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除夕之夜,嗶哩嗶哩動畫歷年的傳統項目企劃「拜年祭」在時間層面上不負眾望而準時地與各位觀眾見面了,令眾多B站小夥伴即便是少食年夜飯也要準時坐在電子設備前觀看節目。
「大家好,這裡是小晝~帶來的……『二次元』系列百文。由於近期眾所周知若干原因,小晝有較多時日未曾更新百文,造成了近兩日的『百文日更計劃』的進程空缺,特此對各位看官表以誠摯的歉意。關於B站拜年祭完整版,小晝也是在大年初二的午時才補看完畢,並對『冰原競速賽』及其影響感觸極深,特作此文。」
由於嗶哩嗶哩動畫作為二次元風格的彈幕視頻網站,理應包羅眾多二次元受眾和二次元文化。所以拜年祭中眾多不同形式的節目令有不同偏好的B站用戶們在「被迫」接觸其他作品的同時,也逐漸萌生對不同作品文化的欣賞與贊意。
而這便是一種文化宣傳與文化交流:官方作品或粉絲作品借B站尤其是拜年祭這一受眾廣泛的平臺對自己的文化作品進行展示與宣傳,既能在多種層面上獲得直觀的經濟收益,也能得到相應的作品反響和經驗教訓。同時,這些作品的作者自身也可同化為眾多「圍觀群眾」中的一員,以平常粉絲間聊天討論的形式加入到其中;而絕大多數的B站用戶也通過拜年祭這一平臺,觀看優質節目、積極接觸文化、展開合理討論、抒發個人情感等以滿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文化交融最為明顯的《冰原極速賽》單品節目更應充滿享受和交流的快樂,但卻由於「作者與觀眾、觀眾與觀眾間的些許矛盾」而有所出入。
各種文化作品(特指動漫文化作品)對受眾們來說,接觸數量、接觸質量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會使得文化積累、偏向愛好和認知觀念的不同。舉個例子並換句話說,一位接觸過《Fate》系列多種文化作品的忠實觀眾與僅僅只聽聞其大名甚至一無所知的觀眾之間沒有相應話題可言,而只淺顯地了解過「本子」、「笑點」的觀眾甚至會與忠實觀眾產生分歧、口角甚至爭鬥。因此,直觀地表明個人實際情況或對他人情況給予寬容理解,則是促成交流和引導等具體行為的必要條件。又正因為閱覽「冰原競速賽」和與之相對應的評論有感,所以小晝認為在正文撰寫之前有必要說明個人對「冰原競速賽中出現過的部分作品(要素)」的了解情況(即使有展露經歷的嫌疑),並藉此機會向關注了小晝的看官們突顯個人寫作傾向——
競速賽遊戲主角方面:「碧藍航線」,小晝被好友以身推介但沒有遊玩(因為直到現在都一直在進行艦R、艦C等相關海戰策略養成遊戲的關注),對半數以上人物的美工外觀和遊戲玩法有所了解,對劇情等內容看點不曾了解;「米哈遊系列」,2015年起接觸至今,而關注過小晝以往百文的看官會更容易發現小晝是忠實的崩壞玩家(同時進行其他手遊,肝痛),會及時了解相關資訊和活動;「MC」,僅遊玩過較長時間,熟悉部分概念,不曾深入了解;「東方系列」,已接觸兩餘年,對絕大部分射擊作和格鬥作內容了解並親身體驗,對同人漫畫、遊戲、音樂、手書、手辦、書籍、系列MMD等衍生作品或多或少了解,有持續關注的同人P站插畫師等各類藝術家。
競速賽其他主角方面:「某科學的超電磁炮」,觀看過官方系列番劇,了解過極少數手辦、同人漫畫、同人小說等周邊產品;「VOCALOID」,了解過亞洲地區部分V家成員人事、活動並熱衷於其中若干音樂作品,對其衍生官方遊戲、線下活動、圖文書籍、手辦人偶等周邊要素有少數了解,有不定期關注的同人藝術家;「JOJO的奇妙冒險」,僅觀看過系列動畫一至二部,正計劃補看;「搖曳百合」,觀看過線上全系列番劇,現僅對人物們和零星劇情存有印象,但未曾接觸任何線下產品;「海綿寶寶」,從前地至始至終地觀看過絕大部分集數,但未接觸任何官方信息和線下產品;「京紫」:觀看完官方動畫番劇,並持續了解官方線上信息,對線下內容不曾了解。
受提示或僅認出的競速賽剩餘作品要素方面:「假面騎士」,自《假面騎士Ghost》起正式持續堅持關注《假面騎士》絕大部分企劃,也因盜版碟的緣故兒時曾對《亞馬遜》、《強人》、《布萊克》等極少昭和騎士有潛在記憶;「只狼」,有所見識,不曾了解;「星球大戰」、「加勒比海盜」,僅觀看過少數電影,不曾深入了解;「滑雪大冒險」,遊玩過些許時日,不曾深入了解;「次元斬」,僅知其概念內容;「爐石傳說」,「拉克薩瑪斯」版本時期入駐;「一拳超人」,僅觀看完番劇,其餘產品不曾接觸;「滑頭鬼之孫」,自《陰陽師》遊戲中知悉,計劃補看;「Fate系列」,對相關作品有或多或少關注;「雪人兄弟」,僅存於過往的遊玩記憶中。
言歸正傳,本「冰原競速賽」給予最為普遍的B站觀眾們最初的感受無非是「豪華全明星陣容」、「各作品各程度要素大集合」、「熟悉的人物模型設計」、「參賽人物的人格形象和戰鬥表現」、「應景的環境渲染」、「華麗的特效視聽盛宴」、「相對連貫的劇情進展」、「相對友誼的最終主題」。畢竟本作品對觀看2020年B站拜年祭的用戶們來說,「初次」印象並非深刻——觀眾們於除夕夜進行第一次觀看時,主要將注意力投放到人物陣容、打鬥特效等最為矚目的體驗方面,而對「全員勝利」、「節日氛圍」等「具體細節」初步忽視。但隨著先行觀眾們的「第二次回顧」或第一次的點擊播放行為為後續其他觀眾帶來的過量信息,使得各位觀眾都注意起了作者問題和他人問題。
作者問題方面:即使作者方同樣承辦了往屆的系列風格作品,擁有相關技術和經驗。因為二次創作的作者在某一程度上也作為「僅有自己思維的原作受眾」般的存在,那麼他們對原作進行「片面再創作」的內容會於不同層面上引發不同層面原作粉絲們的不滿。例如「過度使用各種當下火熱的騎士作品素材和笑點(梗)」,「隱者花園組和志在四方組唐突退場」,「鏡音雙子同白鷹聯邦相互迫害性命般的死戰」,「古明地戀不及二設」等現象頻出,令絕大部分再次觀看的觀眾們或在先前彈幕信息引導之下觀看的觀眾們詬病不已。甚至於因為部分組合的遭遇導致與之對應的觀眾群體極其惱怒、劍指編劇,試圖對其進行譴責和打擊。事實上,這些隔閡現象自往年拜年祭就已出現。
確實,即便是打鬥特效、環境渲染等修飾程度有突出表現,也掩蓋不了最為致命的植根的「劇情描述」和「主題深化」問題。項目策劃者的思考方式較為獨立而自主,如果不面向廣大觀眾粉絲而封閉孤行般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項目策劃,以至於最終成果的不完全符合需求,即編劇方也作為由諸多「原作粉絲」般的觀眾個體而組成的創作群體,這些人物依照自我的想法僅在「內部群體」這個小範圍內進行相互的交流和對故事的設計。即便他們很大程度上各自掌握一些文化儲備,但這都只是較為局限的相互協作,以至於產生「知識不夠,熱點來湊」的極端行為;只有面向最廣大的觀眾群體,才能充分得知他們的實際需求、不因內部的一己短見或文化不足造成極遭的隔閡。
觀眾方面問題:由於每一位「人格」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得每一位人接觸的文化程度水平也有所不同。而本次「冰原競速賽」的「應援彈幕數量之爭」和「評論區各廚間互相開火」現象便是「最廣大受眾群體間的隔閡」——許多群體因為專攻的領域不同,就好比擬專攻學科傾向的不同,那麼各個群體間會以代表各自的對自己而言很有價值的「名言」灌注給對方,也就是不同的「廚」會發不同的彈幕,引起「他廚」的不解甚至誤解。而群體並非一人執掌,每個人都有發言權,那麼「廚」藝大戰就不僅僅是某一小部分人之間或是某一小範圍內的口角,而是以「種族」為尺量的大規模戰爭,可想而知結果會有多遭。
當然,合理的爭論有利於設定、劇情等「真理」的探究和升華,但不願讓步、你死我活的「維護我方、抵制他方」的零和博弈只會帶來最壞的結局。所以,就好比某部分正常地合理地傳播自己群體內的優秀文化(即傳教)的科普君和響應他、回復他的理性的「各廚」觀眾們,他們盡全力地團結一致地為所有人能夠在「僅限於普通視頻娛樂」層面上更上一層地全面客觀地了解其中優秀的各色文化底蘊,以致沒有排他的偏見隔閡,也沒有惡性的對峙競爭,最終達到「二次元共榮」的理想景象。同時,幾乎所有群體中仍舊存有「不願下功夫琢磨文化精華」、「肆意玩梗」的也為造成惡性爭執的「小鬼」存在,對待這些人群不應只是正確引導,更應給予告誡。
以上便是小晝有關本次嗶哩嗶哩拜年祭《冰原競速賽》評論百文的全文內容,恭迎各位看官在評論區同樣地發表個人高見!話說回來,雖然本文有些篇幅是對小晝個人部分接觸情況的描述,但謹為讓各位新看官覺得有理可依;同時也讓各位關注了小晝的老看官了解小晝的部分實際情況,以提醒小晝增加其他系列文章的撰寫,或是提出對小晝現有各系列文章的建議。學習永無止境,收納永無止境;沒有絕對的完美,只有不斷的完善。願世間優秀先進的文化大發展大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