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讀過李白寫的詩?太out了!你見過李白寫的字嘛

2020-12-23 小學教育淘氣老師

只讀過李白寫的詩?太out了!你見過李白寫的字嘛

提到李白,大家腦海裡立馬浮現出的大概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闊,或者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情厚誼。

李白的詩歌在我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史上,達到浪漫主義藝術的頂峰,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對唐代以及後代都產生過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唐代的韓愈就已經給他以很高的評價:「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可以說李白的詩歌千古流傳,可你見過李白寫的字嗎?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領略一下李白唯一存世的一首書法真跡《上陽臺貼》。

這幅字,其實是李白寫給一個老朋友的。這個朋友,不是追著李白跑得迷弟杜甫,也不是李白愛得要死的孟浩然,他是個老道士,大李白62歲,叫司馬承禎。

據考證,《上陽臺貼》為公元744年天寶年間,李白於他的頭號粉絲杜甫以及邊塞詩人高適同遊王屋山陽臺觀時所作。當時李白本來是去尋訪茅山道士司馬 的,結果到了陽臺觀才得知,司馬承禎已經仙逝,悲從中來的李白,面對著司馬承禎畫的一副高十六尺,長九十五尺的山水壁畫,留下了千古名篇《上陽臺貼》。

全文只有二十五歌字,為「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大意是讚嘆一個人畫技了得,能夠描繪出壯麗多姿的自然景色。

宋朝的皇帝趙佶是個書法高手,他的瘦金體非常有個性,當他得到《上陽臺帖》後大喜,親筆題字留念。後來清朝的皇帝乾隆不甘落後,也在帖上題字。帖上自然少不了歷代有緣的文人雅士題字,反正收藏過這個帖的人都想在上面來幾筆或者扣幾個章。這樣算下來,光是貼上蓋的章就讓後世人驚呼:這是要把李白二十五字包圍了,狂轟亂炸啊!

李白的這幅真跡,有大氣,有恣意,有放下一切的從容,獨獨沒有悲傷。

這二十五字龍騰虎躍,灑脫浪漫,讓書法大家們都驚嘆。真應了那句話:不會飲酒的詩人不是一個好書法家。這幅帖的題跋,有宋徽宗,有元代的收藏家張宴、書法家歐陽玄,他們和後世的一些人,對這幅作品的評價都是筆力飄逸、矯健,有無邊的志向,有廣闊的胸襟。

相關焦點

  • 詩仙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狂放不羈,56字寫盡他的自信與傲慢
    杜甫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對現實生活的生動記錄,而李白則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詩上天入地,他的想像力汪洋恣肆,如大江大河,奔湧不息,令人讀來心潮澎湃。李白的性格極度張揚,和他寫的詩一樣,在當時讀李白的詩就像飲了一杯烈酒,火辣辣地刺激著人的神經。
  • 李白寫的這首詩只有28字,卻有12字提到了5個地名,太經典了!
    李白寫的這首詩只有28字,卻有12字提到了5個地名,太經典了!咱們今天來講一下關於唐代時期的李白的故事,李白可謂是婦孺皆知的歷史人物,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而說到裡把你,令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電影中的李白,他放蕩不羈,酷愛嗜酒,他才華橫溢,優美的詩句信手拈來!
  • 杜甫對李白好到什麼程度?看看這詩,其中10字非一般朋友寫得出來
    杜甫更是曾在詩中寫道兩人「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可以說關係十分親厚。那麼杜甫對李白好到什麼程度? 在此期間杜甫雖然再沒和李白見過面,但也能時常聽聞李白的消息。不過最近卻好久未曾聽到李白的消息,這也不由引起了他對於李白的懷念,於是他便提筆寫下了下面這首詩來懷念李白,句句大白話卻也令人動容。 《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 杜甫與李白分別寫了一首詩,借著對李白的惋惜,表達自己的憤懣
    哪個少年不愛李白,不希望像李白那樣仗劍走天涯,活成瀟灑恣意的「謫仙人」。多數少年都不喜歡杜甫,只因為他太過悲傷和愁苦,真實的好像我們身邊的老者一樣。只是隨著年齡增大,人到中年才越來越懂杜甫的辛酸,原來多數人的命運都和杜甫相似,在平凡中過著艱辛且努力的一生。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李白寫了一首滑稽的詩《嘲諷》杜甫。第一次閱讀讓人發笑,第二次閱讀讓人哭泣。在唐代詩壇,有兩座巍峨的山峰,即被稱為「詩仙」的李白和被稱為「詩聖」的杜甫。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李白去了周琦(現在的濟南)的姬子宮,請道士高像你一樣教道教。從此,他正式舉行了道教儀式,自稱青蓮居士,並開始了遊道求仙的生活方式。天寶四年(745年)秋天,李白和杜甫在東麓第三次相遇。僅僅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們見過兩次,見過三次,加深了他們的友誼。他們一起去拜訪隱士和專家,還一起去濟州拜訪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李庸。
  • 李白在酒宴上寫的趣詩,有水平更有膽量,其中5個字虧他寫得出來
    讀了很多唐詩後,筆者不得不承認,李白的詩在格律工整度上,確實算不上是最牛的。論七絕的工整度,他與七絕聖手王昌齡是有一點差距的;論七律,他也是敵不過杜甫的。但讀完這些文壇名匠的作品後,大家就會發現,有些詩在唐代也就他李白寫得出來。
  • 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為何只回了兩首?專家的解釋讓人笑哭
    (聞一多《唐詩雜論》)兩個偉大的詩人有了交集,按照咱詩詞圈的慣例,得互相贈詩。於是,人們發現,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寫給杜甫的,可確定只有兩首,這個,就有點尷尬了。為什麼李白寫給杜甫的詩這麼少,有人說,在唐代,多是少者給長者寫詩,杜甫小李白11歲,所以,杜甫寫的多一些。江山卻喜歡另一個網友的回答:有人找李白:太白,聽說杜甫給你寫詩了,給我們看看,李白大手一揮:拿去。
  • 一場極為平常的遊歷,卻被李白用詩寫的情趣盎然,返璞歸真
    在盛唐的李白就是這樣一個仗劍走天涯的俠客,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行裝飽足,一劍一壺酒可以說就是李白的標配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李白的性格就是這樣,豪放不羈,縱有千難萬阻,我亦馳騁天涯。李白這一生遊歷過千山萬水,按理來說,他的詩或許應該會更加成熟穩重 ,然而我們在品讀他的詩的時候卻發現並非如此。
  • 李白的一首肉麻詩,為楊貴妃過生日所寫,現詩句廣為流傳
    李白寫過許多名句,如送友人的名句「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還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理想抱負。如」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那種浪漫。
  • 武則天寫的一首詩,就連李白都佩服!專家:除了她沒人敢這樣寫!
    古代的人們通常是非常喜歡寫詩的,一個人的寫什麼樣的詩,就是代表了他是一個什麼性格的人。在唐朝時期詩歌文化非常發達,這種藝術形式在當時達到了鼎峰,其中出現了又像李白一樣的大詩人。在她登基後她自己獨創了一個字,想要作為自己的名字,這個字就是「瞾」——從這個字的結構就能看出來是日月當空的含義。武則天有著許許多多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她是一位很有才華和能力的人,在文化氣息濃厚的唐朝武則天的地位也是很高的。武則天曾經寫過幾首詩,第一首是寫給李治的,也正是因為這首詩得到了極大的寵愛。
  • 李白很冷門的一首詩,寫活了荊門原野,令人嘆為觀止!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於碎葉城(存疑),4歲隨父遷到綿州,724年,青年時期的李白出蜀至荊門,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白為贈別家鄉而作的《渡荊門送別》。《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頷聯中詩人一句詩,寫了四種景象:起伏的山嶺,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長江,遼遠的荒原,讓人窮盡目光,思接千裡。一個「隨」字,把兩種景象位置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出來,把詩寫活,把景寫絕。李白用「山」「野」「江」「荒」把四種景象連接在一起,就像是一幅圖畫在讀者面前緩緩推開!
  • 李白寫的一首長江詩,短短28字人人都會背,我們的中學課本上就有
    李白對於我們這些後人而言,就是這麼一座高山。他的詩詞上的造詣是不可否認的,也是不可超越的。而在他寫的這眾多詩詞中,就有這麼一堆山水詩,意象開闊明朗、意境浩淼空曠,充分體現了盛唐士人的時代性格和精神風貌。李白寫的一首長江詩,短短28字人人都會背,我們的中學課本上就有。
  • 李白曾為自己的「偶像」孟夫子寫過一首詩,你知道孟夫子是誰嗎?
    李白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你知道孟夫子指的是誰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偶像的存在。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變化。都阻擋不住那顆激動的小心臟。李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
  • 李白寫女子最幽怨的一首詩,只有20字,讀罷心痛不已
    李白雖然是「謫仙人」,詩風向來浪漫揮灑,天縱不群((1).不平凡,高出於同輩。《楚辭·九章·惜誦》:「行不群以顛越兮,又眾兆之所咍也。」晉 左思 《詠史》詩之三:「功成不受賞,高節卓不群。」唐 杜甫 《春日憶李白》詩:「 白 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花月痕》第七回:「不想也還有這瀟灑不群的人,轉教我自恨,見聞不廣,輕量天下士了。」(2).不合群。
  • 李白的「對影成三人」是名句,餘秀華寫首詩調侃,網友評:有才華
    本來只是一個農村家庭主婦,只有高中學歷,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薰陶,在很多人眼裡,這樣的人能成為一個詩人本就是運氣好,既然有了名氣,就該好好珍惜,低調地在領域內耕耘。遇到有人質疑,也應該坦然接受,誰讓你不管是哪方面的條件都不像能做一個詩人的人呢?但餘秀華偏不是這樣的人,她身上有一股「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式的霸氣。
  • 讀了李白這首寫洞庭湖的詩,才知道詩仙的想像力
    李白愛山樂水,寫下不少有關洞庭湖的詩歌,「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都是當中極具想像力的名句,而其中最飄逸、具想像力的,還得屬《遊洞庭湖五首》中的其二。在這首詩中,他用短短四句,僅28字描繪出洞庭湖水月相映,美得不似人間的美好景象,令人無限神往。
  • 李白很豪邁的一首詩,開篇20字就氣勢橫絕,後人傳唱1000年
    世人追隨著李白的步伐,讀著李白的詩歌,一晃,就是1000多年。讀著中華書局出版的李太白全集的時候,甚至會生出一種,天下詩人,只讀李白一個人就夠了的錯覺。李白代表不了的盛唐的百花齊放,但他卻毫無疑問是其中綻放的最盛大的一株奇葩。
  • 寫瀑布詩很多,為何李白《望廬山瀑布》能入選語文教材?貴在一字
    導語:李白被稱為「詩仙」,且不說李白一生寫過的詩有多少,就是寫李白的詩都多不勝數,在李白的所有詩篇中卻是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比如《靜夜思》表達遊子思鄉,比如李白寫《明堂賦》是為了謀求官位,這些詩都因為表達特殊的感情和願望所以才流傳千古,但是有一首詩就是李白無意間寫的所見所聞,不但流傳千古還年年入選語文教科書
  • 李白瘋狂追捧他的男神,為其寫了14首詩,杜甫:所以愛會消失嗎?
    「追星」這一現象自古以來都存在,就連大名鼎鼎的詩聖杜甫都是一個追星狂,作為謫仙人李白的狂熱粉絲兼知心好友,他寫過許多關於李白的詩,如「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等等都是他為李白寫的驚豔至今的佳句,可見他對李白的情深義重。
  • 詩仙李白寫過凡爾賽文學,白玉盤、綠玉杖、散金三十萬都是小意思
    其中詩仙李白就被譽為凡爾賽文學的鼻祖。白玉盤,綠玉杖,散金三十萬等等都是小意思。小兒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現在小學教材中選有這首詩。原詩是這樣的: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月影, 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 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 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