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一:義務捐獻血小板 一人帶動全家人

2021-02-23 運城新聞網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沒有豪言壯語,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個關乎生命的偉大,值得我們尊敬。他們,就是無償獻血志願者。

  今天,是第16個世界獻血者日,今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宣傳口號是「人人享有安全血液」,強調血液安全和公平可及的重要性,也希望有更多民眾能參與無償獻血,共同提升整個社會的血液安全和可及水平。

  而在我們運城,就有這樣一個身體力行的無償獻血志願者——張會一。他走到哪裡,就把獻血宣傳知識傳播到哪裡,從一開始他一個人,到現在他們全家五口都參與進來,不僅如此,在他的影響下,更多人加入其中,讓愛在河東這片熱土地上接力。

  今年正月,張會一和妻子張秋麗(左二)、二女兒張小嬌(右二)、小兒子張森(左一)獻完血小板後,在市中心血站前留影。

  1966年出生的張會一,是芮城縣南衛鄉南衛村人。50出頭的他,在別人眼裡常常像是30多歲,這一部分是源於他開朗、豪爽的性格,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他常年捐獻血小板,給他帶來了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滋潤。

  提起他第一次獻血,還是在2012年。那段時間,他在北京從事裝修行業,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街上閒轉,看到北京動物園附近有個獻血點。一直以來,他只是像普通人那樣知道獻血,但從沒弄清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出於好奇,他邁出了獻血的第一步。

  這一好奇不要緊,要緊的是,張會一知道了獻血能夠救命。後來,忙於生計在各個地方打拼的張會一,沒能繼續獻血,但他對獻血的支持和信念,一直沒有變。2017年年初,他回到芮城,在縣城裡開了一家裝潢材料店,結識了同村的老鄉宋海龍。原來,宋海龍是一位無償獻血志願者,建有一個「芮城三獻志願者」微信群。張會一得知後欣喜若狂,毫不猶豫便加入了進去,中斷了幾年的獻血夢終於得以繼續。

  所謂的「三獻」,是指獻血、獻造血幹細胞以及人體器官捐獻。起初,群裡只有十多個人,如今,這個群已經發展到了160餘人,越來越多像張會一一樣的同道中人匯集起來。

  加入這個群體後,每個月群裡都會組織義務獻血,張會一了解到,獻血小板要比獻全血能惠及更多人。由於需求量大,血站裡的血小板常常處於短缺狀態,於是,他開始每個月去兩次運城市中心血站,捐獻血小板。「在芮城可以獻全血,但是血小板需要專業的機器,所以只能去市中心血站完成。」他說。

  「獻全血半年一次,一年只能獻兩次,而獻血小板一個月兩次,一次400毫升,一個月就能獻800毫升了。血小板在人體內起到凝血功能,有白血病或生產、遭遇車禍等大出血的人都需要。」張會一說,血小板是通過機器從血液裡提取出來的,把剩餘的成分回輸到體內,然後再循環直至採集完畢,這個時間相對獻全血來說比較長,約一個小時。

  「有的人害怕針頭傳染,其實現在技術非常發達,這些完全不必擔心,而且獻了血小板對人體也沒有害處。」他說,「一般人一個星期就恢復了,按照國家規定,半個月獻一次,如果不獻,人體就自動把它排出了,既然如此,還不如獻出去幫助更多的人。」

  三年來,他只有一次因血小板偏低獻了200毫升,其餘都是400毫升,每個月兩次雷打不動。張會一笑說自己沒統計過自己總共獻了多少毫升血小板,不過記錄他每一次具體行動的獻血證,早已摞了厚厚一摞,有20本了。

  如今血站工作人員的態度,也讓張會一特別暖心。「他們態度特別好,每次我獻完血小板後第二天,他們都會打來電話,問我頭暈不暈、有沒有不舒服,我都會說挺好的,完全沒有什麼不適。」他說,科學的獻血方式及恢復方法,對身體很有益處。

  「既然獻血能幫到別人,自己還能造出新的血液,對身體有好處,為什麼不做呢?」張會一說,捐獻合適的血小板,既解了他人的燃眉之急,又利於自己的新陳代謝和身體健康,還能為自己和家人儲存應急血液,可謂惠人又惠己。

  不僅如此,張會一說,在獻血的同時還可以幫你檢查一下身體,血液有什麼問題一下就可以化驗出來,「血液對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環,這能讓我們防患於未然」。

  多年的堅持,張會一隻覺得每次一獻血,腦袋都清醒了,身體也舒服了。如果不獻,反而覺得頭悶悶的。

  不過,他獻血的這一舉動,起初並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一開始獻血小板,老婆就不願意,老是埋怨我。」張會一說,不光是愛人張秋麗,還有自己的孩子,也對他不理解。

  張會一有三個孩子,大女兒張嬌1992年生,二女兒張小嬌1996年生,小兒子張森1999年生。根據規定,獻血的年齡範圍在18~60周歲,看著別的志願者帶著自己的孩子去獻血小板,張會一也想同孩子一起去。但是,起初問孩子要不要去獻血小板時,孩子總說不敢。「他們一開始都很害怕。我說我會在你跟前,你放心,慢慢地孩子就接受了。」張會一說,他常常會和家裡人介紹獻血小板的益處,時間久了,兒子主動找到他,對他說「爸,我跟著你去」,這讓他興奮了好久,「只要他們願意,認可了,他們就會去做這件事。」

  如今,張會一的妻子、兩個女兒各捐了一次血小板,兒子已經捐獻了三次,他們也早已改變了之前的想法,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都願意跟著張會一參與捐獻活動。

  儘管如此,群裡仍有其他志願者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還有朋友會說他是個傻子,一些人仍對獻血有偏見,但每遇到這種情況,張會一都會說:「那是你不獻,你獻了就知道好處了,救了別人,自己也造了新血,能對身體不好?」

  在他看來,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還是人們對獻血的認知太少。為此,他們常常在群裡分享相關知識,每個禮拜還會穿著獻血的衣服,在廣場裡、公園裡散發獻血宣傳資料,普及獻血知識,「只有多宣傳,才能被人認可。」他說,20多年前獻血的人少,就是因為人們不認可,現在技術這麼發達,獻血的人越來越多,就是因為大家開始接受了。

  張會一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只要他走到哪裡,就會將獻血的好處說到哪裡,普及給周圍的人,「我不由自主地就說了,到哪兒都想說,有的人不理你,但我想讓更多人知道,遇到不理解的,我就讓他慢慢接受。當大家認識到對自身沒壞處還有好處的時候,就願意了。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們的保健意識也會越來越強,越來越正確」。

  張會一的做法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也影響了許多人。

  一次,張會一在一個理髮店結識了一個快餐店的老闆,聊到此事。這位老闆的愛人曾因為生孩子大出血輸過血,因此他主動加入了志願者微信群,並積極獻血。在張會一的店裡,有兩個木工也因為他的宣傳,加入了獻血隊伍。

  去年,張會一去法院辦事,看到一個小夥子愁眉不展,感覺他很著急,便問了起來。原來,小夥子的母親在縣醫院急需用血,他二話不說,當即叫上微信群裡幾個符合條件的群友,為小夥子解了急,而這個小夥子也成了他們的一分子。

  還有一次,張會一為自己的兒女報考駕校,結識了芮城安暢駕校的校長暢朋飛。暢朋飛知道了他們獻血的事跡,便讓張會一在獻血時聯繫他。後來,張會一和老鄉宋海龍在市中心血站獻血小板,暢朋飛得知後,專門從萬榮趕了過去,完成了捐獻。回來後,暢朋飛帶動駕校的教練、學員一起加入了獻血隊伍,他還提出,學員只要帶著獻血證來報名,學費就優惠一百元。

  還有一個開瑜伽館的朋友,也因為張會一的推薦,加入了這個團隊,帶動很多前來學習瑜伽的人獻血……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

  他們都是自願的,沒有人強迫,他們接受了這個觀念,願意將這份愛心傳遞出去。就像張會一一樣,他說自己做這些,也只是因為自己願意去做。

  在他看來,結識什麼人就會做什麼事,「群裡這些都是有愛心的人,我自己也很願意獻一份力」。

  雖然現在獻血的人相對多了,但是獻血小板的人並不多。他說,獻血小板對捐獻者的要求更高,血壓、轉氨酶偏高,或者抽菸、喝酒、熬夜等都不符合條件,有的人想獻但是達不了標,所以得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多年來,張會一不抽菸、不喝酒,早已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身體健康狀況可想而知。

  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陽光的心態,張會一也越來越開朗,心胸更加開闊。「獻血小板一點害處也沒有,反而神清氣爽,快樂是一天,煩惱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天天快樂呢?」他笑說。

  未來,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像他一樣,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有更多人能夠加入無償獻血這個群體,而他也會繼續自己的規劃,積極參與獻血宣傳,每個月去捐獻兩次血小板。

  因為帶著全家一起無償捐獻血小板,張會一這個充滿愛心的家庭贏得了許多人的讚譽。他獻出的血小板,就像是他贈送給生命的珍貴禮物,這份愛心,讓人們看到奉獻,感受到對生命的尊重,也讓這份大愛在這座城裡繼續綿延沸騰。

相關焦點

  • 捐獻血小板 這些常識需知道
    本報訊 (記者 辛晨 通訊員 康倩)什麼單採血小板?捐獻血小板有哪些條件?近日,萬州中心血站專業人士對此進行解惑。「單採血小板是成分獻血的一種,指藉助血細胞分離機採集獻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給獻血者。」
  • 河北邯鄲表彰捐獻單採血小板先進集體與個人
    8月15日上午,市無償獻血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會議,表彰2019—2020年度全市捐獻單採血小板先進集體和個人。「館陶縣眾志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協會」等5個團體獲「捐獻單採血小板優秀組織獎」,關靜麗等5人獲「優秀成分志願服務幹部」稱號,趙利華等394人榮獲「邯鄲市捐獻單採血小板先進個人」稱號。
  • 90後小夥心有大愛情懷 每月都要捐獻單採血小板一至兩次
    90後小夥張魯斌  春節後,張魯斌一家人自桂林返青,雖不是來自疫區但仍自覺居家隔離。隔離期間張魯斌時刻關注青島市中心血站發布的信息,醫院用血需求一直居高不下,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就這樣,不滿六十公斤的他第一次捐獻了400毫升全血,三個月後又嘗試捐獻了單採血小板。成功克服了對扎針的畏懼,奉獻了愛心,張魯斌滿心歡喜。自此張魯斌每個月都會捐獻單採血小板一至兩次,不滿27歲的他現在已累計捐獻全血400毫升,單採血小板79次共計102個治療量。  張魯斌說:「無償獻血就是這樣,你一滴,我一滴,人救活了;你不獻,我不獻,人就沒了。」
  • 捐獻骨髓,馮華宇覺得值!
    一天,他和同學走到長沙街頭,偶遇街邊一輛獻血車,懷著好奇、也帶著愛心,他有了第一次獻血經歷,「那時對獻血知識一無所知,也沒有想到今後會成為義務獻血隊的一員。」當馮華宇差點忘記那次獻血經歷時,他又遇到了單位的統一獻血活動。那是2004年,剛到湘潭縣司法局工作不久,馮華宇接到單位通知——發動符合條件的人員積極參與獻血活動,他想都沒想就報名參加。
  • 番禺A型血小板庫存告急!
    廣大市民可前往以下地點捐獻血小板 科 普 捐獻血小板流程 01 什麼是血小板? 02 如果身體缺少血小板會怎樣呢?
  • 堅持獻血17年 她捐出全血2300毫升血小板118次
    堅持獻血 18 年 即將捐獻造血幹細胞拯救白血病患兒王楠是瀋陽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副主任。在 2002 年他大學二年級時,學校組織同學無償獻血,他作為班長第一個報名參加,在他的帶動下,班級裡的同學紛紛放下顧慮,積極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 我們班級幾十名同學一起坐公交車來到市中心血站獻血。"
  • 青島首批3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
    得知病友同血型,日照康復者也趕來捐獻記者注意到,跟雷先生一同前來的還有一人,採訪得知,他是雷先生的同事李先生,也是一名新冠肺炎確診者,治癒後正處於康復期。二人一早六點就在日照市衛健委的陪同下出發趕往青島。李先生此次從日照遠道而來,也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捐獻血漿。
  • 費必武:無償獻血19年 帶動身邊人一起獻血
    給自己送一份生日禮物,你會選擇什麼?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一個心儀已久的包包?寧鄉市夏鐸鋪鎮六庵村農民費必武給出了一個「特別」的答案。7月13日,是費必武55歲的生日,他來到長沙市血液中心,捐獻血小板,作為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這,也是他第180次獻血。
  • 燕趙微光|王保清:16年義務獻血5.7萬毫升
    省第六人民醫院保衛處處長王保清16年義務獻血5.7萬毫升一腔熱血化作助人善舉王保清正在整理獻血證和相關榮譽證書。就是這份熱心腸,讓他堅持義務獻血17個年頭,累計捐獻5.7萬毫升。今年7月,他當選為河北好人。說起獻血的初衷,王保清談起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雷鋒》。「雷鋒助人為樂的高尚精神,讓我十分觸動,我就想著自己能為社會做點什麼。」
  • 5張血小板的專屬萌圖,圖一最甜美,令人心動
    5張血小板的專屬萌圖,圖一最甜美,令人心動文|星悅圖|網絡工作細胞是一部擬人化動漫,是由漫畫家清水茜創作的一部講人體細胞擬人化、講人體內細胞描述成人類社會的動漫。大概是白血球化身成型男戰士,負責與病毒戰鬥;紅血球化身成快遞小妹,負責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血小板化身成萌蘿莉,負責止血工作,還有其他細胞負責各種各樣的工作。
  • 六安市首輛移動單採血小板獻血車正式啟用
    10月26日,六安市首輛移動單採血小板獻血車正式啟用,第一站霍邱縣採血點。經霍邱縣採血點前期招募,多名志願者積極踴躍報名,經過嚴格的體檢、初篩、採集,共有兩位獻血者成功捐獻機採血小板2個治療量。這也是他們首次捐獻機採血小板,此次能成功捐獻血小板,他們感到很幸運,並表示以後還會加入我們捐獻血小板的隊伍中來。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挽救更多的生命。同時呼籲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機採血小板的隊伍中來。 與採集全血不同,捐獻血小板還要抽血檢查血常規,包括:血小板計數,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等。
  • 8歲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弟弟
    圖片由鄭州市三院血液科二病區提供 8歲姐姐HLA配型與弟弟全相合,她說「我要救弟弟」 欣欣和佑佑家住洛陽孟津,兩年前,佑佑被診斷出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低到個位數
  • 巴陵石化志願者:為愛逆行捐獻熱血
    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以來,曾北嶽分別於1月23日、2月6日兩次無償捐獻4個治療量的機採血小板(成分血)。此前一天的2月18日上午9點30分許,與湖北一江之隔的嶽陽市,第七次馳援武漢的35個(累計233個)治療量的機採血小板,在嶽陽東高速收費站與武漢市血液中心完成愛心交接。至此,嶽陽市成為疫情期間湖南向武漢提供血液援助次數和血液治療量最多的地級市。
  • 單採血小板會不會交叉感染?
    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市民對無償獻血有誤區,總擔心是否會有感染傳染病風險。為幫助市民正確認識無償性獻血知識,我們推出「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分享單採血小板的相關知識。單採血小板又稱為機採血小板,它是藉助血細胞分離機在無菌密閉的條件下從獻血者一隻手臂靜脈將血液抽出,通過機器分離出富含血小板的血漿後,其他的血液又回輸到獻血者體內,這一方面有利於臨床患者接受有針對性的輸血治療,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減少血液浪費,另一方面,也更有利於獻血者獻血後更快恢復。整個捐獻過程大約需要50-90分鐘。
  • ...青島巴士26路線駕駛員崔恩良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傳來好消息
    魯網6月18日訊(記者 孫曉文)日前,本網報導了青島公交集團市南巴士公司26路線駕駛員崔恩良,赴濟南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一事,引發了島城市民的關注。事情的進展,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她們不僅會問我的身體狀況,叮囑我千萬不要感冒生病,還鼓勵我一定要堅持到底,保重身體,順利完成捐獻。」崔恩良說,除了家人的鼓勵,孩子們的一聲聲「加油」也給了他極大的安慰。  「我女兒每天都打視頻給我,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就告訴她,爸爸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做成了,可以挽救一個陌生人的生命。」
  • 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的心裡話:愛心會「傳染」
    12月4日,河南省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及捐獻造血幹細胞骨幹志願者培訓現場。 李明明 攝中新網鄭州12月5日電(李明明)志願者的愛心會「傳染」。志願者的希望是將愛心「傳染」給更多的人。十幾年來,志願服務隊圍繞造血幹細胞知識宣傳、新入庫志願者招募、捐獻陪護等做了大量工作,是河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的得力助手。範煜來自河南省駐馬店市,是一名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他對記者說,家裡的老人因為缺乏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相關認識,曾幾次反對他捐獻。但是現在,全家人都很支持他,並號召身邊的親朋好友也加入到捐獻者隊伍中來。
  • 「凡人故事」獻血22年,義務送考5年,渭南供電公司的「寶藏」再也藏...
    意外或多或少總會發生,「渭南一變電站起火」的消息驚醒了在睡夢中直流班工作人員,楊傑10分鐘火速趕到單位,拿起設備往現場趕,一路上沒有燈光,遠遠看到熊熊大火和翻湧的黑煙,還不知道具體情況的他想這次是一場硬戰。
  • 孕婦的血小板為什麼會偏低?
    原創 劉歆 檢驗醫學網作者:劉歆單位:洛陽東方醫院檢驗科經常做血常規檢驗的同僚可能會跟我一樣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孕婦的血小板計數大多會偏低,以80~100×109/L常見,且大多分娩後會恢復正常,是巧合還是異常?
  • 石家莊血小板庫存告急 愛心人士一大早等候排隊獻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石家莊血小板庫存告急  德州晚報在多平臺發起愛心呼籲  市血站很快收到一眾愛心市民的預約電話  不到一天的時間  便有百餘人報名捐獻血小板  今天上午7點40分  德州市中心血站已經忙碌起來  9臺血小板採集器滿負荷運轉  近十名市民在此等候排隊  他們獻出的血小板
  • 江西2男子趕赴長沙,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一周之內,景德鎮兩名捐獻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血液病患者點亮了生命之光,用實際行動接力了愛心與希望,深刻詮釋了瓷都文明新風尚。面對三次確認,餘輝三次都堅定地回答「我願意」,他說:「每一次回答都代表著一份義務和社會責任。」其實,從第一次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時,他就隱約感覺到,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可能與某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他有些期待。12月10日,餘輝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長沙湘雅醫院進行為期5天的造血幹細胞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