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管家
電競 NB 戰況升溫,戴爾 Alienware、大陸雷神及新加坡雷蛇紛強化戰力,華碩與微星能否守住領先地位備受市場關注。李建樑攝
為令出貨與獲利擺脫衰退困境,各路人馬紛搶進競爭門檻較商用來得較低的電競筆記型電腦(NB)戰場。值得注意的是,位居電競 NB 市佔與獲利領先群的華碩、微星近期再度面臨對手群整軍來襲,除了戴爾(Dell)旗下頂級品牌 Alienware 將首推平價機種外,還有大陸海爾旗下電競品牌雷神(Thunderobot),正式掛牌新三板,獲得市場大力追捧,以及獲得香港首富李嘉誠投資的新加坡大廠雷蛇(Razer),已啟動在香港股市 IPO 計畫,預計第 4 季正式掛牌,三大廠不斷強化戰力,2018 年電競戰火全面升溫。
全球消費性 NB 市場需求衰退,眾場紛轉進其他戰場求生。其中,雖然電競 NB 市場規模不大,2017 年所搭載繪圖卡規格在 NVIDIA GTX 1060 以上的電競 NB,出貨總量約 500 多萬臺,但若加上平價類電競機種,總出貨量應有近千萬臺,其平均售價及毛利率較傳統機種來得更高,近年吸引各路人馬跨入搶食,力圖撼動華碩、微星領先地位。
事實上,原本電競屬小眾市場,然隨著 NB 市況趨冷,但電競商機卻逆勢湧現,生態圈快速擴增,擁有強勁品牌 ROG 的華碩,以及憑藉電競 NB 翻身的微星,獲利表現優異,因此包括聯想,戴爾、惠普(HP)、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宏碁、技嘉及大陸、歐美等傳統PC、週邊大廠紛加碼展開布局。
據調研機構 Jon Peddie Research 預估,2016 年全球電競市場硬體銷售金額約為 261 億美元,並將在 2018 年突破 300 億美元,2015~2018 年複合成長率達 7%,其中,重度玩家佔整體電競 PC 用戶比重雖僅 3%,貢獻整體產值高達 46%,顯見電競玩家不同於一般用戶,價格並非其購機首要考量,符合需求的效能與體驗才是關鍵,也因此能在高階領域擁有領先優勢的業者,獲利也更為亮眼。
歷經 4 年來多次交戰,華碩、微星在電競 NB、繪圖卡地位依舊屹立不搖,電競 NB 整體出貨與獲利實力不斷增強,雖然聯想穩居大陸電競 NB 出貨龍頭,然其多以類電競低價機種為主,獲利能力不及雙雄。NB 業者粗估,若以搭載 NVIDIA GTX 1050 以上繪圖卡的電競與類電競機種來看,華碩 2017 年出貨實力至少 130 萬臺以上,其中 ROG 品牌機種約 70 萬臺,而專攻電競的微星 2017 年出貨約在 110 萬~120 萬臺,雙雄合計拿下全球電競 NB 市場近 5 成版圖。
雖然華碩、微星實力堅強,但有著微星由黑翻紅範例,眾廠搶進電競 NB 的企圖心依舊未
減,多家業者不斷調整策略,期能扳倒雙雄,包括雷蛇、雷神及 Alienware 等實力不容小覷。當中,從遊戲滑鼠、耳機與鍵盤等週邊配件起家的新加坡電競大廠雷蛇,雖然早早就跨入電競 NB 市場,亦與聯想結盟,並和臺代工廠技嘉、藍天及大陸比亞迪展開設計合作,但成績未如預期,按其先前所公布的業績來看,雷蛇 2014 年虧損約為 2,030 萬美元,然在 2016 年虧損金額大增至 5,960 萬美元,因此使得電蛇展開 IPO 籌資大計,最後因未能在美國完成上市,轉而選擇在香港 IPO。
由於電競熱潮近年快速增溫,雷蛇雖然陷入虧損,然其在電競市場品牌實力也相當強勁,因此 2017 年 4 月獲得香港首富李嘉誠投資約 2,500 萬美元(約新臺幣 7.65 億元),預估第 4 季可順利掛牌上市,市場估計,按港股規定上市發行最少 25%流通股計算,屆時雷蛇總市值有機會達 24 億美元左右,金援到位的雷蛇可望在 2018 年火力全開。
而另一備受關注的就是海爾旗下電競品牌子公司雷神,2014 年成立首年即獲利,現已完成多輪融資,總融資額達人民幣 1.4 億元,除海爾外,目前主要出資股東包括麟璽創投、紫輝天馬、國科瑞祺、同創偉業、賽富基金、優格互聯、海立方舟等大陸知名投資機構,近日申請掛牌新三板通過,全面強化銀彈實力。新三板為「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掛牌企業均為科技公司,而雷神也是新三板中首家遊戲股。
雷神以大陸市場為主,2015 年電競 NB 出貨約 12 萬臺,2016 年則拉升至 20 萬臺,2017 年起開始切入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與西班牙、俄羅斯等市場,估全年出貨將可增長至25 萬~30 萬臺,2018 年在海爾集團奧援下,且與臺代工廠廣達、和碩及藍天合作緊密,品質與設計迅速提升,已計劃進軍 ASP 更高的歐美與日韓戰區。雷神 2016 年營收為人民幣 10.46億元。
近期受到關注的還有戴爾旗下頂級電競品牌 Alienware,將於 2018 年正式向下推出低價類電競機種,主要以大陸、東南亞市場為主,全面擴大經濟規模。NB 業者表示,Alienware 一向專注在高價高規市場,此次決定進入平價市場,對於深耕多年的品牌,以及對戴爾平價機種的衝擊難料,顯見其在高階戰場難以阻擋華碩 ROG 與微星夾擊搶食危機,不過,若Alienware 完全發揮品牌實力,勢將對正全面擴大平價電競機種的惠普、聯想、宏基等 NB 大廠有所影響。NB 業者預期,隨著電競生態鏈與產值不斷擴大,多家業者金援到位或修正策略再攻,2018 年全球電競 NB 戰況將更為慘烈,華碩、微星能否續守領先地位,備受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