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借美國狐假虎威,背靠西方勢力對華發難,博爾頓潑了盆涼水

2020-12-22 戰爭與榮耀

中方不止一次的向印度做出警告,反對域外勢力介入邊境之爭,雙邊的矛盾應該通過溝通的方式加以解決。奈何內部民粹勢力過於強大,讓印度人非要選擇「碰一碰」。

結果關鍵時刻,博爾頓潑了一盆冷水,讓新德裡來了個透心涼。

近日,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在接受Wion News採訪時表示:川普不確定在中印邊境衝突問題上支持新德裡,因為他對相關事項知之甚少。博爾頓作為總統的前手下,可謂對白宮政策知根知底,做出這樣一份表態,無疑掀開了籠罩在美印之間的遮羞布,讓兩個大國一時下不來臺。

仔細想來,博爾頓的話有一定道理,也符合美印交往的實情。

一直以來,印度作為南亞戰略重要的一環,承擔著中和中美影響力的特殊作用。舉個簡單例子,美國想西出印度洋、擴大在東南亞的影響力、阻斷中方的走出去戰略,勢必要依靠印度。

同時印度對整個南亞次大陸的野心,也導致了邊境之爭不斷,這就給了美國人進一步擴大在南亞存在的可能。這種特殊的地緣政治,註定印度要走獨立發展的道路,而非和美國「背靠背」。

顯然,新德裡近段時間的舉動,背離了這一初衷,讓人誤以為其將向美國交「投名狀」。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也就是說印度部分民眾和政黨為了報1962年失利的一箭之仇,被所謂的仇恨蒙蔽了雙眼,從而讓自己成為西方和中方對抗的馬前卒。

博爾頓的意思很明了:那就是美國只會暗中取利,雪中送炭的事情從不會做,印度想要妥善解決邊境之爭,非依靠自身不可。

我們注意到,圍繞中印邊境衝突問題,西方多國展開了瘋狂的布局。法國、以色列、俄羅斯、英國、美國帶著各種目的紛紛介入,有的是在政治上為印度搖旗吶喊,更多是在軍事上伺機在這個「冤大頭」身上大賺一筆。

而印度得到了什麼呢?先進裝備嗎?那都是用本國財富換來的,除了讓軍火商賺得盆盈滿缽,印度人只收穫了狐假虎威的面子、繼續膨脹的野心,進而走向了對抗的不歸路。

對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南亞中亞研究所所長王德華認為,中印「聯姻」比較中印對抗更加的符合雙邊的利益。

美國想要推進「印太戰略」,中方想要破局反制,都必須以印度為突破口。即便印度不能成為中方的朋友,但也不能將其推向美歐的懷抱。換言之,對於印度中方有必要採取包容的態度,當然適時的敲打也是非常的必要。

毫無疑問,印度這次被美歐集體「放了鴿子」,新德裡未能獲得期望的「雪中送炭」,取而代之的是上述國家的「雪中賣炭」。如此說來,印度在拉達克的行為,頗有種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感覺,於國於民都沒有帶來實質性的利好。

需要注意的是,凡事都有一個界限,當印度無法有效的遏制疫情、處置內部問題時,這種矛盾很可能對外轉化。

按照某些印度媒體的話說,印軍須主動出擊,挽回曾經失去的顏面。只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縱使美歐集體圍攻中方,北京仍能有能力各個擊破,印度的加入,只能說是讓「勝利的天平」朝自己微微傾斜了一下,其斷不能對中方構成實質性的危害。

就如同博爾頓所言,川普對中印的問題了解太少,其又豈能做出合理的判斷。指望美國充當援軍,無異於與虎謀皮。還是那句話,中印的問題應該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外方的介入只能讓事態擴大化、複雜化。況且北京和新德裡在處理邊境問題上有著多年成熟的經驗,還輪不到他國指指點點的地步。

相關焦點

  • 臺灣盯上「印度」,卻被潑了涼水
    導讀:近日,臺灣地區和印度之間圍繞著所謂的「貿易協定「進行談判,此舉能否協助臺灣地區打破未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外貿困境?終於,臺灣盯上「印度」此前,臺灣地區沒有能夠參加15國參與的RECP,被亞太地區最大規模自貿區所排斥在外。與此同時,外界開始關注有同樣遭遇的印度,印度同樣沒有加入RECP,兩方是否有組成貿易夥伴共同突圍的可能性?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臺印」之間似乎有意進行所謂的FTA等貿易談判。
  • 印度剛發射最強飛彈,杜特爾特卻潑了一盆冷水,莫迪又白高興一場
    如今,印度國內的疫情形勢異常嚴峻,已經成為第二個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的國家,印度一直在步美國的後塵。即使在這樣的形勢下,印度不顧國內民眾的安危,還想著自己的軍火大單,就在近日,印度剛發射最強巡航飛彈,杜特爾特卻潑了一盆冷水,莫迪又白高興一場,這次莫迪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 印度興高採烈接收36架陣風戰機,俄羅斯潑涼水,說出事實真相
    在國際上,印度很受歡迎,是很多國家心中的「搖錢樹」,因為印度的自主研製能力較差,所以在武器裝備上很大程度上都依賴國外的武器,被稱為「萬國造」。印度在領空上很關注於戰機的實力,購買了大批陣風戰機。隨著第一批戰鬥機的抵達,印度舉國歡慶,聲稱獲得了巨大的戰鬥力。
  • 解放軍密集亮劍之際,臺當局被潑涼水,蔡英文擔心什麼就來什麼
    自疫情發生以來,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當局加緊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使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遭到嚴重破壞,臺海局勢趨於嚴峻複雜。不過,在民進黨當局接連進行謀「獨」挑釁的同時,解放軍也採取了密集行動。
  • 2019年最後一天,赴港上市房企們被潑了一盆涼水
    2019年年末的最後一天,欲赴港上市的房企們被潑了一盆涼水。12月27日晚間,港交所發布監管者公告,宣布自2019年12月31日上午9時起,新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新昌集團」)的上市地位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予以取消。
  • 臺灣海軍吹噓要批量造「航母殺手」 美媒潑來一盆涼水
    臺灣海軍吹噓要批量造「航母殺手」 美媒潑來一盆涼水 2020-12-16 08:54:12美國《外交學者》網站此前評論稱,臺灣這種輕型護衛艦是盲目堆砌武器,如同在魚雷艇的船體裡硬塞進驅逐艦的火力,不但影響航海性能,而且受艦艇噸位限制,它無法安裝高性能的對空和對海搜索雷達,根本無從發揮飛彈性能。此外,這種隱形快速戰艦通常以「狼群」戰術執行海上遊擊戰,自身收集戰場情報的能力薄弱,需要得到其他平臺的支持,而這種網絡化的戰區情報體系卻恰恰是當前臺軍無法提供的。
  • 病毒來源有了新發現,BBC記者卻給中國潑了一盆髒水
    可奇怪的是,對於此事的報導,卻引起了一名英國BBC駐華記者的不滿,甚至他還給我們中國潑了一盆髒水過來。如下圖所示,《環球時報》英文版的記者陳青青在境外社交網站推特上報導了義大利方面的這一新發現,並表示這一發現說明國際社會應該攜手科學地探索新冠病毒的來源,而不是被政客操弄。
  • 病毒來源上有了新發現,BBC記者卻給中國潑了一盆髒水!
    可奇怪的是,我們對於此事的報導,卻引起了一名英國BBC駐華記者的不滿,甚至他還給我們中國潑了一盆髒水過來。如下圖所示,《環球時報》英文版的記者陳青青在境外社交網站推特上報導了義大利方面的這一新發現,並表示這一發現說明國際社會應該攜手科學地探索新冠病毒的來源,而不是被政客操弄。
  • 《鐵滑車》實戰(第54集):去遊戲茶苑秀鐵滑車,結果被潑了一盆涼水
    《鐵滑車》實戰(第54集):去遊戲茶苑秀鐵滑車,結果被潑了一盆涼水《鐵滑車》實戰(第54集):去遊戲茶苑秀鐵滑車,結果被潑了一盆涼水
  • 印度擊落衛星不久,天鏈二號中繼星成功入軌,俄:潑印方一盆冷水
    為了幫助印度成為真正的地區大國,莫迪為此付出了諸多努力,而他在不久前正式對外宣布,印度成功的進行了反衛星武器試驗
  • 被歐洲拒絕後,美國轉頭薅起了印度的羊毛,莫迪有苦難言
    可據路透社本月17日報導稱,印度竟然在這時候同於美國航空公司的復航申請,從下周四開始美國航班可以直達印度,這意味著會有更多存在感染風險的美國人湧入印度。不止如此,美國能源部長還搞定了印度的石油部長,印度或將考慮擴大戰略石油中對美國石油的儲備數量。簡單的說就是美國開採的頁巖油又找到了一個大買家。除了這一切,美國還打算對印度繼續施壓,擴大印度對美軍事裝備的採購。
  • 博爾頓被開,到底和中國有什麼關係?
    最新一例就是,上周,他說服白宮破壞了與阿富汗塔利班達成的協議,而且美國國務院之前為此項協議進行了近一年的艱苦談判。我們想問,博爾頓的離開突然嗎?美國的內政外交會因此發生怎樣的變化?和中國又有什麼關係呢?突然嗎?吳心伯:博爾頓被解職並不突然。早在6月份左右就有消息說,博爾頓與川普的分歧較大,從那時起,外界就在等著這個靴子什麼時候落下來了。
  • 瘋狂對華發難之際,美國又出手,這招真是太壞了,俄羅斯強硬回擊
    一段時間以來,川普政府對華可謂是動作頻頻,其不僅先後將中國多家企業列入制裁名單,更是聯合其他西方國家對中國施壓,妄圖逼迫中國低頭。就在本月初,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要求一些中國公司遵守美國審計標準,否則將被禁止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
  • 蘇拉特事件:印度最強帝國的君主 竟樂於向西方勢力低頭
    16世紀的印度,曾先後遭遇兩股外來勢力的南北夾攻。前者是從歐洲不遠萬裡而來的葡萄牙海船,後者則是由中亞腹地南下的莫臥兒突厥化騎兵。原本還想大舉抵抗的穆扎發三世,也就無可奈何的成為亡國之君。至於中途趕到的小股葡萄牙援軍,也因畏懼進攻者的龐大軍力而直接認慫。事已至此,仿佛整個北印度都不可能有任何力量能制約住莫臥兒帝國。
  • 二年級《狐假虎威》,每天十分鐘,知識考點全掌握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狐假虎威 畫蛇添足守株待兔 坐井觀天刻舟求劍 亡羊補牢一、生字zhuǎn轉彎)3、本課易錯字①「就」的右邊是「尤」不要多加一撇②「爪」和「瓜」區分③「神」注意偏旁,是「礻」不是「衤」4、理解本課詞語(1)狐假虎威
  • 蔡英文和「臺獨」正要慶祝,捷克官方澆下一盆冷水,尊重一中原則
    美國曾經糾集了十幾個臺灣的「邦交國」,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增加臺灣地區作為正式成員,只不過這種企圖最終沒有得逞。之後民進黨當局轉而與其他國家進行合作,比如4月份就同捷克的文化部門共同發表了防疫合作聲明。而更讓「臺獨」分子感到興奮的是,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日前宣布將赴臺考察。
  • 西方支持印度內亂,俄:沒有一個真朋友
    據印度第一新聞網12月14日報導,美印加澳等多個西方國家竟然公開支持印度農民的這項活動,部分外媒得知此事也說起了「風涼話」,表示看來莫迪的金錢也並不是萬能的。印度此前才剛剛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開展的「馬拉巴爾」聯合軍演,各國也算得上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因為礙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四國軍演最終呈現的結果還是形式大於內容。
  • ...美國_時政|張家棟|博爾頓|羅伯特·奧布萊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
    當地時間18日清晨,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宣布了這項新的任命。奧布萊恩將是繼弗林、麥克馬斯特和博爾頓後川普的第四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關於奧布萊恩的任命,美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說,川普上周與奧布萊恩見面並討論了後者接替博爾頓的可能性,一位美方官員表示川普對奧布萊恩的履歷非常滿意。美國國務院官網簡介中寫道,奧布萊恩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鷹派」代表博爾頓走人 美國外交政策何去何從
    圖為2018年10月3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拍攝的約翰·博爾頓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沈霆攝) 人民網訊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9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約翰·博爾頓將不再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日報導,在某種程度上,博爾頓的離去意味美國政壇失去了一股穩定力量。 一直以來,作為「鷹派」的代表,博爾頓對如何捍衛美國的利益和動用美國力量有自己的看法,他的強硬路線鮮明、合乎邏輯,符合美國外交政策史上的一貫做法。
  • 洩露國家機密,博爾頓新書將在美國被禁?
    作者 | 李芳當地時間17日晚,美國司法部尋求由一名法官發布緊急命令,阻止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的新書出版。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司法部17日發布的一份長達37頁的文件中寫道:「洩露手稿將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政府的一些最高級國家安全和情報官員已經證實,博爾頓的新書仍然包含機密信息。」美國司法部檢察官要求該地區的聯邦地區法官羅伊斯·蘭伯斯在周五(19日)舉行聽證會,討論對博爾頓發出臨時限制令和初步禁令的動議,「尋求禁止出版這本包含機密信息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