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兒童醫院醫生對一名患兒進行流感病毒咽拭子採樣。
長江日報訊(記者劉晨瑋 黃琪 實習生王楚瑤 通訊員張祖國)今年,為加大對新冠肺炎及流感的監測,武漢在全市59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門診和住院部開展流感「哨點」監測,加強秋冬季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監測分析。長江日報記者12月15日從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多病同防」已取得一定成效,得益於廣大市民在疫後形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防護意識。
近日,4歲男孩童童發燒達39攝氏度,並伴有咽痛,被家長送至武漢兒童醫院就醫。醫生開出檢查單為他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排除了患流感的可能。
武漢兒童醫院是國家級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開展全年流感監測。該院公共衛生科負責人羅萬軍說:「以前,信息化手段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我們醫院的醫務人員通過畫『正』字記錄有流感樣症狀的患者人數。現在,我們醫院收集各科室登記的流感樣病例數和門急診病例就診總數,於每個星期一把數據錄入『中國流感監測信息系統』。」
此外,武漢兒童醫院每周還採集流感樣病例咽拭子標本,把大約20份標本送至市疾控中心PCR基因擴增實驗室,進行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檢測,達到「多病同防」的目的。該院檢驗科則對有流感疑似症狀的患者開展常態化「快檢」——採用膠體金法對咽拭子樣本進行檢測。
所謂「流感樣病例」,是指體溫超過38攝氏度並伴有咳嗽或咽痛症狀的患者。以武漢兒童醫院為例,該院在內科門診、內科急診、發熱門診均開展流感樣病例監測。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該院檢測出流感陽性的病例減少了許多。「一旦發現陽性病例,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要求,我們必須在24小時內上報。」羅萬軍說。
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專家孟派介紹,目前,全市59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門診和住院部均已開展流感監測,其中10家國家級流感監測哨點醫院每周送樣至市疾控中心,13家省級流感監測哨點醫院每周送樣至各區疾控中心,另外36家醫院開展症狀監測,當患者有發熱等相關症狀時,就會進行採樣檢測。「事實上,我市對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監測均同時在開展。」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我市今冬流感發病人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專家分析,這得益於廣大市民堅持長期戴口罩,注重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及手部消毒習慣,個人防護意識提升。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