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做手工。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
小朋友們做的手工作品吧~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做手工。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
小朋友們做的手工作品吧~
你知道嗎?
這些作品都屬於布貼畫,
是孩子們用碎布製作的。
而這些碎布,
就來自家裡的舊衣服哦~
這些熱愛拼貼畫的孩子,
來自浙江省寧海縣
前童鎮中心小學。
他們生活在
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優美的
千年古鎮——前童。
前童鎮,
始建於南宋紹定年間,
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實景圖:前童牌樓
布貼畫:前童牌樓
這裡是前童牌樓,
即古鎮的「大門」。
經過前童牌樓,
映入眼帘的就是
充滿江南風情的小橋流水
和粉牆黛瓦的民居。
實景圖
布貼畫
古鎮裡保存著很多古建築。
高高的馬頭牆,
各式各樣的石花窗,
讓人不禁好奇:
它們訴說著怎樣的故事。
實景圖:馬頭牆
布貼畫:馬頭牆
實景圖:石花窗
實景圖:石花窗
布貼畫:石花窗
正月十四至十五,
古鎮上會舉辦熱鬧的
「前童元宵行會」,
來紀念祖先興修水利的功德。
實景圖:前童行會
布貼畫:前童行會
古鎮的特色美食:
垂面、麥餅、
前童三寶(豆腐、空心腐和香乾),
深受遊客們的喜愛。
布貼畫:前童美食
孩子們的布貼畫
將古鎮的居民生活、建築、
文化活動、特色美食等各個方面,
展現得淋漓盡致。
每幅作品都
幾乎還原了古鎮的真實場景,
實在令人佩服!
他們為什麼會想到
為家鄉製作布貼畫呢?
這些布貼畫又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將家鄉文化融入美術課堂
這與前童鎮的地域文化是分不開的。據《童氏宗譜》記載,1936年前後,前童有裁縫三百餘人,號稱「三百把剪刀」,裁縫技藝堪稱一絕。
如今,絕大部分前童人家都還保留有這門技藝,雖不為謀生,但卻能為家裡弄點布藝裝飾。鎮上還有一些裁縫店,經營修褲腳、做窗簾等業務。孩子們所在的前童小學正是利用這一古鎮文化優勢,開創布貼畫課程,將家鄉文化融入美術課堂。
戶外寫生
拼貼畫的製作步驟,包括:選定主題→畫草圖→挑選布料→在布上畫出形狀→裁剪→粘貼。
課堂上,美術老師一般會給出主題,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布貼畫作品。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創作靈感,老師會經常帶學生到鎮上寫生。學生們根據所見所聞,用畫筆記錄下古鎮的風土人情。
泮昱凡同學繪製的草圖
寫生結束後,如果經過裁縫店,他們還會到店裡收集布的邊角料,拿到布貼畫課堂上使用。
布貼畫製作
回到學校,每個小組根據繪製的草圖,討論出各自需要完成的部分。比如,有的學生製作石子路、有的製作馬頭牆、有的製作小鎮人物等。
製作布貼畫所需要的材料有各種布的邊角料、膠棒、剪刀、彩筆、卡紙等。他們使用的布料大部分是從裁縫店裡收集的,還有一些是用家裡的舊衣服剪的。
裁剪、拼貼的過程,較為複雜。比如,有的布料容易剪壞,有的布料不容易粘貼,有的布料顏色不合適……這些問題都要注意。
《前童行會》是這些布貼畫作品中最複雜、最難製作的。它由一名老師帶領五個學生,每天利用學校午休時間花了一個多月才完成。
作品中的兩位主體人物,選用大塊紅布和粉白色布,適當用中性筆畫出衣服花紋製作而成。周圍的人物從畫面前方到後方依次變小,人物形象、表情、動態各異,展示出了人們過節時的熱鬧情景。
這一次,
這些學生把他們為家鄉
製作的布貼畫,
編成了動畫故事:
《家鄉布貼畫》,
帶到了《看我72變》的舞臺。
想知道更多關於創意少年
製作布貼畫的故事嗎?
那就記得關注3月27日17:30
央視少兒頻道,
《看我72變之創意少年》
第十四季第四期節目哦~
播出通知
第十四季第四期
播出時間
3月27日 17:30
播出平臺
央視少兒頻道 CCTV-14
(央視少兒客戶端可同步收看)
節目單
《創意扇舞》
隊名:百變彩扇
演出:天津七彩虹舞蹈藝術培訓中心
《隱形舞者》
隊名:神秘「衣」戀
演出: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小學
(望京新城校區)
《媽媽變裝秀》
隊名:馨喜悅
演出:張馨悅
《動畫阿卡貝拉》
隊名:星星小乖
演出:星途愛樂童聲合唱團
《摺紙遊園會》
隊名:美美馨依
演出:鍾曦雅 李添依
《家鄉布貼畫》
隊名:童童布畫
演出:浙江省寧海縣前童鎮中心小學
大朋友、小朋友們,
你們也可以利用家裡的碎布,
製作創意布貼畫哦~
#全國中小學生創意大賽#
雲系列之「創意大玩家」,
暖心上線!
讓你「宅」在家中不孤單,
每天都感覺:
「今天又是充實的一天!」
【來源:央視少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