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募資30.05億元|仁會生物|科創板|募資|募集資金|貝那魯肽

2020-12-12 騰訊網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2020年7月31日上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版股票上市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58次審議會議。根據會議結果公告,同意上海仁會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會生物」)發行上市(首發)。根據此前上交所官網顯示,2020年2月14日,仁會生物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被譽為農曆鼠年第一份獲得受理的科創板上市申請。

相關信息顯示,仁會生物成立於1999年1月,坐落於張江科學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此前,仁會生物曾於2014年8月11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證券代碼為「830931」。

選用第五套標準申報科創板

位於張江科學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的仁會生物

仁會生物此次選擇的是業內認為或專門面向未盈利生物醫藥類企業的第五套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仁會生物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仁會生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04萬元、1408.96萬元、2732.31萬元、4172.31萬元,淨利潤分別為-5272.16萬元、-16009.09萬元、-21363.43萬元、-16894.39萬元。

報告期內,仁會生物主要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

對於未盈利的原因,仁會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核心產品誼生泰於在國內上市銷售的時間並不長,且由於慢病用藥市場認知度的提升需要時間和投入,雖然收入增幅較高,但絕對金額仍然不大,同時,公司通過學術推廣的方式向醫學和藥學專家介紹誼生泰產品,持續投入大量的銷售費用,使得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不斷增加。仁會生物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6059.15萬元、8532.75萬元及1.06億元。此外,作為一家生物創新藥研發企業,公司持續投入大量研發費,也導致累計未彌補虧損大幅增加。

報告期內,仁會生物投入的研發費用

上市全球首個且唯一全人源GLP-1類糖尿病藥物

截止目前,仁會生物的在研產品管線覆蓋糖尿病、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炎、抗凝、腫瘤等多個重大疾病治療領域,除了已經上市的誼生泰外,還包括誼生泰適應症拓展項目、BEM-014和BEM-050等多款在研產品,治療領域包括肥胖症、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型糖尿病、抗凝血、白血病、實體瘤等。

仁會生物在研產品進度

2016年12月,仁會生物的貝那魯肽注射液(商品名誼生泰)獲批,主要用於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治療,這也是目前仁會生物唯一上市的產品。

據了解,誼生泰是由高效表達貝那魯肽(人胰高血糖素類多肽-1(7-36))基因的大腸桿菌,經發酵、分離和高度純化後獲得的貝那魯肽製成的注射液,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全人源GLP-1類藥物,也是國家1類新藥,在研發過程中曾獲得「國家『十一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轉化項目」等重大專項計劃的支持,同時,基於誼生泰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還被《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推薦為臨床常用降糖藥,這是國產原研GLP-1製劑首次被寫入指南。

另據仁會生物在招股書表示,誼生泰的獲批上市也打破了國外大型藥企對GLP-1領域內新藥的壟斷,目前,全球已上市九種GLP-1類藥物,其中在國內批准上市的藥物包括(按上市時間)艾塞那肽、利拉魯肽、貝那魯肽、艾塞那肽緩釋微球、利司那肽、度拉糖肽以及聚乙二醇洛塞那肽。上述藥物不同的作用機制使其在降糖、減重、心血管獲益、患者使用依從性(注射頻率)、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展開了差異化的競爭。

招股書顯示,在單價方面,誼生泰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的平均銷售單價分別為330.35元/支、335.91元/支和342.13元/支(不含稅),銷售總額方面,其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360.71萬元、2681.69萬元和4104.60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之比為96.58%、98.15%和 98.38%。

作為公司目前的支柱產品,仁會生物披露,基於誼生泰在真實世界應用中已展現了良好的療效和可在多治療領域應用的臨床優勢,公司將加大對其的臨床研究投入,以進一步擴大其適應症範圍。

同時,在減重治療領域,仁會生物在研產品BEM-014已獲得國家藥監局的批准,進入III期臨床研究階段,並獲得美國FDA的臨床試驗許可,已在美國開展臨床試驗研究。在已開展的研究中,BEM014的減重效果明確,未來有望成為中國針對超重/肥胖適應症的第一個創新藥。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炎(NAFLD/NASH)治療領域,仁會生物在研產品BEM-050正開展臨床前研究,即將申報IND。

根據招股書,仁會生物此次擬融資金額為30.05億元,本次募集資金主要擬投資於新藥研發項目、轉化醫學平臺項目、結構生物學引領的藥物發現平臺項目、二期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及歸還銀行貸款。

根據審核意見,仁會生物還需結合誼生泰產品的創新性及其未來市場空間,進一步評估招股說明書中相關風險提示是否充分、準確;結合募集資金規模和投向,對募集資金使用和管理能力做特別風險提示。請保薦人發表明確核查意見並在招股說明書中補充披露未來不會進行非主業股權投資的相關承諾。

文 | 醫谷 史士雲

相關焦點

  • 丹娜生物科創板IPO獲受理 擬募資4.08億元
    原標題:丹娜生物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資4.08億元   11月20日,丹娜(天津)生物
  • 安旭生物等4家公司科創板IPO獲受理 擬募資近17億元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6月2日,上交所受理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旭生物」)、成都智明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明達」)、蘇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艾隆科技」)、蘇州和林微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和林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
  • 騰景科技科創板IPO提交註冊,公司擬募資3.4億元
    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25日,騰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騰景科技」)科創板IPO已提交註冊。興業證券(601377,股吧)為其保薦機構。騰景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各類精密光學元件、光纖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 成大生物科創板過會:「不差錢」IPO募資20億被質疑「圈錢」
    中國網財經9月28日訊(記者 牛荷)日前,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審議結果,同意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成大生物」)科創板首發上市。 資料顯示,成大生物為上市公司遼寧成大(600739.SH)子公司,隨著成大生物科創板IPO過會,A股首例境內分拆上市正式浮出水面。
  • 聯想集團擬科創板上市 京東方擬定增募資不超200億元
    海康威視:擬分拆杭州螢石網絡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海康威視公告,公司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杭州螢石網絡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通過本次分拆,螢石網絡將作為公司下屬智能家居及雲平臺服務業務的上市平臺獨立上市。根據螢石網絡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螢石網絡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的淨利潤分別為0.37億元、1.19億元、2.60億元。
  • 仁會生物科創板豪賭:3億虧6億盈利前景難料 謀百倍淨資產募資
    7月31日,據上交所官網披露的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58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上海仁會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過會(以下簡稱「仁會生物」),靜待上市鐘聲敲響。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報告期間,仁會生物連年虧損,累計未彌補虧損高達6.7億元。比持續虧損更引入注目的是,此次IPO仁會生物的募資超過30億元,金額是其截至2019年末淨資產的近百倍。
  • 科創板再迎農業「考生」 新朝陽IPO擬募資5.77億元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科創板再迎農業「考生」新朝陽IPO擬募資5.77億元⊙記者 祁豆豆 ○編輯 全澤源又一家高科技農業企業「趕考」科創板。7月17日晚間,上交所受理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朝陽」)科創板上市申請,後者擬募資5.77億元。至此,科創板受理企業達到407家。這是繼秋樂種業之後,科創板迎來的又一家高科技農業企業。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新朝陽是一家專注於綠色農業的生物科技公司,是行業領先的植物源生物農藥科技企業,也是綠色農業的倡導者和先行者。
  • 年終策劃之A股首發募資:年內IPO募資逾4400億元,科創板佔比47%
    整體來看,2020級「新生」中,公牛集團、北元集團等17股首發募集資金數額在30億元以上,2019年上市的股票中,首發募集資金額超30億元的個股數量有8家。 經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從新股發行數量上看,今年7-9月,A股迎來上市高峰。據Wind統計,今年7-9月,兩市共有176家企業上市。
  • 品高軟體科創板IPO過會:募資約50%擬用於品高大廈建設遭問詢
    品高軟體科創板IPO過會:募資約50%擬用於品高大廈建設遭問詢 中華網財經訊,12月16日,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21-122次審議結果顯示,廣州市品高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高軟體」)首發獲通過。
  • 京東方合作夥伴奧雷德擬登陸科創板募資5.5億元擴產
    【原創】京東方合作夥伴奧雷德擬登陸科創板募資5.5億元擴產 摘要目前昆京公司已建成了8英寸矽基OLED微顯示器件生產線,也是京東方第一條OLED微顯示器件生產線,並於2019年實現量產出貨。
  • 傳京東數科正申請消金牌照:衝刺科創板IPO之際或為募資增碼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京東數科科創板發行上市已被受理,擬募資金額為200億元。與螞蟻集團一樣,在衝刺科創板IPO之際,京東數科申請消金牌照之舉,或也將為其完成募資目標增加砝碼。9月11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京東數科科創板發行上市已被受理,擬募資金額為200億元。公司法人為陳強生,實際控制人為劉強東。
  • 深圳AI企業雲天勵飛衝刺科創板IPO,擬募資30億元
    自寒武紀成功登陸科創板,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和依圖科技等「AI四小龍」依次向上市發起衝刺。12月8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天勵飛」)的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 國網智能等3家公司科創板IPO獲受理 共擬募資20.85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6月4日,上交所受理國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網智能」)、武漢菱電汽車電控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菱電電控」)、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諾禾致源」)科創板上市申請。至此,科創板上市申請達到327家。
  • 拆解創業板IPO:206家企業擬募資1317億
    自2009年10月23日開板以來,截至2020年5月19日,創業板共計上市公司810家,募集資金達10719億元。其中上市以來漲幅超過13倍的公司有10家,康泰生物以46倍漲幅傲視群雄。強大的融資能力、不俗的成長空間,吸引眾多企業湧向創業板。
  • 神州細胞、孚能科技「叩門」科創板 兩公司合計募資54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9月16日晚間,上交所受理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簡稱「神州細胞」)、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孚能科技」)2家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2家公司擬合計募資54.19億元。至此,科創板已受理企業達到155家。
  • A股IPO募資創十年新高 註冊制功不可沒 科創板募資額超主板位列第一
    在疫情深刻影響金融市場和全球經濟的2020年,A股IPO創紀錄融資4599億元。Wind數據顯示,這一數字較2019年增長八成,創下A股2010年以來IPO募資規模之最。專家表示,直接融資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使命。A股IPO保持活躍,能有效匹配社會資金供求,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有助於發揮好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
  • 3月27日新三板增發8.02億元 朗知傳媒募資1225萬元
    通過董事會批准擬募資企業:海潤股份(836745)擬發行1930萬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3474萬元,股票發行的價格為1.8元/股,發行對象為13名自然人。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新設子公司,向現有子公司增資和補充流動資金。
  • [公司]沃森生物:3.5億元暫藉資金已歸還募資專用帳戶
    [公司]沃森生物:3.5億元暫藉資金已歸還募資專用帳戶 全景快訊
  • IPO盛世下三個新信號:頻現實際募資低於預期,新股破發加速,打新...
    鋒尚文化是創業板註冊制首批新股中唯一發行價過百的公司,其計劃募資金額13.12億元,最終實際募集資金淨額為22.72億元,幾乎超募一倍。三個交易日即破發的凱賽生物也超募了5.81億元。伴隨破發現象的是打新收益率的不斷下降,「新股不敗」的神話正在動搖,這無疑將對一二級市場都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 國元證券啟動配股 年內已有5家券商配股完成募資318億元
    對於募集資金的用途,國元證券表示,本次配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55億元(具體規模視發行時  國元證券發布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2020年1月1日-9月30日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05億元–1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06%–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