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引發了包括激進穆斯林、同性戀、控槍在內的多個敏感議題的討論
特派華盛頓記者 張遠岸
6月11日晚,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最受歡迎的同性戀俱樂部之一——脈搏俱樂部(Pulse Club)正在舉行「拉丁之夜」(Latin Night)。次日凌晨2時剛過,29歲的阿富汗裔美國人馬迪恩(Omar Saddiqui Mateen)持一把手槍和一把來復槍,闖進俱樂部開始開槍掃射。
30歲的會計師艾迪•賈斯汀(Eddie Jamoldroy Justice)正在俱樂部裡,凌晨2時06分他給母親米娜•賈斯汀發了一條簡訊:「媽媽,我愛你。」當時米娜正在熟睡。艾迪又發了一條簡訊:「俱樂部裡,他們在開槍。」醒來的米娜撥打艾迪的電話,無人接聽,她給兒子發了一條信息:「你還好嗎?」凌晨2時07分,艾迪回復道:「被困在廁所裡。」她問兒子在哪個俱樂部,艾迪回覆:「『脈搏』。市中心。報警。」一分鐘後艾迪又發了一條簡訊:「我要死了。」米娜撥打「911」後給艾迪發了一連串信息「我正在給他們(警察)打電話」「你還在裡面嗎?」「接聽你該死的電話」「給他們(警察)打電話」「給我打電話」。
凌晨2時09分,脈搏俱樂部在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上更新了一條狀態:「所有人撤離『脈搏』並繼續跑。」凌晨2時30分左右(襲擊開始後的半個小時),馬迪恩在俱樂部內先後3次撥通報警電話,與警方談判。在其中一次通話中,他宣布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效忠。
上午約5時,警方決定進入俱樂部解救人質,馬迪恩在交火中死亡。此次槍擊造成49人喪生,至少53人受傷。馬迪恩製造了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起槍擊案。艾迪是那不幸的四十九分之一。
動機為何?
馬迪恩1986年11月16日出生於紐約長島新海德公園,父母是阿富汗移民。1991年,舉家遷至佛羅裡達州聖露西港。2006年,20歲的馬迪恩在位於佛羅裡達州皮爾斯堡的印第安河社區學院獲得刑事司法專業理科副學士學位。畢業後,馬迪恩在佛羅裡達州懲教局做獄警。自2007年9月至今,馬迪恩一直在傑富仕安保公司(G4S Secure Solutions)擔任保安。馬迪恩有兩次婚姻和一個三歲的兒子。
馬迪恩究竟為何發動這場襲擊仍撲朔迷離。最先被提出的動機是受宗教極端主義鼓動。美國總統歐巴馬6月12日召開發布會稱,儘管還處於調查早期,但基於已得知的信息,可以說這是一起「恐怖」和 「仇恨」行為,並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正確地將這起案件作為「恐怖主義行為」來調查。
馬迪恩的高中同學在襲擊後回憶,在「9•11」事件發生時,全班學生在電視上看著第一架被劫持的飛機撞向世貿中心,當第二架飛機撞向世貿中心後,馬迪恩站起來開始上躥下跳,為恐怖分子歡呼。
「伊斯蘭國」宣稱對奧蘭多槍擊案負責,稱該襲擊是由「一名伊斯蘭國鬥士」執行的。馬迪恩看起來是由於受宗教極端組織指引而發起襲擊,但他對宗教極端組織的言論卻自相矛盾,且沒有證據表明馬迪恩在發動槍擊前與任何恐怖組織有聯繫。
在給「911」撥打電話時,馬迪恩除了宣布向「伊斯蘭國」效忠,還宣布向2013年製造波士頓爆炸案的查納耶夫兄弟和在敘利亞製造自殺炸彈襲擊的佛州公民阿布薩哈效忠。沒有證據表明查納耶夫兄弟與外國恐怖組織有直接聯繫,但他們部分受到蓋達組織葉門分支出版的一份雜誌鼓動。阿布薩哈則是為蓋達組織敘利亞分支「努斯拉陣線」戰鬥。此外,馬迪恩還曾稱是黎巴嫩什葉派軍事組織真主黨(Hezbollah)成員。
另一個被提出的動機是反對同性戀。馬迪恩的父親老馬迪恩6月13日稱襲擊與宗教無關,認為與馬迪恩反對同性戀有關。然而,據媒體6月13日報導,馬迪恩是那家同性戀俱樂部的常客,且曾使用同性戀約會應用程式Jack』d。目前,Jack』d尚未能證實馬迪恩是否曾使用該應用,該應用在全球有500萬名用戶。
本土恐怖主義
歐巴馬在召開新聞發布會時稱沒有證據顯示馬迪恩與任何國外恐怖組織存在關聯。「馬迪恩是受到網際網路上傳播的多方面極端主義信息的影響⋯⋯這是一起發源於美國本土的恐怖主義。」
儘管由恐怖主義組織精心策劃並成功打擊西方本土的事件再未發生,但原來較安全的發達國家開始自生恐怖襲擊。一些西方國家公民在本國通過社交媒體或在前往中東國家時受恐怖組織及其極端意識形態影響,成為發動恐怖襲擊的「獨狼」。由境外恐怖組織催生的本土恐怖襲擊更難防範。
2013年,馬迪恩被同事舉報有激進伊斯蘭主義的言論,因而被FBI兩次審問。馬迪恩告訴FBI,他認識製造波士頓爆炸案的查納耶夫兄弟,但調查人員之後得出結論:馬迪恩編造了這個關係。2014年,FBI再次調查馬迪恩與阿布薩哈的聯繫,但很快結案。
從2013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到2015年德克薩斯州柯蒂斯展演中心(Curtis Culwell Center)槍擊案,再到此次脈搏俱樂部槍擊案,FBI都已經注意到犯罪嫌疑人,但最終卻未能阻止悲劇的發生。據《紐約時報》報導,FBI正在調查1000名潛在的「本土暴力極端分子」,其中大部分很有可能與「伊斯蘭國」有聯繫或受其鼓舞,50至100人被列為重點目標。
對於恐怖主義內生化的威脅,美國政府2015年2月中旬召開「反暴力極端主義峰會」時解釋稱,美國國內反暴力極端主義的政策要依賴社區。波士頓、洛杉磯和明尼蘇達州雙子城已經開始試點,將一系列社會服務提供商整合起來,包括教育管理者、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和宗教領袖等。同時,執法部門把暴力極端主義作為社區安全和防止犯罪問題的一部分來解決。
然而,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城市聖貝納迪諾(San Bernardino)2015年12月2日上午發生槍擊,導致至少14人死亡,21人受傷。兩名夫妻槍手——28歲的法魯克(Syed Rizwan Farook)和27歲的馬利克(Tashfeen Malik)在與警方交火中被擊斃。 馬利克曾在Facebook上宣誓向「伊斯蘭國」效忠。但無證據表明「伊斯蘭國」指使馬利克和她的丈夫發動襲擊,夫妻兩人可能是自我激進化,而不是被安排進行射擊。
由於人群過廣,某些成員不善或不願交流,社區難以了解每個成員的真實狀況,家人可能也不願舉報親人,因此社區政策的效果有限。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此前報導稱,馬迪恩的妻子薩爾曼(Noor Salman)告訴FBI,在襲擊前,她曾嘗試說服馬迪恩不要作案。她曾把馬迪恩開車載至脈搏俱樂部,因為馬迪恩想要去那裡看看。她還表示,馬迪恩在購買武器時,她也在場。據報導,檢方可能將起訴薩爾曼知情不報。
關於美國政府目前對恐怖內生化採取怎樣的措施,該措施為何未能阻止奧蘭多槍擊案,是否需禁止自動武器等問題,美國國家反恐中心(National Conterterrorism Center)在郵件中回復財新記者稱,沒有任何信息可以提供。
在槍擊案爆發後,美國兩黨候選人的角逐也立即展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傾向於強調控槍問題,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則更強調宗教極端勢力的因素。共和黨「假定參選人」川普6月12日在接受推特網友「恭喜」的同時大批歐巴馬政府反恐不力。川普2015年12月在加州槍擊案發生後呼籲,「暫時但全面」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該言論在美國及中東國家引發爭議,川普之後試圖削弱該立場,稱這只是一個建議。
川普在推特上還稱,如果歐巴馬不提「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radical Islamic terrorism)這些字眼的話,他應立刻「羞愧地辭職」;如果希拉蕊不使用 「激進伊斯蘭」這個詞,她應退出總統競選。歐巴馬仍拒絕使用該詞,他表示,這會讓美國穆斯林感覺他們的政府在背叛他們。這也違背美國所代表的價值。
但希拉蕊沒有繼續堅持不使用該詞,她在同日表示並不怕使用這個詞。「從我的角度來看,重要的是我們做什麼,而不是說什麼。重要的是我們抓到了本•拉登,而不是管他叫什麼。我已經明確說了,不管你叫它激進聖戰主義還是激進伊斯蘭主義,我都願意這麼稱呼。我覺得它們是一個意思。」
再推控槍
馬迪恩6月4日購買了Sig Sauer MCX步槍,6月5日購買了一把9毫米的格洛克17半自動手槍。兩把槍都是在位於皮爾斯堡的聖露西射擊中心合法購買。該射擊中心在馬迪恩家附近,位於奧蘭多南部約120英裡。馬迪恩有兩種持槍證——安保人員持槍許可和佛羅裡達州持槍許可,他通過了心理評估。
在FBI結束對馬迪恩的調查後,他的名字即從觀察名單上移除。《紐約時報》稱,即便馬迪恩仍在觀察名單上,也不能阻止他購買槍枝。國會去年拒絕給予FBI權力阻止向在恐怖分子觀察名單上的人出售槍枝。但如果馬迪恩仍在觀察名單上,FBI將會收到關於槍枝出售的提醒。美國司法部副部長耶茲(Sally Q. Yates)表示:「當然現在回顧這起案件,我們是有可能發現的。」她表示,美國司法部將考慮一項新政策,即當曾因恐怖主義被調查過的人購買槍枝時,FBI會收到提醒。
歐巴馬6月15日發表講話稱,要防止像奧蘭多槍擊案和聖貝納迪諾槍擊案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必須要讓那些想要殺害美國人的人更難獲得用於戰爭的武器,這些武器可以讓他們一次殺害幾十個無辜生命。
在全球發達國家中,美國槍擊案數量居首,但由於美國軍火商的強大勢力,控槍法案在美國一直難以推動。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5月20日宣布為川普背書。
據「大規模槍擊追蹤」(Mass Shooting Tracker)網站統計,僅2016年美國已發生175起大規模槍擊案,導致總共285人死亡;2015年,美國發生372起大規模槍擊案,導致總計475人死亡。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2012年美國人均槍枝殺人的數量為每10萬人2.9起,是英國的近30倍(每10萬人0.1起)。2012年美國所有謀殺案中,60%為槍擊,而該比例在加拿大為31%,澳大利亞為18.2%,英國為10%。
反對控槍的 NRA執行主管考克斯(Chris W. Cox)6月14日在《今日美國》上撰文稱,激進伊斯蘭恐怖分子不會被控槍法律阻止。聖貝納迪諾槍擊案的恐怖分子沒有被加州的攻擊性武器禁令阻止。布魯塞爾的槍枝禁令也沒有防止恐怖襲擊的發生。法國嚴厲的槍枝管理也沒有阻止在巴黎發生的兩起襲擊,這兩起襲擊中使用了全自動步槍和手榴彈。在1994年至2004年,美國國會禁止生產半自動化武器,法律要求對其有效性做出獨立研究。該研究證明,禁令沒有作用,因為罪犯和恐怖分子不會被控槍法律阻止。考克斯稱,要摧毀「伊斯蘭國」,而不是摧毀遵紀守法美國人自衛的權利。
在2012年12月康乃狄克州紐頓市桑迪•胡克小學(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發生造成27人死亡的槍擊案後, 歐巴馬2013年1月要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重新開始研究槍枝暴力的起因。1996年,NRA指責CDC推動控槍,國會威脅將削減該機構的資金,從1996年之後CDC就沒有再進行過武器研究。儘管被允許重新開始研究,CDC由於害怕失去資金來源,並未重啟研究。
在初選進入尾聲、大選即將拉開帷幕之際,反恐和控槍將繼續成為兩黨爭論的焦點。目前,尚無法預測該槍擊案對大選選情走勢的影響。在「脈搏槍擊案」發生的這一周,川普與希拉蕊支持率差距拉大。據美國民調網站RealClearPolitics統計,希拉蕊以44.1%的支持率領先於川普的38.6%。美國選民將拭目以待,誰才能讓「脈搏槍擊案」不再發生。■
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財新網App5.0版本炫酷上線,更好的內容,只為最好的你!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或長按二維碼識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