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尼微城人信而悔改

2021-02-23 大慶磐石大教堂

你說:漫漫黑夜看不到盡頭。

神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12)

主耶穌在世傳道期間,有幾個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耶穌說:「夫子,我們願意禰顯個神蹟給我們看。」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太十二38-41)。

《約拿書》記載,當時尼尼微城人的惡已經達到神的面前,約拿奉神差派,前往那裡去傳警告。如此罪惡的百姓,為何神說他們要起來定世代的罪,究竟尼尼微城的百姓做了甚麼?不但沒有受到責罰,反而得著主的恩待。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神的話臨到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第一次約拿卻逃避神,往他施去。神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這次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

當尼尼微城的居民聽到約拿的宣告後,他們的反應與舉動卻蒙了神的恩待。乃因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拿三5)。

尼尼微城乃屬當代強國亞述的首都,是一座大城。人民生活安定、豐衣足食,卻也是個罪惡之城。在這樣大環境下,約拿傳警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聽來似乎令人不可置信或只是戲言,但百姓聽後竟然信服,也使他們蒙神的恩待。

同樣熟悉的一幕,當羅得得知神派天使要滅所多瑪城時,他去告訴女婿,他的女婿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創十九14)。當時的百姓處於一個繁華宴樂的地方,他們也是不相信城會被毀滅。但最後,女婿與所多瑪城都一同滅亡了。

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一16)。今天我們讀了神的話,或聽了道理的勸勉,知道自己的不是或過錯,甚至感到有點扎心時,是否有悔改的心呢?還是不願意領受、不肯信服,仍然照著自己的心意去行?倘若如此,我們就是硬心的人,屬靈生命也就漸漸陷於危險。如經上所言:「人屢次受責罰,仍然硬著頸項;他必頃刻敗壞,無法可治」(箴二九1),實乎可惜!

百姓進一步的舉動是宣告禁食,也就是不可吃任何東西。人有肉體的需要,必須吃食物填飽肚腹或維持身體健康,因為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傳六7)。此時,禁食是一種刻苦己心的表現。

當禁食的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王就下令──人不可嘗甚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與性畜都當披上麻布,切切求告神。故此,禁食之餘必需有尋求神的表現,不然,禁食會變成一種外表上的舉動,是毫無意義的,也不能因此帶來神的祝福。

聖經記載,當人面對困難或遇到危險時,為了表示個人的決心就會刻苦己心作出禁食的舉動。比如,大衛得知兒子患重病,就為這孩子禁食、懇求神(撒下十二16);約沙法王因有大軍來攻擊他們而心生懼怕,定意尋求神,就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代下二十1-4);波斯王古列第三年,有事顯給稱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他通達此事,明白這異象。不但悲傷了三個七日,美味沒有吃,酒肉也沒有入口……(但十1-3)。

尼尼微城人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他們上下一心,不分年幼老少,甚至尼尼微王脫下朝服,披上麻布。身為一國之君,寶座代表王的權柄,朝服代表王的身分,竟然下了寶座、脫下朝服,實在是一件不簡單的事,這也凸顯了王痛悔、謙卑的心。「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太二三12)。今日,有多少人能放下自己的身段,謙卑屈膝在主的面前?

「因為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心甦醒」(賽五七15)。尼尼微全城的人對罪惡感到傷心、痛悔,這告訴我們,慈愛的天父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三四18)。因此,當我們因一時軟弱,被過犯所勝時,要在主的面前祈求,獻上憂傷痛悔的心,祂必不輕看。

尼尼微王通告全城說,人人要切切求告神,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城中百姓的一切舉動與心思,天上的神都看在眼裡。於是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就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如大衛所作的詩說,公義的神,察驗人的心腸肺腑(詩七9)。


在這淫亂不信的世代,人們沉醉在罪惡的世界裡,因著繁華宴樂的聲音,耳中無法聽進神的話語,即使聽見了,也當作戲言,察覺不到這世代的危險。我們要從尼尼微人的一舉一動作為提醒,主耶穌說,「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接著說「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這個人,就是主耶穌,我們願意聽祂的話?領受祂的教訓?以悔改的心來面對自己的過錯嗎?「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箴二八13)。共勉之。

聲明:本文圖片及影音內容轉自網絡,本訂閱號所轉發文章內容僅用於基督福音的傳播。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尼尼微城」的遠古石板,還刻有一串「神秘」數字,是誰留下的?
    在科學家考古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許多的古城遺蹟,在1843年,法國的考古學家便在底格裡斯河附近挖掘出了尼尼微城遺蹟。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尼尼微城是存在於傳說故事中的城市,法國科學家的這個考古發現,無疑向人類證明了聖經中的記載或許是真實的。在這次的考古過程中,科學家發現了兩座神廟和三個宮殿,在這兩座神廟中供奉的神分別是,戰爭女神伊什塔爾和文字神納布。
  • 災疫不可怕,怕的是人不能悔改,義大利的大街上跪滿了禱告的人群
    約拿是一位先知之人,故能聽到上帝說話。上帝跟約拿說,你去尼尼微城,向那裡的居民呼喊,尼尼微人被上帝宣告為惡貫滿盈,上帝等著他們悔過,否則不久這座城市裡的一切,都將傾覆。約拿心想,上帝顧念他的子民,怎麼會毀滅呢?再說,路途遙遠就是到了尼尼微城,城很大也得走一天才能完成。
  • 太福音專題系列課程第81講《基督預示祂的復活來駁斥法利賽人求看神跡》
    41】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42】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
  • 釋經講章:瑪拿西王悔改的啟示
    他引誘百姓犯罪,比神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滅的列國更甚,使猶大人陷在罪裡。特別是汙穢聖地與聖殿、流許多無辜人的血,使罪惡充滿了耶路撒冷(參王下21:16)。2、他的認罪與蒙恩(代下33:11—13)瑪拿西在急難的時候,就懇求耶和華他的神,且在他列祖的神面前極其自卑。
  • 隨大英博物館走進公元前7世紀的尼尼微:曾經的「人間天堂」
    對比當時的繁華和如今的斷壁殘垣,讓人無限唏噓。藝術家對奧斯丁·亨利·拉亞德的《尼尼微紀念碑》中亞述宮殿大廳描述的再現,1853年如果你足夠幸運,被允許進入亞述王宮的正殿,那麼迎接你的將是一座高聳的外牆,正殿有三個入口,兩側均有巨大的人首翼牛雕像。在正殿之外,你會看到行政、禮儀和家庭區域,但絕對禁止遊客進入。
  • 耶穌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 耶穌基督福音
    我們打開聖經路加福音5章32翻到一起讀: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悔改》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恩!耶穌基督教會差遣工人岑弟兄,藉著他手中所寫的和"口中"所講的真理的道,就是叫我們得救的福音。按時分糧供應給我們,將屬靈的事講與屬靈的人聽,使我們生命更豐盛。
  • 撒該的悔改與蒙恩
    保羅說那美好的仗我們要去打,所信的道我們要去守,當跑的路我們要去跑,所以我們是一個跑天路的人,我們是天路客,那麼在新的一年開始,我們要特別藉著聖經路加福音19章撒該的經歷和他的追求,同時也再次藉著神的話來指引我們,我們如何在新的一年裡,真正成為一個蒙恩的人。我們發現今天教會裡面,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是蒙恩的人,但在我們生命中有沒有真正蒙神的恩典和祝福?
  • 異端邪說丨恩典福音的牧師宣揚信耶穌就得救,不需要認罪悔改
    長期以來,基督教的律法主義保守派走了兩個極端:一方面謬解因信稱義的真理,認為一個人信主就自由了,他們不顧使徒的教訓,任性吃血、有貪心(拜偶像);另一方面,不斷向基督徒強調要遵守摩西律法,要不斷地認罪悔改,任意給信徒定罪,把本來處在恩典之下的基督徒帶回到律法之下!這無疑帶歪了信徒,信徒在他們的捆綁下反而失去了神所賜的自由,苦不堪言!
  • 耶穌基督福音|悔改信福音與悔改認罪的區別
    你們當悔改,信福音!」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悔改信福音與悔改認罪的區別》 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你差遣工人岑弟兄-藉著他手中所寫的和"口中"所講的真理的道,就是叫我們得救的福音!將屬天的靈糧按時分糧供應給我們,使我們生命更豐盛。阿們!
  • 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只是口頭上信靠主耶穌,實則幾十年如一日原地踏步,甚至和信主之前並無任何變化!沒有什麼好的行為見證,使得許多尚未信主的朋友止步於福音恩典,羞辱主的聖名,使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受了褻瀆!,這個人買股票的錢被套牢,最後懊悔的腸子都青了,這是後悔而不是悔改!
  • 基督教使徒信經: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3、人要常常悔改在神面前信耶穌,使罪得赦免,那麼人是否還需要承認自己的罪,悔改在神面前?答案是需要的!以下幾處經文都告訴我們,基督徒仍然需要常常在神的面前自省,如有犯罪,則需要誠心悔改在神的面前。
  • 神和人的互動模式——神的善待和人的回應的責任
    用陽光照所有人,給所有人豐收吃喝喜樂,在風浪中保護海中行船的。3在神的外在呼召上也體現神是萬靈的父親。在人類犯罪後,神給人普遍的外在呼召,呼喚他們的悔改。神對人類具有持久的忍耐和普遍的善意,原先的時候任憑他們,如今呼召全地的人呢都要悔改。4除了外在客觀的普遍呼召之外,而在對以色列上尤其表明為神是父親。神是賜給以色列律法的外在呼召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