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11-烏拉爾寶石特別篇-亞歷山大變石(1)

2021-02-26 寬方向

6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6-1966珍藏-孔雀石梅迪奇花瓶

7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7—1963烏拉爾寶石—紫水晶

8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8-1963烏拉爾寶石-碧玉

9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9-1963烏拉爾寶石-薔薇輝石

10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10-1963烏拉爾寶石-祖母綠

前蘇聯1963年發行的烏拉爾寶石郵票一套六枚,之前更新了其中的四枚郵票,分別是紫水晶、碧玉、薔薇輝石和祖母綠,每一篇都更新不易,感謝各位朋友支持。這次的更新是特別篇,總的篇幅比較長,所以分成幾次,嘗試一下用連載的方式發布。

這篇雖然還是烏拉爾寶石系列,但是這種寶石無論是前蘇聯還是現在的俄羅斯都沒有為他發行過郵票。沒有郵票的烏拉爾寶石,按理說不在選題範圍之內,但它的獨特之處實在令人無法忽略,假如少了它,這個系列都會黯然失色。蔓延兩千多公裡的烏拉爾山出產各種珍貴的寶石,無論是最頂級的紫水晶、帝王託帕石,還是祖母綠,甚至鑽石,沒有一個可以與他相提並論,這位真正的王者以俄國沙皇的名字命名,人們稱它為:

「Emeraldby day, ruby by night.」

「白天的祖母綠,夜晚的紅寶石」

它既是六月生辰石,更是俄羅斯的國石,它就是——亞歷山大變石(Alexandrite)。

別誤會,這不是兩顆寶石,而是同一塊石頭,白天眾人面前它是藍綠色,冷若冰晶;夜晚卸下偽裝它是玫紅色,豔如紅酒,在晝夜之間變換,在冷暖之間跳躍,這是截然不同的統一,更是難以置信的奇蹟。它從何而來,是誰發現了它?它究竟是什麼?為什麼石頭能改變顏色?圍繞著它發生了什麼故事?本文將從亞歷山大變石的發現之疑、身世之源、變色之謎、珠寶之稀、翻案之奇,從這5個方面介紹這種來自烏拉爾的奇異寶石,這顆大地腹中的 雙子星。

一 發現之疑

「最頂級的變石在白天呈現出明亮的綠色或深橄欖色;到了晚上,在燭光下呈現出柔和的紅色或覆盆子般的粉色,甚至是紫色。」

 ——《寶石的歷史、來源和特點》

斯特裡特

以上這段話出自《寶石的歷史、來源和特點》,書的作者英國人斯特裡特(Edwin William Streeter,1834–1923)是一位卓越的寶石學家,也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

《寶石的歷史、來源和特點》發行於1877年,在書中作者不僅描述了亞歷山大變石神奇的變色現象,而且記錄了寶石的發現傳奇:

這種寶石發現於1830年,寶石的發現日與後來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生日正好是同一天,所以人們以沙皇的名字命名了這種寶石,稱為亞歷山大石。

——《寶石的歷史、來源和特點》

在這個傳說中,烏拉爾的礦工們在「伊祖穆德」祖母綠礦(IzumrudnyeKopi)發現了一種新的寶石,這種寶石不僅能夠魔術般的變出俄羅斯國旗上兩種顏色紅色和藍綠色,更為傳奇的是發現的這天正好是4月17日,是皇太子亞歷山大的生日,他是帝國未來的繼承人,是俄羅斯的希望。一切在冥冥之中,工人們崇敬的用未來沙皇的名字稱它為亞歷山大石,這是俄羅斯的石頭!

變石原石

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II)出生於俄歷1818年4月17日,公曆的4月29日。他的父皇尼古拉一世,1825年從無嗣的亡兄亞歷山大一世手中接過了皇位,亞歷山大一世有三個弟弟,尼古拉之所以的能夠上位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四兄弟中只有尼古拉有兒子,7歲的小亞歷山大是下一輩中唯一的男丁,帝國的唯一繼承人。(註:這裡指的是有繼承權的兒子,私生子不算)

紅線為沙皇繼位順序,保羅一世有四個兒子

小亞歷山大從出生開始就備受矚目,由俄羅斯最著名的學者茹科夫斯基(茹老師的另一個弟子叫普希金)負責教導,小小年紀就掌握了四門外語(英語、德語、法語、波蘭語),並且學習了數學、物理、地理、歷史、東正教神學、政治經濟學、法學等25種學科的知識。可以說,同此前所有的俄羅斯帝王相比,亞歷山大二世接受的教育是最好的,是整個俄國的期望。

成年後的亞歷山大二世

 

備受矚目的皇太子,在他的生日當天發現了前所未見的新寶石,自然引起了轟動。「這顆寶石平時是綠瑩瑩的,像希望,只是到了夜晚來臨,才會血色一片。自開天闢地它就是這個樣子,可它很長時間埋在地底下,隱藏起來,只是到了沙皇已屆成年的消息昭諭天下的那一天,一個魔法師前去西伯利亞召喚它,這才現身」——這簡直是魔法世界裡的故事。

沙俄國徽雙頭鷹

但故事終究只是故事,就像俄羅斯作家羅斯科夫(NikolaiSemenovich Leskov,1831年-1895年)在1884年出版的小說《變石》所寫:

「你胡謅什麼呀」,我打斷他說,「發現這塊寶石的根本不是一個魔法師,而是一位叫諾登斯科爾德的學者!」

                                    ——《變石》

羅斯科夫

羅斯科夫,被稱為所有俄國作家中最俄羅斯的作家

 

羅斯科夫是對的,如果看過我的前一篇更新《祖母綠》,那麼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故事中明顯的漏洞。1830年的時候烏拉爾根本還沒發現祖母綠,怎麼可能有祖母綠的礦坑!1831年1月底,葉卡捷琳堡寶石工廠的廠長科科溫(Kokovin,1787-1840)在燒炭工的指引下發現了祖母綠,並於當年建立了「伊祖穆德」祖母綠礦。伊祖穆德就是俄語祖母綠的音譯,變石也確實是從這裡發現的,但確切到究竟是哪一天發現了變石,已經無法考證。

至於變石的發現者,確實如羅斯科夫所說是芬蘭礦物學家——諾登斯科爾德(Nils Gustaf Nordenskjold, 1792 -1866)。這裡要先交代一下歷史背景,19世紀芬蘭是俄國的附屬國,沙皇兼任芬蘭大公,所以芬蘭人在俄羅斯很正常。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大教堂前聳立著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雕像

 

芬蘭人諾登斯科爾德在礦物學上極有建樹,27歲就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32歲就出版了第一本有關芬蘭的礦物專著,他的名聲遠遠超出了俄羅斯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範圍。

諾登斯科爾德(Nils Gustaf Nordenskjold, 1792-1866)

  

   說起變石的發現,必須要提到一個人——佩羅夫斯基伯爵(Count LevAlekseevich Perovsky 1792-1856)。隨著烏拉爾不斷發現新的寶石品種,貴族們的興趣陡增,於是沙皇尼古拉一世頒布法令,下令將所有最好的寶石提供給科科溫擔任廠長的葉卡捷琳堡的皇家寶石廠,並將完成的寶石送往聖彼得堡的宮殿。作為沙皇的親信,佩羅夫斯基伯爵擔任內政部(Appanage)的副部長,這個部門有點類似於清朝內務府,負責管理皇室土地的經營和收入,並且為皇室監製各種特供用品,所以可以把伯爵理解為內務府副大臣(為了方便後面都稱內務府)。

佩羅夫斯基伯爵(Count Lev AlekseevichPerovskii 1792-1856)

 

諾登斯科爾德從伯爵手中接收了一批1833年發現的礦物樣品,剛開始他將其鑑定為劣質的祖母綠。但同時,樣品的硬度明顯高比祖母綠,作為一位嚴謹的科學家,這種異常的高硬度令他感到困惑。某天晚上,當諾登斯科爾德在燭光下再次查看標本時,驚訝的發現石頭的顏色已經變成了樹莓紅色,而不是白天的綠色。他意識到自己發現了一種未知的新寶石,根據變色這個特徵,芬蘭科學家準備用「diaphanite」這個名字命名,它源自於希臘語,di代表兩個,aphanes代表展示,在字典裡這個詞的意思是變石,但我認為解讀為兩相石更符合字義。

這張照片絕好的展示了變石的特徵,

白熾光下顯示樹莓紅,而未被照射的部分顯示是綠色,

諾登斯科爾德當年看到的很可能就是這樣的景象。

 

諾登斯科爾德發現了亞歷山大石,但是恰巧在皇太子生日那天發現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作為一個外藩的芬蘭人,論「覺悟」哪能比得過內務府的伯爵大人。佩羅夫斯基伯爵正準備用這個稀有的標本來討好皇室,將它呈獻給未來的沙皇,趁王儲亞歷山大生日之際,獻上以他名字命名的寶石,向未來的沙致敬獻禮。

 

客觀的說,伯爵大人也不光有「覺悟」,升任內務府部長之後,在他的努力下俄國的採礦事業迅猛發展,很多新礦山開始投產。1839年德國化學家古斯塔夫·羅斯(Gustav Rose,俄文Густав Розе)為了表示對伯爵的尊重,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種新的烏拉爾礦物——「鈣鈦礦」(Perovskite),這種礦物如今是製作太陽能板的重要材料。

鈣鈦礦(Perovskite)

 

這位羅斯老師也不是外人,他是第一位對亞歷山大變石開展晶體學研究的科學家,而且在1829年陪同偉大的德國博物學家、科學王子——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von Humboldt,1769–1859年)對整個俄羅斯帝國進行了一次科學考察。雖然在烏拉爾山只做了短暫的停留,但是洪堡注意到當地具有與巴西相似的地質條件,根據在美洲積累的科研經驗,洪堡相信烏拉爾很可能有鑽石礦,果不其然,當地官員在洪堡的指導下僅僅四天就發現了第一顆烏拉爾鑽石。假如科考隊在烏拉爾逗留的時間再長一點,說不定洪堡就能趕上1831年發現祖母綠甚至1834年發現變石的場景了,不得不說烏拉爾真是一座寶山。

1837年,皇太子亞歷山大在老師茹科夫斯基的陪伴下訪問了烏拉爾。5月26日,隊伍抵達歐洲和亞洲的邊界,未來的沙皇在葉卡捷琳堡參觀了烏拉爾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石頭,其中自然包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亞歷山大變石。

1840年,羅斯在《礦業雜誌(Горном журнале)》發表一篇了烏拉爾礦物成分的論文,其中提到最近發現了一種性能卓越的新寶石。

羅斯在1840年第三期的《礦業雜誌》中發表的論文

(感謝曉麗老師的幫助)

 

1842年,諾登斯科爾德在《聖彼得堡帝國學會筆記》的第一卷中,以亞歷山大變石的名義正式發表了學術論文,他說這是一種會變色的金綠寶石。

等等!金綠寶石???

未完待續。。。

6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6-1966珍藏-孔雀石梅迪奇花瓶

7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7—1963烏拉爾寶石—紫水晶

8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8-1963烏拉爾寶石-碧玉

9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9-1963烏拉爾寶石-薔薇輝石

10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10-1963烏拉爾寶石-祖母綠

相關焦點

  •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6-1966珍藏-孔雀石梅迪奇花瓶
    1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 1總覽2 郵票美術館—冬宮藝術郵票2-1966珍藏 金鹿3 郵票美術館
  • 六月生辰石之亞歷山大變石Alexandrite
    還有人認為,亞歷山大變石可以幫助人們適應新環境、了解不同尋常的生活方式,並與任何人一起找到共同的語言——這就是為什麼亞歷山大變石也被稱作「旅人寶石」。1830年,在俄羅斯的烏拉爾山脈第一次發現了大量的亞歷山大變石礦床,這些寶石的品質十分優良,能夠呈現出鮮豔的色調和驚人的色彩變化。當時,這種寶石引起了全國的關注,因為變石所呈現的紅、綠兩色,像極了俄羅斯帝國國旗的顏色。
  • 足不出戶,看看俄羅斯冬宮和冬宮收藏的藝術
    冬宮是俄羅斯建築的傑作裝飾華麗,精美絕倫用了大量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寶石、瑪瑙、碧玉鑲嵌以包金、鍍銅裝璜並以各種質地的雕塑、壁畫、繡帷裝飾人們都知道羅浮宮是藝術的殿堂其實你到冬宮看看它也會讓你驚嘆不止人類創造的各種藝術是一部發展史熱愛藝術的人們在凡間生活在藝術中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 視點|《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11月28日,為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由中國郵政發行的《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首發儀式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美術館共同主辦、北京郵政分公司具體承辦。《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一套2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青年恩格斯、工作中的恩格斯。
  • 特別的郵票致敬最美的你
    (視覺中國)醫護人員義無反顧投身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全國各地馳援湖北、馳援武漢,城市鄉村人人參與防控……這是中國郵政5月11日特別發行的《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郵票描繪的動人場景。這套抗疫郵票一套2枚,面值2.4元,計劃發行數量為1450萬套。從預定到面世,這套郵票市場反應熱烈,人氣十足。
  • 中國藝術名家 徐志鴻 世界郵票全球發行
    本人作品《小鎮生活》被收錄進入《中國攝影年鑑》2016~2017中國重要攝影展作品,2018年11月,作品《納庫魯風光》榮獲第一屆「光影大師」藝術攝影雙年展美國PSA金牌,2018年12月,作品《偷妻節避雨》榮獲2018年義大利自然世界四地巡迴賽——旅遊特別獎,新聞特別獎,主題最佳圖片獎,2019年7月,作品《巖石裡綻放的花朵》合計十頁作為壓軸作品刊登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19年7月21日,榮獲第三屆華夏藝術金雞獎年度攝影師
  • 香港郵政發售「李小龍——武藝傳承」特別郵票
    「李小龍——武藝傳承」特別郵票人民網香港11月23日電(記者陳然)香港郵政23日公布,將於本月27日即李小龍誕辰80周年之日,發行以「李小龍——武藝傳承」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回顧其電影藝術與哲學思想,讓市民共同緬懷一代巨星的傳奇風採。
  • 創新郵票高價售賣,自帶郵票不讓寄信,還是郵政最懂郵票的處境
    (個2-鮮花 中國首枚香味郵票)  2013年中國郵政仿照刮刮樂,在5月11日母親節發行了《感恩母親》特種郵票,票面上金色絲帶為覆蓋層,刮掉後可顯示「媽媽,我愛你」「祝媽媽永遠幸福」「世上只有媽媽好
  • 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世界郵票上的中國現代藝術名家林玲蘭全球首發
    因此,為更好地慶祝和展現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讓世界再次發現中國的民族之美、人文之美,特別一直深受世人喜愛的中國書畫藝術之美,美國集郵集團中國藝術基金會攜手聯合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並聯合法國、荷蘭、比利時集郵部門,以及中國國際文化藝術發展交流中心、藝術財經雜誌社、中國國際集郵信息網、山水丹青(北京)國際藝術中心等海內外文化權威機構,在各國郵政部門的大力配合支持下
  • 精美の日本郵票收集
    「此篇為「日式の平面設計」板塊系列,將為你分享一些日本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此文介紹的是 日本郵票。
  • 鹽城籍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兩次為革命導師設計紀念郵票
    11月28日上午,由中國美術館館長、鹽城籍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設計的《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首發儀式。這次發行的《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一套2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青年恩格斯、工作中的恩格斯 。全套郵票面值為2.40元。該套郵票採用素描表現方式,圖一展現了青年恩格斯半身像,背景為恩格斯故居;圖二展現了工作中的晚年恩格斯形象, 背景為帶有馬克思、恩格斯頭像的《共產黨宣言》中文版封面和《資本論》中文版封面。
  • 足不出戶,看看俄羅斯冬宮和冬宮收藏的藝術品
    冬宮是俄羅斯建築的傑作裝飾華麗,精美絕倫用了大量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寶石、瑪瑙、碧玉鑲嵌以包金、鍍銅裝璜並以各種質地的雕塑、壁畫、繡帷裝飾人們都知道羅浮宮是藝術的殿堂其實你到冬宮看看它也會讓你驚嘆不止人類創造的各種藝術是一部發展史熱愛藝術的人們在凡間生活在藝術中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 自動化郵票與傳統郵票
    紀念郵票、特種郵票、欠資郵票、軍用郵票……姑且給予一個統稱。不是有人將普通郵票稱為「通信郵票」,而將紀念郵票、特種郵票稱為「集郵郵票」嗎?這也是在許多集郵詞典裡查不到的。  郵資憑證並非郵票一種,但從上述自動化郵票與傳統郵票相同之處,可以認定自動化郵票屬於郵票一類。  但在我國大陸,只有北京火車西客站自助郵局於1999年12月30日起設置一臺自動售票機出售一套無圖案的自動化郵票(簡稱「自1」),到2001年7月自動售票機停止使用。因此,自動化郵票在我國大陸的普及率、使用率很低,許多人都不清楚自動化郵票為何物,與傳統郵票有什麼不同。
  • 普通郵票:普11-普20 特點、背景
    第11圖:人民大會堂,52分。普15:《交通運輸圖案》普通郵票「盧山仙人洞」票由郵電部通令於1976年11月15日停止出售,1976年11月26日停止使用,又於1979年恢復使用。普17:北京建築圖案普通郵票
  • 【郵票報價】1974至1991年T字頭特種郵票1月價格播報
    T 字頭特種郵票是特字頭郵票的繼續。它是將郵票上的志號特改為  T。T  字頭特種郵票是從1974 年 1 月 1 日發行的 T1《體操運動》郵票起,至 T168《賑災》郵票止,共發行了 168套郵票。
  • 自動化郵票和可變面值郵票
    可以看出該定義不包括美國的「網絡下載郵票」。「電子郵票」名字乍一聽不知所云,也未能描述出這類郵票的特點。但這個名字已為大家習慣使用,暫且沿用這個名字。我國郵票目錄上稱「自1」,而不是稱「電1」,而將之提到比較高的地位。但英文的縮寫不應是「E1」,而應是「A1」,但「A」已為航空郵票佔據,可稱「ATM1」,或「Auto.1」由上可見,將電子郵票等同於自動化郵票是不妥的。
  • 一年發一次的賀年郵票,吉祥題材變生肖
    中國郵政於2006年11月1日發行第一套賀年郵票1套2枚,分別為「年年有餘」和「賀新禧」同時採用這兩枚郵票製作小全張一枚,用於2007年中國郵政(有獎)賀卡的幸運封產品,揭開了賀年郵票發行的序幕。 從此,每年中國郵政均在當年第四季度發行賀年郵票,作為有獎賀卡的相關產品之用。
  • 郵票設計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文化有進步,郵票畫面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但是郵票終究是小型藝術品,要在方寸之地表現過於複雜的內容是極不現實的。      郵票圖稿的設計不同於其他藝術繪畫,它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和局限性。
  • 郵票的種類,很全的郵票收藏知識!
    紀念郵票 :紀念郵票是為某一事件或場合特別發行的郵票。秘魯在1871年暨其第一條利馬和卡亞俄之間的條路開通之際發行了世界第一枚紀念郵票,之後世界各國紛紛效仿。許多國家將紀念郵票作為自我廣告的一種形式。特別是一些小國家,其紀念郵票成為自身財政來源之一(但是有時也可能存在著宣傳目的,例如德國第一枚紀念郵票就是在納粹時代出現的。)
  • 銀磚郵票十二生肖紀念冊
    ,由中國郵政*特別批准,並由國家金銀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權威檢測。999純銀1:1打造,工藝精湛,保值增值。以中國第一輪生肖郵票為藍本,具備首輪生肖郵票原票龍頭效應。 生肖郵票史上第一套純銀原版彩印貴金屬生肖郵票。第一輪生肖票從1980年2月15日起至1991年1月5日(庚申年至辛未年)每年1套,每套1枚,面值前11枚為8分,最後1枚為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