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運營:如何建設高活躍、高產出的用戶社群?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社群是用戶拉新的重要手段,獲客成本低,而且用戶精準、轉化率高。但是社群運營並不僅僅是拉人頭、發紅包那麼簡單,維持社群的活躍和促進用戶轉化是一門大學問。社群運營如果不得要領,往往很快就會從熱情高漲到揠旗息鼓。筆者將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來分享關於建設用戶社群的幾個經驗。

一、社群的定位:目的單一、話題集中

社群的本質是一群有著同樣目的的人在一個群內為了同一件事進行交流,用戶加入社群也是基於某個目的,比如「PPT學習群」是學習PPT技能,「錢大媽內購群」是為了每天領錢大媽的優惠券。

我們在做社群運營的時候都會首先對社群進行定位,然後根據社群定位進行話題和內容的規劃。但是很多人卻往往將社群定位的很寬泛、不聚焦,導致社群的話題太廣、不明確,最終無法保持社群的活躍。

我曾經加入過某第三方營銷平臺創建的「運營交流群」,群中都是這個平臺客戶的運營負責人,有幾百號人的規模,一開始的時候群主每天會發起一些話題討論,有一部分群友會參與討論。但是半年之後由於活躍度很低,群主發起討論的熱情也減退,這個群就幾乎銷聲匿跡了。

為什麼類似於「運營交流群」和「運營學習群」這種社群活躍不起來?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這個群的定位太寬泛、不聚焦,沒有集中在具體業務上,群主不知道每天該輸出什麼內容,用戶也不知道在社群中能獲取什麼。運營的概念本來就很廣,進群的人雖然都是幹運營的,但是每個人關注的運營業務可能都不一樣,如果群裡討論的話題不是自己關注的,那麼很快就會對這個群失去興趣。

假如將「運營交流群」拆分為「新媒體運營群」、「短視頻運營群」等若干個以具體業務為話題的社群,並以這些話題去運營這些社群,我相信效果可能會更好。

因此,社群的定位要聚焦單一目的、話題集中,才能匯聚起有同樣需求和目的的人在一起形成討論的氛圍。

在我的工作中就有這樣的經驗。我們曾經先後創建「港股通交流群」和「AiPO-數據交流群」。前者的定位是交流港股通市場的投資經驗和心得,後者是港股新股的數據和資訊分享。

從話題範圍來看,「港股通投資」比「港股新股數據」的範圍要廣很多,範圍大了反而不知道該聊啥,造成的結果就是這個群沒有持續的話題、活躍度不高,用戶數維持在100多個就上不去了,而且聊天的內容也是以閒聊為主,沒有太多有價值的內容。

相反,「AiPO-數據交流群」的話題集中在港股新股上,用戶的目的都是為了打新股,大家圍繞具體的新股標的進行分析交流,形成了很好的社區氛圍,再加上港股的新股發行很密集,話題不斷,因此這個群的活躍度很高,用戶數很快達到500,並且從1個群發展到5個群。

二、持續內容輸出是社群拉新的動力源泉

明確社群定位之後,我們就要著手社群用戶的獲取,包括種子用戶的篩選和用戶的持續增長。

1. 種子用戶的篩選

社群剛創建的時候的需要有第1批種子用戶,再通過種子用戶的邀約獲取第2批用戶。一般來說第1批種子用戶來源於同事和老用戶,數量在20-50左右,再通過種子用戶邀約20-50個好友進群,這樣就可以保證新社群有50-100人的用戶基數。

我們要注意的是種子用戶一定要保證質量,不能為了湊人數而不做任何選擇的拉人頭。

符合社群的定位,有相關的需求;比如我們不能把一個炒A股的朋友拉到一個炒港股的社群;老用戶的選擇需要符合2點:一是有產生過關係,比如提過意見反饋、參與過平臺活動,二是對產品和公司比較認可,能產生正面的口碑傳播。邀約前告知社群定位,獲得認可。這一點對於種子用戶來說很重要,因為只有獲得對方認可,對方才能真正參與到社群中來,並且幫助你邀約更多的人。

2. 活動拉新

活動拉新的形式有很多種,我舉2個典型的活動拉新方式的例子。

①社群招募活動

社群招募活動是最直接的社群拉新方式,直奔主題把社群定位、入群標準等公布於眾進行公開招募社群成員。公開招募的好處是效率高,能短時間招募到大量成員,壞處是質量難以把控。

怎麼樣保證入群人員的質量?

可以適當的提高入群門檻,方法一是付費入群,付費金額可以設置成0.1元或1元,這樣可以擋住那些因為好奇而進群的人,而真正有需要或認為社群有價值的人不會因為這些錢而放棄入群。方法二是入群前要求做一些專業的小測試,就好比B站的會員需要先通過200題的考試才能購買,以保證購買會員的用戶是真正符合B站的氣質。②課程招募活動

課程招募活動是知識付費平臺常用的拉新活動,通過限時免費或限時特價的價格優惠吸引有需求的目標用戶進群,在群內進行課程學習互動,並且長期維護這群用戶,最終使其成為平臺的忠實用戶,提高用戶產出。

除知識付費平臺外,其他行業也可以利用課程招募的形式進行社群拉新,比如教育類、金融類以及其他專業性較強的行業。我們可以把某一領域的專業內容包裝成一個課程,以限時免費或超低價的形式招募學員。但是獲得限時免費或超低價的條件是轉發朋友圈,領取優惠的方式是進群領取,這樣就可以通過現有老用戶去裂變更多新用戶進群。

3. 持續的內容輸出

前文說過每個加入社群的用戶都帶有目的而來,作為社群的創建人和管理者我們必須持續為用戶創造有價值的內容,才能保持社群的活躍。

從我的經驗來看,內容的價值並不局限於活躍用戶,也能對用戶拉新產生重要作用,持續的內容輸出是社群拉新的動力源泉。

在運營「Aipo-數據分享群」的過程中,我們會定期把一些固定內容群裡,每次分享之後都會有新的朋友入群,而這些新入群的都是群內的老用戶分享內容之後產生的拉新作用。

為什麼我們的內容能產生這麼好的拉新效果?

①內容專業性強

我們有專業的內容運營同事深度挖掘新股數據,將核心內容提煉成通俗易懂的內容模板,既保持專業性又保證大家都看得懂。正因為這樣,群友們都很樂意他們的圈子。

②內容形式好

微信群裡最易於閱讀和分享的內容是圖片,因此我們把每一個內容模板都製作成圖片,而不是資訊文章,這樣便於用戶分享。

③迭代創新

我們保持持續的迭代創新,避免用戶審美疲勞,也保持市場領先地位。不僅從UI效果上保持迭代,在新的內容模板和專業性上也保持迭代。

④入群引導

我們在每個內容模板圖片上都加上了入群二維碼,便於新用戶進群。

三、建設用戶層次使社群步入自運營軌道

每個加入社群的用戶都希望從社群中有所收穫,而不是為了消磨時間在聊天。如果社群的用戶層次單一,用戶能收穫的東西就不多。所以,我們要注意社群用戶層次的建設,除了普通用戶外,還要把領域內的大牛和其他對用戶有幫助的人請進群。雖然每個層次的用戶都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但是每個層次的用戶對其他層次的用戶也有不同的功能,大家是相互成全的。

就以前文舉例的「AiPO-數據分享群」來說,群裡的用戶除平臺(群管理)外還有3個層次的用戶:

第一層是券商,他們的利益訴求是獲得客戶,功能是提供投資資訊和投資渠道。第二層是KOL,他們的利益訴求是獲取粉絲和影響力,功能是提供投資建議和專業分析。第三層是普通投資者,他們的利益訴求是獲得投資資訊和專業建議,功能是成為券商的客戶和KOL的粉絲。

雖然從用戶數量來看,第三層的佔比是最大的,但是第一層和第二層的用戶同樣很重要。如果只有第三層普通投資者在群裡,大家的專業水平都不高,產生不了很多有價值的互動,這個群最終會變成一個閒聊群。只有當KOL和券商進入之後才會引領話題的討論,這個群的互動才會產生價值。也正因為這個群有很多KOL和券商,我們作為群管理員也就不用刻意發起話題去「強運營」,因為群友之間相互請教和交流就已經產生了很多話題,群的活躍度已經很高了。

因此,我們在運營社群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用戶層次的建設,不能僅僅把我們認為對我們有價值的用戶和潛在用戶拉進群,我們應該把那些對我們的用戶有價值的人也拉進群,使這個社群的用戶可以相互依存,建設一個社群的生態系統。這樣才能實現社群的自運營,而不是靠群主的「強運營」維持活躍。

四、活動運營促進用戶轉化

我們運營社群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社群獲得更多潛在用戶,並進一步轉化為註冊用戶和付費用戶。

社群用戶轉化的方式比較簡單,方式一是在群內持續為用戶提供內容服務,通過內容使用戶與產品產生連接;方式二是通過活動的形式為用戶提供實實在在的優惠,將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活動形式包括免費抽獎、團購等,可通過凡客互動或者抽獎小程序就可以靈活創建微信群內的活動。

本文由 @Alien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利用社群運營培訓網紅,如何保證社群100%活躍?
    親愛的粉絲們:疫情之下,許多企業轉移策略,把業務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來尋求新的用戶渠道和流量增長方式。社群運營是目前比較普及的運營方式,今天這位粉絲的問題就是有關於如何運營用戶是網紅大V的社群。第一批網紅入職運營群以後,求教如何活躍氣氛?有哪些策略(運營人員不是專業的,希望學一些相對簡單直白的套路)?
  • 社群運營從提升社群活躍從塑造話題入手
    做社群運營,都出現過社群很快就無人發言的情況,再過不久社群就「死了」的經歷。面對這種現象。隨著社群營銷的方式被廣泛推行,各種各樣的社群越來越多,但是社群的活躍度卻都一般般!
  • 社群運營:社群活躍的數據分析模型
    編輯導語:對於社群運營來說,做到社群活躍是一個重要的目標,也是實現轉化的基礎。應該對哪些核心環節進行數據分析和合理投入,是項目負責人的一項核心的底層能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社群活躍進行數據分析呢?本文作者為我們分享了一個分析模型。
  • 社群如何建設才會有高活躍度的效果技巧
    社群是用戶拉新的重要手段,獲客成本低,而且用戶精準、轉化率高。但是社群運營並不是僅僅拉人頭、發紅包那麼簡單,維持社群的活躍和促進用戶轉化是一門大學問。社群運營如果不得要領,往往就會很快就會從熱情高漲到偃旗息鼓,分享關於建設用戶社群的幾個經驗。
  • 一篇文章帶你讀懂社群運營和用戶運營
    首先亮出我的觀點:市面上有這麼多運營種類的劃分,歸根結底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運營平臺和載體的,一種是基於運營職能的。這樣劃分不知道你是否清楚,或者我再通俗點來說。平臺或載體相當於是一個容器,裡面裝著一堆用戶,你需要知道如何通過設置一系列流程以及手段,幫助用戶獲得服務,在擴大用戶規模的同時,也能夠幫助你的業務獲得營收。
  • 手機棋牌遊戲代理:從零開始運營微信群,如何讓社群保持活躍?
    手機棋牌遊戲代理微信群運營最大的難題是什麼,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說是如何讓社群保持活躍。那麼,當手機棋牌遊戲代理從零開始運營微信群的時候,究竟要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社群一直都保持著活躍的狀態呢?其實這還要從頭開始做起!
  • 你必須掌握的社群運營技能
    做得好的社群運營人有幾千甚至幾萬個垂直行業的社群資源,覆蓋全國,他們可以通過在社群裡面給廣告主推廣產品來實現他們的變現。定位:在社群籌備階段就要做好社群定位,目標用戶是誰、社群要如何服務、社群生命周期是多久。首先你要考慮清楚以下幾點:價值:建立這個群你要輸出什麼價值,這個要提前考慮。每個群都要有自己的價值,儘量做到6個字就好:有用、有趣、有料。
  • 從社群現狀出發,聊聊我們是如何做社群運營的?
    編輯導讀:做好社群運營,找到社群的價值定位是重點,主要通過活動、內容和用戶觸達為主要手段。本文作者從社群運營的當前現狀出發,結合案例,分享了自身社群運營的7個重要原則,與大家分享。
  • 如何成功引導用戶——社群運營必建的4個內容體系
    編輯導讀:做好社群運營的關鍵,就是要學會和用戶打交道。你的社群能給社員提供哪些內容?能給用戶帶來什麼價值?本文作者以微信生態的社群運營為例,分析如何才能搭建好社群內容體系,希望對你有幫助。一個完整的社群運營中,無論什麼目的,其實最終都是為了引導用戶往我們想要的方向前進,而內容則是我們引導用戶的直接載體,這個載體能承載多少操盤手的思維,最後能對用戶的情緒產生多少影響力,將絕對用戶會不會按我們預設的方向前進,所以內容運營一直是社群運營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 社群運營(2):社群運營既不是微信群也不是神話
    這個流量匱乏的年代和時間,數據運營、ABtest、PDCA、社群運營、分銷裂變如雨後春筍一般風靡行業,凡事都要有個度,過了就不好了。近期看見有企業給出百萬高薪尋找社群運營總監,這個確實給力。100萬花掉了,得帶來多少GMV呢?這就不好說了,誰去誰知道!一、社群運營是什麼?
  • 產品運營的「社群之路」——以微信生態的社群運營為例
    編輯導讀:做好社群運營的關鍵,就是要學會和用戶打交道。微信作為一個日活量驚人的產品,已經形成了它獨有的一套生態系統,也成為了社群的主要陣地。本文作者以微信生態的社群運營為例,分析如何才能做好產品運營,希望對你有幫助。
  • 紛站|社群運營工作是什麼:用戶留存
    紛站|社群運營之用戶留存在網際網路行業中,用戶在某段時間內開始使用應用,經過一段時間後,仍然繼續使用該應用的用戶,被認作是留存用戶。而在社群運營的領域,用戶進入社群後一段時間後,依舊留在社群的成員則是留存用戶。
  • 紅府超市:社群變現如何拉新運營?
    紅府超市:社群變現如何拉新運營?來源:聯商網2020-11-19 17:19伴隨網際網路流量紅利的逐漸消失,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在尋求成本低、轉化高的運營模式,私域流量應運而生,其中,社群是私域流量中最常見的一種模式。
  • 社群運營定位分類——如何搭建一個適合自己的社群
    社群被越來越多的運用,那麼應該如何搭建一個適合自己的社群呢?搭建社群首先要考慮自己建立這個社群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弄清楚這個社群主要的運營方向。社群的運營方向分為4類。第一類、以個人為中心第二類、以產品為中心第三類、以課程為中心第四類、以會員為中心每個分類所體現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運營和維護的方向也是不一樣的,然而以目的為中心劃分就能夠清晰的羅列出自己所需要做的工作和發展的方向。
  • 如何搭建社群運營體系?手把手帶你提高80%社群活躍度!
    做了很久的社群運營,你真的知道社群運營是什麼嗎?社群的價值如何確定?今天小編將帶大家查分社群運營的核心內容!相信只要在網際網路群的小夥伴都是對它有一定的了解,哪怕不是在網際網路圈中工作的小夥伴相信對社群也有接觸。學會社群運營技能也能便於自己在用戶運營中聚集高價值用戶,高效傳遞關鍵信息。
  • 2020年了,社群運營還有好的玩法嗎?
    編輯導語:說到社群,大家想必並不陌生,同學群、家人群、工作群、讀書群,我們身處在各種各樣的社群之中。說到社群運營總有點老生常談,社群運營已經總結出了許多的方法,留給大家的創新空間也越來越小,那麼2020年,社群運營還有新玩法嗎?本文作者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分析。
  • 8招教你玩轉社群媒體運營
    在最初加入一個群組時,除非群主自身有極大影響力,否則,幾乎所有用戶在加入伊始的心態都是「先看看這裡有什麼再說」,能否打破這種觀望心態,在社區/社群與用戶間建立起信任感,讓用戶對社區/社群產生明確價值訴求和依賴,決定了這個社區/社群能否走向活躍。
  • 以知識付費產品為例,解析社群用戶運營的3個常見場景!
    這其中每一層都還可以細分,例如:待轉化的用戶根據產品的類型進行分類管理,目標用戶可以分為是否付費、產品類型劃分管理,核心用戶也可以繼續細分。用戶留存:適用於大規模的用戶長期留存和活躍,構建用戶活躍,觸達率高的私域流量池。用戶轉化:適用於100人以內且較少的用戶群在短期促進轉化,最好是在7天的短時間內集中資源做轉化。
  • 被流量思維誤解的社群運營工作
    結果發現大家在討論的社群活躍技巧不外乎是:發紅包、抽獎晚上八點後開始互動早晚報丟商品連結….等諸多限於微信群的操作技巧另外,也發現了很多名為「社群」的課程,大概是:《知名社群運營專家帶你實戰 10 天,收穫 10 萬用戶》《只要 9塊9 ,了解如何通過微信群做裂變》
  • 我在長投學堂社群的一天:看精細化運營如何感動用戶
    作者通過自己在長投學堂社群的親身體驗,拆解其運營邏輯,闡述「如何感動用戶」從而提升社群轉化率。天下苦轉化率久矣!不管是個人做社群,還是企業做社群,其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通過社群帶來轉化,實現商業價值的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