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去世後,橫豎也是死,和珅為何不直接造反?實力不允許啊

2020-12-15 開著汽車去旅行

我們都知道,和珅是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期非常有名的一個貪官,和珅在他為官生涯當中所積攢下來的財富可以說是不計其數,當時的和珅是富可敵國。

但是隨著乾隆皇帝去世,和珅最大的靠山也倒塌了,在這時嘉慶皇帝便選擇開始清掃朝廷當中的腐敗勢力,和珅同樣也是遭到了清算,當時和珅被嘉慶皇帝抄家,和珅也是被處於死罪。

人們常常說和珅一倒,嘉慶吃飽,這也足以說明當時的和珅具有多麼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珅雖然是一個貪官,但是他同樣也在政治上做出了不少的成就,不然他也不可能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同時和珅也非常懂得經商之道,懂得如何去理財,這也是他為何能夠積攢大量財富的原因。

和珅位高權重,當時他在朝廷當有了自己的勢力,積攢了大量的錢財,在朝廷中,他是一個非常有聲望的大臣,當時英國的來使甚至說,和珅是中國的第二個皇帝。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嘉慶皇帝在登上皇位之後,第一個選擇誅殺的就是和珅,但是和珅為何選擇束手就擒,而不做出任何的反抗?

依靠和珅當時在朝廷中的勢力,他完全可以通過發動政變的方式來反對嘉慶皇帝,反正橫豎都是一死,不如搏一搏,可能還有機會取代嘉慶皇帝,自己當皇帝。但是有這麼簡單嗎,如果真的要和嘉慶皇帝比起來,和珅能夠勝出嗎?

和珅的手上沒有兵權

和珅一直以來都是擔任著朝廷當中的許多大小重要事務,他還曾經出任過步兵統領,如果要說和珅的手上沒有兵,也是非常不實際的。

和珅在乾隆皇帝的晚年時期,可以說是權傾朝野,擁有非常大的勢力,甚至能夠統治朝廷當中的大臣,這也是為何他能夠被稱作中國第二個皇帝的重要原因。

從和珅的當官生涯,我們也能夠發現他曾經出任過非常多的朝廷當中的重要官職,和珅的手中確實掌握著一定的兵權。

當時的和珅雖然貴為步兵統領,但是他還沒有到兵部尚書那樣的職位,所以說他不能夠選擇私自調動軍隊,他在軍隊當中的所有一切的行為,都需要經過兵部尚書的同意。

如果和珅想要造反的話,首先就需要調動糧草囤積兵器,同時在軍隊當中安插自己的一些勢力,但是和珅想要這樣做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的所有行為都受到了其他人的監督。

當時清朝已經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官員監督制度,如果和珅選擇私自做出這樣的行為,沒有經過兵部尚書的同意,那麼他很快就會被查出來。

沒有人願意追隨和珅造反

和珅在朝廷當中雖然是位高權重,權傾朝野,但是他所有的地位其實都是乾隆皇帝給他的,當時乾隆皇帝特別喜歡和珅,和珅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能夠做到如此高的官職,管理著朝廷中的大小事務,甚至在乾隆皇帝的晚年時期,他開始主管朝廷內政。

但是有得必有失,也正是因為和珅的地位,導致他遭到朝廷當中很多其他大臣的妒忌,有不少的人在暗中反抗和珅。

當時朝廷當中還有幾位手中握有重兵的權臣,和珅卻絲毫不敢得罪,即便這樣的人物先後死去,他們的勢力依然存在,那些和珅勾結在一起的官員可以說都只是為了謀取私利,他們並沒有想要謀反的意思,跟著和珅貪汙腐敗或許沒什麼問題,但是想要真正的造反,這些文臣們根本是手無縛雞之力。

同時和他親近的那些官員,在民間都是受到了百姓們的聲討,名聲非常的差,這樣的官員想要造反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結語

嘉慶皇帝對於和珅可以說是恨之入骨,和珅想要通過謀反來反對嘉靖皇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嘉慶皇帝對於和珅的囂張氣焰早就看不慣了,嘉慶皇帝必須要通過除掉和珅的方式來建立起的領導集團,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當上皇帝,掌握實權。不管怎麼說,和珅最後一定都會被嘉慶皇帝除掉的。

相關焦點

  • 和珅最大的靠山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它若不死嘉慶不敢動和珅
    都說乾隆時期沒有辦他是因為皇帝寵愛,其實這樣說有點片面。和珅最大的靠山其實並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而是和他一同在朝為官的和琳,也就是他的親弟弟,和琳如果不死,嘉慶都不敢動和珅。母親因難產去世,父親早逝,兄弟倆從小相依為命,感情非常深厚。和珅對弟弟好,弟弟也極其支持擁護哥哥。
  • 和珅明知嘉慶可能對他下手,為何不趁早起兵造反?原因很簡單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民間俗語引言和珅在乾隆年間深受恩寵,但是乾隆皇帝一過世,嘉慶就對和珅下手了。嘉慶對和珅下手是必然,因為和珅不辦,嘉慶就吃不飽。其實,和珅也料到了嘉慶繼位之後肯定會收拾他,那為什麼和珅卻沒有早做準備,最後使得自己苦心積累的萬貫財富一下子就被沒收了呢?和珅在乾隆年間被戲稱為二皇帝,從這個稱號中已經足以說明他的權力有多大。
  • 乾隆不讓嘉慶殺和珅,嘉慶皇帝沒有聽,多年後他終於明白其中真相
    在我國歷史上和珅為何能被評為第一大貪官呢?因為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意思就是嘉慶查抄和珅的家產時,大清的財政直接從赤字變成了巨盈,由此可見和珅的一生貪汙了多少銀子。很多人都說和珅貪汙乾隆都是明白的,但是因為和珅能夠拍他的馬屁,甚至在死的時候還跟嘉慶說不要殺和珅,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 為何乾隆一死,嘉慶就急忙處死和珅,真的是另有隱情?
    古代的時候,皇帝的權利是最大的,而且當時有很多大臣為了自己的官位都會找一個權利大的人依附,所以說皇帝就是他們的第一選擇,只要被皇帝看中,他們的官位自然是升的很快,並且地位也是很高的,如果在一些國家大事上能夠獻出自己一份力量的話,那麼皇帝就更不會虧待他們,甚至是他們的子女也會得到優待,且在皇帝面前說話也是很有分量的,當時乾隆在位之時比較看中的一位大臣就是和珅
  • 歷史上很出名的和珅明明是個貪官 乾隆皇帝為何把和珅當忠臣?
    乾隆最大的貪官和珅只活了四十九歲,卻遭受皇帝無以言表的寵幸,不但位極人臣,並且富得流油。照理說,和珅月俸豐富,無需起一切貪婪,也可以過得倍爽滋養,為什麼他也要以牢靠的腳步向全國首貪的無上光榮總體目標英勇邁入?若單純性以「慾壑難填」和「貪心不足蛇吞象」來表述,就不免會失之膈膜了。
  • 和珅的弟弟和琳不死,嘉慶皇帝敢不敢動手殺和珅?
    公元1799年,也就是嘉慶皇帝登基的第4年,太上皇乾隆突然去世。乾隆的去世意味著和珅失去了靠山,沒過幾天,嘉慶皇帝開始清洗和珅。
  • 和珅能百般逢迎乾隆皇帝,為啥不提前討好嘉慶皇帝?
    幸運地是,嘉慶皇帝看在和珅是前朝重臣,又是乾隆皇帝兒女親家的份上,允許他回到家裡,用一匹白綾自盡。 雍正皇帝繼位後,為了防止這種悲劇再次發生,確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將確立皇儲的詔書,密封於一個錦匣內,收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後;另外,雍正皇帝又隨身攜帶一份,用以對照。當雍正皇帝病逝後,由輔政大臣取下確立皇儲的詔書,與皇帝身邊的詔書對照後公布。 在雍正皇帝之後,清朝歷朝皇帝都採用了這個辦法。乾隆皇帝也不例外。
  • 嘉慶不服從乾隆臨終囑咐,抄家和珅,為何15年後追悔莫及?看完不淡定了
    或許在早期乾隆皇帝對此並沒有察覺,但是到後來和珅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大貪官,他消息再不靈通也不可能不知情,不過為什麼乾隆皇帝後來還是一如既往地重用和珅呢?將和珅的財產查封後,國庫一下子就充盈了起來,要知道先帝乾隆在位早期雖然勤政愛民,國家也算是比較富裕,但是乾隆帝本身就喜歡四處遊玩,尤其是到了執政後期,更喜歡置辦隆重排場這種鋪張浪費的行為,所以在嘉慶皇帝接手皇位之時,國庫已經空虛。 而和珅巨額的資產就像一場及時雨緩解了嘉慶皇帝的燃眉之急。
  • 和珅之死:為何不提前和新皇嘉慶搞好關係,是不願意還是不行?
    從乾隆三十八年(1773)當乾隆皇帝的儀仗隊侍從起,到嘉慶四年(1799)太上皇乾隆駕崩後,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權臣和珅的一生可謂是十分波瀾壯闊。也正因此,對於和珅最後的結局,我曾有過不少疑問,最大的疑問還是和珅與嘉慶皇帝之間的關係。
  • 嘉慶不服從乾隆臨終囑咐,抄家和珅,為何15年後追悔莫及?
    說起嘉慶皇帝執政期間的功績,最為著名的要數除掉和珅的這件事情,嘉慶皇帝之所以剛一上位,就除掉了和珅,是因為與和珅多年積累的怨恨,和珅是因為什麼事情得罪了嘉慶皇帝呢,使得嘉慶皇帝親政後,不服從父親乾隆皇帝臨終時的留著和珅的囑託,選擇除掉和珅呢?
  • 視頻丨殺和珅的為什麼是嘉慶而不是乾隆?嘉慶為何在乾隆剛去世就對和珅痛下殺手?
    1799年的正月初三,乾隆駕崩,兩天後嘉慶就下旨逮捕和珅,三天後抄家,十天後賜死,嘉慶登基後第一把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處死了和珅,嘉慶這麼做是為了報自己與和珅的不共戴天之仇,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乾隆83歲那年,想要立太子早日禪讓,正當年的皇十五子永琰希望最大,也就是後來的嘉慶。
  • 皇帝為何從不擔心被御前侍衛刺殺?乾隆:你看看他們都是啥身份
    當年末代皇帝溥儀就在自己的書裡寫道,自己這輩子都沒吃過幾口熱乎的飯菜,因為怕人下毒,每頓飯都要通過層層檢測,確認無毒才能吃,那時候飯菜都涼透了,這皇帝,確實不好當。那麼問題來了,皇帝們就連吃個飯都如此小心翼翼,為何卻不擔心站在自己身旁的帶刀侍衛,若是他們要造反,一刀過去,皇帝就一命嗚呼了。
  • 乾隆83歲大壽寫了1個字,百官看後哄堂大笑,僅和珅一人垂頭喪氣
    同時其創辦的議罪銀制度,也讓白銀從官員手裡直接跳過戶部國庫來到了乾隆的小金庫裡。而乾隆生活奢靡的來源,基本源自於這個議罪銀小金庫,自然不會對和珅下手。 再加上和珅有為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享樂資金,乾隆對和珅這種長年寵臣的貪汙行徑已是無能為力,他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話雖如此,乾隆其實還是一直想要整治和珅的。畢竟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允許臣子的財富超過國庫,於是,在83歲生日那會,乾隆曾給過和珅一個下馬威。也是這個下馬威,讓和珅預見到了自己未來的命運。
  • 和珅貪這麼多錢,乾隆竟然不動他,為何他在死之前要寫這樣一首詩
    劇中,和珅是一個大貪官,掌管著軍機要務,是乾隆的寵臣,歷史上和珅確實是一個貪官,從他所擁有的財富就可以看出來他有多貪,當時的和珅有著「清朝世界第一首富」的稱號。乾隆在世的時候並沒有處置和珅,只是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和珅是被嘉慶皇帝處置的,嘉慶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將和珅扳倒,據說當時乾隆的葬禮還沒有辦,嘉慶就先處置了和珅。
  • 為何說少年不懂和珅,讀懂已是中年時?
    乾隆皇帝是真的喜歡和珅啊,自從他步入他的視線,他就一直對他多加優待,可乾隆到底為什麼這麼喜歡和珅呢?僅僅是因為他聰明能賺錢嗎?其實並不是。可惜不過五日,安明就收到老家的信,他的父親去世了,按照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制度,父母丁憂,要守孝三年。安明想著自己不過才剛剛升職,若是此時回家守孝三年,回來朝堂上哪裡還有他的位置啊,這般一想,他果斷瞞下此事。
  • 【野傳】和珅之死:嘉慶帝誅殺和珅為何在乾隆大喪之日?
    即使是後來位居大學士後,和珅仍像當年做御前侍衛那樣恭謹用命,「皇帝若有咳唾之時,和珅以溺器進之」,與那些正人君子的大臣相比,古稀之年的皇帝自然更喜歡和珅這樣殷勤周到的奴才,自覺不自覺地將其視如知己。為此,和珅盡其所能,大事可以化小,「唯將吉祥之語入告」,甚至像鎮壓白蓮教起義這樣的大事,和珅明知是乾隆的一塊心病,但從未將實情相告,而以「蕆功在即」蒙蔽皇帝。分析和珅受乾隆寵幸的原因,除此之外,也必須看到和珅確有出眾的才華,而且實實在在為大清朝廷幹過幾樁漂亮的事。這不能不使和珅在乾隆心目中的重量日增。
  • 乾隆皇帝的掌上明珠十公主,為何晚景悽慘?全是因為這個人
    乾隆皇帝的掌上明珠十公主,為何晚景悽慘?全是因為這個人乾隆皇帝的第十個女兒固倫和孝公主,也是他最後一個孩子,十公主出生於1776年,這一年乾隆皇帝已經65歲了。十公主的出生無疑告訴乾隆,他還年輕,他還不能死,他不會死! 同時,十公主是在正月初三出生的,當時宮內宮外的喜氣還沒有散去,所以,天時地利人和,十公主正好成為乾隆皇帝的掌上明珠,心頭肉!因為十公主的出生,原本普通的妃子一下子被提升為貴妃,但也因此助長了她的囂張氣焰。
  • 乾隆為何離不開和珅
    明明知道和珅是貪官,但為什麼乾隆一直不辦他呢?我們知道和珅是清朝歷史上最大的貪官富可敵國。要說乾隆不知道和珅是貪官,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為什麼乾隆遲遲不辦他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乾隆離不開和珅。
  • 為什麼清朝乾隆皇帝寵臣和珅的第一條死罪是私藏吉林東珠?
    但是,清朝入關後,為體現皇家的威儀,對東珠的需求量卻也更大了。當然對東珠的使用也有了更嚴格的規定。簡單說,除了皇家,只有一品大員可以有一顆,但也應該比皇家的小。而和珅家的東珠,比皇帝帽子上的那個,還大!這還了得?這不就是僭越嗎?通俗說,就是藐視皇權!具體來說說羅列的前十四條大罪,其中更有玄機!
  • 乾隆皇帝提筆寫下一個大字,群臣大笑,和珅卻知道自己已經完了
    在電視劇中,乾隆、紀曉嵐、和珅這三人總是以鐵三角的關係出現在觀眾的眼前。當然這些都是編劇為了影視效果而瞎編的,一次紀曉嵐一位官場上的朋友因為上朝時說錯了一句話,惹得乾隆勃然大怒。紀曉嵐上前說情,結果乾隆愈加憤怒了,直接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大罵紀曉嵐,你算什麼東西,你不過是我所豢養的娼妓和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