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一個完整的問卷設計結構一般包括四個部分:標題、前言、正文和結語。首先,有關於標題、前言和結語,簡述一下。
標題多數格式都是「xxxx問卷調研」,「xxxx」可以是調研對象或者主題。
前言是問卷開始前的問候語,主要闡述調研項目、主題、目的和要求等,為的是引起被調查者的興趣。
結語是在問卷的最後再次表達感謝。
正文是一個問卷的核心內容,每個人做問卷的不同或許就在這裡:
1、明確通過問卷想要獲取的信息
接到問卷調研需求後,首先明確調研目標,但在實際項目中,調研目標往往廣泛,很難直接設計出問卷,所以在設計問題之前,一般需要對調研目標進行拆分,考慮通過哪些信息可以間接達到調研目標。
2、列問卷框架,對應問題
將第一步獲取的這些信息點以樹枝狀羅列,因為能比較好的表達邏輯及主次關係,接下來將這些信息點再分支,也就是具體到提什麼問題可以得出這些信息點的結論。
常見的主要是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三大類,針對不同的問題類型,選項的設計可能都得稍加注意。
(1)單選題是從選項的角度出發,可以分為唯一選項和最佳選項。
a. 唯一選項之間完全獨立且互斥,不會有太多的糾結跟瓜葛,也不用讓調研的用戶思考太多,在他們心中,答案就是唯一的,兩二選一的典型代表。
b. 最佳答案,既然有「最」這個字眼,也就意味著選項之間需要調研用戶來比較才能得出,這類問題首先一定要標註好問題類型「單選」。
還有一種特殊的單選題也經常會遇到,即態度問題,這裡的態度主要是指用戶滿意度、同意度等,多數設計是有五個「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選項,按照這1-5個段後期去做數據分析。
(2)多選題即選項中可能有多個是用戶的答案。對於選項也要儘可能的涵蓋到所有情況,但是如果擔心選項沒有涉及到所有的話,一般會在選項最後設置「其他」選項。
(3)填空題屬於開放式的問題。設置填空題首先要考慮到你發放問卷的方式,如果是線下發放,面對面讓用戶填寫的話,可能成功率會高一點,一般不建議設置過多的填空題。
3、調整問題順序及邏輯關係
當所有問題都設計完畢之後,需要整體梳理、調整問題順序。一般堅持由易至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需要考慮問題的主題及邏輯關係。
各主題的問題要依次進行,千萬不要來回穿插,這樣會讓填寫問卷的用戶感覺很跳躍,而且需要考慮問題間有沒有邏輯關聯。
4、預測試,完成問卷設計
在正式測試之前需要將問捲髮給同事或朋友,進行問卷修訂,及時發現問卷中的邏輯錯誤、選項不全面、錯別字等問題,等到最後修訂完畢之後,一份完整的問卷才算設計完成,此時,就可以進行到下一步問捲髮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