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出自宋朝抗元英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被後世稱之為千古名句,廣為流傳,充分表達了文天祥的愛國主義情懷。為了抵抗外族入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在同盟軍中,也不乏這樣的英雄人物。他們用鮮血、用事實來表達了自己對本民族的愛,用生命來書寫了他們可歌可泣的一生。他們的英雄事跡將永存豐碑,成為果敢人民的驕傲。
2015年2月9日,歷經五年時間臥薪嘗膽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途經江西(歷史上隸屬果敢)進入果敢,以武力的方式來光復被緬軍踐踏的家園。對於同盟軍來說,用武力來光復果敢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面對緬軍蠻橫的侵略行為,只能以此方式來對其進行打擊。雖然光復家園的重擔是艱辛的、是曲折的,每前進一步都顯得那麼的舉步維艱,但是每個果敢人民都必須堅持,因為光復果敢是當代果敢人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了響應部隊的號召,為光復果敢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的同學小建(化名)於2015年3月份參加了同盟軍的革命鬥爭。進入部隊後,小建被分在了同盟軍211旅六營某連。由於自己是初中畢業,很快被任命為該連連部班級文字記錄員。自此,與六營的全體幹戰(幹部,戰士)駐守南天門山。但在5月份緬軍的瘋狂進攻中,小建不幸被緬軍罪惡的炮彈擊中身亡,為果敢的光復戰爭付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小建是一個內向的人,讀書時不怎麼喜歡與別人交談。他非常熱愛歷史,尤其是果敢歷史。記得有一次他帶了一本果敢歷史書到學校,同班感興趣的同學借看時將其中的一頁折了個摺痕,他立馬就批評了這位同學。他熱愛果敢的每一片土地,很喜歡與懂果敢歷史的同學探討關於果敢的話題,憧憬著畢業後能為果敢的發展與改善做些什麼。在小建犧牲後,聽一個朋友講,小建生前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帶上果敢地圖,騎上自己的摩託車走遍果敢的每一寸土地,用旅行的方式來感受果敢大地的風光與魅力。
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和微信,有的人每天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用在玩微信上。微信版面上有一個填寫個性籤名的地方,很多人會在其微信的個性籤名上填寫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或他人的名人名言,以此來勉勵自己,也向外人展示自己的抱負與個性。而小建微信上的個性籤名則引用了宋朝抗元英雄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在別人看來或許不怎麼起眼,但它卻成為了小建為光復果敢而奮戰到底的必死決心。他以此來堅定自己的革命信心,誓與果敢命運共存亡。
小建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發了一首詩,詩的內容是「 黑馬響起等等等,南天門山起灰塵。果敢男兒也不怕,老緬敢來死得成 」。他想要表達的大致意思是,「 槍炮聲響起,南天門山塵土飛揚。面對緬軍的機槍大炮,即使是犧牲,果敢男兒也毫不畏懼,只要緬匪敢來,一定讓他付出慘重的代價」。
小建做到了,同盟軍中的很多果敢男兒也做到了,在面對強大於自己數倍的敵人時,他們臨危不懼,用生命捍衛果敢各族人民的尊嚴。他們是果敢人民的英雄,是同盟軍中的楷模,他們的英雄事跡將永遠在果敢大地流傳。他們不是一抔黃土,不會被時間所遺忘,也不會被歷史所忘記。
(圖解:小建生前拍攝於果敢炸地林)
果敢青年習汗青寫於2016年10月2日晚
歡迎廣大網友踴躍投稿,一經採用立即支付稿費
微信掃一掃
或長按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