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裡看光棍:吃比住花得多,宅家最愛玩手機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0日電 (左宇坤)在空氣裡都漂浮著「剁手」的味道的雙11期間,依然有那麼一群人,默默踐行著這個節日最初的本質——單身。

近日,針對一線、新一線城市單身青年,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58同城汽車研究院聯合調研發布了《2020年單身青年居行報告》,通過對平臺用戶進行大數據分析,展示了當代單身青年圖鑑。

資料圖:相親會現場。 中新社記者 劉文華 攝

單身青年的錢,都花在哪了?

半數單身青年租房居住,1成單身青年購房為脫單

報告顯示,單身人群中有19.6%的人表示目前已購房。他們之中,選擇在工作城市買房的單身青年佔比74.3%,在工作城市周邊買房的人群佔比12.9%,另有12.8%的已購房單身青年回到家鄉城市(非工作城市)買房。

圖片來源:《2020年單身青年居行報告》

同時,還有50.1%的單身青年目前租房居住,居住成本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項,約65%的單身青年每月在房租/月供的開銷佔收入的20-30%。

圖片來源:《2020年單身青年居行報告》

在為何買房這件事上,單身青年也有自己的想法。有62.5%的單身青年表示是為了追求穩定居所,25.9%的單身青年購房是為了房產的保值/升值空間,超一成的單身青年購房主要是為了增加脫單的機率。在這一點上,單身男青年選擇購房增加脫單機率的佔比高於女性。

6成單身青年吃比住花得多,7成宅家多數時間玩手機

大多數人看來,單身人群的生活似乎單調無趣,但從調研花費情況來看,單身人群的生活實則豐富多彩。

吃,是一大生活樂趣來源。報告顯示,63.8%的單身青年表示每月在餐飲美食上的花銷佔比較高。此外,住房物業、服飾美容、生活日用等方面也是單身青年的主要開銷。

圖片來源:《2020年單身青年居行報告》

在空閒時間,單身青年多進行逛街、看電影等戶外休閒娛樂,選擇此項的單身青年佔比72.4%;單身男性選擇上網、遊戲、追劇等室內娛樂及戶外旅遊的人數佔比高於單身女性。

智慧型手機與單身青年的生活息息相關,73.0%的單身青年在家多數時間玩手機,不過仍有超40%的單身青年也不忘健身與學習。

單身女性宅家時選擇打掃衛生的佔比也超過了40%,在家做飯的單身男女也都超過了三成。

7成單身青年仍期待脫單

對於這些依然要過「光棍節」的青年來說,情感或許「太難了」,但他們對另一半依然有所期待。

報告顯示,71.1%的單身青年仍期待「脫單」,明確表示不期待「脫單」的單身青年佔比不足10%;單身男性期待「脫單」的佔比高於單身女性;年齡在35歲以下的單身青年選擇期待「脫單」的佔比相對更高。

圖片來源:《2020年單身青年居行報告》

對於目前的個人狀況,單身青年的主要憂慮來自家庭的壓力。家人、親戚的催婚給單身青年們帶來了不少的困擾。除此之外,單身青年的朋友圈、交際圈較小,難以遇到合適的對象也是造成單身的主要原因之一。

困擾難免,但提及目前的單身狀態,多數單身青年都用「忙碌」來形容自己。除此之外,單身青年對於自己的關鍵詞也提到了「悠然自得」「幸福」「自由」等,也有部分單身青年表示自己「孤獨」「焦慮」「迷茫」。

而對於未來,單身青年們最希望自己能「快樂」,追求「自由」「精彩」的人生,期望擁有「美滿」「幸福」的「前途」。(完)

相關焦點

  • 想不再成為光棍,先得了解光棍節是怎麼出現
    光棍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被人廣為接受的是,它起源於南京大學宿舍文化。1993年,南京大學「名草無主」寢室四個大四學生每晚舉行「臥談」,一段時間臥談的主題都是討論如何擺脫光棍狀態,臥談中創想出了以即將到來的11月11日作為「光棍節」來組織活動,從此,光棍節逐漸發展成為南京高校以至各地大學裡的一種校園趣味文化。隨著一批批學子告別校園,這個節日被漸漸帶入社會,並隨著成年單身男女群體的龐大,以及群體活動和網絡媒體的傳播,光棍節在社會流行開來,並由光棍節發展出了「脫光節」。
  • 光棍節 | 史上才情光棍,其詩打動詩人
    光棍節,是每年的11月11日。
  • 2020光棍節朋友圈文案大全:雙十一微信朋友圈祝福語[多圖]
    3、過不過光棍節無所謂,只要我喜歡的人過光棍節就行了。4、上聯:去年光棍,今年光棍,明年好像還是光棍。下聯:同事有主,同學有主,同齡似乎全都有主。橫批:我是單身!5、雙11你們剁手,我可還得留著手搬磚呢。6、雙十一清空的不是我的購物車,而是我的支付寶。
  • 【動漫活動】燃燒吧光棍!黑貓抱枕!EVA大展門票!PS4!初音未來手辦!
    又到了11月11日,因為這一天日期裡有四個阿拉伯數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單身的意思,於是這一天成為了一個特殊的日子——光棍節。  作為光棍,在11月11日這個聖戰之日,我們點起火把,點亮聖火,擁護我們新的FFF團教主,帶著神獸和聖器前來朝聖!!高呼我們的口號,貫徹我們的教典,為前赴後繼的光棍們留下肥皂!
  • 光棍節發朋友圈段子,雙十一單身狗發朋友圈的句子!
    最討厭別人跟我說「光棍節快樂」,可惡的是我還得說一聲「謝謝」。 朋友圈裡沒有對象的男孩子找我互刪一下,別人不要的男孩子我也不要。 談什麼戀愛呢,圖他年紀大,圖他不洗澡嗎?
  • 襄陽11大光棍職業:空姐排第三 第一名你絕對猜不到
    大光棍高校」相繼出爐,11月11日出生的「光棍節」形象大使、光棍網CEO張一一昨日公開揭曉了「2015年中國11大光棍職業」排行榜,眾多網友投票評選出的2015年度「中國11大光棍職業」,現在就來和小編一起盤點盤點這些職業吧。
  • 2020雙十一光棍節微信朋友圈搞笑文案 簡短微信朋友圈句子文案大全
    4、上聯:去年光棍,今年光棍,明年好像還是光棍。下聯:同事有主,同學有主,同齡似乎全都有主。橫批:我是單身!5、雙11你們剁手,我可還得留著手搬磚呢。6、雙十一清空的不是我的購物車,而是我的支付寶。7、吃土少年雙11剁手剁腳,身殘志堅感動世界8、對天發誓再買東西就剁手!
  • 光棍節單身朋友圈說說文案合集 原以為今年不用過了,哪知道還是一...
    有時候,那些清晨時最堅強的人,正是那些夜裡哭著哭著睡著的人     話語本身不傷人,除非,說這話的人對你而言很重要。     不要輕易把傷口揭開給別人看,因為別人看的是熱鬧,而痛的卻是自己。     離別與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戲,習慣了,也就不再悲愴。
  • 「光棍」越來越多,「打光棍」的男人,究竟是怎麼解決下半生的?
    近日,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也是在網上掀起了一波「買買買」的熱潮,但實際上,雙十一在電商興起之前還叫做「光棍節」,顧名思義也就是「光棍男」的節日。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男女比例一直以來都是不平衡的,根據「六普」結果顯示,中國大陸的男女比例為104.9:100,乍一看這個數字並不誇張,但是對比起我國的人口基數,「多出來」的男性就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而這些「被多出來」的人就變成了「光棍」。
  • 為何要以光棍的名義賺錢?
    【觀察】  光棍節是怎麼來的?  東方網11月12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據媒體報導,它起源於1993年南京大學幾個男生在宿舍裡的一句玩笑話,將四個1看做四個「光棍」。這個戲謔的說法迅速在年輕人中傳播。
  • 盤點2020年光棍節單身狗最適合看的電影
    是去外面吃狗糧?還是領著你的另一半去外面撒狗糧?要我說這麼冷的天,還不如躲在家裡或者被窩裡看一部適合單身狗看的電影來的痛快,下面小編就推薦幾部適合在光棍節看的那些電影。第一部:《BJ單身日記》所以在這大好的光棍節面前,窩在家裡看一部屬於單身狗的喜劇愛情日記它不香嗎?第二部:阿甘正傳
  • 宅在家更費錢了?浙江一寶媽一個月花了1萬多,光買菜就佔了大半
    馬上就要步入3月了,宅在家的這個月你花了多少錢?想起之前有網友調侃說,過去的一個月應該是有史以來最省錢的一個月了。不能出門,不能逛街,不能胡吃海喝,省下來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不過,宅家真花不了多少錢嗎?
  • 耐得住孤獨寂寞只是宅學101
    現在家裡比較熱鬧一些,因為老公孩子都在家裡了。雲端:對家/人生/家人/自己/生活…有什麼新的解讀?Emily :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雲端:選擇上網絡健身課的人多嗎?Coach Jing:還挺多的,因為大家在家都太無聊了。雲端:那基於你的職業和精力,你近期對家/人生/家人/自己/生活…有什麼新的解讀?
  • 娶不到老婆的「光棍」男人,如何度過下半生?三位單身漢說出實情
    在這樣思想的影響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男人多女人少,很多男人就因為各種原因娶不到老婆,成為了「光棍」男人。說起光棍,人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雙十一」這個被人們創造出來的光棍節,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光棍群體人數的眾多。夫妻在年輕時候相互扶持、共同奮鬥,老了以後相互陪伴、共度晚年,永結同心、白頭偕老是很多幸福夫妻一生的寫照。
  • 王一博懷念出門玩滑板的日子,宅在家不吃不睡花14個小時拼樂高
    在最新播出的《天天雲時間》中,沈夢辰和王一博都懷念起了以前玩滑板的日子,如今只能翻翻以前的手機照片過過癮。眾所周知,王一博是個非常喜歡運動的酷蓋,除了喜歡騎摩託之外,也很愛玩滑板。只不過,王一博之前由於在機場玩滑板,遭遇了「網絡暴力」,有網友認為王一博沒有公德心,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玩滑板,很容易弄傷別人。
  • 雙11光棍節商家賺得盆滿缽滿,但真正的農村光棍愁壞了他們父母!
    圖文/當今世界如此精彩今年的雙11光棍節剛剛過去不久,現在的雙11完完全全演變成了電商的購物狂歡節,銷售額再創新高,商家們也賺得盆滿缽滿,笑到合不攏嘴。但是在廣大的中國農村,存在千千萬萬的真真正正的光棍,這是光棍可愁壞了他們的父母!今年重陽節回粵西老家掃墓,遇到村裡的一位快60歲堂哥,說起他三個兒女的婚事問題不斷唉聲嘆氣,一臉無奈。
  •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城市剩女越來越多,不能配對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些年來新農村的建設也都建設得不錯,收入也上去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許多,在農村有車有房已很普遍,但即使這樣,在農村的光棍貌似越來越多了,三十多歲的大齡青年沒結婚屢見不鮮,甚至有些還是四十好幾的,成了人們眼中的光棍,其父母也是為他們的婚事愁得經常唉聲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