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孩子學習成績差,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做到這3點!尤其是小學生!
上周末,因為有事情要到外地出差,剛好出差的地方就在堂姐家附近,所以辦完事情就立馬去找堂姐蹭飯了。
堂姐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在讀小學三年級,一個剛上幼兒園,途徑書店的時候去買了一套小學生必讀課外書和幾冊繪本,準備當作小禮物送給侄子。
剛進家門,就看到一大堆玩具散落在地上,兩個孩子在趴在地上玩得不亦樂乎,就連家裡來人了都沒有發現。堂姐連忙招呼到:「快起來,沒看到小姨來了嗎?都這麼大了還不愛收拾,瞧把這屋子弄得。」
兩個孩子這才慢慢起來,嘟囔著叫了一聲「小姨!」我趕緊打圓場:沒事兒,男孩子就是愛玩嘛!接著把手機的繪本和故事書拿出來遞到兩個孩子的手上:「看小姨給你們帶什麼了?這套課外書是哥哥的,這幾冊繪本是弟弟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好玩的吧!」
看著兩個侄子不情不願的走到我旁邊,拿著繪本看了起來。堂姐一邊搖頭一邊說到:「要不是你來了,不知道玩到什麼時候,作業不做,書也不看,每天都要我催。」
「小學階段正是孩子習慣的形成期,也是最好培養和引導孩子閱讀興趣的階段,一定要好好把握呀,現在都三年級了,更要重視起來!」我對堂姐說到。
說到這個話題,堂姐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瘋狂地向我吐槽:
「我也想他們一起讀讀書,講講故事,但是我每天下班回家,做完飯,收拾好房間,給他們兩個洗完澡就已經精疲力盡了,真的沒有半點力氣帶著他們看書和做作業。」
「我知道這個階段對他們以後整個學習生涯都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無論我怎麼去引導,他們就是不願意看書,寧願冒著大太陽去小區下面打球。」
「他爸爸上班也忙,每天加班到很晚,更沒有時間陪他們看書和學習了,現在低年級還看不出什麼差距,我就怕到了高年級突然就甩下一大截。」
其實,現在大多數家庭面臨的情況都和我堂姐家差不多,小兩口忙著上班掙錢已經很疲憊了,回到家真的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教育和陪伴孩子,家長們也都知道小學階段比較重要,也很想讓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有時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也是很多家長願意把孩子送到我這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自身沒有足夠豐富的知識經驗去輔導孩子,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兼顧工作、家庭、以及孩子的教育。
這麼多年來,我幫助無數家長解決了孩子學習上及教育上的難題,也從中獲得不少的經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如果引導孩子正確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有效執行
每當給學生診斷試卷的時候,我就會發現,很多孩子不是不會做題,而是自律性比較差。做作業總是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如果家長和老師一旦放鬆,他的成績就會下滑。
我之前有一個精英班的學員,本身條件挺好的,家境也好,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了,可到了三年級,詞彙量依然很匱乏,寫作和表達都有很多的問題。家長們也納悶兒,為什麼花了這麼多錢和精力,孩子依然很難取得進步呢?
把孩子送到我這裡來學習之後,我發現他本身是非常聰明的,而且對英語學習也很敏感,在課堂上能夠跟我一起互動,用非常有趣的記憶法去記憶單詞,一節課就能記住幾十個。
但就是非常散漫,一到課下就放鬆了,不會主動地去複習鞏固,所以進步很慢。所以我就給他制定了一學期的學習目標,從一學期的大目標,到每周每天的小目標,都制定地非常詳細,並且監督他每天打卡完成,沒想到一期課程下來,他能夠記住並正確使用1600個單詞,他的父母都感到非常驚訝,連上萬的輔導班老師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居然用一學期就做到了。
這關鍵就在於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並且能夠有效地執行,每天定時定量去完成,決心達到一個目標,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
二、良性控制,避開誘惑
不知道家長們會不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明明孩子一個人的時候做作業做的好好的,一旦同學打來電話說出去玩,立馬就五心不定了,心裡毛躁躁的,就想立馬飛出去和小夥伴玩。
這就是對自我的管理和約束不夠,尤其是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吸引。
因此,在習慣的形成中,在孩子自制力還不是十分強的情況下下,家長們要給予孩子適當的約束,並制定好規則。在空間上,嚴格控制孩子的活動範圍,遊戲廳、網吧、遊樂場等娛樂場所,無論孩子多麼好奇,都不要帶孩子去。
在時間上,一定要制定嚴格的規則,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都要有所安排,不管是學習、午休、玩耍、吃飯,都要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不要讓孩子形成拖拉磨蹭的習慣。
別看這些細小的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便踩出來了。如果是不好的習慣,那麼家長在管理孩子的道路上就會越走越遠。
三、培養閱讀的習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孩子讀的書越多,知識面就越廣,思維就越清晰,大腦就越活躍。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其他方面也不會差。
很多家長向我抱怨孩子的寫作能力差,數學題連題目都看不懂,考試難拿高分等等情況,其實都是因為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差,不會審題、不會讀題、不會理解題,所以才拿不了高分。
這也是我經常跟家長強調的一點,凡事不要看表面,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只有抓準了孩子在學習上的「病症」,才能「對症下藥」,做到「藥到病除」。
小學階段是孩子形成習慣,開發思維的最佳階段,家長們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激發孩子思維,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孩子的成績才會得到提高。就像我從來不要求我的學生死記硬背,盲目刷題,因為我知道,只有學生願意去學,對學習感興趣,然後教給他好的方法,成績提升那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如果您孩子有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者是想讓我幫忙診斷孩子試卷,快速提高成績,都可以通過私信與我交流,也很願意與您一起探討孩子學習上的問題。
點擊「私信」發送「學習」,即可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