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少做這三件事,可以多積累「陰德」

2020-12-16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其實,這句話和佛家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意思相仿,都是告誡人們要注重因果報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禍根的惡報,種下福根得福報。

佛告誡我們:做人,要懂得多積累「陰德」。「陰德」就是指暗中做了好事而不讓人知道,有陰德的人,上天自然會知道並且會報酬他,而且福報更大。福禍無門,唯人自召,我們儘量少做以下三件事,就可以多積累「陰德」。

第一,少殺生;

不殺生,是佛教「十戒」之一,內容包括:禁止殺人,也不能傷害畜生、蟲蟻等。不但戒直接殺害,而且也戒殺因和殺緣,如賣獵槍的人則是間接助殺者。

弘一法師李叔同是近代著名的佛家大師,他每次坐木藤椅時,總要搖搖才下座,學生豐子愷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李叔同答道:「這個木藤椅可能會有小蟲,這樣搖搖後這些小生命就跑開了,坐下去後不至於殺生」。由此可見,真正有慈悲之心的人,對世間萬物都心懷仁愛,不忍殺生,最終積累的陰德也更多。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經告誡人們儘量不要殺生,因為被殺生的動物,在要死的時候,都是很憤怒,一憤怒血都變色,當時把血液抽出來化驗,血裡頭就有毒,很毒。人要是吃多了這種動物(比如說豬、雞、鴨、牛),不僅是造孽,自身體內也會積累很多毒素。

南師還打比方說:「你看那殺豬的,殺多了,他自己就變成了豬相,那個相就出來了」,可見惡有惡報,一切都是因果報應。殺生多了,就是積累孽緣,早晚會有惡報;儘量少殺生,少吃點大魚大肉,也就是積累陰德,為自己和家人積累福報。

第二,少邪淫;

不邪淫,也說佛教十戒之一。何為「邪淫」?就是指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主要包括非人、非處、非境、非時、非法、非量的交合。佛家認為:遠離邪淫,有這些好處:一、諸根調順。二、永離喧掉。三、世所稱嘆。四、安莫能侵。

值得警惕的是,邪淫有很多害處:第一,邪淫容易敗家,正如古人所說「家敗之道有四……婦女淫亂者敗」。第二,邪淫容易亡身,縱慾過度,就會耗損元氣,耗竭精氣,然後百病叢生,夭折陽壽。為什麼歷史上的很多皇帝都壽命很短,最主要原因就是縱慾過度,淫邪心過旺。第三,邪淫毒害身心,使得自身氣質陰暗、奸詐,整天渾渾噩噩。

其實,邪淫的最大壞處就是折損福報,它不僅會報應在我們自己身上,還會殃及子孫後代,傷天害理,敗壞道德,令祖宗蒙羞。比如說,父母其中一方如果發生了婚外情,首先破壞了家庭的穩定,然後影響了事業及財運,最後傷害了無辜的孩子,還敗壞了自己名聲。反之,少一點邪淫,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多積累一點陰德,也就是為自己和家人多積累福報。

第三,少與人結怨;

古語有云:「一不積財,二不積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如果我們少積蓄錢財,就不擔心遭人搶劫,所以睡也安穩;不與人接下怨恨,沒有冤家對頭,處處就可以得到方便。

佛家講究戒「貪、嗔、痴」,其中的「嗔憤」就是指與人發怒、結怨,這是很容易毒害身心,傷害人際關係,也不利於積累福報的。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在為人處事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儒家所說的仁愛就好比是佛家所說的戒掉嗔恨,以慈悲為懷。

《了凡四訓》是一本勸人行善的書籍,書中總結了10種積累陰德的方法,其中兩條是與人為善、成人之美,都是告誡大家要和善為人,少與人結怨,多結善緣,才能多結善果,多點福報。

三國東吳大帝孫權的祖父孫鍾,只是一個種地的瓜農,但是他友善待人,若是路人口渴了,他都慷慨贈送西瓜,因此孝友之名,肆聞鄉裡。孫鍾種瓜,行善積德,惠及子孫,後子孫後代果然稱帝建國。所以說,少點嗔怒心,少與人結怨,維繫好和諧和睦的人際關係,就是給自己和子孫積累陰德,積累福報。

結語:

司馬光家訓也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由此可見,多積累陰德,就是多積累福報,也能造福子孫後代。

《文昌帝君陰騭文》中也說「一個人廣泛的行善積德,多積累陰德,符合上天的心意,上天必定賜福於他!」比如說,我們儘量少做以上三件事——少殺生、少邪淫、少與人結怨,就是多積累「陰德」。您覺得呢?祝願各位善友增福增壽,六時吉祥,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最能積陰德的七件事,你做過幾個?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積德行善,便可以獲得更多的福報,還可以惠及子孫後代。我們在行善積德時,一定要多積陰德。古語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經常積累陰德,才能避開災禍,獲得更多福報。
  • 這2件事情,最容易折損「陰德」,可惜很多人都在做
    文章作者:琢磨君何為「陰德」?就是指暗中做有德於人的事,或者是指某人做了好事而不求回報。陰德最早出自於西漢《淮南子·人間訓》中的一句話「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即:暗中積善的人,上天早晚會降下福祿給他。
  • 《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何理解?
    易經中有許許多多道理,有人讀一遍能感悟其中奧秘,有人即使讀幾遍也是毫無收穫。有人說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甚至不同年齡段讀易經的同一句話,都有可能有不一樣的收穫,這或許就是易經的魅力所在。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俗話說:千裡之堤,毀於蟻穴。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但如何辨別生活中的是非與真偽之善?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太上》曰: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我們知道,善對人生乃至整個國家社稷都有莫大之益。但是,生活中有的人行善而得善報,而有的人行善卻未得善果,或雖有小小善果而所酬遠不及其所行。
  • 道教:這兩件事最能積累「陰德」,你能做到幾件?
    道教的勸善之書《太上感應篇》有云:「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積德行善同樣也是道教修行者得道成仙的一種方式。積德行善分為陰德和陽善,「陰」是暗地裡的意思,「德」就是善行,陰德就是暗地裡行善而不為人知,行善為人所知則是陽善。《周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德行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慶;作惡的人家,則必多禍殃。道教認為這兩件事最能積累陰德,你能做到幾件呢?
  • 「積陰德」的十件事,做過兩件以上,也要恭喜你
    古人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行善不被人知道,就能積陰德,《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常積陰德,惠及子孫。這世間有十件事,最積陰德,哪怕你做過兩件以上,也要恭喜你,看看你做過幾件? 第一、與人為善。
  • 佛教:十件「積陰德」的事,做得越多,福報越大!
    《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就是積德,修善的人家,必然會獲得更多的吉慶,作惡的人家,必然會獲得更多的禍殃。古人常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十件「積陰德」的事,你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為了自己跟自己的家人,一定要盡力去做。第一件事:孝順父母。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這世間最積陰德的事情,佛教認為,孝順可以得到四種功德:顏色端正、氣力豐強、安穩無病、健康長壽。
  • 10件「積陰德」的事,只要做2件以上,也會福德無量!
    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因果,皆有陰陽,種善因,得善果,積陽德,享世名,積陰德,天報之。《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我們要想家庭幸福美滿,子女孝順、健康平安,就一定要多積陰德,積陰德不僅可以自己享用,還能惠及子孫後代。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不做這4種事,就是在行善積德
    「為善而欲人知之,稱為陽善,徒得虛名。為善而不欲人知,稱為陰德,天必賜福。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朱子治家格言》在《增廣賢文》中有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生在世,不管我們要經歷多少苦難,會遇到多少挫折,我們都要一直堅持行善積德。
  • 道法想要靈驗,必須具備這三件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含義是什麼
    必須要做到至誠之道,至誠之道,可以感恪天地神靈,不管儒家道家還是佛家,都需要一個誠心和虔誠,諸葛亮祖師也說,神為信己者靈。所以既然替人家做事,就必須要誠心誠意地去做。要是三心二意、心猿意馬,這樣是有罪的,是要得罪鬼神的,拿了信眾的錢財替人消不了災,結局都是很慘的。
  • 「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5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積累多少財富,而是要多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 「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十種善事,看你做過幾種?
    世間之事,皆有陰陽之分?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語句出自《周易》第二卦:坤卦。
  • 「了凡四訓」之積善學,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中華民族的真善美精神
    人草木茶禪文化自古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可見積善的家庭一定會有很多福分喜慶的事情,如果積惡的家庭往往多出現多餘的災禍。有看過《了凡四訓》的朋友,都知道這本書是非常有名的勸善書,了凡先生把其一生的經歷和所悟道理都記錄於書中,他在積善篇中,以古人的真實例子,來證明積善的功德,以此來告訴世人,一定要多積善修德,心存善心,多行善事,才可以有好的福報。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論語》(連載187)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的人看上去已經成功了,三十多歲、四十多歲,已經有社會地位了,而且事業上也有一定的成就 ,可能企業做的不錯,甚至公司上市了,這算不算成功了呢?其實還不好說,因為要看「秀而不實」。雖然他抽穗了,看上去很有成就了,最後打開是否生出飽滿的果實。怎麼看呢?這其實就要在人生中看得長遠。可以通過古人的智慧判斷,「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常有這幾種善行的,恭喜你,福報要來了
    不過給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他正廳中間掛的那幅字畫,上面寫著「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顯得特別蒼勁有力。朋友說,那是他祖先的手墨,後輩們一直將它傳承下來,如今生活都過得挺好,家族也日漸騰達了。想想也是,朋友都七十了,退休後兩口子的日子,過得舒服自在,特別是兒女們也成家立業了,有所作為和建樹,讓人好不羨慕。那麼,何為「積善之家」呢?
  • 行善未必都能積陰德,這麼做只是在積陽善
    《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和積不善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指積累善行和惡行,說白了就是指做好事和做壞事。但對於什麼是餘慶和餘殃,許多人卻不大理解。餘慶,指福澤後世子孫;餘殃,指殃及後世子孫。
  • 陰德深厚之人,都有哪些福報?
    回復您的屬相,如"鼠"查看您的運勢詳解 在《易經》中有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無論人們做好事還是壞事,最終都是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
  • 佛教:做好這件事最積陰德!而且分文不花,只需記住2個字!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是古人總結出的影響人命運的幾大因素,可見積陰德至關重要。那什麼叫陰德呢?陰德是指人做了好事,卻不為人知,自己默默付出,甚至忍辱負重,傾其所能來幫助處於困境中的人們,這樣的陰德福報才大。有陰德的人,上天必賜福與他!
  • 八字分析: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老師,我是你的粉絲,乾造:壬戌年,癸丑月,戊申日,丁巳時,不知道會不會抽到,很希望在你百忙的空閒時間裡可以講下:「命中己有巳申,如果流年再遇到寅,是不是勾成三刑?」寅巳申三個逢上會不會有災,或不順之事呢?明年辛丑年,戍醜相刑又會發生什麼狀況呢?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用德行修來的
    文/芨芨草導語: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易傳》中有這樣的句子: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行善積德的家庭,會有福報;而沒有這些德行的家庭,則會有禍殃。能說會道的人多了,中國也只出現一個成功者叫「馬雲」的。那麼,他到底靠的是什麼?是他的德行。只有好的德行,才能讓他越走越好,越走越遠。02 「你給我抬回去」據說在1995年的時候,杭州電視臺做了一個測驗,檢驗誰有見義勇為的舉動——有一些人在路面上「偷」井蓋,看誰來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