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座宏偉的建築群,在600年間完成了從皇宮到故宮博物院的轉身,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聚集了清晰的時間印記。明晚20:5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首播。「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聶遠,將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
探尋生生不息印記
揭秘鮮為人知的紫禁城幾何中心點
建成於1420年的紫禁城,是我國古代宮城發展史上現存的唯一實例和最高典範,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從正統到清朝,這座建築曾被多次重建。近年來,為了更好地保護宮內文物,故宮人更是對故宮不斷翻修。歷經600年歲月的洗禮和反覆翻修,如今的故宮是否還保有永樂時期初建時的歷史痕跡?
本期,鄧倫、張魯一、聶遠將根據「定、守、護」三字,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探尋過程中,三人來到太和殿的中軸線,僅是眺望四座不同時期重建的建築,就能直觀感受到紫禁城明清建築的變遷史,宛如走進一場從明到清的跨時空之旅。而此次他們探索的中心印記「定」,便隱藏在紫禁城這條記錄變遷的中軸線上,究竟鮮為人知的故宮幾何中心點具體位於中軸線的何處?
除了「定」中心的中軸線,在600年來守護著不同時期的珍貴文物的欽安殿,也能感受紫禁城的時間在延續。望著眼前從明到清的精美文物,鄧倫感嘆:「今天真是見識了,難得難得太難得。」而一件發現時間比紫禁城初建還早的神秘文物,更是看得眾人喜不自勝兩眼放光。到底讓鄧倫、張魯一、聶遠「做夢都沒想到」的神秘文物是什麼?另外,三人還前往600年來以蛇狀環抱紫禁城的金水河進行探秘,金水河是否就是他們想要尋找的代表「護」的印記?
文創比拼驚喜來襲
鄧倫、聶遠率青年學子團隊創意「上新」
今年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為了更好地向年輕群體傳遞故宮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召集全國20所高校的設計學子。採取團隊對戰賽的方式,為故宮注入生生不息的青年力量。首期節目,鄧倫帶領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戰隊「時空隊」,與聶遠的中央美院戰隊「經典隊」,將實時接收各自隊長在故宮回傳的元素照片,以「帆布鞋」為創作主題,進行文創「上新」的設計比拼。
「上新」現場,追求「個性化」的鄧倫稱讚「時空隊」的設計:「看到這雙鞋除了故宮你想不了別的兩個字。」聶遠則認為「經典隊」的創作:「簡單的同時看到有一些細節的不簡單。」為了力證各自設計與主題的貼合性,兩支戰隊還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創辯論賽」。面對中央美院對「時空隊」鞋子配色過於大膽的質疑,清華美院學子的犀利「反擊」聽得鄧倫驚呼不已。而當「時空隊」指出「經典隊」設計不夠個性時,中央美院學子的完美解答,更是獲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最終,創作思路迥異的兩支戰隊,誰能獲得更多的投票成功「上新」?敬請期待明晚在北京衛視播出的《上新了·故宮》第三季,讓我們跟著鄧倫、張魯一、聶遠,一起感受「生生不息」的紫禁城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