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城市書房市府路分館
圖為城市書房市府路分館
溫州網訊 「城市書房這幾年做下來,個人感覺是越做越順了。這個讓很多市民受益的項目,也激發了市民的善意。比如場地,越來越多的企業、政府單位甚至是個人願意向我們免費提供場地。去年新建十家書房時,社會各界提供了將近30個場地。令我十分感動的是,許多學生團隊、培訓機構團隊、個人都自發來書房志願服務。這些充分彰顯了溫州的城市文明。」昨天,溫州市圖書館業務部主任兼城市書房項目負責人章亦倩接受記者專訪時,高興地說起這些感受。
「城市書房」創意是怎麼來的?「城市書房」建設是如何推進的?遇到了哪些驚喜和困難?今年主要工作有哪些?聽聽章亦倩怎麼說。
1
創意來自哪裡:
百姓需求,延長圖書館開放時間
近些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市民精神生活需求的擴張,公共文化如何才能在紛繁、複雜、多元的現代生活中,跟上時代發展脈搏,引領精神生活時尚?
「城市書房的創意來自圖書館法人治理試點。試點中,我們設立了一個『理事接待日』,有讀者向理事建議:能不能延長圖書館的開放時間?之後,理事會決定,溫州市圖書館在2014年嘗試性在市區開出了第一家24小時無人值守小型圖書館。」章亦倩說,開放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白天一座難求,深夜有人堅守,市民交口稱讚。有人說,市民挑燈夜讀的身影,是城市的一道風景;也有人說,它給城市帶來了溫暖!
2014年,恰逢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可以說,這個創意,好就好在恰逢其時;好就好在緊貼百姓需求。趁著這個熱度,當年,我們著手新建了3家這樣的圖書館。我們的理念是,一個善於閱讀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一座善於閱讀的城市才是具有創造活力的城市。我們力求將這種小型的、時尚的、便利的、不打烊的圖書館建到人口集聚的居民區,把閱讀服務送到市民的身邊。」
「城市書房」這個名稱,也是從公開徵集到的280個名稱當中,經網絡投票確定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舉得到了市民的積極回應。
2
如何推進建設:
領導重視,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共建
全市圖書館系統通過全民閱讀節、溫州年度閱讀報告媒體發布等形式,大力倡導「書香溫州」、「書香家庭」建設等等,一系列舉措贏得媒體的廣泛關注、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喚醒了城市的文化自覺,也催生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
就社會參與的角度來講,已建的25家「城市書房」中,除5家屬於舊館改造外,其餘20家均由社會各界參與建設。「有的是政府機關、街道、社區、小區業主拿出房子,有的是企業讓出商鋪,有的企業乾脆把商鋪裝修好無償提供使用。」章亦倩說,比如,鹿城區機關事務管理局以及龍灣區狀元街道主動把黃金地段的店面房拿出來,蒲州街道甚至以每年30萬元的租金租了一處街面房,作為「城市書房」建設用房。
去年年度計劃建設10家「城市書房」,經過公示,社會報名要求參與建設的就有28個點,成為社會熱門。可以說,溫州「城市書房」建設,是一個吸納社會力量和資本參與公共文化建設管理的成功範例。「城市書房」不僅方便了讀者,也讓合作方受益,甌海區「夢多多」小鎮商業體裡建的「城市書房」,使其小鎮的客流量增加了10%左右;南塘一組團住宅區的「城市書房」,使小區的文化品位和居民的幸福指數得到提升,小區房價隨之見漲。
2015年、2016年,這個項目連續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十大民生實事」工程,從而有了每年5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保障和項目化績效考核的強力推進。
兩年來,全國各地已有70餘批次人員前來考察城市書房項目,十來個城市在落地推進,揚州、舟山分別建了4家且運行良好。
3
遇到哪些驚喜:
提升素養,讀者主人翁意識在增強
讓章亦倩體會較深的是城市書房提升了周邊市民文化素養。去年2月龍灣海城城市書房正式開放。海城在市區邊緣,原先沒有圖書館,當地居民也沒用過自動門和自助借還設備。所以,海城街道在當地村請了一位管理人員。
去年3月份,章亦倩一行人來到該書房時,因它處在公園裡面,整個書房鬧哄哄的,有聊天的,有訓孩子的,有打毛衣的,看書的倒不多。管理員說自己每天都要制止不文明行為,嗓子都啞了。當時章亦倩深深懷疑:「城市書房建到這裡來是不是錯了?」她就提了很多整改意見,包括在書房裡增加各種溫馨提示,告訴管理人員要提示讀者「一次最多拿兩冊書,看完了再取」等等。
過了幾個月,章亦倩和同事再去的時候,發現該書房變安靜了,「當時有個小學生以為我是工作人員,問我某一本書放在什麼位置,我發現他是壓低了聲音說話的。頓時我明白:書房正在對居民產生積極影響。目前海城書房的辦證量是25家書房排名第二,借閱量也不低。」
城市書房是無人值守的,看起來圖書館的管理功能弱化了,卻反而激起了市民的自覺管理意識。比如,許多市民自願來做志願服務,如果有大聲說話現象,也會有其他讀者制止。「以前我好幾次帶外地考察團去書房參觀,有時講解聲大了些,就有讀者不滿,要我們放低音量。還有讀者通過市長熱線或問政平臺投訴,也有讀者通過微信平臺或服務電話提醒我們有哪些不足。」章亦倩說,一年下來有數十條建議或意見,都說明了讀者主人翁意識的增強。
不僅如此,城市書房還獲得了很多團體的幫助,比如有文化公司免費為城市書房拍攝的宣傳片,還有公司準備免費在書房安裝直飲水器,有單位免費製作書房的電子地圖等等。「這些驚喜是對我們繼續做好服務工作的鞭策和鼓勵。」章亦倩深有感觸地說。
4
如何提升服務:
採用外包,計劃推出主題圖書書房
「目前,有些讀者在書房看完書後,沒有把書籍歸位,導致這些書籍擺放比較亂。雖然志願者按大類給書整序,但他們沒有圖書館員專業,其他讀者在書房裡找書比較困難,在這方面,讀者體驗較差。」章亦倩說,圖書分類法屬於人工語言,書籍分類號少的兩位數,多的七八位數,一時不容易掌握。
「今年城市書房的工作重點之一是提升服務品質,比如採用服務外包的形式,讓外包公司找人來對圖書進行細分,按圖書館的標準來排列圖書。在未來,如果書房安裝了智能書架,書架能自動讀取圖書上的晶片,找書就容易了。不過,目前智能書架造價太高,估計500本書要十幾萬元,所以這個計劃還得等幾年才能實施。」章亦倩說,溫州有很多讀書會,想聯合他們一起在書房做各種閱讀推廣活動,讓書房成為大家交友聚會獲得知識的場所。
另外,今年視合作方的情況,可能會推出幾個收藏主題圖書的書房,就是書房裡大部分書籍是某一類型的圖書,這樣可以分流讀者群體,讓他們精準閱讀。
今年我市打算新建6家城市書房,還要做好推廣工作,包括在每個縣區建書房,在全省全國推廣等等。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葉鋒/文 王誠/圖
新聞+
數據佐證
越來越多的溫州人喜歡看書
溫州是肇始於1978年中國經濟改革的發祥地,溫州人憑藉改革的勇氣與拼搏精神最早成為中國最富裕群體。但低文化、草根創富的溫州人一直被認為未達到「有錢與有文化」的統一。直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溫州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僅7.1%,低於浙江平均的9.3%。
但最新數據顯示,溫州人其實是最愛看書的人之一。據亞馬遜中國「2016年中圖書排行榜」顯示,按其網站各城市圖書銷量在該城市所有產品總銷量中的佔比排名,溫州位居「最愛閱讀城市」第3位,系唯一連續兩年進入該榜單前三名的城市,2015年溫州為第2位。
《2015溫州全民閱讀情況調查報告》顯示,當年溫州人均紙質書閱讀量為6.32冊,高於全國平均的4.56本。
據溫州市圖書館數據顯示:2014年市圖書館共接待讀者253萬人次,書刊外借265萬餘冊,均排在全國地級市的首位;2015全年接待到館讀者293.7萬人,書刊外借272.6萬冊;2016年,該館接待到館讀者369.7萬人,書刊外借294.85萬冊。這3年的數據都呈現溫州讀者逐年遞增的態勢。
溫州「城市書房」的借閱量也佐證了這一點。溫州市圖書館館長胡海榮說:「截至2016年底,已建成的25家城市書房總面積達5820平方米,外借圖書72萬冊,辦理借書證3.69萬張,圖書借閱率達230%,共接待讀者161萬人次。其產生的服務效益相當於一座建築面積一萬平方米的中型圖書館。」
專家點評
首都圖書館原館長倪曉建:
為公共圖書館服務指明方向
溫州城市書房把服務根植在百姓之中,在服務中提升了圖書館的社會地位,為中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指明了方向。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
引領公共閱讀空間發展方向
溫州的城市書房是與小康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布局、環境和服務的轉型升級,改變了城市以高大上的中心圖書館為重點的建設格局,適應了人們追求品質生活和優雅閱讀環境的願望,同時又以優越的環境、現代化的服務、方便的利用條件顯著提升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益,引領了我國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發展方向。
溫州大學教授張小燕:
體現溫州文化自覺
城市書房是這座城市溫馨的心靈港灣。人們在車水馬龍的鬧市,放慢匆匆步履,圍一張書桌,品一杯香茗,聽一曲清音,捧一卷詩書,濃濃的書香薰染著這座城市厚厚的知性,城市書房成了市民溫馨的精神港灣和安逸的精神棲息地。
城市書房是這座城市精美的文化飾品。它香濃且顏值高,有的簡約,有的紛繁;有的傳統,有的歐式;有的單一閱讀,有的設備齊全,高清投影儀、電動投影幕布、音響等設備應有盡有,可舉辦主題沙龍、品書會、人文講座、小型表演等多種文化活動,儼然一個袖珍的多元文化空間,有如一個個美妙的文化飾品裝點著這座城市的文明氣質。
城市書房是這座城市的文化自覺。溫州城市書房是一種純粹的公益閱讀模式,這種自助、自選的閱讀,體現的是溫州的文化自覺。因為閱讀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城市的精神充氧,增加城市生命的蛋白質和免疫力,使市民在閱讀的快感中,增加城市的厚度、深度和溫度。
媒體報導
深夜,那盞閱讀燈
彰顯溫州文明底蘊
溫州城市書房自從建設開放以來,在全省乃至全國文化界都引起了強烈反響。《光明日報》曾分別以「溫州,相約城市書房」,「溫州:去城市書房享受閱讀樂趣」兩次報導城市書房。文章提到:「兩年來,這些幾乎徹夜亮燈的書房就像這個城市的『精神糧倉』,成為全民閱讀的『供給庫』,而市民對書籍的愛護、對彼此間文明閱讀的督促,也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文明底蘊。
《中國文化報》以「深夜,點亮那盞閱讀燈」標題專題報導城市書網建設;《人民日報》以「自助圖書館街頭新景象」為題點讚溫州城市書房春節不打烊。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焦點訪談》等欄目都作了特別報導。
城市書房網點一覽表
1、縣前城市書房
24小時88987565
2、菱藕城市書房
6:00-次日3:00 88987565
3、景山城市書房
24小時88524319
4、東甌城市書房
7:40-22:30 88987565
5、楊府山半山築園城市書房
8:00-21:00 88987565
6、鹿城路城市書房
8:00-21:30 88987565
7、南塘城市書房
24小時88524319
8、市府路城市書房
24小時88987565
9、夢多多小鎮城市書房
9:30-21:30 88524319
10、瞿溪城市書房
24小時88524319
11、龍灣區圖書館城市書房
24小時86968928
12、狀元城市書房
24小時86968638
13、鹿城區文化中心城市書房
24小時55577832
14、行政中心城市書房
24小時88987565
15、海城城市書房
9:00-21:00 85851618
16、智慧谷城市書房
8:00-24:00 88987565
17、洞頭區市民活動中心城市書房
24小時63479315
18、溫州國家大學科技園城市書房
24小時88524319
19、五馬城市書房
24小時55577832
20、雙嶼城市書房
24小時55577832
21、大南城市書房
24小時55577832
22、彩虹灣城市書房
24小時86968928
23、廣化城市書房
24小時55577832
24、蒲州城市書房
24小時86968928
25、三溪工業園城市書房
24小時88524319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