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袁武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0年是中非合作論壇(以下簡稱「論壇」)成立20周年。自2000年成立以來,論壇機制不斷完善,逐漸成為中非集體對話和多邊外交的重要機制。論壇機制下開展的中非合作,成為南南合作的重要典範、新型國際關係的重要示範,發揮了推動中非關係跨越式發展、助力中非關係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作用。
中非合作碩果纍纍
中非合作論壇自成立以來,日益成為中非之間合作的重要平臺,中非關係也因此得到了全面提升。政治上,中非雙方高層往來不絕,政治互信日益加深;經濟上,雙方經貿合作成就令人矚目;文化上,雙方人文交流往來頻繁;安全上,中非雙方勠力同心,為非洲和平與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貢獻。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推動了中非關係全方位發展,最終形成以「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明上交流互鑑、安全上守望相助、國際事務中團結協作」作為支柱的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非洲時以「真、實、親、誠」理念概括中非關係,成為新時代中非平等、友好、互利關係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新表述。
中非經貿合作碩果纍纍,惠及整個非洲大陸。中非貿易額從2000年的100億美元提高到2019年的2087億美元,增長了約20倍。2019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491億美元,較2000年增長近百倍。截至2018年底,超過3700家中資企業投資非洲,推動非洲工業化進程,興修基礎設施,為提升非洲自主發展能力注入了強勁動力。迄今為止,中國在非洲建設的鐵路和公路均超過6000公裡,還建設了近20個港口和80多座大型電力設施。中國在非洲修建的亞吉鐵路和蒙內鐵路已經開通。
民間往來日益頻繁,人文交流日益活躍。論壇機制拓寬中非民間交流渠道,中非青年大聯歡、智庫論壇、聯合研究交流計劃、減貧發展高端對話會、中非新聞交流等項目讓中非人民之間相互了解。中國非洲研究院正式成立,為中非智力交流提供助力。中國累計向非洲國家提供了約12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在非洲46國合建61所孔子學院和44家孔子課堂,建立150對友好城市關係。中非民間交往日益頻繁,鞏固了中非人民之間的友誼。中非安全合作日益深化,提升了非洲自主安全能力。中國是非洲和平與安全事務的重要參與方,並作出巨大貢獻。中國有2000多名維和人員部署在非洲,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並且是聯合國維和經費的第二大捐助國。通過論壇機制,中國設立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基金,支持中非開展和平安全與維和維穩合作;繼續向非洲聯盟提供無償軍事援助,支持薩赫勒、亞丁灣、幾內亞灣等地區國家維護地區安全和反恐努力;設立中非和平安全論壇,為中非在和平安全領域加強交流提供平臺;在共建「一帶一路」、社會治安、聯合國維和、打擊海盜、反恐等領域推動實施50個安全援助項目。中非安全合作維護了非洲的安全與穩定,提升非洲自主安全能力,為維護非洲和平與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樹立南南合作的典範
進入21世紀,隨著非洲安全局勢逐漸緩和,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希望搭上經濟全球化的「順風車」。中國理解並支持非洲國家的正當訴求,積極開展中非合作,致力於共同發展、合作共贏。中國在對非合作中秉持正確義利觀,注重授人以漁,幫助非洲築巢引鳳,提升非洲國家自我發展能力,惠及非洲各國人民,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中非合作注重將雙方的需求結合,讓彼此的發展成為對方的機遇。論壇將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同非盟《2063年議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非洲各國發展戰略深入對接,開拓了新的合作空間。截至目前,44個非洲國家和非盟委員會同中方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中非合作將子虛烏有的「中國威脅」變成了切切實實的「中國機遇」,為中非共同繁榮奠定了基礎。一方面,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聚焦於發展,給非洲帶來巨大的機遇。「一帶一路」倡議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抓手,中非「十大合作計劃」聚焦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十項內容,兩者可以幫助非洲國家解決基礎設施方面的瓶頸,為非洲抓住工業化機遇創造條件。另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積累的發展、減貧、治理等經驗和形成的創新理論,對非洲國家和其他地區發展中國家就更有參考借鑑價值。
論壇引領國際對非合作的新潮流,為國際對非合作確定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基調。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後,中非關係全方位深入發展,有力地提升了非洲的國際地位。在中非合作示範效應下,其他域外國家也紛紛加大了對非洲的關注,給非洲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印度、美國、巴西、土耳其、俄羅斯等國效仿中非合作論壇機制,紛紛舉辦了類似的論壇、對非合作機制以及峰會。
雙邊與多邊外交並重
20年來,論壇正是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外交理念,才使論壇機制充滿活力和創造力,不斷推動中非合作前行。中國始終尊重非洲,平等相待,不幹涉非洲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在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在投融資中謀取政治私利。這深受非洲國家歡迎與讚賞,也是雙方合作歷久彌新的動力。
論壇機制堅持多邊與雙邊並重,反對單邊主義。在論壇機制中,中國始終堅持團結合作、平等互利、共商共建。對於涉及中非雙方利益的事務,論壇機制採取友好協商加以解決。中國既重視發揮論壇的頂層設計和戰略引領作用,也重視與每個論壇成員的雙邊關係,讓論壇機制和雙邊合作雙管齊下,構築起多邊與雙邊結合的強大夥伴關係網絡。論壇機制注重共商共建,讓非洲國家平等、自主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有助於推動新型國際關係的構建。
中國始終堅持各國之間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反對以大欺小、恃強凌弱。冷戰結束後,世界局勢仍然不太平,強權政治、霸權主義仍然存在。進入21世紀,某大國在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機和大疫情時,以鄰為壑、轉嫁危機,置國際公平與正義不顧。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一直致力於推動新型國際關係建設。論壇20年見證了中非之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發展。中國一直是非洲和平穩定、繁榮發展、聯合自強、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支持者和促進者。中國重視同所有非洲國家發展友好關係,無論大小、強弱、貧富。不管是資源富集國還是資源貧瘠國,中國都平等相待,積極開展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
共建中非命運共同體
14億中國人民正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0億多非洲人民正致力於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聯結中非的不僅是深厚的傳統友誼、密切的利益紐帶,還有各自的夢想。中非人民要加強團結合作,加強相互支持和幫助,努力實現各自的夢想。
中非合作論壇已經走過了二十載春秋,至今仍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未來論壇的前景,我們大致可以從疫情期間的中非合作抗疫有所了解。全球疫情凸顯了人類社會在面臨重大危機時的脆弱,人類社會必須合作抗疫,共克時艱。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進步性。在面臨疫情全球大流行時,中非抗疫合作體現了一以貫之的務實高效、合作共贏、命運與共。中非命運共同體不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真實的新型國際關係的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典範。論壇二十年見證了中非人民緊密團結,共同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未來也將見證中非人民共同發展、共同圓夢。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院)
相關閱讀
中非合作論壇二十周年:回顧與展望推動中非合作邁上新臺階進一步加強中非智庫交流與合作中非合作在抗疫中走向深入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中非合作論壇二十年見證中非關係跨越式發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