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轟炸》取消在國內上映了,這部反映二戰民國時期的電影就此在國內夭折,但會在美國上映,國內的觀眾怕是無緣見到了,此電影最初的計劃是在8月17日在內地上映,後又改檔到10月,可最終因為某種原因最後被迫取消上眏。
這對於導演與投資方來講造成很大的損失,所有的心血都付之東流,導演蕭鋒發微博稱:「再多的事實也都於事無補,再多的清白都難檔抹黑,再多的付出都難免決絕,是到放下的時候了」,言辭間儘是無奈,同時還向觀眾道歉,對於這種結果來講,導演與投資方無疑是最痛心的,每一部拍好的電影,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到它從小一點點成長,到最後當它成長可以收穫的時,居然只能看它調謝,無能為力,任誰都心裡不好受。
很多人說要抵制該片,因為出現了某個事件,其實我覺得電影本身沒有錯,我們不能因為某個電影中演員的問題而對這部片有偏見,這對其它一眾工作人員來說不公平。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某個事件也過了一段落,如果取消上映,這無疑會給這部電影帶來沉重的打擊。
該片講述了1938-1944年間,日本侵略者對重慶轟炸期間,中國飛行員與日本航空兵展開殊死激戰,保護人民群眾的故事,八年的拍攝換來如此的結果,從海報上來看,裡面一眾老戲骨還是蠻多的,明星扎堆,很多也都是演技派,應該很好看,只是無緣國內見了,很可惜。
其實還是有些網友是清醒的。
有些人還是期待這部電影,至少好不好,看了才會知道,電影裡參與演出的演員張均甯還為此剪了短髮,她說這部電影題材是很好的,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讀了好多書也看了很多電影,她說感受到戰爭是很殘酷的,也感受到人性裡一些很堅韌的東西,演員的付出也是值得尊重的。
具體是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某冰才犯錯,我們也無從可知,網絡上各種傳聞都有,眾說紛雲,況且某冰也得到了應有處罰,創作的本身沒有罪,只是以這部電影作為代價是有些大,其它的演員很無辜。
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在各行各業中都是如此,一個團隊首先是一個整體,因為某個人的行為就會影響整個團隊所有的利益,其它的的組員也會跟著挨罵受訓,或許他是無心的,但學是很影響整個團體的氣氛,合作關係,或會孤立某個人,這樣下來,以後某個人做事就不會那麼順手了,處處受阻。
某冰個人事件,洽洽是人們常說的一顆老鼠屎打翻一鍋湯,讓所有的人跟她一起背鍋,導致項目無法進行,國內的損失是不可計的了,對於這事,我想說一個團體就要儘量把事做好,中間不要出什麼毗漏,如果自己給大家帶來損失,就是對整個團隊的不尊重,你若沒作,別人又奈你何?所有的工作人員吃虧而已。
大家對這事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