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趙匡胤才是中國歷史上武功最高和最偉大的帝王!

2021-02-16 成功論談

在帝王級人物之中,單以個人武藝而論,武功最強的當數商紂王、西楚霸王項羽、宋太祖趙匡胤三人,不過,三人中真正擁有「皇帝」名號的,只有趙匡胤。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 。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軍旅,受周世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大軍回京後,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他還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以期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公元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正值55歲盛年的趙匡胤突然死亡,留下「燭影斧聲」的歷史疑案。

掃平亂世,高深的武藝

趙匡胤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在成為職業軍官之前,趙匡胤闖蕩江湖,行俠仗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俠。他大概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俠客出身的皇帝。

關於他的武功,水滸傳上第一回就說了:一根杆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這身功夫著實了得!

趙匡胤的武功基礎應該是家傳,他青年時期所處的正好是五代十國的亂世,就在這種亂世中,趙匡胤就是憑他的武功,累積軍功,一步一步爬升到了能影響時代的位置上。

宋史上說:「廣順初,補東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揮。世宗尹京,轉開封府馬直軍使。世宗即位,復典禁兵。……還,拜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還,拜殿前都指揮使,尋拜定國軍節度使。……還,拜義成軍節度、檢校太保,仍殿前都指揮使。……五年,改忠武軍節度使。……恭帝即位,改歸德軍節度、檢校太尉。」

文中的「還」是指打完仗回來,看到沒,每次打完仗就升官,一路從基層的軍官升到了節度使、太尉,這已經是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的重職了,可以說基本上靠的全是打仗。

而且,相傳趙匡胤還自創了兩門武功:太祖長拳、太祖盤龍棍。

太祖長拳,「中國六大名拳」之一。《天龍八部》中,聚賢莊大戰,喬幫主就是靠這一路拳法迎戰武林群豪。

盤龍棍呢,又叫「大小盤龍棍」,一長一短兩根棍接起來的,這在評書裡叫「軟中硬的傢伙」,殺傷力最大,而且不好練,因為容易打著自己。盤龍棍就是雙截棍的前身,趙匡胤就是靠這路棍法,「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掃平天下的節奏啊。

不但靠個人武勇身登高位,而且還能自創武術流傳後世,這簡直就是武學宗師了。

寬厚的性格與人格魅力

趙匡胤真正讓人敬佩的,並不是他的武力,而是他的性格和個人魅力。

這些在正史和野史都有很多記載,羅列一二。

民間廣泛流傳著「千裡送京娘」的故事,趙匡胤年少時,因得罪朝廷而闖蕩江湖,走遍了天下各地,曾經路過華山,從一群強盜手裡救下苦命女子趙京娘,趙匡胤與趙京娘結為兄妹,並獨行千裡護送趙京娘回家。一路上趙匡胤對京娘體貼關懷。京娘對他產生愛慕,當二人離別時向他訴說愛慕之情,趙匡胤卻婉言回絕。

對一個素不相識的弱女子,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然後又迢迢千裡相送,一路以兄妹相待,像妹妹一樣體貼關懷而不及於亂。趙匡胤憑一身正氣和高強武藝,安全地將京娘從山西送到湖北的家中。而面對京娘主動表示愛慕之情,趙匡胤想的卻是自己還是罪人之身,必然會連累京娘,從而抑制住自己心中的情感,毅然回絕。

前文中我們說過,趙匡胤青年時,是一個真正的俠客!

趙匡胤即位不到到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叛,趙匡胤親自領兵平亂。為避免此前頻繁發生的武將篡權再次上演,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威脅利誘雙管齊下,暗示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果然功臣、高官們紛紛請求辭職,趙匡胤全部照準。以平和的手段解除了唐末以來朝代不斷更迭的最大的不穩定因素。與大殺功臣的劉邦、朱元璋相比,趙匡胤既解決了政權的威脅,又保全了部下功臣們的性命,堪稱高明的政治手筆。

趙匡胤曾在皇宮中立一石碑,上刻給後世子孫的遺言,宋朝每位皇帝繼位之前,都有專人帶到誓碑,此事堪稱皇家最高機密,民間隱有流傳,不知真假。後來北宋為金所滅,金人佔領皇宮後,發現了這塊誓碑。碑文為:

(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後繼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遺訓,柴氏子孫確實在整個宋朝都頗受優待。

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進入皇宮時,見有宮妃懷抱嬰兒,惶恐不安。趙匡胤問嬰兒是何人,宮妃回答說是周世宗柴榮的兒子。趙普、潘美等人建議除去嬰兒,以免後患,趙匡胤說:「我接人之位,如再要殺人之子,於心何忍。」於是就令潘美收養了這個嬰兒,從此再也沒有過問過此事。這個嬰兒後來取名潘惟吉,官至刺史。

有一次,趙匡胤設宴群臣,翰林學士王著,原為後周世宗厚遇,由於醉酒,在宴席上吵鬧,表達思念故主之情。群臣盡皆大驚。趙匡胤卻不加怪罪,命人將他扶出去休息。王著還不願出去,躲在屏風後痛哭,最後才被攙扶出去。次日就有人向趙匡胤上奏說王著當眾思念前朝舊主,應當嚴厲懲處,以儆效尤。趙匡胤卻說:「他只是一個書生罷了,我以前和他同朝為臣,知道他的脾氣,他喝醉了酒,思念故主,這也是人之常情,不用管他。」

柴榮死後,在激蕩變幻的政治風雲中,趙匡胤肯定也有過種種權衡與抉擇,最後終於黃袍加身,取了後周的天下。不論陳橋兵變的真相究竟如何,他欺負人家孤兒寡母,搶奪義兄基業,這是他洗不掉的汙點。但是,在血雨腥風的政治鬥爭中,他卻並沒有任由利益得失完全泯滅自己的人性。在他坐上帝位後,即使是剛即位,帝位還並未十分穩固時,他也能夠以寬厚的態度來對待前朝的宗室,以及對前朝仍有感情的臣子。對於一個職業皇帝、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來說,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也許,在趙匡胤的心裡,那個行俠仗義、千裡送京娘的熱血青年,從來也不曾遠去。

離奇去世,最後的悲劇

趙匡胤身上的人性,是我們覺得他可親的地方。但作為政治家來說,這種人性卻是一種羈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趙匡胤最後的悲劇

宋太宗趙光義,是趙匡胤的親弟弟。趙光義比趙匡胤小十二歲,以古代早婚早育的習俗,幾乎是兩代人了,可以說趙匡胤是看著弟弟長大成人的,對弟弟的感情應該是頗為深厚,或許可以說是亦父亦兄。

在趙匡胤在位時的種種舉措來看,他確實是把弟弟作為繼承人來看待的,在很多方面可以說是寵著弟弟。

他封趙光義為晉王,開封府尹,要知道前朝周世宗柴榮就是以親王尹京而合法即位的。趙匡胤不可能不知道這事。

此外,還有很多信號。

趙匡胤親徵的時候,趙光義是什麼角色?留守京城!

這是什麼意思?

我不在時候,你就是京城的當家的!

趙匡胤親徵李重進,趙光義是大內都部署;趙匡胤親徵太原,趙光義是東都留守。這跟皇帝出巡太子監國是一個道理。

甚至為了趙光義能順利接班,他當時的長子趙德昭,始終被他壓制著,一直到趙匡胤去世,趙德昭連郡王都不是,地位勢力跟趙光義相差甚遠。

如果就按這樣的情況下去,等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肯定是最有可能繼位的人。但關鍵是,趙匡胤為趙光義做了這麼多事,卻沒有完成最後的臨門一腳。他沒有立趙光義為皇太弟,沒有確立趙光義合法繼承人的身份。為什麼這樣呢,也許趙匡胤覺得自己年紀還不算老,不用著急定下這些;也有可能,在他心中,還在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趙匡胤心中是如何思量的,現在我們已經不可能知道。有研究者提出,趙匡胤在晚年,是曾經考慮過改立自己的兒子來繼位的。所以在他五十歲的時候,才會想要遷都洛陽,把行政中心從趙光義經營多年的開封城遷走。但是,這個時候,晉王的羽翼已成,趙匡胤提出的遷都之議遭到了滿朝大臣的反對。而在這個時候,趙匡胤並沒有以皇帝的權威一意孤行,而是被趙光義以「在德不在險」勸阻,收回了成命。也許在他心中,還是要給弟弟面子,要照顧弟弟的心理感受。

以上都是後世的猜測,也許趙匡胤本人從未有過這些想法。但他這次堅決的想要遷都的行動,在趙光義的眼裡,卻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皇帝的兒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兄弟之情畢竟比不過父子親情。而隨著皇帝年事漸高,心中念頭改變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在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誘惑下,趙光義不可能容忍任何危險的可能性。

在遷都之議大約半年之後,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就發生了「燭影斧聲」的千古迷案。

當夜大雪,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兩人一起飲酒,並讓身邊宮女侍從都退出殿外,宮中侍從在宮殿外遠遠看到趙光義不時離開座位,推卻什麼。飲完酒,殿下的雪已經很厚了,人們遠遠地看見趙匡胤拿著柱斧戳雪,對趙光義說:好做,好做。之後將趙光義留宿宮中。等到五更的時候。侍者聽不見聲音了,發現趙匡胤已經駕崩。之後,由於事先在宮中的眼線王繼恩安排,趙光義搶先入宮,在趙匡胤的靈前繼位,是為宋太宗。

趙匡胤可以說是暴斃,因為在此之前,從未有關於他身體不適之類的記載。而結合當夜的情形以及後續 發展,基本可以斷定趙匡胤是被趙光義所害。而且,在趙光義即位後不長時間,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被逼自殺,而趙德芳也離奇死亡。

可嘆趙匡胤一代英主,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如果不那麼早去世的話,以他的雄才大略,在歷史上的地位應該會再高出很多。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武功最高的10位帝王,誰才是你心目中的偶像?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後從徵南唐,多有功績。趙匡胤受家庭的薰陶,自幼愛好騎射和練武,並摔打出—身的好武藝。趙匡胤可謂武功第一的皇帝,自創太祖長拳,整套拳路演練起來,充分表現出北方的豪邁特性,為中國武術界六大名拳之一,他還發明了「大小盤龍棍」,就是後來的雙節棍。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武功高強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武功高強的皇帝? 很多人都印象中,古代皇帝就是高高在上,被無數人保護。有些皇帝弱不禁風,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只知道吃喝玩樂。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武功高強,智勇雙全,否則他們又怎能駕馭滿朝文武。
  • 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十大帝王排名,第一竟然是劉徹
    如果要從這些皇帝中挑出一些最偉大的皇帝,可能有些難度,今天讓我們一起試著講講歷史上偉大的十大帝王都有哪些...... 10 千古仁君——宋仁宗趙禎
  • 為何趙匡胤是最偉大帝王之一:軍人並非無頭腦,禮賢下士重經濟
    在中國古代出現了多個明君,這類人在治國和統兵方面都有著超人本領,這其中趙匡胤也必然屬於這類偉大的君王。但是提到趙匡胤,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杯酒釋兵權這樣的事情,以及宋朝後期的靖康之變,但其實趙匡胤即便是真的不如秦始皇或者李世民,其在中國歷史的帝王中,也是絕對的佼佼者,接下來我們看下,趙匡胤身上到底有哪些強大可取之處。
  • 中國史上武功最強的五位帝王:李世民屈居第二,榜首意想不到
    在中國歷史上,大部分帝王實際上都不差,因為為了保持政權的穩定,就要求他們自身能文能武。這樣一來,皇帝也有一身傑出的武功,那麼對於誰是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帝王,專家曾經給出了答案。李世民屈居第二,榜首意想不到。
  • 偉大的後周世宗柴榮:歷史上不可忽視的皇帝!
    有一位帝王最起碼比起上面提到的四位來的毫不遜色,這個人就是五代最英明的君主,五代時最為人感到可惜的帝王,中國歷史上最被人忽視的皇帝——後周世宗柴榮。而宋太祖最初徵戰天下的河北軍幾乎都是後周的老底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趙匡胤實際上是拿著柴榮的家當給自己打下的江山。更重要的是,柴榮給五代時飽受戰爭之苦的人們帶來了黎明的曙光,他基本解決了自中唐以來近200年藩鎮割據的局面,結束了五代頻繁政權交替的歷史,為結束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奠定了基礎。
  • 金書中帝王武功強弱如何?乾隆、耶律洪基不入流,趙匡胤技壓群雄
    金庸的十五部武俠,也出場了不少帝王了,這些帝王既然是生在武俠世界,即便不算祖上是中原武林人士出身的大理段氏,其他的大多也會一點武功,本文從弱到強來盤點一下金書各代帝王的武功。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大帝王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風雲際會,中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不斷的國家。歷史長河中,湧現出無數能人志士,英雄人物。國家與民族的發展離不開團結統一與奮進,而帶領大家奮勇向前的人物就是發展的前提,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小說裡叫帶頭大哥,部落叫首領,家族叫族長,黨派叫黨首,國家叫元首,帝國就是皇帝。
  • 中國歷史上四百餘位帝王,最偉大的三位是誰?
    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三個帝王分別是: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國封建歷史上,自秦始皇登基稱帝起,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共先後出現了493位皇帝,這些皇帝各具特色。但論文治武功,綜合評價,排名前列的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幾位帝王,如秦始皇、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等。若要必須三位,那麼就是始皇、李世民、朱元璋這三位。秦始皇嬴政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功績已經不用贅述。他是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人。經過多年的徵戰,南徵北越、北擊匈奴,最終統一六國。
  • 古人拍馬屁的最高境界,從王夫之誇趙匡胤說起,太祖的起點太好了
    要論嚴謹,那現在乾脆就不用寫任何歷史書了,你再嚴謹你能嚴謹得過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鑑,再加上春秋,中國歷史的底色就是這些,原原本本一字不差的下來,才叫嚴謹,否則都有不嚴謹的嫌疑。原本這就是個注意力爭奪的時代,我所寫的宋朝,是我理解的宋朝,甚至是我夢裡的宋朝,在這裡你能感受到宋太祖北伐的心情,也能看到開封的富庶,嬉笑怒罵才有意思。
  • 歷史上武功最高強的五名牛人,第二名人中之龍,第三名以一敵百
    歷史上武功高強之人數不勝數,各朝各代都英雄輩出,這些武功高強之輩,有的創下一份事業,名傳千古,有的創下一身孽債,遺臭萬年,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武功高強。第五名,李元霸李元霸,原名李玄霸,被稱為隋唐十八好漢之首,連當時的天下第一勇士宇文成都都不是其對手,被隋煬帝封為猛勇大將軍,他一生中做過三件震古爍今的大事,第一就是擊殺宇文成都,第二就是擊殺伍天錫,第三就是逼得李密獻玉璽,各路反王聞風喪膽,全部遞上降表。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10位帝王,排名第一的來自中國!
    在人類發展史上,出現了許多非常偉大的統治者,無論是從個人人格魅力,還是從建立的帝國規模以及對歷史影響的角度來說,他們都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帝王之最?誰的功績更高?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皇帝中,覺得最厲害最偉大的君王恐怕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了,因為現在連小學的課本裡都有一句這樣的詩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
  • 中國歷史文治武功綜合功績排行最高的十位皇帝
    劉詢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之治」 ,又稱「孝宣中興」 ,史家稱西漢國力在其治下最為強盛。 在以制定廟號、諡號嚴格而著稱的西漢一朝,劉詢是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之一 。第九名:隋文帝文治:開皇之治,創三省六部制。 武功:代周建隋滅陳,結束南北分裂局面。
  • 為什麼說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原因有這些
    隋文帝創立的隋朝僅僅存在了37年,和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僅僅存在15年一樣短暫,但不管是秦始皇還是隋文帝,都對統一中國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隋文帝排行82位,是在榜的中國三位帝王的其中一位(其他兩位為秦始皇、成吉思汗)
  • 中國歷史上影響和貢獻最大的皇帝前十排名
    更重要的是修成《永樂大典》,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核心的全國性修書。對於許多文化的保存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傳說當時舉世無數孤本正是因為《永樂大典》才得以保存至今。四、劉徹漢武帝雕塑所謂秦皇漢武,劉徹是在歷史上與秦皇其名的一代帝王。其主要功績在於武功上,漢武帝時期,南徵北戰。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皇帝排名,第一女帝武則天上榜
    中國封建王朝兩千餘年,產生了400多個皇帝,這其中有昏君,也有千古一帝。判斷一個好皇帝的標準,最重要的是,他為國家,民族作出的貢獻和給百姓帶來的福祉。那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皇帝究竟是誰呢?第八名,明星帝王——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康熙皇帝,8歲即位,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他擒鰲拜,定三藩,收臺灣,統一蒙古,北拒沙俄,奠定了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疆域。
  • 歷史記載:趙匡胤是中國歷史上的罪人
    ,但趙匡胤應算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甚至是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國家。綷覤驌壞黭脎鰂繯説骷娏涅紆防詮捨囂欿榹欮阰彚艀蠐瘟戱苽媛魩笭鯰酼鴶鋼燴鵞比憔贖慙山稨馶窩伶犛乎踦浫斎但同時又是我國歷史上大一統帝國中最為「積貧積弱」的一個。綀駦褕跱颼鴹擯嚙椗鷔魺鰻曖霂臎誄軑彗軆鍻薞砍𣈶鶤嗟鰉餄懼嘂恢戵輳雲鯢屜憻癷切筦餐醧赿伽勢蜾齀粰兆犜買宋開創了華夏首次被異族整體吞滅的先例,更以改變民族血性的國策成為中國文化的分水嶺。
  • 在中國歷史上,武功最高的人是哪位?答案絕對不是你想的那樣
    在中國歷史上,武功最高的人是哪位?答案絕對不是你想的那樣說到武功高強,愛看武俠小說的肯定能羅列出一大筐,「葵發寶典」、「黯然銷魂掌」、「降龍十八掌」、「蛤蟆神功」等據傳很厲害的武功更是被武俠迷津津樂道,但不得不說這些段子裡編排出來的武功對於真實歷史情景並不能很好的反映!
  • 歷史上武功最高的人是誰?
    史上武功最高的人是誰? 第三位受到公認的武功最高的人,是武當派始祖仙師張三丰。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是內家拳祖師,創立了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純陽拳、混元拳、玄武棍等數種武功,在武功上的成就,號稱「古今第一」、「亙古一人」,並且將武當派發展成了天下武功始祖派別之一,廣受後世愛戴,以神仙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