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人給我發微信,問關於給孩子選繪本的事,我大概總結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關於學齡前幼兒的閱讀,主要是大人跟隨孩子興趣,養成閱讀習慣和保持閱讀興趣為主,並非學校所學知識的提前和簡化,更多的應該是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以及常識教育。
其次,一定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育兒法則,養娃不是生產標準件,尊重差異。別人的書單,只能是參照,具體的還要看孩子興趣,牛不吃草強按頭,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一旦孩子逆反,他們有的是辦法對付你。
第三,買書就買正版、優質的獲獎作品,那些9.9包郵、標榜什麼必讀、畫風詭異、全是說教等兒童讀物,還是謹慎選擇。覺得繪本字少、甚至有的繪本沒有字,還賣得那麼貴的家長,那還是別買繪本了,看新華字典吧!我自己買過的,個人認為比較優質的童書品牌有:中信圖書、蒲蒲蘭童書館、蒲公英童書館、明天出版社等。
第四,不要抱著大人花錢買的書,孩子就一定得看的心態,試想一下,你媽給你選的相親對象,你一定會愛上嗎?很多書買回家,在家落灰,這都是正常的,有可能孩子過段時間又喜歡了,又或者絕對不喜歡,隨他去吧,養娃路上,浪費一點錢,沒什麼大不了的,親子關係,永遠重於那買書浪費掉的少量錢財。
第五,大人不要試圖去榨乾每一本書的「營養」,相信我,你沒那能力和耐心,如果孩子喜歡,儘可能地提供各種類型書籍的嘗試,早期閱讀,家長的作用更多的是伴讀。
第六,書首先是給大人看的,如果大人整日抱著手機看微信、刷抖音、打遊戲成癮,也別指望孩子一定能養成閱讀習慣。有時候孩子看書看得入迷,家長讀到要吐的時候,儘量堅持,也許你一次的粗暴打斷,之前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閱讀興趣,一朝之間,土崩瓦解。
第七,閱讀習慣很重要,在外面瘋玩、摸爬滾打也很重要,不要一味追求閱讀量,好身體才是所有的前提,警惕閱讀造成的自我孤立。電子遊戲等會讓人逃離真實的世界,同樣,閱讀也可能成為現實的避風港,讓人離群索居,躲在一邊,要保證孩子與他人有互動。
最後,要注意的一點是,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讀書時,會使用比較萌的語氣,但是在孩子大概四歲左右之後,家長給孩子講繪本時,這樣的口吻就不利於孩子的認知升級了,在伴讀的過程中,更需要扮演的是老師的角色,用一種專業閱讀的姿態和口吻對孩子進行啟蒙。
從學齡前到小學結束,在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和堅持上,父母的角色是伴讀書童,伴讀是成本低但是性價比高的養育方式,幫助孩子用恰當的方式成長,這是我們每個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