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二代」紛接棒 福建漳州臺企深耕大陸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漳州7月21日電 (張金川 龔雯)「漳州是我的第二個家鄉。」紮根大陸17年,「臺二代」呂孟哲把自己說成了「地道」的「閩南人」。

現年56歲的呂孟哲於2003年「登陸」,接力父親在福建漳州創辦的樂器產業。他感慨道,「大陸交通、生活愈發便利。」

呂孟哲(右)向客人介紹他的樂器產業。 王東明 攝

漳州是臺胞重要祖籍地,越來越多臺商選擇在此投資興業。一直以來,「臺二代」「登陸」不僅為臺企延續生命力、帶來新發展,更成為臺胞深耕大陸、構築家園的重要力量。

「我的祖籍在廈門同安,來這算是回到祖地發展。」呂孟哲坦言,漳州語言、風俗與臺灣相通,頗具親切感;而延續父輩在此植業時的企業基礎及用地、勞動力優勢,也使自己毅然來到大陸。

如今,呂孟哲接班的雅歌樂器(漳州)有限公司發展為年產值1億多元人民幣、產品出口至48個國家和地區的吉他代工生產商,「計劃向國外高端吉他市場轉型。」 王東明 攝

平時善待企業員工、熱心本地公益活動,及時申領臺灣居民居住證,疫情期間積極幫助臺企復工復產……他十分融入大陸生活,「大陸的惠臺政策讓我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關心。」

呂孟哲注重企業內部科學化管理、量化生產,他表示大陸員工勤奮樸實。如今,他接班的雅歌樂器(漳州)有限公司發展為年產值1億多元人民幣、產品出口至48個國家和地區的吉他代工生產商,「計劃向國外高端吉他市場轉型。」

福建凱景新型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臺商陳富澤於1998年來到漳州臺商投資區,參與建設父母在此創立的鋼鐵表面加工企業。 李思源 攝

福建凱景新型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臺商陳富澤和呂孟哲一樣,可謂是大齡「臺二代」。他於1998年來到漳州臺商投資區,參與建設父母在此創立的鋼鐵表面加工企業。

相對於企業內部擴充,49歲的陳富澤則更看好深耕大陸市場,「國家發展『新基建』,將有很大的建材需求,讓我們看到市場保障。」

臺企凱景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李思源 攝

「生產生活各方面都有人負責維護、治理,感到安全、幸福。」周邊環境優,生活豐富多彩,讓已來漳州22年的陳富澤有種農村變都市的感覺,而這裡與臺灣有著共同的保生大帝信仰,更讓他倍感親切。

34歲的陳玳霖算是年輕的「臺二代」,同樣看好大陸市場,感慨於大陸生活便利。2011年,陳玳霖從日本留學歸來後,立即加入父親創立的蜜餞果脯加工企業雲霄陽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為這家傳統行銷經營的出口型企業注入新活力。

陳玳霖的郎君是山東人,他們是在留學時認識的,如今,兩岸婚姻給他們帶來了家庭與事業的雙豐收。她與丈夫共同推動企業穩步成長,夫妻二人的生活同樣甜蜜。 王東明 攝

「抓住國內電商迅速發展的機遇,2015年至今,公司國內電商銷售已佔比90%。」陳玳霖認為,大陸是最大的市場,「回來接班就是想對接大陸新零售趨勢,擴大產業。」

陳玳霖的郎君是山東人,他們是在留學時認識的,如今,兩岸婚姻給他們帶來了家庭與事業的雙豐收。她與丈夫共同推動企業穩步成長,夫妻二人的生活同樣甜蜜。陳玳霖表示,大陸發展迅速、支付便利,「久之更加習慣於這裡的衣食住行。」

「大陸工人素質高、基建設施完善、物流快捷,適合精緻化、高質量化企業發展。」必得五金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嘉鴻也是年輕的「臺二代」,現年35歲的他已經來大陸12年。

臺企必得五金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王東明 攝

陳嘉鴻的太太是福建南平人,他們育有兩個小孩。他坦言一家人在此生活,非常適應。

32歲的「臺二代」尤凱威跟隨父親腳步來到福建創業不到三年時間,如今自己在漳州雲霄縣創辦草莓農場。在尤凱威看來,大陸的發展潛力有目共睹。

正著手接棒父母產業的漳浦彩露華化妝品有限公司採購經理吳達恩表示,「接班父母創業幾十年的成果,更需付出加倍努力,開拓新道路。」 王東明 攝

「上一輩臺商來大陸投資興業,大多看重在大陸辦廠優勢及『祖地情』,而我們年輕一代則更看重市場、新業態以及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尤凱威說。

正著手接棒父母產業的漳浦彩露華化妝品有限公司採購經理、「臺二代」吳達恩也表示,「接班父母創業幾十年的成果,更需付出加倍努力,開拓新道路。」(完)

相關焦點

  • 「80後」臺灣青年紮根大陸:「臺二代」不止步於接班
    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12月25日電 (張金川 龔雯)「作為『臺二代』,接力家族傳統企業不只是守成,需要慢慢轉型成長;同時大陸機遇廣闊,可以朝外部很多相關行業發展。」加入紮根大陸的家族企業12年,黃元澤近日向中新網記者道出了自己的切身體會。臺灣青年黃元澤接受採訪。
  • 福建漳州臺協會長林伯彥:加快「臺灣小鎮」建設 給臺胞安個「家」
    王東明 攝  現在,在漳臺商臺胞很多已經是「臺二代」「臺三代」。在林伯彥看來,漳州不僅是祖籍地,也是投資寶地。「漳州與臺灣隔海相望,臺灣現有人口中有近一千萬人是漳州籍的。」  依託漳州臺商投資區的臺商集聚優勢,漳州臺商協會藉助自身資源條件,在臺商投資區籌建臺灣小鎮及漳州臺商會館(總部)項目。據林伯彥介紹,經過25年發展,如今協會有1300多家會員單位。
  • 「臺二代」接棒做實業 電商助力轉型
    【解說】福建漳州是臺胞重要祖籍地,越來越多的臺商選擇在此投資興業,近幾年來,不少的「臺二代」子承父業,接力經營,為臺企帶來新的理念,助推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解說】「必得」五金的展廳內,陳嘉鴻正在整理著公司近年來研發生產的新品。現年36歲的陳嘉鴻12年前從臺灣來到漳州,跟隨父親打拼,並逐漸接棒成為公司的董事長。
  • 「80後」臺農紮根大陸:從另外一個家回來故鄉
    【解說】在福建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臺豐山生態農業園區裡,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果掛滿枝頭,其中不乏原產於澳大利亞的手指檸檬,非洲一帶多見的神秘果等。這裡便是臺農蔡志陽一手打造的小天地。【解說】來自臺灣嘉義的蔡志陽,祖輩、父輩在臺灣都是從事果樹種植研究。2013年,懷著到大陸走走看看的念頭,蔡志陽帶著果苗隻身來到漳浦,開始了創業的旅程。
  • 「小康漳州·臺港澳青年在行動」主題採訪展開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6日電 (張金川 龔雯)為期五天的「小康漳州•臺港澳青年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5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展開,中新社採訪組一行深入漳州各地,挖掘並以文字、圖片、視頻、直播等全媒體形式,講述臺港澳青年在漳州打拼的生動故事。「小康漳州•臺港澳青年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 福建漳州臺協會長林伯彥:加快「臺灣小鎮」建設 給臺胞安個「家」
    王東明 攝現在,在漳臺商臺胞很多已經是「臺二代」「臺三代」。在林伯彥看來,漳州不僅是祖籍地,也是投資寶地。「漳州與臺灣隔海相望,臺灣現有人口中有近一千萬人是漳州籍的。」依託漳州臺商投資區的臺商集聚優勢,漳州臺商協會藉助自身資源條件,在臺商投資區籌建臺灣小鎮及漳州臺商會館(總部)項目。據林伯彥介紹,經過25年發展,如今協會有1300多家會員單位。
  • 福建漳州:探索漳臺融合發展新路
    24日表示,要圍繞「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要求,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充分發揮漳州對臺獨特優勢,深化漳臺各領域融合。  漳州是一座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和沿海開放城市。漳臺兩地一水之隔,血脈相承、語言相通、文化相同、經貿相連,在臺灣地區2300多萬同胞中,有近1000萬人祖籍是漳州。漳州是全國臺資企業投資密集區之一,已擁有漳州臺商投資區、古雷臺灣石化產業園、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國家級對臺產業合作載體平臺。  當天上午,中共漳州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召開,邵玉龍向全會作工作報告。
  • 「臺三代」接棒種茶:大陸真的有太多機會了
    「臺三代」接棒種茶:大陸真的有太多機會了 2020年12月14日 09:4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漳州12月13日電 (閆旭)「茶葉一般來說,回甘都在這個芽點,香氣都在這個葉子上,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採摘的標準就是『一芯三葉』,這樣香氣會非常充足……」拿著自拍杆和手機,臺灣青年曾冠穎走在自家茶園裡,錄製短視頻介紹「茶葉小百科」。
  • 臺二代黃元澤:不止步於接班
    臺灣青年黃元澤接受採訪。 臺灣青年黃元澤(右)向參訪者介紹他公司生產的運動套裝。 黃元澤告訴記者,早在1989年,父親黃信輝就「登陸」打拼,1993年在祖籍地漳州創辦了這家服裝代工企業;自己也跟隨父親的腳步,2000年高中一畢業就來到大陸求學。因為家族企業主攻日本市場,黃元澤進入華僑大學日文專業就讀,後來還曾去日本留學。2008年,他進入父親的企業。
  • 福建寧德頒發首批《臺企臺胞金融信用證書》
    福建寧德頒發首批《臺企臺胞金融信用證書》 2020-11-06 18:58: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丹憶 責任編輯:劉丹憶
  • 福建公布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清單 國臺辦:造福臺胞的積極舉措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石龍洪、劉歡、陳舒)福建省日前公布225條在閩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清單。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此應詢表示,這是福建持續落實中央對臺方針政策,推動先行先試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方便臺胞臺企系統了解和掌握福建惠及臺胞政策措施。
  • 疫情下,這些大陸臺企海外銷售逆勢增長
    疫情嚴密防控下,一些大陸臺企不僅有序復產復工,海外銷售也實現逆勢增長。  疫情雖是不期而至,知名臺資企業旺旺集團對於海外市場的拓展卻是「有備而來」,二季度南美和北美市場銷售實現15%的增長,亞太市場增幅也達到約10%。  成立於1962年的旺旺集團,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來到大陸投資設廠,相繼設立30多家獨立分公司。
  • [31條落地]福建省各市相繼推出惠臺政策
    2018年7月,福建平潭發布多項舉措,加快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為臺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帶來政策紅利。 >>詳細平潭將通過提供政策集成服務、臺胞臺企幫扶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建立臺胞臺商服務常態化機制,落實好臺企臺胞「同等待遇」,切實幫助在嵐臺胞臺企解難題。
  • 福建確認!明天台風雨趕來!中雨小雨將落在福建下列區域
    從衛星圖像來看,第23號颱風「科羅旺」像是一枚彗星,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朝著南海的南部移動,這實際上也就意味著颱風的中心正在逐漸遠離我國大陸,但是颱風後面的外圍環流雲系正在逐漸接近我國。這次颱風雨影響的主要是沿海的部分省份,比如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 廈門四家臺企相繼上市
    中新社廈門11月17日電 (黃詠綢)廈門又一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告,宸展光電(證券代碼:003019)11月17日登陸中小企業板。至此,今年以來廈門已有四家臺企相繼在大陸上市,分別為廈門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欣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銀行、宸展光電(廈門)股份有限公司。宸展光電(廈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4月14日,是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定製化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服務。
  • 臺企借力工博會拓展市場
    位於6.1館的工業自動化展中,臺達、永宏電機、士元電機、欣華電子等臺企帶來各自的拳頭產品,期待藉助工博會的平臺開拓市場。 「我們去年第一次來工博會,要的展臺比較小,位置也比較偏。即便這樣,我也感受到工博會上觀眾的人數和專業度,所以我們今年增加了預算,擴大了展臺面積。」在永宏電機展臺,負責人賴思銘向記者介紹了永宏電機的發展情況。
  • 臺閩南語歌手深耕大陸 擬借海西風「紅」回臺灣
    臺閩南語歌手深耕大陸 擬借海西風「紅」回臺灣 2010年08月31日 12:4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全國臺企聯會長:疫情防控證明大陸優勢 臺商更有信心
    在開幕儀式上,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臺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分別在現場或通過視頻致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發來賀信。【解說】本屆中山論壇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大陸舉辦的最大規模兩岸交流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2000多名各界人士受邀參加。
  • 奮力推進新福建對臺工作
    二、統籌兼顧「物」與「人」,持續深化閩臺各領域融合兩岸關係發展的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80%的臺灣同胞祖籍地在福建。要聚力閩臺經濟、社會、文化、基礎設施領域融合,不斷創新自貿試驗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等重點區域對臺先行先試的體制機制,持續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全力書寫「通、惠、情」三篇文章;同時,要「咬定青山不放鬆」,發揮文化和血緣紐帶作用,鼓勵支持更多「首來族」和臺灣青年來福建交流學習工作生活,幫助臺胞臺企加快融入高質量發展進程,講好大陸發展和閩臺融合故事,讓臺灣同胞通過福建這個「窗口」,感受到祖國統一美好前景
  • 「行走自貿區」福建自貿區:充分發揮近臺優勢 50多個領域率先對臺...
    【環球網 記者 高蓉傑】在全國18個自貿試驗區中,福建自貿試驗區是地理位置最接近臺灣的自由貿易園區。基於獨特的地理位置,福建自貿區突出發揮近臺優勢,形成了一批獨具福建特色、對臺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成果,發揮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