利的渴望。而這些素質也剛好把他塑造成一個球場上的冷血殺手和毫無感情的得分機器。
和作為天選之子的老詹不同,小卡的選秀順位並算太高,甚至沒有進入前十。而當初馬刺隊選中他也僅僅是看重了他的防守能力,把他培養成丹尼格林那樣的頂級3D。所以就期望值而言,小卡已經超出預期太多,或許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在進入聯盟9年的時間裡,這個傢伙就已經斬獲兩屆總冠軍、兩屆DPOY以及兩屆FMVP。他每年都在成長與進化,從一名有著不錯防守能力的角色球員進化成為攻防一體的聯盟頂級小前,甚至大有問鼎聯盟第一人的趨勢。這一切似乎來得太快,太夢幻了,可這剛好是我們一直以來想聽到的有關於勵志、逆襲的故事。於是去年夏天,當小卡作出自由市場上的壓哨決定時,幾乎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進而拍案叫絕,直呼一石四鳥——猛龍損失了奪冠核心、雷霆被拆散、湖人被延遲補強、快船在季後賽班底的基礎上平添兩位聯盟前十甚至前五的鋒線。而洛杉磯快船也一度被列為奪冠大熱,可現實屢屢告訴我們大熱必死,去年男籃世界盃上的美國和塞爾維亞的翻車現場還歷歷在目,這一次,快船可以打破詛咒嗎?
很遺憾,繼常規賽聯盟第一的奪冠第一熱門密爾沃基雄鹿隊出局後,快船隊成為第二支在分區半決賽就出局的奪冠熱門球隊,三大熱門僅剩湖人隊,不知道湖人面對來勢洶洶的掘金隊會不會瑟瑟發抖。快船出局的結果可能會讓很多人出乎意料,但是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今年季後賽以來快船的比賽,你會發現這並不是偶然。其實在第一輪面對獨行俠的時候,快船隊就打得磕磕絆絆,即使贏球了也總感覺並不盡興,輸球的場次就更讓人沮喪了,完全不像今天熱火對陣綠凱的比賽,打的盪氣迴腸,甭管結局是輸還是贏,都讓人直呼過癮,酣暢淋漓。換句話說,快船這支球隊的化學反應其實一直沒有建立起來。相比於隔壁湖人的詹眉連線,卡椒這對組合的配合實在是乏善可陳,更多的就是依靠個人單打。而快船引以為豪的板凳優勢在季後賽也蕩然無存,甚至一度成為防守軟肋。如果僅僅是進攻打不開,還可以依靠防守去彌補,可一旦防守也是千瘡百孔、漏洞百出,那可就要了親命了。所以,問題並不複雜,在常規賽中,對手並沒有針對你的防守軟肋作針對性的戰術布置,而一旦到了拼刺刀的季後賽,你要與對手打七場才能分勝負的時候,你的防守軟肋勢必會被對手無限的放大,刀刀致命。當然,防守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進攻去彌補,畢竟小卡、蘆葦、喬治的得分能力擺在那裡。可是一旦你的進攻打不開、體力下降、手感下滑的時候,比賽的轉折點就出現了。與掘金的這一輪系列賽,每次的大比分領先被逆轉的場次都是一再重複這樣的劇情——半場領先,第三節進攻效率降低,替補陣容瘋狂輸分,第四節對手打出氣勢,逆轉比賽。所以你可以說輸球是因為教練的戰術布置、替補陣容的防守短板、進攻核心的狀態低迷,等等。總之你一定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為輸球的理由做一個註腳。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慣用的思維方式。
如果我們僅僅滿足於得出這樣的結論其實並不難,對於任何一場輸掉的比賽你都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找各種人來背鍋。但是,回到開頭關於納斯教練的暫停的問題。假如,快船贏得了這場搶七大戰呢?我們姑且不討論能不能過湖人這一關,僅僅就搶七贏掘金來講,風評會不會出現180度的轉折呢?我覺得一定會,裡弗斯會為自己正名,自己不再是人類被逆轉精華,雞湯教練並非一無是處;快船再一次浴火重生,有機會劍指總冠軍;卡椒組合的威力再一次得到印證;全隊的士氣再一次升華……可惜沒有如果,小卡就是沒能命中那些中距離、泡椒的空位三分就是一次次的偏離籃筐、蘆葦的空籃就是沒有上進。所以這一切球隊的問題、輸球的理由的背後,有一個最簡單的邏輯就是:因為你輸了。假如贏了,一切問題都不會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讚歌。
一個人要強大到什麼程度,才會讓周圍環境的一切瑕疵都被掩蓋?我們再回到這個問題,快船隊有很多瑕疵,而這些瑕疵並沒有被掩蓋,究其原因,或許還是因為那個人並沒有強大到可以讓人無視球隊瑕疵的程度,沒錯,這個人就是小卡。曾幾何時,我們以為他可以的,因為他的的確確地做到過。可現實告訴我們,他並沒能做到,他並沒能像上個賽季那樣扮演拯救球隊的英雄。他所交出的成績單,是刺眼的20中6,拿到14分,而對面的穆雷,拿到了整整40分,這不是常規賽,也不是系列賽的第一場,而是win or go home的搶七大戰。毫不客氣地講,這份成績單,對於小卡這樣級別的球員來講,是不及格的。其實這並不是他本輪系列賽的唯一一次的命中率不足3成且得分不超過15分的比賽,之前也有過一場17中4的比賽。如果僅僅用偶爾發揮失常來解釋未免過於牽強,畢竟七場比賽裡你有兩場發揮失常,而在這兩場比賽裡球隊都是輸球的,這個代價未免太大了些。所以有人說通過這場比賽,我們需要重新去定義小卡這名球員了。雖然聽上去有點嚴重,但也不無道理。畢竟,你拿著頂薪;畢竟,你作為球隊的戰術核心,擁有無限開火權。那麼當球隊陷於絕境之時,就需要你站出來,季後賽就是檢驗球星成色的舞臺,雖然你之前做到過,但並不意味著你現在或者未來也可以做到。這一次,很遺憾,小卡沒能做到。
說到這,可能很多朋友會覺得這樣的評價對小卡並不公平,畢竟他承擔了太多的角色和責任,而且兩輪系列賽的數據平均下來也沒有那麼不堪。當然,小卡依然是當之無愧的巨星,這一點我並不否認。可問題在於,我們對於他的期望值,或許也真的太高了。現階段的他,攻防一體,可對於球場上的統治力並沒有我們所想像或者期望的那麼高,甚至關鍵時候的表現也沒有讓我們完全放心。他在進攻端串聯球隊的能力和作為球隊領袖的領導力都是無法跟老詹相提並論的,他是一名巨星,可是他也在成長,畢竟他才29歲,至少還有5年的巔峰期。我想這才是一名巨星必經的成長之路吧。挫折讓你痛苦,但也會讓你成長。小卡並不是沒有經歷過挫折,當年的大傷讓他一度與球隊分道揚鑣,各種批評和質疑的聲音也不絕於耳。馬刺隊並沒有讓他如願回到家鄉,反而交易到異國他鄉的猛龍。可是「一切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小卡用行動踐行了這句話。他用強硬的表現幫助猛龍獲得了隊史第一座總冠軍。而目前,新的挫折和打擊再次降臨到了小卡身上,相信他會挺過來,而且變得更強大。
很多人會說,假如當初留在猛龍,現在應該也進東決了,也不至於出現猛龍與小卡雙雙半決賽折戟的雙輸局面。或許小卡有著更長遠的計劃,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或許他選擇的,也是一條「最艱難的道路」——不選擇處於舒適圈的猛龍,不願在老詹身後屈居老二,而是聯手喬治空降快船且當老大。在當時看來,這的確是大手筆,就帳面實力而言,快船絲毫不虛猛龍和湖人,但這條道路,依然充滿了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更衣室問題,球場上的化學反應,教練組的排兵布陣,這一系列問題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籃球從來不是球星的疊加,相信小卡比我們更清楚這一點,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他作出了加盟快船這一決定的同時,他就已經預想到了今天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結局。可是,那又怎樣呢?「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就是真的猛士,敢於直面自我,下賽季,我們再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