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硬腿子聊個球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這是京津足球名將系列第十一篇。
大家都知道,天津足球歷來出優秀門將,其實天津足球也曾經出過優秀的射手。1980年,天津足球隊在嚴德俊指導的帶領之下獲得了全國足球甲級聯賽的冠軍,而當年聯賽最佳射手也同樣花落天津隊,獲此殊榮的就是原天津隊左邊鋒王群發。
1958年,王群發出生於天津。初中在天津九十八中讀書時,王群發就已經是校足球隊主力,並且因為經常在各類足球比賽中進球而開始小有名氣。1972年,14歲的王群發被天津青年二隊選中,這才開始走上專業足球的道路。
進入天津青年二隊之後,王群發開始從基本功練起,李朝貴、崔光禮和鄧雪昌三名教練都十分嚴厲,光射門動作王群發一天就能練上幾百次,一點細節不滿意就得重來。正因為這樣的嚴格要求,王群發的成長才如此的迅速。
中間為李朝貴指導
進隊一年之後,年僅15歲的王群發就跟隨天津青年二隊參加全國青年足球聯賽。最終,天津青年二隊獲得第十三名(共30支隊伍)。
附1973年天津青年二隊名單:
領隊:鄧雪昌
教練:李朝貴、崔光禮
隊員:李敦、錢家樹、馮天寶、王廣泰、吳澤民、孫連慶、沈其泰、周世鈺、徐增路、張長友、薛貴強、劉硯芳、左樹聲、王樹發、王群發、趙芝魁、劉亞泉、王家春、劉忠傑、朱龍、宋寶海、張立明
在跟隨天津青年隊連續徵戰了五個賽季的青年聯賽之後,王群發迎來了自己足球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1977年,王群發被張宏根指導選入中國國家青年足球隊,並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屆北京國際足球友好邀請賽(長城杯)。結果王群發所在的國家青年隊力壓國家一隊(遼寧隊為班底)和國家二隊(北京隊為班底)兩支老大哥隊伍,捧起了本屆賽事的冠軍獎盃。
附1977年國青隊名單:
領隊:張俊秀
教練:張宏根、李國寧
隊員:李富勝、廖賢木、劉志才、陳亦明、楊玉敏、張光瑩、左樹生、王群發、王建英、楊培桓、黃向東、王峰、龐春寧、傅勝利、李福寶、歐偉庭、奚志康、丁龍發。
北京邀請賽一結束,王群發便被李元魁指導調進天津一隊,並隨隊出訪越南和寮國。
年輕時的李元魁
1978年,嚴德俊開始執掌天津足球隊,這一年天津隊獲得聯賽第四。可到了第二年,天津隊成績直線下滑,不僅聯賽僅獲第六,最重要的四運會,天津隊竟然連預賽都沒能出線。一怒之下,嚴德俊把全隊拉到秦皇島進行封閉。「再怎麼樣,不能給天津父老們丟臉,不能讓大家指著鼻子罵咱們」。這是全隊最後集體給自己下的軍令狀。
1980年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天津隊兩循環以29戰(廣東隊因為出訪任務第二循環未能完賽)16勝9平4負積41分成績力壓遼寧隊獲得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冠軍。作為球隊左邊鋒王群發也迎來了自己最高光的一個賽季,他全年攻入11球與遼寧隊的李樹斌一起並列聯賽最佳射手(當時叫優秀射手)。
1980年天津隊全家福,前排左一王群發
最令人難忘的一場比賽,就是天津隊在聯賽第一循環石家莊賽區對陣山東隊的那場對決。山東隊是去年的四運會冠軍,風頭正勁,全隊身強體壯,高舉高打,就連廣東隊在四運會半決賽中碰到山東隊也都敗下陣來。
上半場比賽第17分鐘,天津隊4號齊玉波後場斜長傳調入禁區,只見天津隊王群發在人群中躍起,機敏的甩頭攻門,球進了。僅僅過了兩分鐘,又是齊玉波的傳中,王群發還是用頭球叩開了山東隊的大門。二十分鐘不到,天津隊就已經2-0領先。第37分鐘,張貴來右路突破低平球傳中,又是王群發,中路包抄,倒地掃射將球攻入大門,不僅完成本場比賽個人的帽子戲法,也幫助天津隊以3-0鎖定勝局。
天津隊齊玉波
1982年底,王群發跟隨天津隊參加完聯賽之後,選擇退役。
王群發的身高剛過1米7,在足球運動員中身體素質屬於非常普通的那種。但是他卻是典型用頭腦踢球的球員。天生敏銳的門前嗅覺和紮實的射門功底,超高的預判能力,王群發能夠準確出現在前鋒該出現的問題,及時把握住每一次得分的機會。他大部分的進球機會都來自高個林立的禁區內的搶點射門,就充分能夠說明這一點。
退役之後,王群發與隊友王毓儉一起被分配至天津鐵路系統工作,直至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由《體育報》和央視合辦的「海燕杯」全國大企業足球賽,王群發曾經帶領天津鐵路局隊參賽,最終獲得第十一名的成績。
附1987年「海燕杯」天津鐵路局足球隊名單:
領隊:甄學誠
教練:袁道倫
隊員:趙偉、解政、董國勝、李寶慶、竇勇斌、蕭志剛、王群發、沈長河、盧世利、馬世宏、錢金剛、王毓儉、郭志義、劉乃謙、王寶成、王志強、李敦、王靜
肆意調侃,
嬉笑怒罵,
都是希望中國足球能好,
哪怕他彎路崎嶇,
哪怕他病入膏肓,
我是硬腿子,
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