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全面深化改革,讓農村煥發新的活力

2020-12-18 人大新聞網

「十三五」時期,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四五」時期,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現代化不現代化,關鍵看農民和農村是否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教授劉守英認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的城鄉關係將延續「十三五」時期的革命性躍遷態勢,作為勞動力遷移主力軍的80後及90後的離土、出村、不回村、不返農,農民與土地的黏度發生變化,鄉村的人地關係松解、農地權利重塑、農業經營制度變革、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城鄉關係改變,呈現出一個與「鄉土中國」不同的「城鄉中國」的成型。

劉守英表示,在新城鄉中國格局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就要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如何改?劉守英認為,具體而言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我國土地大規模擴張的城市化階段已過,具備了按照公共利益、市場價補償、程序公開透明原則改革徵地制度的條件,應「建立土地徵收公共利益用地認定機制,縮小土地徵收範圍」,保障城市化進程中農民的土地權益。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積極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從事非農建設,享有出租、轉讓、抵押集體建設用地的權利。允許城中村農民集體利用集體土地直接提供租賃房,解決進城農民在城市的體面落腳和居住問題。按照城鄉融合的空間形態,在用地類型、標準、規劃編制等方面保證多功能、新產業、新業態、新形態在鄉村落地。

二是深化農地制度和經營方式改革,促進農業現代化。我國農業正處於歷史轉型期,農業發展方式已經向提高勞動生產率轉變,農業的內涵、功能、要素組合、業態等呈現勢不可擋的變化,農地制度和經營制度變遷決定農業轉型的成敗。必須「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政策」,依法保障農民土地權利。實施農地三權分置,明確集體所有權、確保農民承包權、依法對經營權設權賦權。「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創新集體資源資產的集體經營、委託經營、合作經營等多種方式,保障集體成員按份共有集體資源資產經營收益。「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以農業經營適度規模化、服務規模化,區域種植規模化、市場化實現農業規模報酬。

三是推進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促進鄉村現代化。城鄉中國階段,鄉村的分化還會加劇,部分鄉村的活化和部分鄉村的衰敗並存。鄉村振興的公共政策是如何讓有條件復興的鄉村能活得更好,讓一些衰敗的鄉村相對體面,宅基地制度改革對兩類村莊的變遷均非常重要。應該「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鼓勵依法自願有償轉讓」。改革宅基地的無償分配製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有償獲得集體所有宅基地使用權。賦予農民宅基地財產權,農民宅基地可以有償退出,可出讓、轉讓、交易,從事鄉村相關產業。實行宅基地權利與集體建設用地權利的同權,在實行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同地同權的同時,推進農村宅基地與集體建設用地的同地同權。改革村莊和宅基地治理體制,將村莊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範圍,在村莊規劃中,控制和鎖定村莊宅基地總量,對宅基地管理實行總量和規劃管制。

(原文刊載於《光明日報》11月19日05版。)

原文連結:全面深化改革,讓農村煥發新的活力 ——訪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教授劉守英

相關焦點

  •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深刻認識新矛盾新挑戰,推動...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深刻認識新矛盾新挑戰,推動創造型引領型改革 2020-12-21 0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吳波:開啟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全面深化改革、中國政府責任實現機制、武裝力量體系建設、中美關係  【吳波:開啟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吳波表示,改革開放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社會最為鮮明的特點。40年來,中國通過銳意改革、擴大開放,大大加速了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特徵之一,改革,改變了中國的昨天,也影響著中國的明天。
  • 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十一次會議
    12月18日,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十一次會議。區委書記、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唐川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要求,緊扣全面建設「協同創新引領區」,深入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以更大力度增強科技創新對渝北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 【要聞】張恩亮主持召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
    10日下午,市委書記、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張恩亮主持召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傳達學習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精神,聽取相關改革匯報,部署下一階段改革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著眼全面完成「十三五」任務目標和系統謀劃布局「十四五」各項工作,通過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洪國,市領導張新山、劉春波、陳蘇、陳延良、宮運生、韓秀琴、許文濤、李泰峰、李旭、徐連斌、王書玲出席會議。
  • 中央第十巡視組巡視光明日報社工作動員會召開
    中央第十巡視組巡視光明日報社工作動員會召開根據中央關於巡視工作的統一部署,近日,中央第十巡視組巡視光明日報社工作動員會召開。對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開展巡視,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愛護,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督促做到「兩個維護」,促進踐行初心使命、履行職能責任,鞏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成果、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
  • 袁家軍: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
    12月22日下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十二次會議。省委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袁家軍主持會議並講話。22日下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十二次會議。省委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袁家軍主持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會議精神,圍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題主線和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目標任務,謀實改革工作思路,完善改革破題機制,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
  • 理論周刊 | 以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廣州內生動能
    以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廣州內生動能 □ 李三虎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激活一座城市內生發展動力的「密碼」。目前廣州正謀劃推進戰略性改革和創造型引領型改革,打造一批具有廣州特色、在全國全省有一定影響力和顯示度的改革品牌和改革亮點,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提供制度支撐,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當好表率、走在前列。沿著這一線索,結合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改革價值要求,廣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至少包含以下三條路徑。
  • 防城港丨「新旅遊」煥發新活力
    防城港丨「新旅遊」煥發新活力 2020-09-09 11: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金蝶EBC,煥發企業競爭新活力
    現如今,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技術等新技術不斷發展,數位技術浪潮已成燎原之勢,新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非數據莫屬,因此數位技術已然成為企業競爭力至關重要的一環,而最能助力企業在即將到來的數位化時代煥發競爭活力的關鍵莫過於企業的EBC實力。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河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圖片展·洛陽篇
    改革奮進的城市永遠年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徵程。  一座城市一旦在改革中找準了自己的坐標,便有了一種無窮再生的活力、無可替代的魅力。洛陽正乘著改革的東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廣闊未來。
  • 廣西:山歌換了新歌詞 農村有了新變化|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8月19日頭版刊發題為 《廣西:山歌換了新歌詞 農村有了新變化》的報導,以山歌歌詞的變化為切入點,勾勒出村民把好日子編成山歌,唱響新生活的生動畫卷。報導聚焦鄉村轉型,扶貧產業從單一走向多元的轉變,展現八桂大地,農村變景區,農民變股東,風景打底,產業引領,一個個村莊踏上了小康之路的幸福圖景。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永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綜述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為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永州匯聚更大合力,本報推出系列報導「改革潮頭看永州」,敬請關注。擊楫勇進立潮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永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綜述歷史,總在變革中迸發前進的力量。
  •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2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會議。
  • 南樂縣召開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審計委員會和縣綠化委員會全體會議
    、魯法中、王淑娟、王建國、董險峰、劉玉林、苗銳、樊靜宇、蔣景波、邵寧、郭振鵬、宋士寧、劉冰(女)、李洪濤、魏煥顯、劉社強及縣委辦、政府辦、組織部、政法委、審計局、農業農村局、林業服務中心等全面深化改革、審計、綠化委員會成員單位,12個鄉鎮黨委書記參加。
  • 黃思光主持召開黨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
    12月9日,楊凌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黨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黃思光主持召開黨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精神,始終把改革作為推動楊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不斷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黨工委深改委副主任史高領,黨工委副書記、黨工委深改委副主任劉天雄出席會議。
  • 【從「三個三」看蓬江黨建新變化】荷塘鎮:紅色禾崗煥發新活力
    【從「三個三」看蓬江黨建新變化】荷塘鎮:紅色禾崗煥發新活力 2020-08-29 1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南方網評: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性新特點新任務
    12月3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強調要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性新特點新任務,進一步強化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繼續推進改革開放。
  • 鬥門濱水經濟煥發新活力
    企業持證排汙,既贏得了市場青睞,又降低了經營成本,生態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花3年時間,持續整治8條黑臭水體,讓這片沙田水鄉的濱水經濟再次煥發活力。近年來,珠海市鬥門區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城鄉,爭當生態友好型城市先鋒,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成為群眾美好生活的好去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樣板。
  • 餘力主持召開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12月10日,縣委書記、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餘力主持召開中共天全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傳達學習近期中央、省委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精神,聽取有關改革工作情況匯報,審議專項改革方案,研究部署下一步改革工作。縣委副書記、縣長鄭胡勇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