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語電影中,有三座難以超越的大山。
李小龍、成龍、李連杰。
單論成就,三人各有千秋,他們的功夫片都風靡全世界。
而對於李連杰來說,1993年無疑是他演員生涯的巔峰之年。
在這一年裡,李連杰的電影有6部上映,其中有3部進入了年度票房榜前十。
然而,有一部比較可惜,在國內沒有得到認可,在國外卻贏得了高度評價。
票房不佳,獎項顆粒無收,李連杰這部功夫片,堪稱不可複製的經典。
《太極張三丰》丨The Tai-chi Master
從黃飛鴻到張無忌,再到張三丰,短短一年時間,李連杰幾乎把各路英雄都演了個遍。
作為功夫片的「扛把子」,90年代的李連杰憑藉一己之力,創造了一個「超級英雄宇宙」。
而《太極張三丰》從各方面來看,都堪稱李連杰演員生涯的巔峰之作。
1992年,李連杰自立門戶,建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正東。
首部電影《方世玉》,一經上映,成功大賣,最終斬獲了3000多萬票房。
於是《太極張三丰》緊隨其後,在武俠電影市場掀起了另一陣浪花。
雖然當年功夫片的票房市場,略微顯得有些低迷,但是有袁和平和李連杰坐鎮,依然有著足夠大的影響力和票房號召力。
在此之前,袁和平和李連杰有多不少次合作,聯手打造了不少經典。
而《太極張三丰》則是袁和平唯一的一次,以導演身份和李連杰合作。
時至今日,該片一直都是功夫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它最大的看點,無疑是裡面的動作戲。
太極拳法講究的是剛柔並濟,動作含蓄內斂、連綿不斷、急緩相間、行雲流水。
經過「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的設計,再加上李連杰武術功底的演繹,營造了視覺層面的觀賞性和美感,令人賞心悅目。
以至於,在國內各大電影獎項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太極張三丰》卻在國外得到高度認可。
被多個權威媒體評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功夫片之一。
時至今日,回頭再看這部電影,不難發現片中匯聚了多位實力派武打明星。
除了擔任主演的李連杰和楊紫瓊,還有袁祥仁客串飾演的「凌道士」。
以及在《少林寺》裡,飾演李連杰師父的於海老師。
不過,在看我來,錢小豪飾演的董天寶,是片中塑造最成功的角色。
在此之前,錢小豪幾乎沒有演過窮兇極惡的反派,基本上都是正面形象。
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林正英殭屍系列裡的秋生。
在片中,張君寶(李連杰 飾演)與董天寶(錢小豪 飾演),堪稱兩種人性的極端。
兩人從出世到入世,善惡涇渭分明,前者代表著理想主義,後者則是現實主義。
所以,當兩人離開少林寺的那一刻起,註定會分道揚鑣,最終形同陌路。
雖說小時候看這部電影,喜歡張君寶的善良。但是長大後再看,才發現董天寶的不容易。
董天寶自幼家貧,遇事永遠要掙個第一,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正因為如此,他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印證了那句信念:「我命由我不由天!」
最終,為了能夠出人頭地,董天寶被名和利拉近了無盡的黑暗深淵。
錢小豪將天寶的陰險和狠毒,演繹得淋漓盡致。
毫無疑問,他的鋒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蓋過了身為主演的李連杰,塑造了一個影史難以複製的經典壞人形象。
《太極張三丰》於1993年上映,票房成績並不算優秀,只斬獲了1200多萬的票房,排在年度票房榜的第26位。
究其原因,無非在於以下兩點:
一是93年總共上映了300多部港片,而當時的觀眾更青睞喜劇片。
二是功夫片的數量和熱度持續低迷,導致觀眾對於這類型的電影的關注度下降。
但是現在看來,《太極張三丰》不僅僅只是一部功夫片那麼簡單。
除了擁有精彩的打鬥場景,還蘊含著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
只可惜,這些經典現如今只能在過去的影像中尋找。
不可否認,功夫片的沒落,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歸因於功夫明星的青黃不接。
正因為有了李小龍、李連杰、成龍、洪金寶、袁和平等臺前幕後的功夫巨星的努力,才締造那些不朽的功夫佳片。
而現如今尋遍整個電影圈,很難找到像成龍、李連杰這樣個性鮮明,能夠獨當一面的演員。
央視鎮臺之寶,被評為最偉大功夫片,李連杰這部電影,被埋沒27年。
小時候的我一直堅信,世上最好的功夫片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所以毫無疑問,影像中的武俠世界,是無數影迷心中不可多得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