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創造改變自己命運的機遇

2020-12-14 大漢情緣之新時代

社會上最需要的,正是那些能夠製造機遇的人。在心理學中,人在機遇面前,不都是被動的、消極的。許多能成大事的人更多的時候,是積極主動地爭取機會「創造」機遇。

機會需要創造

在主動進取的人面前,機遇是可以被「創造」的。培根說「智者所創造的機遇,許多人只是消極等待機遇,這是一種僥倖的心理。正如櫻樹那樣,雖在靜靜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而它卻無時無刻不在養精蓄銳」。當一個人計劃周詳, 思考縝密並有多種有利因素的配合的時候常常能創造出契機,這樣就能與機會結緣,並能藉助機遇的「雙翼」,得以搏擊事業的長空。

人不僅要會把握機遇,更需要千方百計伸長「觸角」,捕捉有用信息而創造機遇。走向成功的人,絕不是一個逍遙自在,沒有任何壓力的逍遙客,而是一個積極投入,為了實現理想而「執迷不悟」的堅定參與者。善於製造機遇,並張開雙臂迎來機會的人,最有希望與成功為伍。積極創造機遇,也正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人生態度。

主動出擊找機會

某音樂學院的一個大學生,被分配到某企業的工會做宣傳工作。一開始他很苦惱,認為自己的專業才能與工作不對「口徑」,在這裡長期幹下去,不但自己的前途會耽擱,而且因為日久生疏自己的專業也可能被荒廢。於是他四處活動,想調到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中去。可是幾經折騰終未成功。之後他便死心踏地的安守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他發誓要改變「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狀況。他找到單位工作主席,提出了自己要為企業籌建樂隊的計劃。正好這個企業剛從低谷走出來,擔虧為盈向高處發展,也想大張旗鼓地宣傳企業形象,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計劃。這回他徹底來了精神,跑基層、找人才、買器具、架舞臺、辦培訓,不出半年,就使樂隊初具了規模。兩年以後,這個企業樂團的演奏水平,已成了全市一流,而且堪與專業樂團媲美,而他自己也成了全市知名度較高的樂隊經理。

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完全改變了自己所處的環境,化劣勢為優勢。不但開闢出了自己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而且培養了自己的領導才能,為他以後尋求更大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功的人,都是善於創造機會的人。他們在有機會時抓住機會,沒有機會時就去創造機會。

機會是成功的跳板,聰明的人不會等待「好心人」送來機會,而是主動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機會主動出擊。主動爭取創造機遇。

機遇創造成功

每一種行業中,都有人賺大錢,有人賺小錢,有人賠錢,其實大家的「起點」一樣,為什麼結果不同呢?這就是抓住時機的能力不同造成的。機遇最喜歡愛拼善攻有挑戰性格的人,它也想為這樣的人「效勞」。所以在機遇面前,無疑需要敢於拼搏、鍥而不捨的精神,將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只有勇於戰勝那些看似難以克服的困難,才能使機遇發揮出極大的效能。有些人為艱難所折服,就會使自已到手的機遇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使自己功虧一簣,也使曾做出的努力付諸東流。

把握機遇和運用機遇的能力,是逐步進行優勢積累的過程。從不少成功者面對生活,是一面地精心積累自己的能力,一面在尋覓機遇。機遇就會不期而至,當他們有一定程度的知識、能力、功底和有更高、更利於自身發展的時候,他們在利用實力和機遇取得成績後,又會遇到質的變革,並時刻為創造更大的發展在尋找新機遇。

相關焦點

  • 每日師說|2021.01.09: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就改變了命運
    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自己給自己創造的,自己才是自己的命運的主宰。所以佛說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若是去斷惡行善,就可以快樂,就可以幸福。 我們喜歡去追求快樂和幸福,卻不喜歡感受痛苦,然而許多人的做法卻是顛倒的。凡事都有因果,想得到快樂的果,就要去種下快樂的因;反之,如果你不想感受痛苦,就不要去種下痛苦的因。
  • 善於從危機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調研,強調要深入分析,全面權衡,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 愚者坐等機會,智者創造機會
    常有人發如此的感慨: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也能------他們把自己的命運系在一個等來的機會上,他們當然總也不會成功,以至於至今都只知道抱怨自己的命運。沒有人會主動給你送來機會,機會也不會主動來到你的身邊,只有你自己去主動爭取。成大事者的習慣之一是:有機會,抓機會;沒有機會,創造機會。拿破崙-希爾說:「任何人唯一能依靠的『運氣』,是自己創造的『機遇』------這需要堅忍不拔的精神,而固定不變的目標是其起步點。」
  • 如何徹底地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以,有的人能夠在同樣的起點,獲得更大的成就;而有的人在同樣的機會下,卻可能遭受重大損失,從而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在現實生活中,凡夫之所以有這麼多煩惱,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缺少福報和智慧。相反,如果有福報和智慧,那麼對真相就會看得清清楚楚,做起事情就會截然不同。人生重要的問題把握得當,命運也就可以因此而順利地改變。
  • 與其等待機遇的降臨,還不如自己主動尋找機遇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遇到了難事,就想去山上的廟裡求拜觀音,當他氣喘籲籲地爬上山來到廟裡,卻發現觀音菩薩也在佛像前求拜自己,因為她也遇到了難事。一個人的自信永遠是成功的秘訣,觀音很清醒,她清楚地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的道理,相信自己,就等於心中有了一個主宰一樣。現實生活裡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而這時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勇敢地面對所面臨的問題,並且建立足夠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圓滿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 在開放中創造機遇 在合作中破解難題
    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仍在加快,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  11月4日晚,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演講。
  • 命運多舛的人,只要學會守住這四條天機,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有的人活著舒坦而快樂,人生沒有多大風浪,而少了很多波瀾;而有的人則命運多舛,人生坎坷,屢受挫折。命運多舛的人,既有外因,也有內因,更多的原因,是自己洩露了一些天機,才造成了自己命運的不確定。所以,命運多舛的人,只要學會守住這四條天機,就可以讓自己的人生轉運。第一條天機:中和為福,偏激為災。關於一個人的命運,我們經常觀察,會發現這樣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 都想要改變命運,那麼改變的起點在哪裡?
    後來,你終於成人,進入社會開始工作,你希望可以一展拳腳,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接著就會遭遇到多方面的現實困難,和諸多的考驗,直到不得不去尋找方法,想要改變這些,於是你開始看書,看視頻,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學習更多的技能和技巧…好像有那麼一點效果
  • 《含淚活著》:他想改變命運,卻被命運改變
    她自己在服裝廠工作賺取的微薄工資用來和女兒生活,丈夫寄來的錢一分不動,留著給女兒留學時用。如果說含淚,如果因為只能在社會最底層做苦力,如果像丁尚彪好幾次說到自己「因為沒有文化」,那就必須從更早的命運開始算起了。
  • 曾仕強:改變命運,須先找到自己的「罩門」
    那人生到底能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答案是,可以。中華文化,就是講道的文化,所以也叫道統文化,主要就是講做人的道理。有人說,做人要這樣,做人要那樣,做人的目標是這個,做人的目標是那個。說得很亂,也很糟糕。其實,大道至簡。
  • 「人生感悟」要改變命運,需先改變自己內心
    我們可以改變或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嗎?當然可以。不但如此,我們還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改變和決定自己的命運,這個人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想改變命運,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在相同的環境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命運。
  • 高中生議論文:知識改變命運
    培根曾說過:「知識變命運。」知識,是一個人畢生的財富,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強盛的根本。縱觀古今,知識改變命運已成亙古不變的真理。唯有知識,才能抓住更多的機遇,為人生搏得一條光明的前路。兩個人,截然不同的命運,中間差的是刻苦學習而得的知識。觀現代,周恩來的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激勵了多少莘莘學子刻苦讀書,立志報國。是知識,改變了人民封建的思想,是知識,改變了新中國落後的面貌;是知識,讓人民站起來,強起來,富起來!沒有淵博的學識,毛澤東能提出許多有戰略性的觀點,領導人民解放中國嗎?
  • 了凡先生怎麼樣改變命運
    【解讀】這段話就是雲谷禪師針對了凡先生現在的實際情況對他進行指點了,也就是告訴了凡先生想要改變他自己那天生的命運的話,到底應該怎麼做。當初孔老先生給了凡先生推算出來的命運毫無疑問也不是很好,但是了凡先生卻接受了、順從了。
  • 《了凡四訓》:了凡先生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以後,如何改變命運?
    《了凡四訓》是一本,可以幫助人們改變命運的好書,其中分為四個部分,了凡先生詳細的介紹,自己是如何知道自己命運的,直到遇到了雲谷禪師,通過反省,修正自己的缺點,積極的行善,開始和以前被算得十分準的命運不一樣了,越來越好,並且壽命也延長了,所以,六十九歲時把自己通過一生的努力,驗證了的,能夠做到改變命運的方法,留下來給後代子孫。
  • 改變命運的方式有哪些?
    習慣、迷信、感情、權勢、欲望、業力雖然能控制我們的命運,但是命運並不是定型而不可改變。因為一切的習慣乃至業力,都是我們自己造作的,只要我們善加攝持正念、謹言慎行,仍然可以將乖舛的命運轉變為美好的命運。那麼命運又如何改變?改變命運有什麼方法呢?
  • 為什麼很多人很努力,但卻依然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他們每天下班還抱著電腦敲著鍵盤,周六日無休,沒有一刻敢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但是,但是自己的生活卻好像沒有任何的改觀,自己的命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改變。努力真的能夠改變命運嗎?我覺得是可以的。但是,僅僅努力還不夠。
  • 人民日報:善於化危為機,捕捉創造機遇
    這次疫情,既給我國經濟帶來新的挑戰,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既暴露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短板,也為我們破除瓶頸、補齊短板提供了契機。一方面,一些傳統行業受衝擊較大,而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則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網絡購物、生鮮電商、在線教育等新興服務業態快速擴張。
  • 改變命運格局的九種巨大力量,就看你如何把握
    因此我們能顯而易見地看到,想要改變命運,主要靠的是自己,因此輕易不要把改變命運的希望交給別人。想要自己的命運變得更好,首先就要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健康,更強壯。讓身體學會吃苦,才能變得健康。讓身體變得健康,才會有能力承接更多複雜的境遇和經歷。而命運的改變,往往和我們所遇到的境遇關係很大。我接觸過很多從普通人發展成為業有所成的成功人士,他們中的99%的人,都擁有非常健康的身體,以及旺盛的精力。
  • 勤,決定命運,德,改變人生
    勤奮的人,通過不斷努力,衝破困境,改變人生,德行好的人,能夠心安一生,改變人生。所以,人生路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保持勤奮、善德,這樣的人生路才能越來越順,越來越好。李嘉誠事業越做越好,運氣也隨之越來越旺,在每一次的時代變革下,他都抓住了機遇。而機遇,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李嘉誠每次在機遇來臨時,都會做好準備迎接它。就如他的手錶,都要比正常的時間撥快10分鐘,短短的十分鐘,卻是衡量他勤奮一生的度量衡。
  • 邢海明:共享發展新機遇,創造亞洲「光輝時代」
    邢海明表示,中韓在疫情中最先殺出重圍,攜手抗疫樹立國際典範,生動詮釋了合作才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諦。今年中國全國兩會在疫情背景下順利召開,釋放穩就業、保民生、儘快克服危機的決心,堅定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的信心。在後疫情時代,中國願同各國加強合作,共享發展新機遇,助力創造屬於亞洲的「光輝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