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毀了很多孩子和家庭,家長要反思!醫生提醒:這種腿疼是前兆

2020-12-23 39健康網

  「媽媽,我最近是不是鍛鍊的太狠了,左腿疼的厲害!」軍訓一回家,14歲的李亮就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和媽媽抱怨起來。

  正值青春發育期的李亮個子已經躥到了1米7了,平時喜歡打籃球長得也很結實,媽媽聽到後也沒放在心上,「你這是在長個呢,他們說是生長痛,過了青春期就好了。」媽媽還笑話李亮小題大做,累了多休息就好。

  

  然而,左腿的疼痛一直沒有緩解,時不時地發作著,尤其是休息時疼痛感更加劇烈,作為男孩子李亮一直咬牙堅持著,直到最近,爸爸發現李亮左路已經出現明顯的跛行,甚至左腿已經上有明顯的腫塊,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帶還在到醫院檢查。

  「醫生說孩子不是生長痛,是骨肉瘤,也就是俗稱的『骨癌』,這些天孩子太苦了,是我們做家長的疏忽啊。」待在病房裡,李亮的媽媽得知結果後悔恨不已的感嘆道。

  醫生:孩子身上這幾個地方疼要注意區別生長痛

  據悉,骨肉瘤的高發年齡多在20歲以下的青少年或兒童,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骨腫瘤科雷紫雄副主任醫師介紹,骨肉瘤好發於膝關節周圍,以疼痛為主要症狀表現,加上年齡等因素的重合,往往導致家長誤把骨肉瘤當成了生長痛,以為孩子處於青春期長身體或因為鍛鍊過度、外傷引起,錯過了最佳的診斷時間,而一旦錯過了早期就診的機會常常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惡性骨腫瘤相對其他惡性腫瘤來說發病率並不高,多見於青少年患者,所以對很多人甚至是非骨腫瘤專科的醫生來說都比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容易出現誤診,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生命。」雷紫雄副主任醫師表示,針對青少年生長痛和骨腫瘤導致的骨痛對專科醫生來說兩者相區分並非困難,一般生長痛或者因外傷、運動過度造成的疼痛,在休息過後常常可以緩解,疼痛漸漸消失,而骨肉瘤引發的疼痛則會持續時間長,尤其是在靜息時,疼痛往往更加劇烈,此外還可表現為夜間痛,疼痛會在睡覺時間更明顯。

  「同時,骨肉瘤引起的疼痛往往還伴隨著局部腫脹、腫塊等,如果家長在採用一些止痛措施例如外抹扶他林等藥物無法緩解時,就需要額外留意。」雷紫雄強調,正確的做法是:如果孩子出現肢體疼痛等不適,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由專家醫生來判斷病情。

  骨肉瘤為何「專找」小孩?

  不同於其它癌症老年人為主要患病群體,骨肉瘤似乎「專找」正值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雷紫雄副主任醫師表示,導致骨肉瘤的具體病因目前仍未明確,可能與基因突變有關,很多因素可能會誘發基因的突變,青少年在青春期,成骨細胞最為活躍增殖的這段時間,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物理、化學因素影響產生一些不正常的變化,可能導致骨骼產生一些原發性的腫瘤,最常見的就是骨肉瘤,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所說的「骨癌」。

  以骨肉瘤為例,早期診斷非常重要,在骨腫瘤專業領域,我們有個說法叫做「one shot」,什麼意思呢,就是早期診斷往往是「一槍」的機會,錯過了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診斷骨肉瘤還是需要到有經驗的骨腫瘤專業診療機構,需要檢查包括:X線片、CT、MRI等局部檢查,必要時做增強掃描。必要的時候還需要進行全身骨掃描(ECT)或PET/CT檢查,排查全身其他部位是否存在轉移。

  骨肉瘤治療並非「一切了之」,規範的綜合治療是關鍵

  骨肉瘤是一種高度惡性的骨骼系統原發腫瘤,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不到10%,主要是當時的治療方式是以單純的手術為主,患者病變部位只能截肢或者將關節斷離,但是依然無法阻止腫瘤擴散轉移,「到了最後,即使切除了肢體了,患者依然不能實現長期生存。」雷紫雄說道。

  

  隨著醫學的發展,對骨肉瘤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尤其是超大劑量化療在骨肉瘤中的應有在一部分患者中取得了相當的療效,使治癒骨肉瘤成為可能。目前我們強調的是,骨肉瘤患者應該接受規範的綜合治療,其五年生存率目前可達到60%-70%,雖然還沒有達到100%的治癒率,但較以往的不足10%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所謂綜合治療就包含了「新輔助化療、手術治療、輔助化療和放療,以及靶向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等」

  「不少人一聽到骨癌,第一反應就是需要截肢。」對此,雷紫雄表示不一定,骨肉瘤是否需要截肢需要綜合判斷,會根據腫瘤大小、侵犯的範圍、類型、惡性程度等因素決定,目前隨著診斷與治療手段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肢體骨肉瘤都可以實現有效的保肢手術,所謂保肢手術就是廣泛性切除肢體骨骼系統的惡性腫瘤和周圍受到侵犯的軟組織,採用人工假體或自體骨、異體骨移植等方式重建骨骼缺損,「大量文獻證明,一個實現良好切除邊界的四肢惡性腫瘤切除手術,其局部復發率與廣泛性截肢手術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再配合一個良好的腫瘤假體置換肢體重建手術,對患者和患者家屬來說,相對截肢術,在規範化治療前提下的保肢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肢體和一部分功能,無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對提高患者的術後生活質量和回歸社會都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以前的治療是以截肢為主,但如今90%的病人有望達到保肢,但一定要經過規範化的綜合治療,切勿因擔心截肢而放棄或白白耽誤最終治療時機。」雷紫雄副主任醫師最後提醒道。(通訊員:遊華玲)

  專家介紹:

  雷紫雄醫學博士,留德博士後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暨廣東省骨科醫院/廣東省骨科研究院,骨腫瘤科,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骨腫瘤學組四肢腫瘤保肢委員會全國委員

  中國美容整形協會腫瘤整復分會全國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骨腫瘤分會第一屆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從事骨科臨床醫學、教學及相關科研工作20餘年,對骨科各亞專科各類疾病及各類骨病、骨與軟組織腫瘤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骨與軟組織各類良、惡性腫瘤及腫瘤樣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惡性骨腫瘤規範化新輔助化療,四肢惡性腫瘤瘤段切除保肢術,人工關節重建術,骨原發及轉移性腫瘤微創治療,脊柱原發及繼發腫瘤的外科治療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臨床療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相關焦點

  • 孩子半夜腿疼是要長高?醫生:生長痛要留意,或許是骨癌的前兆
    在很多人心裡下意識地認為癌這個字眼離自己很遠,離自己的孩子更是遙遠,然而卻不知道有些疾病往往是最青睞小孩的,尤其是還善於偽裝,用普通看似無害的樣子包裝自己的危險本質。骨癌,本身就多發於青少年的身上。並且正好由於這一時期的孩子正處於飛速生長的階段,骨癌所引起的疼痛往往很容易被人們所當成是因為生長發育才出現的疼痛,或者是普通常見的肌肉拉傷等,而給輕易忽略掉。那麼由於孩子生長發育帶來的疼痛和骨癌引起的疼痛有什麼區別呢?生長所帶來的疼痛往往發生於膝蓋窩周圍出現肌肉拉扯的疼痛感,並且最重要的是發生痛感的部位不會出現紅腫或者發熱。
  • 孩子腿疼誤以為是生長發育,結果卻是腫瘤!這些早期症狀要注意
    14歲的琪琪從小就生活在單親家庭中,更不幸的是,她於2016年查出患骨肉瘤,致左腿截肢。一開始只是左腿膝蓋疼,媽媽查看了一下,除了外表有片淤血外,並未發現其他異常,以為是孩子在學校裡磕碰引起的,也沒有在意。
  • 孩子半夜腿疼難忍,也許是得了這種病,家長們可要注意了
    生長痛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多發生在三至十二歲處於發育期的孩子身上,跟缺鈣以及未來的身高都是沒關係的。看到孩子因為這種生長痛而睡不好,家長們該怎麼辦呢?1,首先家長要先確認孩子半夜腿疼的根本原因到底是生長痛還是別的病症引起的腿疼。像惡性骨瘤、骨折、白血病以及關節炎這些病都會出現腿疼或者患部疼痛的症狀,稍不留意就很容易被誤診為生長痛。
  • 7歲女孩確診骨癌,醫生:早期4個症狀,多數家長沒留意到
    骨癌,聽名字就感覺是一種讓人很痛苦的疾病,而這種癌症一般平時不常見,主要在青少年身上發生的比較多,但卻是一種危險程度比較高的一種癌症,這種癌症主要發生在骨頭的位置,很多家長往往會與身體缺鈣聯繫到一起。趙女士與老公經常在外打工,把7歲的女兒留給爺爺奶奶照顧,但最近孩子經常打電話過來說骨頭疼,一開始以為只是女兒身體在發育,缺鈣導致的,於是就買了很多鈣片寄回家,並囑咐奶奶,多給孩子煮點有營養的東西,給孩子補補鈣。
  • 骨癌來襲,身體會有什麼感覺?醫生:經常腿疼,或是信號之一
    14歲小孩居然要截肢?小明媽媽嚇得昏厥過去。現在人都寵孩子,因為以前生活條件不好,所以就導致很多的人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受了不少的罪,那麼當這群人長大之後,生孩子了,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完美的童年,不受傷害的童年。所以現在孩子大多數都是家裡的寶貝,被家長寵上天,有的孩子的爸媽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一旦出現什麼小病小痛,家裡人就都到齊了,生怕孩子出點事。
  • 夜晚四肢痛警惕骨癌 骨癌的六個早期症狀
    骨癌的早期症狀跟肌肉拉傷,關節炎的症狀十分相似。因此很多人經常誤解,導致病情的嚴重惡化。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骨癌的早期症狀吧。  如果能夠時光倒流,羅先生最想回到半年前。那時,11歲的兒子每晚都會嚷著「腿疼」。他以為,孩子是在打籃球時扭傷了關節,便把他帶到中醫院,貼膏藥了事。兩個月後,小羅因劇烈疼痛被送往醫院救治。診斷結果是如此無情:他已到骨腫瘤晚期,並已出現肺部轉移。  在醫院骨腫瘤科,像小羅這樣的悲劇並不罕見。記者獲悉,骨癌是威脅青少年的惡疾,發病率佔兒童腫瘤的15%~20%,其中最常見的骨肉瘤大多發生在10~20歲的孩子身上。
  • 得了骨癌,早期會有什麼徵兆嗎?易被誤認為普通腿疼,要提高警惕
    癌症在現代的社會當中並不少見,有些癌症大眾比較熟知,比如肺癌和肝癌等,有些癌症則名氣較低,很多人不了解,比如說骨癌。骨癌是骨骼部位出現了惡性腫瘤,骨骼部位出現的惡性腫瘤發展的速度要更為迅速,死亡率也是居高不下。
  • 14歲男孩老喊腿疼,醫生診斷後是「骨癌」,這4大致病原因要重視
    骨癌的發生機率大約只有十萬分之一,正由於患上這種疾病的概率很低,所以很多人對其缺乏了解。但是骨癌又特別青睞於青少年這個群體,發病的人群集中在10~20歲的青少年之間,所以作為家長,更應該要對此種癌症有所了解。14歲的小楓今年剛念初二,身高1米72,非常喜歡打籃球,長得也挺壯實的,平時也不怎麼會感冒生病。
  • 骨癌有前兆,反覆出現4個表現,提示癌細胞已侵佔骨頭,要小心
    骨癌,一種好發於發育期青少年為主,少數在中年人身上的疾病,病變可涉及到全身各處,以上肢和下肢為主,唯一能治癒的方式就是手術,化療作為輔助手段,能夠保留肢體,但是骨癌的惡性程度高,易轉移到相鄰的器官,發生轉移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手術,該病致殘率、致死率和復發率都相當高,給患者及家屬所帶來的傷痛是常人難以描述的。骨癌早期並非悄然無息,它是有跡可循的,平時要重視。
  • 別小瞧腿痛,可能會導致骨癌!
    別小瞧腿疼,可能會導致骨癌!文/愛問360專家說,兒童生長發育過快會出現三種症狀——1、下肢疼的位置不固定,呈遊走性,2、下肢的疼痛不紅、不腫、不發熱,3、膝蓋會出現疼痛感,一般發生在夜間。而這些症狀統稱為生長痛。
  • 跳舞女孩患骨癌股骨被摘除,用金屬棒代替後繼續跳舞
    Sienna Bergman來自澳大利亞雪梨,兩年前,13歲的Sienna跳舞的時候總覺得腿疼。舞蹈老師的丈夫得了骨癌,她擔心Sienna也得了骨癌,因此強烈建議她去醫院檢查一下。為了讓舞蹈老師安心,Sienna的媽媽帶她去醫院拍了片子,結果顯示,她的右腿患了尤文氏肉瘤,這是一種罕見的癌症,澳洲每年僅有50人被診斷患這種病。僅僅一個月後,Sienna的生活就被醫院和各種化療藥物取代。之後Sienna的右腿做了手術,為了徹底清除癌細胞,她的右腿膝蓋和股骨被摘除,用一根金屬棒替代。
  • 孩子突然腿疼,一查竟是患上「老年病」,醫生這樣說
    本報長沙訊 近日,湖南婦女兒童醫院接診了一位小患者,家長帶孩子來就診時說:「孩子幾小時前還玩得好好的,不一會兒就說腿疼,不想下地走路,現在走路還一瘸一拐的。」通過仔細詢問病史發現,患兒並沒有明確外傷史,但一周前曾有感冒。醫生即刻敏銳判斷出可能是患上髖關節滑膜炎了。
  • 骨癌患者必須截肢嗎?骨癌早期症狀是什麼?身體早已給你提醒
    癌症有很多種,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骨癌就是其中一種。造成骨癌的因素很多,骨癌早期身體也會出現異常,給予提醒。我們要關注並重視身體出現的異常情況。感到不適,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很重要。
  • 少女左手臂疼痛竟患上了骨癌,醫生:孩子身上這幾個地方疼要注意
    4月16日上午,來自諸暨的李媽媽回憶起自己女兒身患骨癌的經歷,深深地感嘆道。但幸運的是,多虧了浙大二院骨科在治療骨癌方面擁有豐富治療經驗的醫生團隊,孩子從去年12月份確診骨癌開始治療,現在已經順利康復出院了。
  • 孩子腿疼,家長以為生長痛就沒管,醫生:害娃一生還不自知
    上初三的飛飛這段時間老是覺得腿疼,疼起來睡不著覺。他對爸媽說,爸媽也沒在意,就說是生長痛,吃點鈣片就好了,也沒管。之後鈣片是吃了,可還一直疼,家長仍是沒在意。果真應了那句話,針沒扎到誰身上,誰就不知道疼。最後實在沒辦法了,疼的都沒辦法走路了,只好把孩子送進醫院。拍片檢查後,醫生責怪一句:「怎麼不早來,現在情況越來越嚴重了。
  • 肺癌患者腿疼,就是骨轉移?醫生坦言:也可能是1種病搗亂
    這種疼痛跟關節疾病引起的疼痛不一樣,肺癌引起的腿疼,疼痛感比較強烈,是身體內部受到刺激,而不只是關節本身受損引起的疼痛。除了腿疼,癌細胞轉移到骨骼,還容易引起肩膀疼,一般是一側肩膀疼痛。轉移到不同的部位,引起的異常表現不一樣,比如說如果癌細胞轉移到了腦部,那麼帶來的症狀通常是頭暈頭疼,腦功能會受到影響。
  • 「媽媽,我腿疼!」有效緩解孩子的生長痛,家長需要這3個策略
    我家孩子晚上總是睡不著覺,每次睡覺之前就和我說:「媽媽,我腿疼。」當時我以為是孩子前幾天磕碰所以才疼,可是過了好幾天,孩子總和我說自己的腿疼。我都準備給孩子用藥,但是又怕沒有效果,所以還是選擇求助醫生。
  • 孩子半夜腿疼,究竟是怎麼回事?骨科醫生詳解
    很多家長都說自己家孩子到了傍晚或夜裡,就哭著鬧著喊腿疼,有時候還在熟睡的時候疼醒,弄得全家人都休息不好。但令人不解的是,孩子的四肢關節並沒有紅腫,第二天起床後疼痛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去過醫院檢查診斷後才知道,這種病叫做「生長痛」,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避免。
  • 孩子成績突然下降?家長要注意這3個前兆!
    過去,筆者收到不少類似的留言:「沒聽孩子說學習有困難啊,為什麼最近的考試退步了這麼多?是哪裡出問題了嗎?」教育孩子時,很多家長傾向於「出現問題→解決問題」。「亡羊補牢」很必要,但在筆者看來,育兒不僅要立於當下,更要懂得未雨綢繆。
  • 花季少女左手臂疼痛一查竟患上了骨癌 醫生:孩子身上這幾個地方疼...
    今天上午,來自諸暨的李媽媽回憶起自己女兒身患骨癌的經歷深深的感嘆道,但幸運的是,多虧了浙大二院骨科在治療骨癌方面擁有豐富治療經驗的醫生團隊,孩子從去年12月份確診骨癌開始治療,現在已經順利康復出院了。花季少女左手臂疼痛難忍一查竟患上了骨癌14歲的亦文剛念初二,去年年底的一天,亦文上完補習課已是晚上九點,她背著書包緩緩往家走,漫不經心地對來接她的媽媽說:「我最近怎麼覺得左手臂一陣一陣刺刺的?」媽媽一向緊張亦文,一聽到此話馬上說:「有傷著了嗎?要不要去醫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