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認識阿爾茲海默症」樂生活健康文化主題活動舉辦

2020-12-17 健康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均壽命延長,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阿爾茲海默症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最常見的症候群之一,認知障礙患者的醫療和看護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和家庭的一大負擔,認知障礙疾病對上海這個快速和深度老齡化的城市帶來了嚴峻挑戰。

如果家人得了阿爾茲海默症,我們該怎麼辦?由於照護阿爾茲海默症病人而覺得付出得不到回報、心裡難受時,又該怎麼辦?認知障礙是否可逆?可治癒?

為了讓市民正確認識阿爾茲海默症,9月23日,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推出「我就是我」樂生活健康文化主題活動,本次活動是2020上海市腦健康主題活動周的專場活動。

一首深情感人的歌《I'm Not Gonna Miss You》拉開活動序幕。這首歌曲來自獲得2014第五屆好萊塢音樂傳媒大獎終身成就獎的美國老牌鄉村巨星Glen Campbell,是他在罹患阿爾在海默症後,以75歲高齡發行的告別他音樂生涯的同名專輯主打歌。為什麼他在患病後依然能創作歌曲?得了阿爾茲海默症是否一定意味著病情只能走下坡路?認知症是否就是阿爾茨海默症?哪些信號預示著有發生認知症的可能性?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魏文石主任醫師應邀來到活動現場,為大家普及了阿爾茨海默症(認知症)的知識,為市民做好該疾病的早期診斷、治療及正確看護提供建議。

阿爾茲海默症近年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也出現了不少典型的病例。來自上海廣播電視臺的主任播音員李寧為大家朗誦了來源於韓國電影《腦海中的橡皮擦》中的詩歌,引出關注阿爾默症患者及其看護者心理的話題。

心理諮詢師、培訓師、中組部復旦大學培訓基地特聘講師宋成銳副教授從患者的陪護者、旁觀者和患者自身三個不同角度,闡明了本場活動的主題「我就是我」的內在含義,希望大家不要因病患而產生過多負面情緒,保持真我,提高生活質量。他以深入淺出的講解,指點陪護者學會如何更好地調試自己的心理,引導旁觀者如何正確面對陪護者,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患者自身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

由美國知名歌手Chris Mann和著名科學家Rudolph Tanzi共同創作的歌曲《Remenmber Me》在Facebook和YouTube上擁有很高點擊量,創作者希望藉助歌曲這一形式提高公眾對阿爾茲海默症的認知度。專業樂手現場演繹了這首歌曲,唱響了所有關注阿爾茲海默症人群的夢想:根除認知障礙。

現場觀眾反映,本次活動通過歌曲演繹、詩歌朗誦及醫學專家、心理專家的專業講解,將醫學科普知識與文化藝術相結合,形式新穎,有良好的互動體驗,讓大家加深了對阿爾茲海默症的認識,消除了誤解,明白了阿爾茲海默症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

本次活動在上海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下,由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上海市健康促進協會主辦,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科普基地、上海市心理學會社區心理健康與發展專業委員會承辦,上海新聞廣播《活過100歲》、上海同舟共濟網際網路醫院、曹楊新村街道辦事處、曹楊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協辦。

相關焦點

  • 消失的記憶——阿爾茲海默症
    事實上,阿爾茲海默症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並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記憶能力下降也只是阿爾茲海默症的前驅症狀,這個疾病發展到後期,會伴隨著人格改變、情緒失控,甚至生活無法自理,給一個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因此,阿爾茲海默症也被列為威脅老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
  • 阿爾茲海默症的遺傳學兇手們
    「阿爾茲海默症就像是在公園散步。只是患上阿爾茲海默症後,我的公園總是在變。」被診斷患有阿爾茲海默症之後,英國作家特裡·普拉切特在《特裡·普拉切特:選擇死亡》中這樣描述這種疾病。2019年,美國為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提供了約186億小時的照護,價值接近2440億美元,且護理人員則面臨著越來越多情緒困擾,和嚴重的身心健康風險。據預測,到本世紀中葉,美國65歲以上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將從如今的580萬躍升至1380萬,給社會帶來巨大負擔。
  • 阿爾茲海默症究竟是什麼病?帶您了解一下!
    什麼是阿爾茲海默症?阿爾茲海默症(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誤區一:阿爾茲海默症是自然衰老「老糊塗」常被認為是自然衰老現象,但也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症的前期症狀。誤區二:阿爾茲海默症無藥可醫阿爾茲海默症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幫助患者改善認知功能,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照料者負擔。
  • 父母有這4個症狀,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症!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由於腦神經退化引起的腦部疾病。對於老年人來說,阿爾茲海默症並不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其發病周期十分漫長,而且會給患者及其家屬造成更大的痛苦。所以,大家有必要重視阿爾茲海默症。那麼,阿爾茲海默症有什麼表現?如何預防阿爾茲海默症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 【薦讀】是什麼原因導致阿爾茲海默症發病提早?預防很關鍵
    「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也是阿爾茲海默症的危險因素。另外,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往往是多發因素導致的,像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肥胖也都是阿爾茲海默症的危險信號。」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時診治,切勿拖到無可挽回。
  • 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屬們,收好這份心理輔導課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命也在延長,老年人越來越多。然而在他們安享晚年的同時,阿爾茲海默症也在困擾著一些老年人和他們的家人們。目前,醫學上還沒有能夠徹底治癒阿爾茲海默症的方法,所以,當得知自己的家人罹患阿爾茲海默症的時候,家屬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震驚、無助和悲傷。
  • 中國首部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題材!《記憶消失前的旅行...
    據了解,作為中國首部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該片部分拍攝地為廣東,大部分在川藏線進行拍攝;影片計劃2021年6月開機,2021年底在全國院線、主流網絡視頻平臺上映。該片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
  • 中國首部阿爾茲海默症老人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明年開機
    該片是中國首部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影片反映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家人的誤解和包容,其傳遞的溫暖和正能量,西藏的壯美和神秘,旅行路上的各種突發和奇遇,都將構成影片一個又一個的吸睛要素。「關注阿爾茲海默症群體,記憶可以消失,但愛永遠不會消逝」是影片主創團隊的初心,影片主創團隊希望以本片喚起社會對該群體的理解、包容和關愛。
  •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的「老年痴呆」可能離我們並不遠
    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剛開始只是丟三落四,容易忘事,後來可能健忘和糊塗更加嚴重,總是反覆談一件事情,熟悉的環境也會感到陌生,甚至可能在某一天忘記自己最愛的人。 一提到阿爾茲海默症,大家總會想到記憶力下降,有些人認為這只是人正常老化的一種現象。
  • 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有一種病一旦患上,腦中就像有塊「橡皮擦」,它會慢慢擦去你和家人、朋友之間珍貴的記憶,這就是阿爾茨海默症
  • 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是腦變性疾病,患者有什麼表現?如何預防?
    導語:腦變性疾病是一種慢性損害腦神經的一種疾病,它包括很多種疾病,但大多數人都聽過這兩種最常見的: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它是大腦神經元的異常大量丟失。帕金森是一種進行性的疾病。這兩種都不是一種致命疾病。
  • 為什麼阿爾茲海默症越來越「年輕化」?你對認知障礙了解有多少?
    人一旦老了,生活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障礙,而且越往後走,一些身體功能障礙會越來越多,阿爾茲海默症就是其中之一。據調查表明,我國的阿爾茲海默症的患者人數高達八九百萬,在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中比例佔據一半之多。
  • 中國首部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題材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
    該片是中國首部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影片反映了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家人的誤解和包容,其傳遞的溫暖和正能量,西藏的壯美和神秘,旅行路上的各種突發和奇遇,都將構成影片一個又一個的吸睛要素。
  • 被阿爾茲海默症「選中」的人,大多有3個特性,希望你不是備選人
    另外一種就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阿爾茲海默症是具有一定的遺傳性的,家中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子女年老後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機率也會明顯增加。2.其二就是不愛運動、不動腦,運動不僅是對於人體體質有所改善,幫助以上所說的肥胖人群減肥,某些運動也是可以幫助人體活動大腦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多動腦筋」,一些益智類的運動或者是遊戲,都是可以很好的預防阿爾茲海默症。3.
  • 綠地香港在滬設立阿爾茲海默症專業照護機構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良)3月12日,綠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公司將與澳大利亞養老機構莫朗國際健康集團、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共同投資成立阿爾茲海默症專業照護機構——綠地香港•莫朗福克斯公館。同時,綠地香港健康投資公司在發布會上正式揭牌。
  • 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識別與預防
    11月18日,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鄭州市心理醫院四病區主任蘇國鋒做客鄭州經濟生活廣播《品牌會客廳》周三特別節目《尋醫問藥幫你辦》,和主持人嘉璐一起以《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識別與預防》為題向大家分享心理疾病相關知識。
  • 阿爾茲海默症二年記
    醫院診斷,父親患了中度以上的阿爾茲海默症,病人倒是無憂無慮,家屬備感焦慮,那段時間,可能是我人生中最焦慮的時刻。幸好我有寫作的習慣,寫作拯救了我。但可惜他的病不止阿爾茲海默,而且阿爾茲海默症也不可以治癒,只能延緩,隨著時間的推進,我辛苦所作的一切幾乎全化為虛無,隨著腦梗的加重,隨著小腦的萎縮,一度恢復的自理能力全部喪失,所謂的恢復只是曇花一現。現在不但無法行走,連坐都坐不穩了,吃飯都經常無法下咽。
  • 什麼因素導致的阿爾茲海默症?這種病是否會遺傳?有哪些階段?
    但是平時生活中常見的偏頭痛,或者頭暈和該病沒有關係。很多研究發現抑鬱症也和阿爾茲海默症有關係。特別是老年出現抑鬱,這會導致患上阿爾茲海默症。一項研究表明,除了抑鬱之外,其他的一些心理因素,也會導致患上阿爾茲海默症。
  • 以阿爾茲海默症為題材的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明年開機
    該片是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影片反映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家人的誤解和包容,其傳遞的溫暖和正能量,西藏的壯美和神秘,旅行路上的各種突發和奇遇,都將構成影片一個又一個的吸睛要素。
  • 新研究表明:吃奶酪喝紅酒可減少患阿爾茲海默症風險
    【新研究表明:吃奶酪喝紅酒可減少患阿爾茲海默症風險】據英國鏡報報導,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喝紅酒和吃奶酪有助於減少認知能力下降。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787名年齡在46至77歲之間的成年人數據,並要求他們填寫有關其飲食飲酒方面的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