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第23課《京劇趣談》預習筆記,品味國粹藝術的博大精深

2020-12-17 一起學習語文吧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在文學、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套規範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京劇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醜、等行當。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藝各具特色。

京劇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以梅蘭芳命名的京劇表演體系被視為東方戲劇表演體系的代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2006年5月,京劇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詞語解釋

1、方圓:指面積。

2、馳騁:(騎馬)奔馳。

3、納鞋底:在鞋底上面密密地縫,使它結實耐磨。

4、尷尬:處境困難,不好處理。

5、虛擬: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實的;假設的。

6、小生:戲曲中生角的一種,扮演青年男子。

7、亮相:戲曲演員上下場時或表演舞蹈時由動的身段變為短時的靜止的姿勢,目的是突出角色情緒,加強戲劇氣氛。、

8、風雨不透:風颳不進,雨水透不過。形容封閉或包圍得十分嚴密。

9、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只做「得」後面的補語)。

10、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

二、近義詞彙總

馳騁—奔馳 控制—操控 突顯—凸顯

徹底—完全 尷尬—難堪 風雨不透—密不通風

約定俗成—相沿成習

三、反義詞彙總

鮮明—隱晦 虛擬—真實 緊張—鬆弛

顯現—隱蔽 繼承—遺棄 不可開交—分崩離析

四、課文內容導讀

(一)馬鞭

1、第一部分「巧用馬鞭」(第1自然段):寫馬鞭成為舞臺道具的原因和使用馬鞭的妙處。「可以高揚,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還在家門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裡。」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把演員運用馬鞭時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寫了出來。

2、第二部分「其他道具」(第2、3自然段):舉例介紹了實在的道具和虛擬的道具,表現了京劇虛實結合的藝術特點。

「馬鞭是實在的道具,是可感覺可使用的。京劇還有一些虛擬的道具,但一樣可感覺可使用。」過渡句,這句話總結上文,表明馬鞭是實在的道具,引出下文對京劇中虛擬道具的介紹。

「比如《拾玉鐲》中小姑娘納鞋底,鞋底是實的,針線可是虛的,但在演員手裡,'無'遠遠勝過了'有'。」j舉事例,表明京劇表演中的針線是虛擬的,點明了虛擬道具的妙處。

「比如《金玉奴》中有一個細節,小生演員用飯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沒有這一『舔』,那飯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臺。」舉事例,舉出《金玉奴》中的例子,寫出了有些實在的道具表現誇張的特點。

(二)亮相

1、第一部分「靜態亮相」(第1、2自然段)寫靜態亮相是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眼睛睜得大大的」寫出了觀眾緊張的神態,從側面寫出了舞臺上演員表演的打鬥場面的激烈,襯託出表演的精彩,引人入勝,為下文寫「靜」做鋪墊。

「小孩子和外賓忍不住要問:……」語言描寫,用小孩子和外賓的問話表現出了大多數觀眾的心聲,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讀下去。

「問得有理,但這恰恰是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過渡句。

「俗話說'一動不如一靜』,古詩也說『此時無聲勝有聲』,講的就是這種情況。」引用,說明有時候沒有聲音比有聲音更有表現力,人們的情緒已經與京劇表演中傳達的情感相融相通,突出了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

2、第二部分「動態亮相」(第3自然段):寫京劇中的動態亮相的特點及藝術魅力。「這,哪裡還是戲劇?這,不是太像雜技了嗎?」兩個反問句語言風趣,暗含了對動態亮相的讚嘆,也點出了其特點。

五、主題思想:這篇課文從道具和亮相兩個方面講述了我國京劇獨有的藝術特色,讚揚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在繼承中不斷發展的創新精神。

六年級第22課《月光曲》預習筆記,藉助聯想和想像體會藝術之美

六年級第21課《文言文二則》預習筆記,輕鬆玩轉文言文

六年級第六單元《古詩三首》《青山不老》等筆記及單元知識點匯總

相關焦點

  • 六年級第七單元《文言文二則》《月光曲》《京劇趣談》筆記匯總
    (三)第23課《京劇趣談》課文重點內容匯總1、詞語解釋:(1)無窮無盡:指沒有盡頭,沒有限度。(2)約定俗成:指某種事物的名稱或社會習慣是由人們經過長期社會實踐而認定或形成的。(3)風雨不透:風颳不進,雨水透不過。
  • 六年級第25課《好的故事》預習筆記,追求美好的故事,美好的生活
    一、生字預習【擱】gē(擱置)(耽擱)(擱淺)字義:放、置。引申為耽擱,放在那裡不做。【綜】zōng(綜合)(錯綜)(綜述)字義:總合。【澄】chéng(澄碧)(澄清)(澄靜)字義:水清。六年級第24課《少年閏土》預習筆記,初次品讀魯迅先生作品
  • 統編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知識點(23《京劇趣談》)
    統編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知識點(23《京劇趣談》)第七單元23>* 京劇趣談一、易錯讀音馬匹(mǎ pǐ) 馳騁(chí chěng) 尷尬(gān gà) 虛擬(xū nǐ) 鐲(zhuó)鞝(shàng)鞋底 宴席(yàn xí) 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
  • 六年級第27課《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筆記,魯迅精神薪火相傳!
    3、第4小節,寫兩種人不同的人生目的和境界。①「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指反動統治者。②「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指像魯迅一樣為人民服務的人。(三)第三部分「人民的態度」(第5—7小節):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人民對待兩種人的截然不同的態度。
  • 六年級第22課《月光曲》預習筆記,藉助聯想和想像體會藝術之美
    一、生字預習【譜】pǔ(譜寫)(歌譜)(靠譜)字義:①編寫歌譜。②依照事物的類別、系統編制的表冊。③大致的準則,把握。【萊】lái(萊茵河)(蓬萊)字義:草名,又名藜,一年生草本植物。4、第四部分「記錄《月光曲》」(第10自然段):寫貝多芬奔回客店,記錄《月光曲》「陶醉」表明兄妹倆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聲中,連貝多芬「早已離開」都不知道,說明貝多芬彈的曲子非常美妙,也體現了音樂藝術的巨大感染力。"飛奔」表明貝多芬的心被創作的靈感包圍著,他急切地搖把曲子記錄下來。
  • 六年級第12課《橋》預習筆記,體會小說的巧妙構思與懸念設置
    課文內容預習導讀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主要寫了黎明的時候,山洪爆發,全村一百多號人驚慌失措,奔向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橋。第二部分(第7—23自然段)寫德高望重的老漢(老支書)臨危不亂,指揮大家安全過橋,最後以身殉職。第一層(7—13自然段)寫在危急關頭,老漢先人後己,組織人們撤離。第二層(14—23自然段)寫橋塌了,老漢和小夥子雙雙遇難。
  • 第24課《司馬光》課文筆記,孩子預習的好幫手
    第23課《帶刺的朋友》小學三年級語文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看得見第22課《讀不完的大書》三年級上冊,小學語文就這樣預習和複習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筆記,預習複習專用第19課《海濱小城》語文三年級上冊一線老師說可以這樣預習和複習
  • 六年級第2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筆記,感受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
    (六)第六部分「關心女傭」(第26、27自然段),總結全文,借寫伯父關心女傭阿三,點明他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1、「三更半夜」說明魯迅先生工作的時間長,工作的強度大。阿三的話,體現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貴品質。
  •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23課《京劇趣談》課件及同步練習
    馳騁——奔馳 戰勝——打敗 徹底——完全 顯現——顯示 奇特——奇異 激烈——猛烈 高妙——精妙 凸顯——彰顯 課文主題: 本文描述了京劇中的馬鞭
  • 第20課《雪孩子》高清備課筆記,指導孩子預習、複習不再困難!
    第20課《雪孩子》高清備課筆記《雪孩子》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20課的課文,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它用優美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充滿童趣,而又帶一點點美麗的憂傷的故事第20課《雪孩子》高清備課筆記第一處畫橫線的句子:他一邊喊,一邊向小白兔家奔去。這裡體現體現了雪孩子害怕小白兔有危險而非常著急的心情。
  • 第23課《帶刺的朋友》小學三年級語文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看得見
    《帶刺的朋友》是部編版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最後一篇課文,相信不少同學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誰是帶刺的朋友?它就是小刺蝟。第22課《讀不完的大書》三年級上冊,小學語文就這樣預習和複習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一起走進自然,聆聽美妙的聲音
  • 《橋》——六年級上暑期預習語文第十二課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六年級上語文的第十二課《橋》,希望孩子們暑期能進行很好地預習,為下學期開學做準備。中篇小說集有《大廠》、《天下荒年》等,長篇小說有《城市守望》、《家園筆記》等,短篇小說集有《人間筆記》、《絕唱》等。2、山洪,山區驟發性的洪水。山區局地暴雨或大量融雪產生徑流並挾帶泥沙、石塊匯集到溝谷、山溪形成洪水或泥石流。具有坡陡流急、泥沙俱下、來勢迅猛和暴漲暴落的特點。常未來得及防範即遭災害,造成田園被湮廢,房屋、道路被衝毀,甚至人員傷亡。
  • 第21課《狐假虎威》一線老師備課筆記,預習複習均可用,建議收藏
    第21課《狐假虎威》前面我們分享了20課《雪孩子》,今天丹格教育的老師繼續分享第21課《狐假虎威》這篇課文的備課筆記,預習複習都可用第19課《霧在哪裡》二年級小學生聽得雲裡霧裡,這套筆記來幫你!第20課《雪孩子》高清備課筆記,指導孩子預習、複習不再困難!
  • 五年級第17課《松鼠》預習筆記,利用思維導圖整理文章結構
    乾淨—骯髒馴良—頑劣 敏捷—笨拙五、要求掌握的重點詞語松鼠 乖巧 清秀 玲瓏 歇涼 搭窩 追逐 警覺 觸動 光滑勉強 狹窄 脫落 梳理 拾麥子六、
  • 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筆記,預習複習專用
    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其它的一些課文走馬般換來換去,但是這篇課文卻多年穩穩入選課本。第18課《富饒的西沙群島》三年級語文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更好第17課《古詩三首》三年級上冊古詩這樣預習和複習
  • 五年級第15課《小島》預習筆記,第四單元語文園地知識匯總
    第10自然段,對將軍的心理及語言描寫,說明將軍對這片菜地很好奇,想要一探究竟。語言描寫則為下文揭開菜地的秘密埋下了伏筆。第12自然段,將軍定下的規矩體現了將軍隊戰士們的體恤,也從側面突出了島上物資的缺乏。第16自然段,「矛盾」說明隊長既希望將軍留下來吃飯,又害怕島上的飯菜對景軍的健康不利。
  • 開發區第三實驗小學:傳承京劇國粹 打造「一校一品」特色文化
    男生的訓練課上,京劇指導老師正在教他們如何練聲,孩子們唱得有板有眼,中氣十足。另一邊的教室裡,女生們在練習形體,壓腿、踢腿、雲手、亮相……小姑娘們的一招一式,英姿颯爽,精神十足,動作神態都有模有樣。談起京劇,這些熱愛京劇的小朋友們語氣裡透露著熱情,侃侃而談停不下來。
  • 第15課《搭船的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預習複習專用
    《搭船的鳥》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15課的課文,作者是郭風,文章在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或複習一下吧!第14課《不會叫的狗》,三年級上冊略讀課文這樣學習更高效第13課《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文預習複習專用
  • 六年級第10課《宇宙生命之謎》知識點匯總筆記,幫助學生預習複習
    謎語 尚未 傾角 揭開 斑點 乾燥 沙漠 磁場 抵禦 因素 海盜 培養 發達理論 類似 猜測 起源 適當 氧氣 提供 能源 晝夜 神秘 觀測 拍攝 枯萎考察 系列五、課文內容預習導讀
  • 第23課《紙船和風箏》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感受童話中的友誼
    部編版語文教科書小學二年級上冊第23課是童話故事《紙船和風箏》,在這課中我們將感受到童話世界裡美好的友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課文吧,看看裡面都發生了些什麼故事。第22課《狐狸分奶酪》小學二年級語文這樣學習簡單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