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7nm Zen2!AMD銳龍3 3300X/3100圖賞

2020-12-23 快科技

5月7日消息,今晚AMD第三代銳龍3系列處理器正式解禁,這也是繼線程撕裂者、銳龍9/7/5系列之後,7nm工藝、Zen2架構首次來到入門級市場。 第三代銳龍3包括銳龍3 3300X、銳龍3 3100兩款型號,我們...【詳細】(1/10)

相關焦點

  • AMD銳龍3 3300X/3100天梯榜評測:Zen 2四核到來 備戰十代酷睿i3
    銳龍3 3300X/3100規格介紹從名字上來看的話銳龍3 3300X與銳龍3 3100分別位於銳龍5 3400G和銳龍 3 3200這兩款銳龍APU之下,不過就CPU性能而言他們肯定要比銳龍APU更強,畢竟是Zen 2和Zen+的區別。
  • AMD 銳龍3 3300X 3100 首發測評
    ,不少對處理器性能需求較大的玩家用戶都做好了平臺更換,但親民級的第三代銳龍3系列處理器久久未與大家見面,隨著隔壁友商發布了新一代處理器平臺,AMD 也發布了更親(入)民(門)級的第三代銳龍3系列處理器:AMD 銳龍3 3100 AMD 銳龍3 3300X 兩款型號有什麼差異?兩者性能如何?
  • AMD銳龍3 3300X與3100性能測試:i5-9400f不夠打,秒i3
    繼先前AMD透漏將推出Ryzen 3 3300X與Ryzen 3 3100入門級處理器之後,Ryzen 3000桌面處理器(代號Matisse)家族算是從最高端的Ryzen 9到最入門的Ryzen 3得以完整。讓想組裝入門級處理器的玩家,也能享有次世代處理器的各項優勢(7nm製程、Zen 2架構、PCIe 4.0高頻寬)。
  • AMD下一代銳龍APU實錘!Zen3、RDNA2絕配
    轉載:硬體世界 作者: 上方文QAMD Renoir銳龍4000U/H APU處理器可以說是近些年來最完美的產品之一,全新的7nm工藝和Zen 2架構,最多8核心16線程,熱設計功耗覆蓋15-45W,無論性能還是續航表現都近乎無可挑剔,一大波新的輕薄本、遊戲本也正在陸續走來。現在,下一代產品也有消息了。
  • 銳龍3 3100/3300X首發評測
    銳龍3 3300X的幀率為78FPS。銳龍3 3100的幀率比起頂級顯卡雖然差了很多,但是依然能比i3-9100快10%;銳龍3 3300X也能比i5-9400F快了17幀,領先優勢為8%左右。6、奇點灰燼
  • 銳龍3300X/3100首發測評,直接幹翻i7-7700K
    那現在銳龍RYZEN系列全新架構的出現和7nm製程大門的打開,又穩穩對牙膏廠打出了一記漂亮的防禦反擊,不用再忍受四核八線程的i7換湯不換藥。AMD不負眾望從線程撕裂者3990WX到高端旗艦3950X性價比大殺器,從3700X遊戲玩家專業需求兼顧到3500X性能夠用。這次三代銳龍終於將市場補足,推出了RYZEN 3 3100與3300X,在低端家用方面直指牙膏廠十代酷睿i3。
  • 全新CPU性能天梯圖:十代英特爾與R3 3100/3300X定位講解
    這個五月,十代英特爾(桌面級)橫空出世,而AMD也推出了R3 3100/3300X兩款處理器,CPU天梯圖最近也更新了,那我們就按照天梯圖來看一下最新處理器如何。 Intel Core i7-10700K/KF(8C/16T,3.8GHz,最高睿頻可達5.1GHz) Intel Core i7-10700(8C/16T,2.9GHz,最高睿頻可達4.8GHz) 從上面天梯圖可以看到,I7 10700與上一代I9 9900相差不多,兩款處理器核心與線程數一致,僅在主頻與睿頻上面相差0.2-0.3。
  • AMD新銳龍3首測:千元不到,體驗當年的旗艦性能
    而造成此差異的除了兩款處理器的市場定位,本質上其實取決在銳龍3 3100與3300X的內部設計。AMD官方給出了兩款處理器的內部設計示意圖,I/O Die的設計兩者一樣,而CCD的設計上,銳龍3 3100為雙CCX設計,但單CCX的核心數被屏蔽至兩個,即2+2核心。
  • 7nm Zen2最後一塊拼圖:新桌面銳龍APU浮出水面
    隨著銳龍3 3100、銳龍3 3300X的發布,AMD的銳龍3000系列已經形成了從高到低的完整家族,16核心32線程至2核心4線程全覆蓋,再加上B550主板的問世,各個價位都有了豐富的選擇。不過,唯一不「和諧」的是,家族中的銳龍3 3200G、銳龍5 3400G並非最新的7nm工藝Zen2架構,還是上一代的12nm工藝Zen+架構,最入門的速龍3000G甚至還是初代的14nm Zen。特別是在7nm Zen的移動版銳龍4000U/4000H系列大放異彩的情況下,廣大人民群眾對於新工藝新架構的桌面APU更是前所未有的期盼。
  • AMD新桌面銳龍APU:7nm工藝+Zen2架構
    【天極網DIY硬體頻道】隨著AMD近日發布銳龍3 3100、銳龍3 3300X兩款處理器,桌面級的AMD銳龍3000系列已經形成從高到低的完整家族,16核心32線程至2核心4線程全覆蓋,加上一同發布的B550主板,各個價位都有豐富的選擇。
  • 消息稱AMD Zen 3架構的第四代銳龍將從7nm工藝升級到5nm+
    昨日有曝料稱,因為進展太順利,AMD Zen 3架構的第四代銳龍將從7nm工藝升級到5nm+,臺積電也在為AMD打造專屬的5nm工藝,只是發布時間要推遲一些。推特用戶@MebiuW放出一份路線圖聲稱,目前的第三代銳龍3000系列代號Matisse,基於7nm工藝、Zen 2架構,而接下來的第四代銳龍代號Vermeer,架構確實升級到Zen 3,但工藝還是7nm,而且至少工程樣品是加強版的N7P 7nm DUV工藝,並不是N5 5nm。
  • AMD歷代CPU型號大全-持續更新
    - 3990X處理器7nm64核128線程2.9GHz 280W銳龍3-TR- 3960X 處理器 (tr)7nm 24核48線程 3.8GHz 280W銳龍3-TR- 3970X 處理器 (tr)7nm 32核64線程 3.7GHz 280W2019年 三代銳龍Zen2架構--AM4接口-在售
  • AMD即將推出新一代桌面級銳龍4000G APU 採用7nm工藝、Zen2架構
    AMD即將推出新一代桌面級銳龍4000G APU 採用7nm工藝、Zen2架構 來源:快科技 • 2020-07-20 09:10:46 AMD即將推出新一代桌面級銳龍4000G APU,採用7nm工藝、Zen2架構
  • 700塊的CPU超值了 4核8線程銳龍3全核超頻到4.5GHz
    4月21日AMD正式推出了7nm Zen2架構的銳龍3系列處理器,主要是銳龍3 3300X及銳龍3 3100兩款4核CPU,售價120、99美元起。銳龍3 3100的默認頻率有些低,現在被已經被玩家超頻到全核4.5GHz了,這下超值了。
  • 銳龍3 31003300X首發評測
    此次AMD發布了2款銳龍3處理器,分別是銳龍3 3300X以及銳龍3 3100。雖然都是Zen 2構架、四核心八線程,但是少還是有一些差異。不考慮頻率,銳龍3 3100與銳龍3 3300X看起來似乎差不,實則不然。雙CCX的設計意味著一個CCX裡面的核心無法使用旁邊一個CCX中的三級緩存,因此銳龍3 3100的每個核心最能夠利用8MB三級緩存。而銳龍3 3300X由於擁有一個完整的CCX,因而它的每個核心都能夠利用到全部的16MB三級緩存。
  • AMD發布兩款入門CPU 99美元普及四核八線程
    雖然AMD旗下多款基於Zen 2架構的產品上市,但價格基本都在千元以上。如今AMD終於發布了基於Zen 2架構的入門級處理器,而且一共有兩款,分別為銳龍3 3300X和銳龍3 3100。  銳龍3 3300X基於Zen 2架構,採用7nm工藝,四核八線程,基礎頻率3.8GHz,最高加速屏幕4.3GHz,三級緩存18MB,TDP為65W,並且附帶幽靈散熱器,支持PCIe 4.0和DDR4-3200,售價120美元,約合人民幣850元。
  • AMD正式發布銳龍5000!Zen3逼近5GHz、領先競品59%
    Zen 2一方面將製造工藝升級為臺積電7nm,另一方面繼續變革底層設計,帶來了15% IPC提升,而最高加速頻率也從4.35GHz來到了4.7GHz。它繼續沿用4核心的CCX模塊化設計,而每個CCX的三級緩存容量翻番為16MB,同時引入全新的chiplet小晶片設計,可輕鬆擴展更多核心,主流桌面來到最多16核心,發燒級桌面和數據中心則高達64核心。
  • 2020年度回顧之CPU篇:AMD Zen 3來勢兇猛,Intel重心在移動市場
    Renoir的APU採用Zen 2架構處理器加Vega架構核顯,採用臺積電7nm工藝生產,規格最高的擁有8核16線程,配備Vega 8核顯,功耗有45W、35W、15W三種,囊括了移動低功耗與高性能平臺,這也是第一次有6核與8核的處理器出現在15W移動平臺上。
  • 2020年最新桌面CPU天梯圖!收錄英特爾10代酷睿、AMD全系處理器
    (圖片極速空間提供)通過CPU天梯圖我們可以看到,i5 10400的性能已經超過了i5 9600K,但跟同樣是六核心十二線程的i7 8700比起來,i5 10400還差著遠呢!所以指望十代i5戰8代i7的小夥伴,可能要失望了。
  • AMD 銳龍 9 5900X/5950X首發評測:地表最強單核!時代真的變了
    TSMC 7nmTSMC 7nmTSMC 7nm頻率3.4GHz(基準)4.9GHz(BOOST)3.7GHz(基準)4.8GHz(BOOST)3.5GHz(基準)4.7GHz(BOOST)3.8GHz(基準)4.6GHz(BO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