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葉青武漢日記:抗疫日可以放在每年1月23日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盤古智庫

本文大約5200字,讀完約13分鐘

葉青武漢日記

葉青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學院教授

盤古智庫是一個最前沿的智庫,很榮幸,我搭上了智庫的第一班船。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思考,時有收穫。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的方方面面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治國理政將會有新的重點——國民健康保障。希望我的武漢日記對大家研究此問題有所裨益。

——葉青

非常時期,武漢成了全國人民掛念、祈福的城市。封城後,武漢人民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 武漢在發生哪些變化?

葉青是一位定居武漢40年的市民,也是一名學者和官員。在過往多期的專欄文章裡,葉青實時記錄了很多觀察和親歷的事件,並提了很多建設性的建議,深受讀者好評。

這將是一份寶貴的史料。感謝他,我們得以更真切地感知到武漢疫情全方面的進展。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

本文系葉青撰寫的「抗疫日可以放在每年1月23日」,文章首發於「正和島」微信公眾號,經作者授權,轉載至盤古智庫專欄「葉青武漢日記」。

1

洗手有多重要

3日,周五,晴。

3日,全國大陸新增確診病例19例,其中18例為境外輸入病例,1例為本土病例(湖北1例);新增死亡病例4例(湖北4例);新增疑似病例11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截至3日,全國大陸現有確診病例1562例(其中重症病例33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76751例,累計死亡病例33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1639例,現有疑似病例114例。

湖北新增確診病例1例(武漢1例,又把辛辛苦苦做出來的0給破了),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50例(武漢150例),新增死亡病例4例(武漢4例),現有確診病例834例(武漢830例),其中重症病例303例(武漢300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63762例(武漢46611例),累計死亡病例3207例(武漢2567例),累計確診病例67803例(武漢50008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武漢0例),現有疑似病例0例(武漢0例)。

武漢新增的1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

怎麼來的?沒有洗手。

患者居住在礄口區榮華街建國社區金玉華庭小區。1月23日起一直居家,自2月20日起曾多次前往小區門口取團購食品和快遞,每次團購物品拿回家後未進行其他消毒處理,取外購物品時沒有戴手套,有幾次沒有洗手。1月23日至3月29日,患者無任何不適,無醫院門診就診史。

3月30日,患者獨自駕車前往市六醫院體檢。4月1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送至酒店隔離。2日下午送至市肺科醫院就診。3日訂正該病例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病例生活樓棟曾有確診病例,不排除社區感染。

本人日記中曾經呼籲,戴好手套,研製手套機,類似於鞋套機。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日10時(北京時間16時),中國以外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76112例,達到889838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822例,達到46994例。

2

很快確定全國哀悼活動

截至3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中國境內已經奪去3331人的生命,其中,有61位醫務人員殉職。

截至4月2日,全國共有60名公安民警和35名輔警犧牲在抗擊疫情和維護安全穩定第一線獻出寶貴生命。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發布公告,決定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依據我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的相關規定,發生特別重大傷亡的不幸事件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時,可以下半旗誌哀。

與我國此前因嚴重自然災害舉行全國哀悼日不同,這次是我國首次因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依法啟動全國性哀悼活動。

國旗法施行以來,為表示對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中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我國曾進行過三次全國性哀悼活動。

此外,也有一些特殊事件和特殊日子下半旗表示哀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國家公祭儀式主會場曾下半旗。

說實話,網絡上討論公祭日的不多。因此,此次國務院的公告讓人感到一種慰藉。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很人性化,悼念逝者,生者要更加珍惜,也是向世界告知科學抗疫的重要性。

不過,為了搞好中國的公共衛生安全事業,避免再出現如此巨大的的損失,把每年1月23日(武漢封城日)作為抗疫日、在武漢南岸嘴設立武漢抗疫紀念主題公園的是必要的。

早在2月中旬,朱徵夫等22名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建議將湖北省武漢市宣布封城的1月23日確定為抗疫紀念日。

一是將湖北省武漢市宣布封城的1月23日確定為抗疫紀念日,紀念新冠疫情的死難者;

二是在武漢市樹立紀念碑,刻上所有死難者的名字;

三是對抗疫過程進行總結,對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國家表彰;

四是根據國務院《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將在抗疫鬥爭中犧牲的醫護人員、公務人員和其他在抗疫過程作出貢獻的人評定為烈士,家屬享受撫恤待遇,事跡供人們瞻仰學習;

五是在武漢市建立抗疫紀念館,宣傳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湧現出來的英雄事跡。

提案者包括全國政協委員朱徵夫、劉昕、熊水龍、魯曉明、黃玲、蘇權科、溫思美、許玲、吳培冠、蔣洪峰、嶽世鑫、黃西勤、鄧文基、陳偉忠、陳怡霓、郝振山、于欣偉、劉偉、黃武、陳海佳、張力、許鴻飛。

2月21日,上海市政協收到委員聯名提案,建議將武漢宣布封城的1月23日定為每年的全國防疫日,並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

這份提案是由上海市政協常委、民盟華東理工大學委員會常務副主委安琦執筆,全國政協委員曹阿民邀請了廖瑛、王勇、李珺、胡蘇雲、堯金仁、周蓓華、厲震林、楊文悅、周保春、奚君羊、秦鈉、何祖華、喬國強、盧永毅等上海市政協委員聯名後提交。

作為武漢人,我是非常支持這個提案的。而且建議主題公園放在武漢的心臟——兩江交匯的南岸嘴。

3

年內第三次降準

央行3日發布公告稱,決定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同時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

2020年的首次降準是在1月1日,央行決定於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

第二次降準是在3月13日,央行宣布3月16日起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如此高頻率的降準,也是這些年來少有的。既體現了逆周期調控逐漸發力,也說明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發展面臨的急迫性。

3月31日國務院會議明確,要推出的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3000億元小微金融債券、比上年多增1萬億元的公司信用類債券,都有助於拓寬中小微企業的低成本融資渠道。

從財政角度來看,也是積極支持地方上項目。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作為擴大有效投資一部分內容的PPP項目數量也在穩步上升。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各地已錄入全國PPP項目信息監測服務平臺項目7093個,總投資20.42萬億元。

住建部表態,推動住房租賃企業經營模式轉變,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老舊小區改造以及養老、租賃住房建設等,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業,建設智慧社區。

這些都是企業家要關注的事情。

4

湖北也盡力幫扶企業

3月27日,湖北省經信廳和建行湖北省分行籤署合作協議,通過政銀協調機制,今年將為中小微企業增貸500億元。

該項目是在特定時期內搭建的公共開放金融服務平臺,企業將享受配置專屬產品、降低貸款價格、線上金融支持、提供綜合融資、延期還本付息等服務。此外,湖北省經信廳還將強化各項援企、穩崗、擴就業幫扶政策落地執行,積極協助爭取各項中央專項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截至3月25日,湖北省規上工業企業已有1.45萬戶開工,復工率為93.5%;已有192萬職工返崗,到崗率為67.8%。

武漢市也在積極收集需要幫扶企業的名單。

3月31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發展改革局組織申報服務業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貸款資金融資需求。明確了推薦範圍,重點支持與製造緊密相關的物流、研發、設計、軟體信息、人力資源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

5

武漢也要發消費券了

湖北省總工會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基層工會在繼續落實《湖北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規定的職工集體福利支出限額標準外,今年可按每人不超過500元的標準,統一組織購買我省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或以愛心消費扶貧劵(包括電商消費劵)的形式發放給工會會員(職工),用於購買我省農副產品,重點是購買我省貧困地區農副產品。

早在2009年,南京就在全國首發鄉村旅遊消費券,後來,蘇州、揚州、無錫、廣州、武漢等地也紛紛加入,在全國掀起發放旅遊消費券的熱潮,那次是面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所推出的促銷舉措。

3月2日,濟南發放2000萬元消費券,拉動文旅消費;3月5日,浙江建德發放1000萬元旅遊消費券;3月12日,南京發放3.18億元消費券,浙江推出總價10億元的文旅消費券和1億元的文旅消費大紅包。

全國已有超過17個省市宣布已發放或近期將要發放電子消費券,總金額已超過50億元。

武漢人也在期待之中。

2日,武漢市政府自4月20日至7月31日,發放消費券5億,用於刺激本市市民和外地遊客在本市實體店消費。

具體是分4類差異化投放餐飲1.5億元、商場1.7億元、超市便利店0.6億元、文體旅遊1.2億元(據核銷和實際效果分階段調整投放比例)。按照外省15倍的拉動效應,對市場的影響是可觀的。

阿里巴巴、美團、騰訊3家電商平臺企業配比投放價值18億的平臺消費券和商戶消費券。

這個力度,在全國是最大的。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有長效機制,保證低收入者的最低消費水平,即建立基本收入計劃。

6

中國口罩的數字

口罩,防疫的第一寶貝。它的故事富有戲劇性。

1月24日至1月30日,中國進口口罩5600多萬隻,至2月11日,進口口罩7.3億隻,增長近13倍。

到了2月29日,進口的口罩數量為20.2億隻,相較2月11日增長不到3倍,增速已經明顯下降。

在這些進口的防疫物資中,有很多都來自各國對中國的無償援助。

1月25日,日本率先向中國捐贈口罩。隨後,韓國、伊朗、巴基斯坦、美國也紛紛捐贈。

截至3月2日,共有62個國家、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了口罩等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

2018年中國口罩產量約45.4億隻,2019年突破50億隻,也就是平均每天可以生產1300多萬隻。

截至2月5日,我國的口罩日產量1480萬隻,其中N95口罩為11.6萬隻。當時,全國僅醫護人員日消耗口罩就高達1400萬隻。

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量達到1.16億隻。

到3月17日,跨界轉產口罩的企業已達到15528家。

3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評估全世界每月將需要8900萬隻醫用口罩,這個數字還不到中國 1天的口罩產量。

據海關統計,僅在3月6日到3月21日之間,中國就向2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2300多萬隻口罩。而在3月23日,中國一次向俄羅斯提供了2550萬個醫用口罩。

3月26日,外交部公布,中國已對8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緊急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等醫療物資。

現在,理一理這些這些數字,可以看出什麼是製造業大國。

7

關於復工率

為了反映企業復工復產的狀態,我的母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企業價值研究中心成立研究團隊,從企業復工復產的人員、資金、市場需求、原材料供應、物流、生產運營、疫情防控等七個方面的恢復與保障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編制了新冠疫情下企業復工復產指數,具體包括員工復工指數、疫情防控指數、供應恢復指數、生產與運營恢復指數、需求恢復指數、物流與信息流恢復指數、資金流恢復指數七個指數,在六個分項指數的基礎上加權平均,計算企業復工復產綜合指數。

總的結論是:

截止2020年3月27日,企業總體復工率已超過70%,規模較大企業比小規模企業復工率更高;酒店、餐飲和旅遊業,建築、建材和房地產行業的未復工復產比例較高;醫療、製造業、交通、快遞、物流與倉儲行業的未復工比例較低;外資企業復工比例高於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復工比例高於國有企業。

8

小結

武漢又有1例,洗手非常重要。

為了緬懷逝者、烈士,全國性悼念活動深得人心。

增加貸款、發消費券,武漢也不含糊。

復工率在提高。■

文章來源於「正和島」微信公眾號

圖文編輯:樊思源

相關焦點

  • 「專欄」葉青武漢日記:6日武漢新增死亡數字是0
    希望我的武漢日記對大家研究此問題有所裨益。——葉青「非常時期,武漢成了全國人民掛念、祈福的城市。封城後,武漢人民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 武漢在發生哪些變化?葉青是一位定居武漢40年的市民,也是一名學者和官員。
  • 「專欄」葉青武漢日記:像捐飛機一樣捐救護車
    希望我的武漢日記對大家研究此問題有所裨益。——葉青「 非常時期,武漢成了全國人民掛念、祈福的城市。封城後,武漢人民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 武漢在發生哪些變化?葉青是一位定居武漢40年的市民,也是一名學者和官員。在過往多期的專欄文章裡,葉青實時記錄了很多觀察和親歷的事件,並提了很多建設性的建議,深受讀者好評。這將是一份寶貴的史料。感謝他,我們得以更真切地感知到武漢疫情全方面的進展。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
  • 葉青武漢日記:把中國公共衛生大學建在武漢
    這所中國公共衛生大學能不能放在武漢呢?三個條件:交通便利、有醫療基礎、經歷這段歷史。2017年8月23日,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及配套的超算數據中心、科技孵化園等一批項目在武漢市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集中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達到216億元。國家網絡安全學院項目總用地面積1500畝,總投資50億元,規劃建設網絡安全學院、培訓學院和研究院。
  • 村醫楊中龍的抗「疫」日記
    我市在河間周報公眾號、河間廣播電視臺公眾號開設【河間戰「疫」黨旗紅】專欄,集中展現全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疫情防控中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無畏精神,在疫情防控中「亮身份、上一線、當先鋒」的生動實踐,進一步凝聚和激勵全市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勇抗疫情的強大正能量,共同構築起嚴防嚴控、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鋼鐵長城」。
  • 「雲監工」下誕生的武漢醫院「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3」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第三集先導片紀錄頻道 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每集5分鐘,由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們,採用 Vlog(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
  • 王永利:總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直擊一線抗疫情真實「武漢...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體國人的心,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更是成了關注的焦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 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
  • 正月裡 他們剪掉了頭髮「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12」
    共同戰疫《武漢:我的戰「疫」日記》2020年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從武漢逐步向全國蔓延。CCTV-9紀錄頻道2月22日起,每晚19:54連續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微9時段全天滾動播出。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
  • 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持續熱播
    每集5分鐘,共計9集,從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採用「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這就是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該系列第一季首播於2月3日,第一季播出9集後就創造了視頻觀看量1.57億的成績。2月22日,第二季再次開播。
  • 「陝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特殊戰場的抗「疫」尖兵
    特殊戰場的抗「疫」尖兵未管所封監管理總值班長張力光記寫2020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武漢開始爆發,隨著疫情的蔓延,在家隔離成了大家耳邊最經常聽到的字眼。1月22日,剛把春節工作安排停當,張力光同志就對未管所黨委書記徐建平說:「我家裡沒什麼大事,現在有了疫情,我留下來,緊急情況方便處理」。1月23日,在張力光同志正準備回家看望自己88歲老父親時,卻獲悉新冠疫情有蔓延之勢,從除夕開始,全國監獄將全面實行封閉管理。
  • 物業抗「疫」日記丨2月16日資訊速遞
    今年的情人節,到處都在上演「疫」地戀。物業人在社區防疫第一線,用自己的點滴行動築起防疫「堅強堡壘」。毫無疑問,他們是這場戰「疫」的英雄,但他們也為人夫,為人妻,身上背負著家庭的牽掛。王海榮是無錫天驕觀邸工程主管,已連續奮戰23天。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默默守護,「家」這個詞,才有了屬於自己的生動詮釋,致敬一直奮戰在防疫一線保衛家園的他們!
  • 「民研官」齊抗疫 公僕雙倍努力
    然而,單靠政府的政策並不足夠,必須要有公務員團隊的努力、市民的配合,以及科研的支援,透過「民研官」三方協作,以至商界協助下同心抗疫,才能事半功倍,令香港早日回復昔日的繁榮。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在抗疫工作方面,市民有責任,但政府與公務員團隊的責任更大,更必須付出雙倍努力才能應付到,「莫論這是個人成就抑或社會貢獻,最重要是將事情做好!」
  • 「幻想神域Online」將在中國推出手機新作,1月23日開啟測試!
    「幻想神域Online」將在中國推出手機新作,1月23日開啟測試!,將與Falcom旗下作品《空之軌跡》及《閃之軌跡》展開合作,於1月23日於中國地區開啟測試。
  • 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最美抗疫人」
    疫情來襲勇爭先,矢志不渝守陣地,庚子年初,一座抗疫新冠肺炎疫情的「堡壘」, 在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拔地而起。 「我是黨員,我去支援武漢!」 「我在呼吸科幹過,派我去隔離病區。」
  • 面對——錢捍抗疫生活影像日記收藏展邀請函
    《面對——錢捍抗疫生活影像日記》收藏展將於10月10日在泰山體育博物館開幕。本次收藏展覽精選了攝影家錢捍拍攝的100幅照片,其中有70%照片使用手機拍攝,呈現的是面對疫情一個個瞬間。    《面對——錢捍抗疫生活影像日記》攝影展自6月13日在山東美術館和8月15日在青島市美術館相繼展出以來,受到各大媒體的關注,引起了廣大觀眾的強烈反響,並引發了他們的共鳴和思考。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武漢革命博物館,展出抗疫藝術作品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文化遺產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武漢革命博物館以「抗疫藝術作品展」為主題,展出了61件書法和非遺作品。
  • 這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
    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青島市市立醫院第一批8名隊員領命出徵湖北省疫情較為嚴重的黃岡市,次日凌晨抵達黃岡後,便連夜建章立制。自1月27日晚挺進黃岡「小湯山」,連夜開荒,到3月18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清零」,醫院8名隊員首次聚首。
  • 日口日記23
    2021年2月14日         星期日(日曜日)
  • 那些「隱秘而偉大」的抗疫生活|戰疫日記
    1月23日,他記得清楚,傍晚雨下得很大,他收到通知去武昌火車站接人。乘客是一家三口,想趁著春節到雲南度假,剛去三天,因為身份證上寫的武漢,被當地的酒店和派出所轟了回來。在火車站待了四個小時,一輛車都沒有叫到,最後是成冬把他們送回了家。他回憶,那一天還接了很多「這樣的可憐人」,從武昌火車站出發,車子在武漢城裡來回跑了十八趟。
  • 4月新番「陣亡」目錄 截至4月23日
    日本動漫業界近日受困於新冠疫情,大批新番紛紛「陣亡」,以下就是截至4月23日小編總結的新番延遲播放名單: TV動畫「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第13集延期播出 TV動畫「海賊王」宣布930話起延期播出 TV動畫「數碼寶貝」新版宣布
  • 秦團戰疫|王昱陽:堅守在抗疫一線的西外青年記者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後方暖流八方匯集逆行而上用專業與擔當治癒著一座城市他們是戰「疫」中的逆行者1月26日 直播陝西首批醫療隊馳援武漢,於央視新聞微博和人民網微博播出。1月27日 參與人民網直播,探訪西安沙泘沱村防疫管控情況。1月28日 直播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1月30日 擔任人民網特約主持,採訪空軍軍醫大學相關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