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東京5月29日電(李沐航)據日本媒體報導,因受疫情影響,日本的派遣員工、日結工資的臨時工、「網吧難民」等群體的生活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來自該群體的求助信息也在急速增加。但因有關貧困者支援團體工作人員人手不足,無法對每位求助者提供援助。許多貧困者控訴稱「日本的福祉系統崩潰」。雖然日本5月25日全面解除「緊急事態宣言」,但據支援團體表示,對貧困人群的緊急救助工作需持續1年以上。
「緊急事態宣言」之下 求助者挺不住了
「請救救我。」4月下旬某日夜晚,生活貧困者救助團體收到了一條求助信息。次日,救助團體的工作人員及當地議員共6人趕到位於千葉縣的一處道路休息站,求助的40多歲男子身上只剩150日元(約合人民幣9.97元)。該男子說:「才40多歲就要申請救助,自己都覺得很羞愧。」、「硬撐著但實在挺不下去了」、「一直在擔心是否能得到救助」。經救助人員安排,該男子住進了一家商務酒店,他說:「已經有半年沒在床上睡過覺了。」據了解,該男子出生於日本東北部地區,兒童時代起家庭就並不富裕,後來便長期與父親輾轉各地生活,最終在千葉縣一個靠海城鎮找到了一份工作,自此留在當地。後因與僱主發生衝突而便辭去工作,導致無力再繼續支付房租。自2019年秋天開始,他便在自己的車上生活。天氣寒冷時只能在身上貼幾個「暖寶寶」、裹著毛毯睡覺。冷的受不了時會去網吧借宿。他從去年秋天開始以派遣和日結薪水的方式去工廠和搬家公司掙一些生活費,但疫情蔓延後,他喪失了工作機會,而且好幾天使用同一隻口罩,無法做好防護措施。他說:「自己很少和別人接觸,工作也一直沒有著落,身上的錢越來越少。沒有錢的恐懼比被傳染還大。」4月7日政府宣布實施「緊急事態宣言」後,就業機會進一步減少,越來越多的網吧暫停營業,他身上的現金也所剩無幾,汽油也基本耗盡。無奈之下,他通過便利店的免費WiFi發了求助信息。
據悉,救助團體已幫助該男子到當地政府申請相關補助和尋找住所,該男子也慢慢重拾信心,計劃開始找工作、努力恢復正常生活。
救助工作壓力巨大 求助者不滿福祉系統
與34個救援團體合作的「新冠肺炎災害緊急行動」項目事務局局長瀨戶大作幾乎每天都與求助者見面,並確保他們當日的住宿。瀨戶大作介紹,發出求助信息的地點除東京都內,還有埼玉、千葉、栃木、神奈川以及靜岡。他說,有的求助者連續幾天沒有吃飯,基本上所有人身上現金只剩幾百日元。多數人白天一邊尋找住處一邊尋找工作,沒有解決辦法最終發送了求助信息,也有人曾試圖自殺。瀨戶大作說,此前發送求助信息的人多為20至40多歲的男性。進入5月後,經常一天內幫助3名求助者,近期也每天都在忙於開展相關救助工作。
為求助者支付的住宿費、餐費均來自「新冠肺炎災害緊急行動」募集的捐款。該項目自3月24日啟動至5月24日期間,共處理求助信息210件,緊急支付的住宿費、餐費等共計5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4.51萬元)。
據了解,隨著求助信息不斷增加,救助的資源也日漸緊張。為確保有足夠的人員應對諮詢、實際解決每名求助者的困難,各團體人員頻繁與他人接觸,時刻面臨著感染風險。而因為不滿救助不及時,控訴「福祉系統崩潰」的聲音也越來越多。即便如此,瀨戶大作仍在收到求助信息後,不管白天黑夜都會儘快趕往求助者身邊。同時他還擔任核電事故避難者支援團體「避難協同中心」的事務局局長職務。他曾在2017年,救助過一位離開福島到首都圈城市避難的50多歲女性,但不幸的是,該女性在失去政府援助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瀨戶大作說:「如果第二天再去處理求助信息的話,人可能就不在了。所以要儘自己所能儘快施以援手。」
申請臨時居所不易 手續繁瑣耗時過長
在政府發布實施「緊急事態宣言」前一天的4月6日,東京都發布消息稱,為因失業等失去住所的人群提供的援助費用總額超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963萬元)。主要包括協調商務酒店等設施緊急提供100間臨時居所、提供500間臨時住宅。截至5月20,累計共有997人入住了東京都準備的臨時居所。但據實際協助申請住所的救助團體工作人員透露,政府的受理窗口到4月下旬還沒有開放,需輾轉多個市政府窗口才能提交資料。而因面談、填寫材料等受理程序繁瑣,政府工作人員、申請住宿的人、救助團體工作人員長時間共處一個房間,面臨很高的感染風險。有的人因申請沒被批准而當場失控引發混亂。
安排住所成最大難題 外國人求助者大增
日本政府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後,對網吧的停業要求一旦結束,提供臨時住所的政策也將終止。對於像瀨戶大作一樣的救助人員而言,幫助求助者安排住所是將要直接面對的最大難題。目前,類似「雖然現在還租住在公寓裡,但已面臨負擔不起房租的情況」的求助信息內容逐漸增多。預測向「新冠肺炎災害緊急行動」發送求助信息的人群範圍,將從「網吧難民」擴大到其他群體,而求助者中,外國人也在大幅增加,最多時曾一天收到了80條求助信息。
瀨戶大作說:「現在是特殊時期,基於災害救助法,政府有義務免費向貧困階層提供住所。」他表示,政府應延長住房保障補貼的發放期限、廢除上限額,並把中層收入人群納入支付範圍內。他表示,已做好「新冠肺炎災害緊急行動」的救助會持續一年以上的心裡準備。
(責編:劉葉婷、楊牧)