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賽前的輿論似乎更看好本賽季歐國聯賽一球不丟的荷蘭隊,但要知道在最近12年來,除了2008年荷蘭3-0橫掃義大利之後,「橙衣軍團」就再也沒能擊敗過義大利隊。本場比賽兩隊都排出了433陣型,但義大利最終用更嫻熟的傳控,將「鏈式防守」和區域盯人的戰術放在荷蘭隊的禁區前,以激進的方式取得了一場勝利。本場比賽即便是荷蘭球迷也不得不承認,義大利隊是表現更出色的一方。如果義大利人在最後一擊上更加冷靜從容,比分絕不僅僅只是0-1這麼體面。
從首發陣容來看,荷蘭隊在紙面實力上還是更強一些,首發陣容中有範迪克,中場有新核心德容,鋒線上則有快馬維納爾杜姆,以及時有驚豔發揮的德佩。相比之下,義大利隊的陣容較為平庸,但博努奇和基耶利尼的這對中衛組合,至少在本場比賽中還是經受住了來自對面的考驗。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看兩隊的發揮情況。
從賽後統計可以看出,義大利隊對於荷蘭隊的優勢不可謂不大,幾乎是碾壓式的領先。傳球次數領先了147腳,直塞4-0領先,傳球成功率高了7.8%,頭球成功率領先一倍還多。這都說明了義大利人顯然在場上的表現更好。除非荷蘭隊有布馮做守門員,能夠高接抵擋用個人撲救彌補數據上的差距,否則荷蘭隊從數據表現來看,輸1個球真的是好運氣。接下來就讓我們結合比賽圖解,管中窺豹,窺探一下兩隊的表現。
圖解:喬爾控球,除了傳給邊路的12號哈特鮑爾之外無法往前發展,最終這個球經過幾次倉促的短傳後,門將保險起見大腳開球,義大利隊中場搶頭球造成荷蘭隊犯規,快發任意球通過中場之後注意看義大利隊的處理,因莫比萊會接後分球給邊路的4號斯皮納佐拉,後者沿著邊路推進到底線附近,因莫比萊完成分邊組織後立刻向荷蘭防守薄弱的中路穿插,斯皮納佐拉傳中的一瞬間,義大利在中路至少3個接應點。另一側荷蘭隊邊後衛回收,實際上把邊路也丟了。本場比賽藍軍利用橙衣軍團兩個邊路的空檔,尤其是在義大利左路的破綻屢屢嘗試。最終的破門其實也源自一次邊路中路的傳中配合。把防線推進到對手的半場,用「鏈式防守」結合區域盯人,讓對手無法從容的出球,義大利人全場比賽都做到了這一點,最終的勝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兩隊在球權爭奪,在對方控球的防守策略上區別明顯,義大利隊堅決逼搶,而荷蘭隊則逐步回撤。這也很容易解釋,為什麼義大利隊的傳球成功率比對手高了近8個百分點。從兩隊策略來看,荷蘭隊在對手控球時選擇回撤收縮不能算錯,但這事實上給了義大利人更多的傳球空間。而義大利一旦突然提速,荷蘭隊並沒有能力組織對方的快速反擊。在雙方比賽中「提速」的環節上,荷蘭人的確棋差一招。
這三張圖是義大利隊進球的全過程,在這個進球過程中,起因是義大利高位逼搶導致荷蘭隊傳球失誤,義大利發起攻勢在左路連續配合,斯皮納佐拉,因西涅,因莫比萊的進攻三角始終沒有被荷蘭隊破壞,因莫比萊堅決的插身後傳中,荷蘭隊禁區內居然有5個對手的球員衝上來包抄搶點,中衛位置上集體失誤,遭遇義大利「雙鬼拍門」,最終巴雷拉頭球攻門直入死角!而在此前,包括因傷退賽的扎尼奧洛在內,多次得到無幹擾情況下的攻門機會。
下半場比賽,義大利的左路仍然是攻擊的重點,如果不出意外,本場比賽之後,斯皮納佐拉,因西涅,因莫比萊的攻擊群將收穫曼奇尼的信任,成為左路的進攻三角配置。而本場比賽中,曼奇尼敢於否定自我,在首發位置上更換7名球員,最終也收穫了奇效。
本場比賽中義大利憑藉有些激進冒險的前場高壓逼搶戰術,最終成功擊敗荷蘭隊,保住了自己的不敗金身,以及對荷蘭在最近12年來的戰績壓制。而對於此前一直不被看好的曼奇尼來說,本場比賽的勝利將讓他的帥位進一步穩固,當下的義大利隊似乎已經有了一些復甦的跡象,經過2010-2018長達8年的低谷期之後,藍衣軍團終於看到了復興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