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簡要概述了一番江蘇足球為何留不住人,像武磊、楊帆、石柯、蔣聖龍這種10歲出頭到小學畢業的年齡,就「往外送」的情況,被延續到了現在。一般只要有上海的機構,或者是綠城足校,魯能足校來江蘇搶人,江蘇當地的機構是很難把人給留住的;而留不住人的背後,跟教練有關,或者說是江蘇足球的內部環境有關。
目前在中超、中甲層面,沒有一個江蘇籍的主教練;算上中乙,也只有一個唐京。而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歷史上,也鮮有江蘇籍主教練。而在中國足壇,大多數國產教練能常年獲得在一線執教機會的前提,首先得取決於球員時期的履歷;要是踢的都不行,在管理上就很難服眾。
目前在中超、中甲執教的本土教練裡,年齡跨度從56年出生的殷鐵生到80後的王新欣。而在90年的孫可和吉翔之前,江蘇有且只有李紅兵在球員時期踢到了國家隊的級別,因此在李紅兵退役後,有關方面確實很想培養李紅兵;早在02年,他就當過舜天代理主帥,而在馬林06年下課後,舜天正式把他推上了前臺。
然而機會給李紅兵了,但李紅兵並沒有把握住,後來他常年帶女足,甚至在10年一度成為中國女足主帥的熱門人選,只不過當時足協選擇了更熟悉的李霄鵬。而在執教江蘇女足多年後,當蘇寧進來後選擇了外教,他又退到了江蘇省足球運動管理中心。當江蘇足球的標誌性人物,在拿起教鞭後,都鮮有執教男足職業隊的機會,一些踢球水平都遠不如李紅兵的江蘇籍球員,即便他們拿起教鞭後非常努力,業務能力可能也不錯,但在中國足球這個習慣了「踢而優則教」的大江湖中,球員時期都沒有亮眼履歷,首先機會就很難降臨到他們身上。
當然在中國足壇,沒有出色的球員履歷,甚至都沒有踢過職業聯賽的,也有如今立足於中國足壇一線的教練,比如說吳金貴、王波、鄭雄。而與吳金貴至少還含著科隆體育學院的「金鑰匙」相比,王波和鄭雄的故事則要更為勵志。
王波最早是上海國際的梯隊教練,後來跟著上海國際去了陝西成了成耀東的助理教練,再後來又退到梯隊教練的位置上之後,人和青年隊組隊從中乙打起(現在的呼和浩特),又讓他去帶這個隊;正是因為呼和浩特那批球員是王波帶大的,所以即便前些年呼和浩特欠薪問題很嚴重,但只要王波往那一站,保級就沒有問題。當人和陸續把一些優質的95後球員收了回去,決心要對一線隊大換血,大力培養新人的情況下,身為「人和系教練」的王波當仁不讓的成了首選。
鄭雄踢球的時候踢到了武漢青年隊,後來去了武漢市警官學校上學,被分到江岸區公安分局工作,陰錯陽差的成了前衛寰島的副總。從前衛寰島副總的位置上退下來以後,武漢籍教練殷立華給了鄭雄機會。之後殷立華下課後,被外教邊緣化的鄭雄自己選擇了去青年隊工作,他帶出了榮昊、曾誠、鄧卓翔、譚斯這批人以後,成為了90國少的主帥。即便他在90國少幹的很一般,但憑藉著在武漢帶出了一批人,再加上國少的一批人,讓他得到了中超一線隊的關注,他在10年到12年初擔任綠城的助教;卓爾入主武漢足球時,鄭雄就是當時國內最好的武漢籍教練,他先是被請回去當領隊,後來接了主教練。即便帶隊衝超後表現不佳被拿下,但是在黎兵臨陣當了逃兵,沒人願意出山的情況下,他在臨戰前半年接了95國青。即便95國青出局後,外界再次給鄭雄貼上了「敗軍之將」的標籤;但考慮到他帶95國青滿打滿算全隊合練了一共10堂訓練課的情況下,那支球隊還是打出了一些東西,展現出了一股狠勁,也就是憑藉著帶95國青的這段經歷,讓鄭雄得到了更多的認可,這也是除了他的大本營武漢外,後來人和(助理教練)、綠城這些大力提拔95後球員的球隊,願意請鄭雄的原因。
而鄭雄也好,王波也罷,當他們的執教機會完全是自己常年紮根基層,從最底層幹起,因帶出了一批人得到認可的情況下,這其實給不少球員時期履歷不足的江蘇本土教練指明了一條路!然而鄭雄和王波這種為了實現夢想,長期紮根基層的耐心,是江蘇的本土教練所具有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