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鵬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百度百科對這句話的解釋,是指看人們在說話辦事的過程當中應變能力很強,能夠做到見風使舵,略帶貶義。
在周圍的人群中,這樣的人是存在的。一般這樣的人都比較圓滑,遇到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但不一定說的都是真話。當然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夠左右逢源,比較吃得開,經常能辦成一些別人辦不到的事情。但是由於平時說的真話不多,有時候要撒點謊,時間長了給公眾造成的印象並不太好。會覺得這個人過於精明,至少是個滑頭。往深處想的話,會覺得做人沒有底線,跟好人在一起可能跟著做點好事,那麼跟壞人在一起可能也會做點壞事,所以認為這樣的人靠不住。
有時候我們用這句話罵某個人:不要臉的東西,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罵的時候往往是咬牙切齒的,好像罵的是一條變色龍。
但是一個學佛的人,經常琢磨一下這句話,發現還有另外的含義。
首先,我們生命中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有的人像人,有的人像鬼。總之,我們很難遇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就算是兩個看上去很像的雙胞胎,也存在著微妙的區別。
而一個學佛的人,很重視融解自我。有很多學佛功夫比較深的人,據說可以達到無我的境界。國外的修行者也很熟悉一句話,大意是有人打了你的左臉,你就主動把右臉湊上去。這句話在普通人看來簡直就是神經病說的。但是人家說這句話是一種訓練方法,為的是讓修行者主動融解自我意識。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表示在生命中遇到任何人,都可以與對方保持一致。不需要發生衝突、對抗,或表示異議、否定。要說是的,不要說不。這是一種功夫。因為自我總是要保護自己,只要遇到跟自己不一致的觀點,就會擔心危及自己的安全,因此就會跳出來反對。這實際是潛意識裡的記憶在啟動自我保護機制。因為聽任跟自己不一致的觀點存在,人的自我會意識就會預感到自己將被否決掉、消滅點,本質上是一種對死亡的恐懼。
因此,世界上就出現了兩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
一種是帶有目的性的偽裝。比如為了升官發財,或者為了獲得某種利益,人開始了偽裝,相當於見到人就偽裝成人,見到鬼就偽裝成鬼,甚至見到佛也會偽裝成佛,見到強盜也會偽裝成強盜。通過偽裝讓遇到的對象以為大家都是同類,消除對方的敵意和戒備,並給予更多同類的支持與協助。這樣的偽裝者實際是一個高明的表演者,只有在非常私密的空間裡才會卸下自己的偽裝。
另一種就是融解了自我的人。既然我是不存在的,是一個幻象,一個記憶的模式。那麼遇到什麼,就是什麼。因為遇到的,只是一段能量和頻率。與這段能量和頻率形成一致,自己只是一個體驗和觀照。《信心銘》說:得失是非,一時放卻。有功夫的人,不再用頭腦去分析和評判遇到的是人還是鬼,因為佛說眾生平等。人和鬼本性相同、佛性相同,只是顯化的能量和頻率不同。
對於學佛的人來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是一種境界。據說以前金山寺有個和尚,你遇見他就像遇見一面鏡子,看到的是另一個你。你對他合掌,他也對你合掌,你朝他磕頭,他也朝你磕頭。那不是一般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