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第一天,國劇圈炸了個大雷,如同《王冠4》終於播了一樣,有一部國產歷史大劇的最後一部,也終於播了。
時隔四年啊!
《大秦賦》
大家可能對這個名字有點陌生,因為這是臨開播改名的,之前的名字叫《大秦帝國之天下》和《大秦帝國之東出》(《大秦賦》分為上下部,分別對應這兩部,是一起拍的,也一起播)。
而它前面的幾部,分別是:
2009年,《大秦帝國之裂變》,講述了「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跌宕,是秦從弱小到強大的起始;
2013年,《大秦帝國之縱橫》,講述了秦惠文王嬴駟的睿智和瘋癲,逐漸強大的國家讓後面有能力的君王更有想法。
2017年,《大秦帝國之崛起》,時間到了秦昭襄王時期,秦國成了傲視群雄的大國。
第四部,也就是現在的《大秦賦》,終於講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故事大家也都熟悉,秦終於統一了天下。
前三部分數雖然是逐次下降,但是也都非常不俗,分別為9.3、9.2、8.5,第四部一開播,分數就上了8.9,後來因為一些原因(後續會說到)分數逐漸降下來,目前穩定在8.2,在今年這個佳劇頻出的年份無法傲視群雄了,不過成績也還算對得起陣容。
什麼陣容呢?
張魯一飾演嬴政,段奕宏飾演呂不韋,李乃文飾演李斯,辛柏青飾演嬴異人,鄔君梅飾演華陽夫人朱珠飾演趙姬……
總而言之,是足以神仙打架的陣容。
這兩部,一共78集,總共就講了一件大事——秦滅六國統一天下。
但是具體講起來,就要分為兩代人的努力,一個曠世帝王的一生,以及諸多人的命運重疊。
故事從贏異人逃回秦國開始講起。
異人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是當時秦國太子(注意,不是秦王,是秦國的太子,他爹還沒當上王呢)的20多個兒子中微不足道的一個,故事開場時已經在趙國做質子八年。
他在趙國娶妻生子,而當時的小嬴政還很小。
就在這時,商人呂不韋覺得他奇貨可居,花費重金投資他,不僅勸他回國張羅奪權大業,還各處花錢打點,甚至拼著被殺的危險送他回國。
因為是倉皇出逃,異人沒能帶上妻子趙姬和兒子嬴政,倆人被丟在了趙國,甚至被當成了吸引趙軍的誘餌。
異人也想過和妻兒團聚,如果妻子死亡她絕不獨活,但是在兩軍談判之時,他又不肯用將士們鮮血換來的成績去換妻子。
而這也成了他們夫妻關係,甚至父子關係的裂痕。畢竟,質子擅自逃離,想也知道敵國會怎麼對付他的妻兒。
但是這塊暫且不表,異人逃離的一路也很艱辛。
異人之前身在邯鄲,秦國都城是鹹陽,現在高鐵過去3個半小時,但放在戰國時期,那就是漫漫長路。
而這一路,又要面對趙國的不斷追殺攔截。
情況非常地艱難。
但異人也算是天選之子,在呂不韋的努力下,他終於活著回到了都城。
然而權謀,卻剛剛開始。
上面說了,他是太子20多個兒子中的一個,又8年未在國內,沒有人手勢力,沒有父親寵愛,還要面對其他兄弟的虎視眈眈,奪嫡這種事,他的贏面非常小。
好在他有有勇有謀還有錢的呂不韋。
異人雖然是太子的兒子,而太子繼位的可能性基本上是十拿九穩,但是即便太子繼位,異人也很難成為下一個太子。
原因很簡單,他母親地位卑賤,根本就幫不上他。
於是呂不韋便建議異人去認地位尊貴但沒有孩子的華陽夫人為母親。
但華陽夫人為什麼要認異人為子呢?
因為這是對兩個人都有好處的,華陽夫人沒有依仗,等到權力過渡到異人這一輩,她無可避免地會失去地位,而如果能和異人聯手,即便裝一個母慈子孝,那麼等到異人借著她的位置、權勢和能力輔佐坐上了王位,也能反哺於她。
於是異人回到國都,第一時間並沒有去見自己的生母,也沒有去見生父,而是去見了華陽夫人。
他用盡一切向華陽夫人表明自己的誠意,希望華陽夫人可以看中他。
與此同時,他還要瞞著自己回歸的消息,躲藏他人的追殺等等。
不過好在,他們終於拿到了華陽夫人這張王牌,雖然華陽夫人在後面也諸多為難牽制異人,但她也確實用地位用能力保了異人很多次。
而異人的母親呢,第一次知道親兒子活著回來的時候,是親兒子被宣為其他女人嫡子的時候,而就在這次儀式上,她眼睜睜看著兒子為了幫人擋箭受傷,卻只能捂住嘴,掩藏住所有的關心。
等到後面倆人私下見面,她又叮囑兒子少和自己來往,不要和華陽夫人生出嫌隙來。
活在王宮,太難了。
關於異人的情節推進很快,畢竟真正的主角是秦始皇嬴政。
但嬴政之所以能繼位,和他父親以及呂不韋的謀劃也分不開關係。
他們熬死了兩代王,才等到異人繼位,才能順理成章地給嬴政一個太子之位,讓他能帶兵打仗,統一六國。
上面的劇情,雖然還沒走到大男主嬴政出場,但也能見情節的緊張緊湊,沒有廢筆,即便諸如異人親母這樣的角色,也都刻畫得細膩真實。
再比如一些沒說出來,但是暗暗影射歷史的劇情,例如異人和呂不韋被暗殺時,呂不韋通過查看箭矢就知道對方是秦人,因為當時的國家,只有秦人的箭矢統一了規制。
諸如此類的細節還有很多,仿佛他們確實是生在戰國。
除了劇情細節,場景、服化道細節更是考究得不行。
為了貼近當時的情況,劇組甚至搭建了完整的城池,現有的影視城也根據歷史做了相應的改動。
戰爭場景華麗寫實,冷兵器時代也足見戰爭的殘酷。
各種排兵布陣,攻擊防守,不比後來的熱兵器時代簡單。
服裝髮型上,更是像是真人版兵馬俑,一一對照都可以。
連被當成背景的裝飾品,都一一考究,原樣製作。
大排場,精細製作,演技派,真的是歷史劇的陣容了。
然而只有這樣,才配得上那段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歷史。
而後面,隨著嬴政出場,逐步掌權,故事會進入新高潮,那時這些都會成為微不足道的錦上添花。
畢竟,這部劇裡所有人的志向,都是大一統。
不過這部劇也有一些缺點,而且還很明顯。
最大的bug應該就是13歲的嬴政,是張魯一來演的。
雖然他颳了鬍子,眼神清澈,儘量表現出13歲少年的活潑,遇事藏不住的激動,但是依舊,讓人沒眼看。
就,不自覺想到了天真可愛雙馬尾的劉嘉玲。
只能說一句,演技是絕對沒話說,也沒說兩位長得醜,但是年紀這種事吧,尤其是少年少女,真的是演不出來,啥演技都不行。
有整容式演技,但真沒有返老還童式演技啊!
而且年紀大長相老成的人強行裝嫩,差不多都會掉進一個坑裡——那就是強行活潑可愛。
但是實際上,顧曼璐不會天真可愛,嬴政也不會,誰幾歲就被爹丟在虎狼環伺的地方,稍微大一點又面臨流言蜚語和權謀鬥爭,也天真不起來。
所以最好的,是嬴政找個小演員來演,讓小演員強行裝陰狠,可能會不到火候,但是至少不會有成熟演員裝嫩這麼讓人無奈。
比如說一部劇讓人記了二十多年的那個孩子。
更何況,張魯一長相還有個特點,他的氣質比較極端化,要麼乖巧慫,這樣會像老好人,一旦氣場全開,就有點像要殺人。
他之前大部分劇都是走了這兩條路。
而一邊讓他氣場全開(保證帝王氣),一邊又要做好人(不能像大晚上要拿刺刀出去砍人的),還得保證減齡(只有十幾歲),這就很為難人了。
更何況他還得管明顯比自己年紀小很多的人叫姐姐,叫媽,轉頭管長得像自己兄弟的人叫長輩。
就算臺詞一直強調,也讓大家深感不適。
這兩天最讓大家炸的一個情節是,嬴政要和呂不韋浪跡天涯……
這就讓人不能忍了啊!秦始皇是個白痴嗎?
來,對著這張臉你問問,他會跟呂不韋浪跡天涯嗎?
對著這張臉你再問問……
行吧,我覺得他會。
而且我還覺得他還不如他爹呢可能。
編劇你說你加這個情節幹什麼?是不是腦子有坑?
不過總體來說,除了張魯一以及其他個別配角有點這方面的問題外,其他都還好,秉承了一貫的水準,對得起「大秦帝國」這個系列的名號。
而後期隨著嬴政的年紀越來越接近演員年紀,這種不適感應該會減少很多,畢竟張魯一的演技和氣場還是可以的。
就希望編劇可別瞎搞了,一個「浪跡天涯」就夠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